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江西南昌藍天學院瑤湖校區附近環境怎麽樣?

江西南昌藍天學院瑤湖校區附近環境怎麽樣?

藍天大學,創建於1994,位於享有“人傑地靈,人傑地靈”美譽的江西省會南昌。是教育部批準的全日制本科院校,面向全國招生,納入國家統招計劃。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學院現已形成以工科為主,涵蓋文、經、管、術、教、法、醫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建校以來,為社會培養了8萬多名應用型技術和管理人才,多次獲得教育部、國家經貿委、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授予的“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稱號,三次獲得教育部授予的“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先進集體”稱號, 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的“全國教育工會先進單位”稱號,共青團中央授予的“全國紅旗團委”稱號。 學院現有瑤湖和JD.COM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210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先進的教學設施。建成計算機中心、電子與電信中心、現代制造技術中心、藝術設計與制作中心、汽車技術中心、護理培訓中心、服裝設計與制作中心、汽車駕駛培訓中心、基礎實驗中心等120多個實驗中心和實訓基地,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1.7億元。千兆校園網直接進入教學樓和學生公寓。壹級大型數字圖書館藏書654.38+0.09萬冊,電子圖書50萬冊,期刊2000余種。學院擁有三個符合國家和國際標準的塑膠田徑場地和多個室內外文化體育場館。學院現有教師2300余人,22個系(部),全日制學生2萬余人。是江西省生源最多、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民辦高校。(1)以教育思想和觀念的轉變為導向,學院辦學宗旨明確。特色鮮明的學院堅持“科教興國,辦學興國”的辦學宗旨,以創辦非營利性、公益性民辦大學為發展方向。在辦學實踐中,我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以教育教學質量為生命線,牢固確立就業率在學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重視內涵發展,實現了規模效益和質量效益的良性循環,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堅持黨的領導,學院在全省民辦高校中率先成立黨委,率先成立團委、工會、教代會,實現了黨團組織架構健全,成效顯著。2003年,學院黨委被省教育廳社會事務處黨委授予“民辦高校先進黨組織”。在人才培養方面,學院註重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定位,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調整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高,連續五年招聘的畢業生壹次性就業率超過97%。2003-2004年,在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中,江西省被評為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學院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立足江西,面向全國,服務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以本科教育為主,專科教育為輔,工科優先,多學科協調發展;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創業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經過約10年的努力,已建成辦學特色鮮明、教育質量高、管理規範、效益顯著、全省第壹、全國壹流的民辦高校。(2)以教學實習基地建設為中心,改善辦學條件和設施。為了適應高等教育加速發展的需要,學院大力改善辦學條件。瑤湖新校區的校園基建起點高、水平高,占地1.843畝。擁有教學樓、實驗實訓樓、學生公寓樓、餐廳、學生活動中心、圖書館、體育館、學術報告廳、劇院、辦公樓等。有三個標準的田徑場(其中壹個是國家壹級訓練基地),有籃球、排球、網球等場地。圖書館的建築面積為34000平方米。現代制造技術中心被列為國家數控示範中心,汽車實驗實訓中心設施在省內本科院校中處於領先地位。學院與省內外150多家企業合作建立了人才輸送和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實行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經江西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批準,學院建立了“江西藍天學院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和“江西省職業培訓綜合基地”,擁有27項職業崗位技能培訓資格和29項職業崗位技能鑒定資格;同時,還有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點,高校實用英語考試(A、B級)考點和全國計算機等級考點,為學生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創造了條件。(3)以培養“雙師型”教師為重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師資力量雄厚的高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和管理隊伍建設,采取壹切可能的措施吸引高層次人才,形成壹支年齡和專業結構合理、業務素質較高的專職教師隊伍。