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常用材料檢測的關鍵。
試驗檢測是檢測公路工程質量的有效手段。這項工作的目的是通過對壹個產品或項目的檢測,來判斷工程質量或產品質量是否符合現行的有關技術標準。道路工程常用材料的檢測也是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路工程質量控制評定和驗收的主要環節。
(1)通過必要的測試,可以科學地評價各種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質量。有了這套有效而科學的檢測方法,任何壹種材料都可以通過檢測來評價其產品是否合格。這對合理應用材料和提高工程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2)通過試驗,有利於推廣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對壹種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進行及時有效的試驗,可以鑒別其可行性、適用性、有效性和先進性,從而為工程建設積累經驗和教訓。這對推動施工技術進步,提高工程進度和質量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3)試驗能合理控制和科學評價施工質量。工程質量包括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竣工後的評估驗收,而試驗檢測無疑是壹種科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4)通過試驗,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生產的材料,便於就地取材。比如有砂石,填料等。在施工現場,可以通過實驗檢測來確定這些材料是否滿足施工技術規範的要求,便於就地取材,降低工程成本。
2、公路常用材料性能及檢測項目
公路材料的基本性能可分為物理性能(如密度、容重、孔隙率、密實度、吸水率、抗凍性、導熱系數等。)、化學性質(化學穩定性等。)和機械性能(如強度、硬度、彈性和塑性等。).
修建高速公路,首先要把好材料關。合格優質的材料,加上成熟的技術和熟練的技能,才能保證公路工程的質量。用於鋼材、水泥、粉煤灰、砂、礫石或卵石、混凝土外加劑、石油瀝青、回填土等。公路施工中常用,首先要知道材料必須檢驗的項目,這樣才能對材料是否合格做出準確的判斷。
(1)水泥:砂漿強度、穩定性、初凝時間、終凝時間,必要時還有砂漿流動性。
(2)砂:必要時進行篩析、含泥量、含泥量、表觀密度、密實度、容重。
(3)礫石或卵石:篩析、含泥量、塊度、針狀含量、壓碎指標值,必要時還應包括容重和視密度。
(4)粉煤灰:細度、燒失量和需水量比。
(5)混凝土外加劑(減水劑):含固量、減水率、泌水率、抗壓強度比、鋼筋銹蝕、必要時含氣量、凝結時間、坍落度損失。
(6)回填材料(改良膨脹土):液塑限試驗(液限、塑限、塑指)、擊實回彈模量(最大幹密度、最佳含水量)、CBR試驗(CBR、吸水率、膨脹率、自由膨脹率、總脹縮率)。
(7)鋼材原材料:拉伸試驗、冷彎試驗和反復彎曲試驗。
(8)鋼筋焊接(搭接焊):拉伸試驗。
3.常見檢測方法
(1)鋼筋的原材料檢驗應以同壹工廠、同壹爐號、同壹規格、同壹交貨狀態、同壹進場時間為單位,每20t為壹驗收批。如有壹項不符合鋼筋的技術要求,應取雙試件(樣品)復驗;如果另壹項不合格,則該驗收鋼筋應判為不合格。不合格鋼筋不得使用,並作出處理報告,防止混入其他批次。
(2)袋裝水泥的檢驗應以同壹水泥廠、同壹標號、同壹生產時間、同壹進場日期的水泥為基礎,以50t為壹驗收批。
(3)散裝水泥的檢測應以同壹水泥廠同時生產的同品種、同標號的水泥為基準,同壹出廠編號的水泥壹次進廠(場)為壹批,但每批總量不得超過50t。同時還要註意水泥的有效期(壹般水泥3個月,矽酸鹽水泥1個月)。有效期滿後必須進行復驗,連續施工項目相鄰的兩次水泥試驗時間不得超過其有效期。
(4)砂、礫石或卵石的檢驗應以同壹產地、同壹規格、同壹進場時間為單位,每100m3為壹驗收批。
(5)石油瀝青應在同壹產地、同壹品種、同壹標號進行試驗,每20t作為壹個驗收批,不足20t時也作為壹個驗收批進行試驗。
(6)外加劑必須有生產廠家的質量證明書,內容包括:廠名、產品名稱、包裝、質量(重量)、生產日期、性能和使用說明。使用前,應根據每臺進廠設備的數量進行性能測試。
(7)同等級粉煤灰200t為同壹廠的壹批粉煤灰,不足200t時也作為壹個驗收批進行檢驗,粉煤灰的計量按幹灰重量計算(含水率小於65438±0%)。
(8)路基填土壓實度檢測:根據本合同段情況,采用灌砂法、環刀法或核子密度儀法。當壓實層頂面無輪跡時,檢測頻率為2000m2時8點,不足2000m2時至少檢測2點;橋涵結構物的每個臺背至少應檢測4個點,每個點的壓實度必須滿足規定的要求。
(9)混凝土工程應嚴格按照規定的標準進行振搗,確保振搗密實,無蜂窩、麻面和離析現象。
(10)加強對SBS(改性瀝青混合料)路面各項性能指標的檢測,如高溫抗車轍、低溫抗裂、抗疲勞、水穩定性、路面耐久性、平整度等。
4.影響常用公路材料質量的因素
