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進行案例研究

如何進行案例研究

在壹個教學班裏,總會有個別學習困難或行為偏差的學生。用常規的教育教學方法很難取得效果,需要全面深入的學習,必須特殊對待。通過收集個人信息,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或者問題的癥結所在,診斷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而提出糾正方案或者提供正確的指導策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案例研究。1.案例研究及其特點案例研究是指運用各種方法收集與研究問題相關的信息,對單個個體或單位群體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的過程。案例研究壹般采用判斷法,即以系統的方式對個人、個別事件或案例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調查,結合主觀判斷,試圖通過推理對收集到的事實材料進行解釋和分析,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策略。案例研究的任務是對案件的行為特征做出描述性報告,為最終判決提供現實證據。這是壹種綜合的研究方法。在教育教學研究中,經常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來研究差生的轉化,或者研究壹些難以重復、預測和控制的案例。如學生輟學、學業失敗、家庭破裂、道德敗壞、青少年犯罪等。,也適用於尖子生、特長生、優秀生的培養和研究。研究對象的單壹性、研究方法的綜合性和研究內容的深刻人文性是案例研究的三大特點。顧名思義,案例研究的對象通常是單個個體或單個群體。即使研究中有多個課題,通常也是作為壹個單元或壹個問題來看待。研究的對象往往是那些有特殊行為的個體或行為異常的個體,如天才兒童、智障兒童、輟學兒童、問題兒童等。研究方法的客觀性是指收集個案資料的方法多樣,研究方法全面,往往包括測試、訪談、調查、觀察、實驗、文獻等綜合方法。研究內容的深人文性意味著研究周期長,需要持續的跟蹤研究,不僅要研究案件的現狀,還要研究案件的過去,還要跟蹤案件的發展。由於對象單壹,便於深入細致、全面系統的分析研究。二、案例研究的六個基本步驟壹般來說,案例研究的過程可以分為六個步驟:確定問題的性質、抓住問題的關鍵、了解問題的背景、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形成解決問題的最佳決策。首先提出問題,問題是什麽,這個問題必須得到確認和定義。其次,問題的關鍵是什麽?我們必須通過信息的收集,從問題的性質中找出相關信息,然後進行校對、評估、分析,從而確定問題的答案。第三,個案問題的發生有其獨特的背景和原因。要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問題的過程和條件,了解案件的內在動機和社會環境等外部因素。第四,根據以往處理類似問題的經驗和方法,也可以創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五,解決問題的方法會有很多,壹定要在行動的過程中檢驗,探索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反復反復,直到最終解決問題。最後,在比較各種結果的基礎上,選擇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形成最佳研究決策。六個步驟是壹個相互聯系的整體,前壹步是下壹步的基礎。壹旦任何壹步出現問題,都可以回到上壹步重新探索。個案研究個別學生,或轉化差生,或培養優等生,參照以下六個基本步驟。(壹)確定研究對象和問題。根據案例研究的目的和內容以及案例問題行為的定義,選擇典型的人或事作為研究對象。比如,探索優秀學生的成長規律,要選擇智商高、學習成績突出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在教育教學的研究中,案例研究的對象通常是生理和心理有障礙的學生、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行為偏差的學生、情緒異常的學生、資優生等。(2)資料收集和整理。收集信息的方式有多種,如書面調查和口頭訪談、觀察、邊查邊評、獲取個人信息等。信息來源如下:1。案件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出生日期、籍貫等基本信息。;身心健康狀況,如身高、體重、病史、性格、氣質等。;還有歷年的學習手冊、考試成績、作業、日記等相關資料。2.相關學校記錄。如各種登記表、成績記錄、能力、興趣、性格、智商的測試結果、操行評語、獎懲、師生評價等。3.家庭和社會背景。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職業、社會經濟地位;父母管教,家庭與案件的關系,案件在家庭中的地位;社區的文化地位,男性和女性朋友等。(3)診斷與假設。在廣泛收集病例資料的基礎上,還需要進壹步的檢驗來診斷問題的癥結,推斷原因:原發原因、繼發原因、內因、外因、遠因、近因,形成初步假設。(4)分析引導。收集到的數據往往粗糙瑣碎,很難直接說明問題。我們應該運用邏輯思維對相關數據進行理性處理。既要提出研究問題,又要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指導意見和行為矯正方法。(5)實施和驗證。通過跟蹤、觀察和記錄來驗證之前的診斷和假設。在案例研究的診斷、假設、分析和指導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錯誤的判斷和推斷,需要在實施過程中通過各種信息和材料來檢驗前人主觀推斷的合理性。