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許昌縣是河南的哪個市?

許昌縣是河南的哪個市?

建安區(2017年2月5日撤銷許昌縣)隸屬於河南省許昌市。

許昌市建安區於2017年2月5日正式成立,原名許昌縣,總面積1002平方公裏,總人口80萬,轄18個鄉鎮(街道),457個行政村(現轄面積887平方公裏,是重要的發制品加工出口基地、汽車傳動軸生產基地等)。?

建安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距今約800-65438+萬年前,我國出土了古人類頭骨化石“許昌人”,填補了我國現代人起源研究的空白,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壹。在這片熱土上,經歷了18次行政區劃和名稱變更。

在時代,曾在此耕作,開了“許”姓的先河。東漢建安元年,曹操迎漢獻帝許下諾言,廣聚天下英才,建功立業,建成了當時中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孕育了熱情豪邁的建安人物,譜寫了壹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因“魏繼昌在許”,曹丕改許縣為許昌縣。

張盼古城、蛇鹿臺、華佗廟、曹操五谷河、飲馬河遺址遍布境內,是中國著名的“三國文化”之鄉。此次將許昌縣更名為建安區,也是對許昌縣優秀歷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進壹步凸顯了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

擴展數據

建安區的歷史沿革

在原始時代,建安區出土了距今約8-6.5438億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許昌人”,填補了我國現代人起源研究的空白,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壹。唐堯建安區歷史悠久。相傳時許曾在此耕作,故名“許”。

夏商時期,昆吾人居住在許娣,隸屬於禹州。西有個叫姜的,是太嶽的後代,在許時,有個叫的男爵,建都在今壹帶的古城村鎮。

春秋末年,郭旭弱小,屢遭列強入侵。在70多年的時間裏,他五次遷都(公元前576年,遷至葉縣,即今南15公裏處;公元前533年遷居外國,現為安徽亳州東南父;公元前529年搬樹葉;公元前524年,遷至白宇,即現在的西峽縣;公元前506年遷至榮成(今魯山縣東南);公元前504年被鄭所滅。公元前482年,徐苑死了,郭旭也死了。

戰國時,徐原屬韓、魏。秦行郡制,於是多國設許郡(郡今鎮古城)、郡(相傳西漢初年設郡,今許昌市治)和郡(老城在建安區西南),都劃歸潁川郡,郡治楊宅(今禹州)。

漢初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徐縣析為徐縣和(今魏都區)縣,均屬潁川縣。東漢末年,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下同),曹操迎劉協,建都狄鹹,贊為京師。

建安二十五年(220)春,改名延康。十月,曹丕逼劉勰懷古,李瑋死於漢。十二月,魏遷都洛陽。[5]三國曹魏、(221)二年,曹丕改許縣為魏五都(洛陽、長安、許昌、鄴、譙)之壹的許昌縣,以“韓死於許,魏繼昌死於許”。許昌縣和尹瑩縣仍屬潁川縣。

西晉的許昌是中原的政治軍事中心,潁川郡也是從楊寨遷到這裏的。東晉時,北方十六國混戰,許昌先後被後趙、前秦、顏倩占領。南北朝初,許昌郡、潁上郡屬南宋。靖平元年(423),許昌城被北魏大將夷為平地,其地為北魏所占。潁川縣遷至長社(今長葛市老城),許昌縣遷至徐天(今曹琛鄉徐天村)。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潁上縣並入臨潁縣。東魏田萍初,建立潁州,長期統治社會。潁川縣劃歸許昌縣。元祥二年(539),恢復尹瑩郡。武定七年(549),潁州改鄭州,轄尹瑩(今魏都區),潁川、許昌、楊寨三縣。許昌縣隸屬許昌縣,尹瑩縣隸屬潁川縣。北齊時,尹瑩縣改為長社縣。

北周大定元年(581),改鄭州為徐州,長社(今魏都區)由許昌郡、長社郡治。隋初,廢郡改郡。開三年(583年),改長社縣為潁川縣。大業三年(607),恢復縣制,徐州改潁川郡,許昌郡、潁川郡隸屬於此。