在公路建設中,質量是工程建設的關鍵。任何壹個環節或任何壹個部分出現問題,都會給工程的整體質量帶來嚴重後果,直接影響國家建設的速度和公路的使用效率,甚至會因返工和重建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公路工程的質量,工程材料是壹個關鍵因素。
(1)材料供應無計劃、堆放不規範、標誌牌不全、混堆,加上管理不善,使水泥、鋼材等材料受潮、變質、生銹,降低或失去原有性能;(2)材料檢驗不及時、漏檢或錯檢,以不合格材料冒充合格材料,造成不應有的質量隱患;(3)路基填築的土料、土質調查不充分,判斷失誤,容易導致路基質量隱患,如軟土地基、濕陷性黃土等不良地質條件的處理,應提前加強專項監理;(4)路基填築時,虛鋪厚度必須分層碾壓控制;(5)鋼筋的焊接、搭接、焊縫不合格,如不及時發現和控制,容易造成質量事故;(6)涵洞、蓋板、預制梁等材料半成品構件直接安裝在結構上,檢驗不及時或取樣頻率不夠,容易造成質量事故。
5.加強公路施工材料質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1)原材料的檢驗、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要從根本上出發,從結構的組成材料開始。所以要選擇合理優質的料源。材料來源的選擇應由工地試驗室負責人在監理工程師的配合下進行。調查公路沿線的礫石(礫石或卵石)堆場、水泥廠和鋼鐵廠。檢查生產許可證、生產資質和生產規模;2.檢查工廠設備的完善程度和先進程度;第三,檢查管理制度和生產能力;第四,檢查技術實力和產品質量。然後參觀生產車間,隨機抽取樣品,由簽約的人工實驗室對原材料進行壹次性能驗證試驗。另壹份由監理工程師的中心實驗室進行驗證。若兩項核查結果均合格,則可考慮材料來源,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後,報業主批準。對於瀝青材料、礦粉、石灰、粉煤灰、添加劑、石料等建築材料的來源選擇,以及成品、半成品供應商的選擇,監理仍然堅持材料的來源和完成。
貨物和半成品的供應商應對材料生產商和成品、半成品的加工者進行檢查,要求提供所有能證明質量的相關資料,還要深入生產車間,檢查生產設備、管理程序、生產工藝等。主管應加強生產技術的現場監督,控制正確的過程,並對材料進行隨機抽樣試驗。對產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樣驗收測試。檢查生產記錄是否真實,以關鍵生產工序和隱蔽工程為重點對象,加強監督和監控。做好材料來源和成品進場前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
(2)加強當地材料來源的質量控制。
監理人根據承包人的開采計劃,在料場位置、材料名稱、材料規格、預計儲量、擬開采數量、開采和加工機械設備的型號和數量、加工工藝、生產流程、開采人員的技術能力、自采和外包的經濟比較可行性方案、開采人員的技術能力、自采和外包的經濟比較可行性方案、開采和加工的必要文件。如果爆破需要當地公安局批準的許可證,應認真檢查和執行公安局要求的爆破材料的購買、存放、儲存和使用。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後,承包商的自采計劃將獲得批準並上報業主批準,承包商將開始實施自采計劃中的試采階段計劃。此時,監理將袖手旁觀,監督管理承包商自采礦場的生產崗位,並將試采礦料加工成樣品進行材料驗證試驗。只有核查結果合格,才能批準承包者的正式開采計劃。監督總是控制著礦區
動態生產,安全運行,質量保證,為高品位施工提供優質材料。如果在監測過程中,監理發現材料變質,經取樣驗證不符合規範要求,監理應立即下令停止開采,開采出的材料禁止在工程中使用。絕對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施工現場。
(3)確保工地堆場的質量和保護。
各種材料進場後,監理應監督承包商、料場人員和試驗室人員驗收、儲存、堆放、保管和保護材料,並通知供方(貨)攜帶材料(成品)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隨材料(成品)進入施工料場。材料進場前三天,監理人應對承包人的現場材料倉庫(堆場)進行全面檢查。檢查水泥倉庫、鋼材倉庫、瀝青棚、礦粉棚是否根據材料性能配備防潮變質設施,堆場是否已硬化,周邊是否能排水,堆場、材料庫(棚)是否有完善的管理規則、制度和管理責任,每個堆場、堆料、材料庫(棚)設置標識牌。材料堆放整齊,呈幾何形狀,檢測合格後可隨時使用。
(4)按規定檢測,按頻率抽檢。
施工過程中,監理監督現場試驗室對各種進場材料進行全頻率自檢試驗,在此基礎上,業主以大於5%的頻率對材料進行復檢。如果承包商自檢試驗合格,但監理抽檢不合格,將責令整改。如果增加取樣頻率後仍不合格,監理將責令不合格材料移出現場進行嚴肅處理。同時,在堆放新材料前,對材料倉庫(棚、場)進行清理。材料質量控制是工程質量控制的前提。只有嚴把企業自檢關,嚴把社會監督關,嚴把政府監督關,工程才能成為優質工程、優質工程、樣板工程。
“常用公路材料的檢測與質量控制”的詳細信息可以在仲達咨詢&建設鏈接中找到,妳想要的所有相關建築施工信息都有。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