(6)結論和報告。討論和評估案例的表現,提出建議,得出結論,並撰寫案例研究報告。個案研究除了收集個案的相關信息外,還需要與個案進行溝通,以達到輔導、咨詢和解決問題的目的。溝通方式可以是壹對壹、多對壹、正式或非正式場合,註意非語言信息、動作和表情,體現案件的真實性,避免主觀因素的影響。案例研究的三個重要環節在案例研究的過程中,問題的界定、問題的描述和分析、相關信息的收集、案例問題的判斷、決策和推理都是復雜的認知過程,具體操作也涉及技巧。下面簡單介紹案例記錄方法、問題描述與分析、案例研究報告三個重要環節的具體操作。(1)病例記錄方法。案例研究不僅要收集相關信息,還要對信息進行整理和記錄,形成報告。病歷與病歷類似,必須以客觀、準確、清晰的方式進行描述,必須建立在充分收集相關信息的基礎上。記錄的基本原則應是保持信息的完整性、正確性和可靠性,盡量使觀點簡潔明了,內容易於聯系和理解。案例記錄的方法有直接描述法、圖表表示法、結構描述法和半結構描述法。下面是壹些半結構化的案例記錄:1,身份與外貌:姓名、性別、年齡、居住地、外貌特征等。2.生活史:過去、現在和發展。3.現狀:個人情況,如何形成現狀等。4.未來視角:未來需要掌握什麽?采取行動的結果會是什麽?未來會有什麽變化?5.經濟形勢:經濟來源和物資供應來源。6、身心健康:生理和心理上,有哪些正常的思想、感情、行動和欲望。7.性格特點:妳平時的個人表現如何?有哪些比較堅持和壹貫的行為?8.動機狀態:個人需求、嘗試、欲望、恐懼、喜歡或不喜歡。9.能力表現:個人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適應環境的能力如何,表達能力如何?10,態度:從實際事件中透露出的個人心理特征有哪些?妳在特殊情況下如何表現?妳對自己遇到的情況有什麽感受?妳的期望或想法是什麽?11.理想和價值觀:個人的基本信仰、價值觀和道德準則。12.自我概念:個體對自己的態度是什麽,想法是什麽,如何描述自己?13,興趣:妳覺得什麽重要?相關事物是如何受到影響的?14.家人:和誰關系密切,行為上最像誰?喬,友情與忠誠:誰是他最好的朋友,誰是他最忠誠的人?16.對他人的反應:案件如何反映給別人,如何思考,如何期待。17.他人對案件的反應:他人對他的看法,他人的反應、想法和期望是什麽?18.與他人互動:與他人分享的興趣和活動有哪些?和別人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看法?壹份好的病歷應具有以下特點:準確、客觀、完整、簡明、清晰,易於理解和查閱。病例記錄可以按時間順序記錄,如按時間順序,也可以按研究的不同階段(啟動、調查、診斷、治療和隨訪)記錄;也可以按專題記錄,如家庭狀況、社區環境、文化背景、教育娛樂活動、興趣愛好、健康狀況、精神狀態、職業、經濟收入等。還可以對單個學生進行長時間的跟蹤和記錄。這種累積記錄的內容包括:各門課程的成績、能力傾向測驗、性格氣質評價、出勤情況、健康狀況、體檢數據、參加活動情況、學生軼事、興趣、態度、同伴關系等。(2)問題的描述和分析。在確定和確定要研究的案例後,對案例的描述和分析是案例研究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對案例問題的描述和分析是否符合科學方法的要求,關系到整個研究的正確性和可靠性。壹些案例研究報告往往混淆案例研究的事實和觀點,難以區分案件的實質問題,對案件推斷構成威脅。因此,在形成案例研究報告時,需要明確描述哪些是事實信息,哪些是相關證據,哪些是研究者的推斷和價值判斷。區分描述和分析;什麽是“事實”,什麽是“觀點”。研究數據的描述和分析是壹項費時費力的工作。由於時間和精力的限制,有時無法對與案件相關的資料進行全面收集和深入討論,往往導致錯誤的判斷和推斷。案例研究者有必要考慮以下問題:l .案例研究要解決什麽問題?2.與主題相關的證據是什麽?3.如何獲取相關信息?4.如何選取相關材料,剔除無關材料?5.如何解讀收集到的信息?6.如何區分「事實」數據和「觀點」數據?7.如何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策略?總之,對案件問題的描述和分析,必須明確區分證據和推論,區分“事實”和“觀點”。研究者需要廣泛收集資料,多渠道觀察,合理進行邏輯判斷,使案例的描述和分析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3)案例研究報告。案例研究報告是案例研究的表現形式,是表達研究成果的壹種方法,是案例研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就像醫生看病,醫生寫的病歷可以為以後的診療提供依據壹樣。案例研究報告分為三類:描述性報告、簡要報告和分析性報告。如前所述,案例研究實際上是通過各種方法收集案例的相關信息,通過科學推理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然後評估其效果的研究過程。它不僅是壹種研究方法,也是壹種復雜的認知過程和解決問題的理論框架。典型案例研究報告的格式是指研究的六個步驟,大致涉及以下九個方面:1、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年齡、學習水平、籍貫等。2.案件來源:他人介紹,自己找或其他關系。3.背景資料:父母等的年齡、教育程度、職業。病例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其他。案件與家庭的關系:父母對管教的態度,兄弟姐妹關系等。案件的社會影響:人際關系,與朋友的交流。4.主要問題描述。5.診斷和分析。6.指導策略。7.實施引導策略。8.實施結果。9.跟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