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心理咨詢的實踐步驟

心理咨詢的實踐步驟

首先,什麽是心理咨詢?心理咨詢有內涵和外延。內涵是心理咨詢師幫助來訪者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延伸分為心理診斷和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師在面對來訪者時,首先要做心理診斷,然後再做心理咨詢。

?心理診斷分為五個部分:

?1.有什麽問題?

首先,我們應該問來訪者他們遇到了什麽問題。所有有心理問題的來訪者都是為了做什麽來的,但是我們不能直接回答他做什麽。提問有兩種方式,直接脅迫和間接訊問。間接詢問包括開放式詢問(開放式詢問技術是指咨詢師提出的問題沒有假設性的答案,幫助者也不能簡單地用壹兩句話來回答,以盡可能多地收集相關信息。簡單來說就是不能直接用是或不是來回答),如果對方話很多,可以用開放式問題。封閉式詢問(指咨詢師提出的問題,有假設性的回答,求助者的回答不需要展開,讓咨詢師澄清壹些問題。如果壹個人話不多,可以封閉的問。

半開放式半封閉式詢問(確認對方是否有不良嗜好),咨詢中不能使用直接強制。

?第二,嚴重性

從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會功能損害程度來看。

?病程:3個月以內為短病程,分數為1。三個月到壹年為中檔,分值2分。壹年以上是異地,3分。

?精神痛苦程度:輕度到1我也能試著擺脫;妳無法擺脫自己,需要別人的幫助,或者只有在情況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才能擺脫,這屬於中等分值2分;我幾乎完全擺脫不了自己,即使別人安慰開導我,陪他娛樂或者異地修煉,也無濟於事。嚴重精神痛苦的分數是3分。

?社會功能受損:社會功能輕度受損者,工作、學習、人際交往僅受輕微影響,得分1;中度功能障礙者,工作、學習或人際交往效率明顯下降,不得不減少工作或更換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在某些社交場合不得不盡量回避,2分;重度功能障礙者不能工作學習,不得不請病假或輟學,或完全回避某些必要的社會交往,3分。

?如果總分是3分,就不能診斷為神經癥。總分不低於6分,可確立神經癥診斷,4 ~ 5分為可疑病例,需進壹步觀察診斷。需要補充的是,精神痛苦和社會功能的評估至少要考慮近三個月的情況,評估涉及的時間太短,不太靠譜。

?三,原因

從身體、心理、社會因素來看。生理是指性別、年齡、身體、疾病等。心理層面是認知,即理解,如何看待過去、未來和現在;社會因素包括生活事件、人際關系、生活環境、道德習俗等。

三個因素:根本原因、誘因和維持原因。

質因數:不可改變的因素。

改變三個因素中的維護因素,事情就變了。

?第四,心理測量

智力測驗、人格測驗、心理和行為問題評估、壓力和相關問題。

?第五,明確診斷

首先判斷求助者的狀態是死是活。如果求助者為了抑郁而活在過去,那就是對過去的悔恨,為了焦慮而活在未來,那就是對未來的恐慌。“過去”和“未來”的狀態是“死”的,這導致他“活”在“現在”成為壹種活的狀態。“活人”可以對真實的刺激做出反應並進行互動。

?顧問必須首先確保他們與“活著的”人打交道。當妳確定自己是壹個“活著”的人,再判斷心理是否正常。

?心理正常與心理異常在性質判斷上的區分有規範區分和心理區分原則。

壹、標準化的區分依據李新田(1991)四個標準:

1.醫學標準:精神障礙是壹種軀體疾病。原因歸結於大腦功能障礙。

2.統計標準:根據偏離平均數的程度來確定。求助的人是否和大多數人壹樣。

3.內省經驗標準:患者的內省經驗和觀察者的內省經驗。

4.社會適應標準:求助者是否符合社會規範。

二、心理學的區分原則郭念鋒的三個原則

1,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統壹的原則

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動或行為,都必須在形式和內容上與客觀環境相壹致。

2.心理活動內部協調原理。

知、情等部分是協調壹致的。

3.人格相對穩定原則。

如果壹個不符合,那就是壹個不正常的狀態。

如果人處於正常狀態,那麽從程度上判斷心理健康與不健康。

壹、徐有新(1988)評價心理健康的三個標準。

1,體驗標準是指個人的主觀體驗和內心世界,主要包括是否有好的心情和恰當的自我評價。

2.操作標準是通過觀察、實驗和測驗來考察心理活動的過程和效果,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個人心理活動效率和個人社會效率或社會功能。比如工作學習的效率,人際關系的和諧等等。

3.發展標準側重於對人的個體心理發展的縱向考察和分析。

在衡量心理健康的時候,要把這三個標準聯系起來,綜合考察。

二、心理健康水平十項標準是郭念鋒1986《臨床心理學導論》中評價心理健康的十項標準。

1,心理活動強度;2、精神活動耐受力;3、周期性節律;4.意識水平;5、暗示性;6.康復能力;7、心理自制力;8、自信;9.社交;10,環境適應性。

?為心理健康的人講道理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明白道理(直接講);心理不健康的人只能用心理策略來應對(反過來),把陳述句改成疑問句;對於心理異常的人,要跟風;面對“死”的人,什麽都不要說(不管他說什麽,他都不會反駁,所以我們什麽都不說)。判斷幫助者是人還是“鬼”是我們的任務

?確診後的心理咨詢也分為五個方面。

?首先,建立關系

關系是水。把乙醇放入水中就是酒。貴的酒不管花多少錢,主要還是買水。把醋酸放在水裏就是醋,比較貴的醋水為主;把心理學理論知識投入到關系中,就是心理咨詢。求助者花那麽多錢買關系,關系是最重要的。他們能否做好取決於兩個因素,即求助者和咨詢者。咨詢師的五要素(態度):尊重、熱情、真誠、親情、積極關心;求助七要素:咨詢動機、合作態度、期望、理解、自我認知、行為、對咨詢者的反應等。

?第二,制定計劃

也就是說,協商目標的壹致非常重要,決定了以後的評價。目標的七要素:屬於心理學範疇,積極的,具體的或定量的,可行的,可評價的,雙方都能接受的,多層次統壹的。

?三、實施方案

學會調動求助者的積極性,通過啟發、引導來支持和鼓勵他們;克服心理咨詢的障礙。

實施方案時的技術:

1.參與式技術:學會運用參與式技術闡明問題,啟發和引導求助者進行自我探索和實踐,最終實現咨詢目標,促進求助者的成長和發展。(咨詢師參與,求助者為主。技巧包括傾聽、提問、鼓勵、重復、內容反應、情緒反應、具體化、參與式概述以及理解和掌握非語言行為。

2.有影響力的技術對來訪者進行幹預,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促進咨詢目標的實現。

技術包括方面、解釋、指導、情感表達、內容表達、自我開放、有影響力的概述和非語言行為的使用。

3.控制內容和采訪方向。技巧包括解釋、打斷、情緒反映和引導。

四、效果評價

評價的六個維度:求助者對咨詢效果的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當事人社會功能的恢復(社會功能);求助者周圍的人,尤其是家人、朋友、同事對求助者的評價(其他評論);咨詢前後心理測量結果比較(心理測量);對咨詢師的觀察和評價(教師評價);求助者某些癥狀的改善程度(癥狀改善程度)。

?五.後續行動

經過3~6個月的心理咨詢,在咨詢結束時和若幹年後,應進行療效評估,以說明心理咨詢的短期和長期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