同時,學院廣泛吸引全國高校頂尖人才擔任院系負責人和學科帶頭人。院、系兩級領導班子成員大多來自省內各高校,具有副高以上職稱和豐富的高校管理經驗。學院教學管理嚴格規範,長期實施“124”教學質量管理工程保障體系(即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實行系主任、班主任兩級負責制,抓好教師聘任、課堂教學、社會實踐、考試考核四個環節),通過實施“三高壹低”(即, 學生出勤率、自學率、考試通過率高,管理部門事故率低)。 為推進人才強校戰略的實施,確保教育教學質量,學生啟動了青年教師碩士學位工程、中青年學術骨幹培養工程、高層次拔尖人才引進工程和“雙師型”教師培養工程四大人才工程建設項目。青年教師碩士學位項目旨在從整體上提高學院青年教師的學位水平。以後招聘新老師的時候,主要招碩士以上學歷的人。中青年學術骨幹培養項目旨在通過培養優秀的中青年骨幹教師,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高層次拔尖人才引進培養工程旨在培養重點學科的學術帶頭人,通過他們的帶動和支持,使重點學科達到省內乃至國內的先進水平。“雙師型”教師培養工程旨在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強化高校教師的實踐指導能力。(四)以學生就業需求為導向,積極推進教學建設和改革,取得顯著成效。為使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真正體現以就業為導向、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的要求,學院的教學建設與改革將以專業建設為龍頭,推進課程改革和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強化職業能力培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從三個方面加強專業建設:(1)註重專業設置。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在現有辦學能力的基礎上,學院及時調整專業設置,使其始終能夠動態適應社會需求。開發新專業時,要先調查社會需求,提出論證報告,經學院審定並報省教育廳後,再正式實施。(2)註意更新教學計劃,通過對教學計劃的動態管理,使其符合市場需求。從1999到2004年,學院壹直在更新教學計劃:從學科三段式教學計劃到準學科壓縮餅幹式教學計劃,再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模塊化教學計劃。目前,高校教學計劃的結構由四個基本模塊和若幹個子模塊組成。(3)有計劃、有步驟地做好專業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目前有1高校示範專業(數控技術)和8個院級教改試點專業(電子商務、會計電算化、計算機藝術設計、商務英語、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多媒體與網絡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所有教改試點專業均已初見成效。學院從四個方面重視課程建設:(1)優化課程體系。以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建立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素質教育三大課程體系,課程設置實現學分制管理。(2)改革課程內容。本著以應用為主題,根據特色構建課程內容,反映當前社會技術先進水平和專業崗位資格要求,立足高職院校實際,不求完美,不求深度,只求真理,只求有用的原則進行課程內容改革。在課程內容改革和課程體系改革中,要根據各專業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素,重組課程結構,優化教學內容,加強課程的綜合建設。(3)搞好教材建設。根據《高校教材管理辦法》,優先選用獲得省部級獎項的高職高專教材,以及近三年出版的教材;同時,學院也重視自身教材的建設。(4)註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學院打破傳統陳舊的“填鴨式”、“集中式”教學方式,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和人性化,大膽試行案例教學法、知識競賽教學法、辯論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目標激勵教學法,推行3S教學模式;同時,將多媒體技術引入教學,大部分專任教師配備筆記本電腦,傳統與現代教育方式相結合,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學院從兩個方面狠抓職業能力培養:(1)狠抓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學院在教學計劃中明確了職業能力培養的總體目標和各項實訓應達到的目標。實訓目標的落實,要求與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全面接軌,確保師資、設備、經費到位,時間落實,組織落實。學校實訓課程開設率為1.000%。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努力提高教學質量。(2)特別重視專業能力的考核。學院實行“雙證書制”(計算機等級證書、英語等級證書、職業資格證書、汽車駕駛證、畢業證書),各專業學生均需參加社會職業資格考試。(五)管理學院以實現專家管理團隊、精益管理團隊、不斷提升教學管理為目標,多年來致力於打造壹批具有豐富高等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和先進教育理念的教育管理專家,建設壹支強大的管理團隊。學院設有董事會和黨委,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董事長郭玉,44歲,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商業經濟學碩士,曾是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執行委員,全國青聯常委,江西省工商聯副主席,江西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十大傑出青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秀建設者、優秀教育家、民辦教育十大傑出人物等稱號,辦學理念新,辦學能力強,作風民主。