唐初改郡為道,許昌郡、潁川郡劃歸河南道。武德四年(621),恢復徐州,潁川縣改稱長社縣,許昌縣、長社縣隸屬徐州。天寶元年(742),徐州改潁川郡。甘源元年(758),改稱徐州。五代以後,唐害怕他的祖父李寫的“昌”字。

同光二年(924),許昌縣改為徐天縣。北宋的徐州屬於北京西北路。熙寧四年(1071),徐天縣並入長社縣。元豐三年(1080),徐州升為應昌府。金改營長府為徐州,統領長舍、長葛、襄城、鹽城、臨潁五郡。徐苑屬於宋朝的都城道,至今仍是壹個州。

明洪武元年(1368)割長蛇郡,徐州劃歸開封府。清雍正二年(1724),徐州升為直隸。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州為府,增石梁縣為附州。乾隆六年(1741),改府為直隸州,裁石梁縣。

民國二年(1913)三月,徐州廢,復許昌郡。縣政府當時叫縣府,隸屬河南省開封路(又稱豫東路)。民國十七年(1928),廢道改區,許昌為中區二區駐地。民國十八年(1929),撤銷縣府,改稱許昌縣政府。

民國22年(1933),許昌為河南省第五區行政督察署駐地。民國三十三年(1944)五月,許昌被日軍占領。民國三十四年(1945)八月,日軍投降,許昌縣仍屬國民政府河南省第五區督察署。

1947 65438+2月15,許昌解放了。原許昌縣分為許昌縣和市兩部分,市管市,縣管鄉。1948年3月,增加徐希縣,許昌縣韓晶鐵路以西劃歸徐希縣。

同年65438+2月,徐希郡被廢,韓晶鐵路以西的許昌郡原屬許昌郡,臨潁郡樊城、杜曲兩師屬許昌郡。1949年2月,設立許昌區,隸屬許昌縣。同年3月,樊城、杜區仍劃歸臨潁縣。

1953,石鼓南寨、東河灣村劃歸長葛縣,原屬臨潁縣的張盼南寨、王場、王松門、沈東、南漳、郭莊、李文劃歸許昌縣。同時將樊城前半部和樊城西部的寺莊、五柳、武莊、馬靜、敖力王劃為臨潁縣。

1957年,範溝、莊媛、榆林、東尚、白廟等縣劃歸許昌市。1960年7月,許昌縣撤銷,並入許昌市,蔣李集公社劃歸許昌地區農場。

1961年10月,恢復許昌縣建制。5438年6月+2月,16旅,隸屬於碾上、五郎廟、塔灣、裴山廟、潘瑤、東莊、趙灣、萬和、三裏橋、李莊、孫莊、丁莊、七裏店、洪山廟、尖莊、高橋營的54個自然村,隸屬於許昌市。1962年7月,姜從許昌農場回到許昌縣。1970年,許昌地區更名為許昌地區,許昌縣隸屬於此。

1982開頭鄧莊公社徐灣、大坑李,上吉公社瓦莊、王莊、郭樓、陳莊、金灣,河街公社付、羅莊、、龐莊、張、老五營,張公社老戶陳、徐莊、周莊、羅莊。

1983年7月,縣政府從市區衙前街道遷至滾幹劉村北新辦公,次年8月,縣委也遷入。縣委、縣政府駐地稱為縣直新區。1986年2月,許昌地區撤銷,許昌市升為省轄市,許昌縣隸屬其中。

2008年6月6日,10,縣委、縣政府搬遷至許昌新區創業大廈,該大廈位於許昌縣尚集鎮。截止2012月,各縣級直屬單位已從劉搬遷至創業大廈和興業大廈。

2014,新園街、許由街成立。至此,全區轄2街7鎮9鄉(含1民族鄉):新源街道、許由街道、將官池鎮、五女店鎮、上集鎮、蘇俏鎮、江李集鎮、張盼鎮、荊靈鎮、曹琛鄉、鄧莊鄉、小昭鄉、河街鄉、桂村鄉、沈劍鄉。

20116年10月2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同意調整許昌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同意撤銷許昌縣,設立許昌市建安區,以許昌縣原行政區域為建安區行政區域,建安區人民政府設在建安區上集鎮新源大道與老107國道交匯處。2017年2月5日,許昌市建安區人民政府成立。

百度百科-建安區

許昌市建安區人民政府-區內概況

許昌市建安區人民政府-歷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