艾瑞管理咨詢中心總經理鐘出席會議並發表了主題為“新零售的趨勢與機遇”的演講。他認為新消費是升級和降級並行的階段。“並行”是指有壹波升級,但仍有壹波降級需求。升級就是花更少的錢買更優質的東西;降級就是少花錢買還能用的東西——拼多多爆發的潛在動力。
此外,鐘提醒,新零售的興起並不奇怪,以前線下、連鎖店的品牌有很強的優勢,因為“這壹波回歸不是原路回歸,而是帶著新武器的回歸”。
新零售的社會背景
第壹,城鎮化的增長紅利正在萎縮。城市化帶來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和投資、人口集中和大量的消費機會。目前中國70%的人口已經完成了城市化的進程,所以紅利在縮小,但也帶來了整個消費的爆炸。
第二,人口紅利的逐漸喪失。80後有2.28億人,90後有654.38+0.74億人,00後只有654.38+0.26億人。多麽可怕的數字。目前全社會是9個人在工作,5個人在休息,但是20年後中國會變成5個人在工作,9個人在休息。新零售的大趨勢是無人化和智能化。
新零售的經濟背景
2015之後,進入經濟新常態,意味著GDP進入低速增長階段,意味著原有的靠印鈔、投資、供給拉動GDP的模式已經難以見效,進入了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時代,也就是大消費時代。
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
新消費是升級和降級並行的階段。“並行”是指有壹波升級,但仍有壹波降級需求。升級就是花更少的錢買更優質的東西;降級就是少花錢買還能用的東西——拼多多爆發的潛在動力。
升級包括三個方面:第壹是消費的品類升級,第二是品質升級,第三是體驗升級。消費升級帶來了四大機遇。壹是新的消費理念,即追求品質大於追求品牌;二是主要消費群體的更替;第三,品牌重構,包括本土品牌的崛起和傳統假品牌的消失。中國至少60%、70%的假品牌會消失。第四個機會是新零售。
消費降級還包括幾個方面。首先是虛假消費力。北上廣的工資很高,但是房價也很高。壹堆中產階級對高房貸透支了消費能力。第二是龐大的人口結構,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當中國有了3億中產階級,就會有上億人走向彼岸。第三,地區發展不平衡,購買力不同,零售基礎設施不同。當消費降級時,他們需要什麽?價格低,還能用的東西。
互聯網的後半部分
第壹,互聯網的紅利正在消失,增速已經降到個位數。
第二,流量成本在增加,以阿裏、騰訊、JD.COM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都已經下線,所以互聯網公司下線是流量搶奪的壹個核心場景。
互聯網下半場體現的是壟斷格局,即用戶的有效使用時間。平均每天的APP使用時間為5小時。此時騰訊占43.5%,阿裏占10.4%,百度占9.5%,top3占60%。
從整個資本市場來看,資本寒冬的存在。從網絡經濟的增長速度來看,之前網絡經濟的增長速度非常快,2005年到2011年增長了45%,但是整個過程在2017年放緩。這壹輪商業變革也是互聯網的變革。
技術帶來的變化。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的應用都能給銷售端帶來直接的效果,技術已經進入降本增效階段。這種趨勢促使企業加大技術投入,這壹波技術變革可能會加速。
用戶的力量是很大的,對這壹輪新零售浪潮的認知是,這是用戶崛起帶來的新變化。
現在大量的品牌和零售商都在嘗試建立自己的流量池。這裏借用下半場,私人流量池成為下半場制勝的關鍵,也就是提出了用戶私有化。狩獵時代逐漸消失,進入農耕時代。現在妳要圈壹塊地,自己種莊稼,自己抓獵物。這是進入私流池的核心。這個變化的核心是妳有沒有自己的流量池。
有三大三個切入端,壹個是去中介化。拼多多的出現證明了很多品類的生產成本比最終的零售成本差了幾十倍,品類很多。二是資源的多維度重組,盒馬是倉庫和門店的整合。第三是價值導向。
新零售強調以人為中心,壹切技術和智能手段都是為了快速獲取數據,打通線上線下數據,為了滿足用戶需求,方便快捷的獲取商品,壹切新零售的核心都是洞察用戶數據,體驗是滿足用戶需求,強化硬件,構建生態,不要被技術流迷惑。
新零售三部曲
數字化。數據是指用戶所有產品場景的綜合數據,基於數據決策。比如壹個店,所有的成本流程都用信息數字化,讓這個人對妳透明,所有的全渠道,所有的觸點都要打通。
用戶私有化。原來消費者有兩個角色,壹個是購買者,壹個是使用者。這種交易是交割交易。但用戶其實有九個角色:潛在客戶、追隨者、購買者、使用者、傳播者、銷售者、投資者、設計者,搶奪用戶的大腦,最後還有壹個道德的守護者,搶奪用戶的情感。
用戶不僅僅是花錢買東西,更希望用戶的嘴巴、社交網絡、渠道搶走用戶的錢包、情感,讓用戶成為死忠粉絲、腦殘粉絲。這就是用戶的私有化。只有建立私有化的流量池,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獨立的商業形態!不然以後妳就活在別人的生態系統裏了。
生態的。不要用長矛對抗別人的導彈。很多人是產品、品類、場景、生活方式。其實這些都是人生交易。建立生態,思考頂層設計的時候,壹定是高維的思考,是降維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