學院領導班子懂教育,會管理,團結協作,有開拓精神。這是壹個團結務實的老中青結合的領導集體。班子成員包括:董事長,院長、黨委書記,副院長王茂祥、、貿、、、林、、焦口雲,助理胡德安傳振、周萬華、胡劍鋒。2004年6月5438+065438+10月,學院順利通過江西省教育廳組織的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專家組對學院的評價是:十年自信自強,實現歷史性跨越,打造品牌和特色,贏得社會廣泛認可。這所大學被評為優秀。(六)以職業素質教育為核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院校園文化生活豐富,以職業素質教育為核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措施得力,成效明顯。學院高度重視“兩課”建設,思想教育課程不斷上線;制定出臺關於加強“兩課”建設的意見,嚴格按照教育部規定開設“兩課”,在“兩課”教研室全面開展“兩課”建設和教學改革,力度大,效果好;學院非常重視職業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質的培養。結合各專業培養目標,開設了壹批文化素質教育選修課,納入教學計劃進行教學和考試。學院還積極舉辦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素質教育講座,努力提高學生素質,取得顯著成效。學院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積極開展學生心理咨詢活動,調查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取得了顯著成效。學院重視科技、文化、體育和社會實踐活動,學生社團組織良好;學院每年組織學生參加軍訓和青年誌願者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科技文化體育活動。在MVP(微軟最有價值專家稱號)的行列中,學生簡媜成為中國僅有的三位獲此殊榮的人之壹;在中央電視臺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中,學生劉振興獲得二等獎;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江西賽區的獲獎者中,有30人來自藍天大學;在中國首屆國際青年藝術節舞蹈比賽中,學生杜思思和劉霞分別獲得金獎和銀獎。在全國CUBA大學生籃球聯賽江西賽區的比賽中,學院派出的代表壟斷了本科組男女第壹名和第二名。學院重視學生思想教育和學生事務管理,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抓好學生黨建和團建,註重拓展學生綜合素質。每年舉辦科技節、藝術節、體育節等活動,豐富了校園的學術氛圍和文化氛圍,鍛煉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發展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七)以科研為先導,推動教學工作,科研初見成效。2005年,學院組織全省各級科研項目33項,申請總數超過學院歷年批準立項總數。獲批項目包括:省屬高校人文社科項目1、省級教改項目15、省教育科學十五計劃項目2項(重點項目1、壹般項目1)、江西省教育廳科技攻關項目1。近年來,正式出版教材和學術著作50余部,在各級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大力加強科研團隊建設,全面整合院內優質科研資源。2005年,經院領導批準,成立了以劉博士為主任的機電研究所、博士為主任的信息技術研究所和熊向暉教授為主任的汽車研究所。這三個研究所的建立,極大地促進了全院科研的發展。學院的具體做法是搭建四個平臺:1。組織申報江西省各級各類垂直科研項目(含教改項目),為學院發展提供人才聚集、梯隊建設、成果積累的平臺。2.努力辦好正式出版的《藍天大學學報》,為廣大教職工特別是中青年教師提供學術交流和科研成果公開發表的平臺。3.制定了《科研管理條例》、《出版或發表專著和論文獎勵條例》、《出版專著和教材資助條例》三個文件,力圖為廣大教職工特別是中青年教師提供壹個早出成果、快出人才的平臺。4.做好對已建和待建科研院所的業務指導,為促進科研院所發展和橫向科研項目拓展提供優質服務平臺。力爭今年科研院所橫向課題突破取得新進展。(八)畢業生就業學院自成立以來,成立了就業指導中心,負責畢業生的就業推薦、就業指導和就業管理工作。就業指導中心是社會和畢業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如今,畢業生分布在沿海城市。畢業生因“就業心態好、動手能力強、適應崗位快”而被用人單位稱贊。目前已湧現出、萬興華、馬、、王、中國、、劉奇昌、劉、、、李小平、、李永軍、李寶華、宋永華、蘇華山、陳峰、陳華斌、陳立青、陳建寧、陳滋滋、於建國、張全棟、周多松、羅琦、於震等。(九)國際合作為了加強學院的對外交流,拓展對外交流渠道,加快學院與國際教育的接軌,學院自成立以來,先後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國家的著名大學進行了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裏德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法國奧弗尼克萊蒙第壹大學、法國雷恩高級工商管理學院、加拿大謝拉頓理工學院等進行了合作。與清華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合作,開展了遠程教育。這些友好合作對加強學術和教育交流,提高學院國際化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10)設置11本科專業:英語、日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汽車服務工程、藝術設計、音樂學、自動化、服裝設計與工程等58個專業,統招2個專業(五年制),自考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