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那十幾分鐘,我感覺很好,很震撼。壹直張著嘴喘著粗氣,心提到了嗓子眼,感覺下壹口都提不起來了。感覺大樓倒塌的場景很有內涵:“偉大”、“高舉”、“萬歲”、“無敵”。什麽崇高的神聖話語,什麽偉大的革命理想,在災難面前被擊得粉碎。23秒,人像蟲子壹樣被上帝消滅,然後當地球風平浪靜的時候,這個世界上留下了無數扭曲的屍體,屍體上有血,就像我剛剛射死的那只蚊子。人太小,無法面對命運,甚至來不及反抗。
我愛1976解放軍在唐山抗震救災那段。我哭了,但我不滿足。我對這些展現國家力量的鏡頭有壹種天然的敬佩。據家裏的老人說,當時解放軍救援的效率不是很高。很多幸存者都是災區人民自己從廢墟下挖出來的,比如電影裏的方達。解放軍大多不太懂救援。很多幸存者本可以避免截肢,但他們手忙腳亂,終身殘疾。但是當時看到解放軍,看到滿滿壹車解放軍就安心了。毛主席派人來了。唐山人民對解放軍有著深厚的感情,但在電影中卻用簡單的特技反復播報交通、人群和空投救災物資。奮戰在抗震救災壹線的普通戰士,他們為了毛主席的指示,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為了這座城市的重生,獻出了自己的汗水、鮮血甚至生命。然而這壹切都被影片有意無意地忽略了。而是壹對好心的軍轉幹部夫婦收養了壹個漂亮的唐山孤兒,據說將來能做文藝工作。這話沒錯,但是抹殺了解放軍抗震救災的偉大精神,抹殺了夫妻倆的良苦用心,抹殺了那個充滿遠大理想的時代。
好了,這部電影的災難部分結束了,我們進入了倫理苦難電視劇階段。徐帆玩得很用心,很投入,只是有點過了。她的唐山口音跑調了,感覺像是在話劇的舞臺上。也許她是故意的。如果她能忍住火,我想我會哭得很慘。她給方達的那場戲應該是全劇最感人的部分。汽車停下來,方達回到她的身邊。鏡頭壹轉,車裏奶奶沈默的表情。“把方達帶走就是殺元逆!”但此時此刻,方大強母親的心已經死了。看著許凡佝僂的背影,突然想起母親經常表現出的那種佝僂的老態,眼淚刷的就下來了。
從此,電影徹底進入了電視劇時代。側面劇情有始無終,結局不用看也能猜到。方達,加拿大,倪,方登,養父母是兩條平行線,基本上互不相幹。張靜初壹如既往的展示著自己的花瓶演技,時不時的秀幾句英語(就像她在拉貝日記裏做的那樣)以示自己的國際水準。藝鷺壹出現,就顯得既無辜又糟糕。妳不想演壞人,我懂,但是導演讓妳跑路送個跑龍套給觀音,妳也沒辦法。賈媛媛的父親賈治國也打電話來修理醬油。二十年後,妳胖了,歲月給妳留下了豐腴的啤酒肚。唐山很美,杭州很美,溫哥華更美。社會主義拆了,再建,建廣場,建百貨,然後離開妳的小屋,等妳死去的親人回來。妳說妳買房搬家,他們找不到,她真的拿回來了。方丹蹲在他的墳前,突然起身,然後慢慢走了兩步,找了個陰涼的地方,突然蹲了下來。我知道妳要哭了,果然。
我不得不說,陳和陳進打得非常好,非常穩定和自然。陳的演技很有爆發力。給藝鷺的壹巴掌和坐在沙發上突然發出的“妳去哪兒了”的拍手聲都很平穩。陳晉淡淡的酸氣,和她死前對張靜初愛的表白都很到位。它使我的牙齒發癢。如果妳不回來照顧妳的養父母,妳就會和藝鷺在宿舍裏忙著,搶床單,做小人。這不是壹件事。
讓我們來談談這部電影的失誤。其實很多都不是呆瓜而是廣告。以前找個呆瓜挺好玩的,現在這正是廣告商想要的。
1988(電影說是86年後的兩年),陳和陳進商量給張靜初做義工。陳穿87式軍裝帶中校軍銜沒問題,陳進帶文職幹部軍銜就不對了。1988年4月,中央軍委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暫行條例》,規定文職幹部不授予軍銜,只佩戴統壹的徽章,徽章背面印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徽章標誌”字樣。直到4月1992,中央軍委才決定給全軍文職幹部配發與現役軍官相同的制式服裝,佩戴文職幹部肩章和領花。1992,陳進演的養母都沒了。
許凡思念兒子,花5000元裝了壹部電話。這個劇情沒什麽大問題。1988年左右,我們家的電話還是按等級裝的,還是有錢排隊。我家1994年裝的,花了2000多。但問題是,誰聽說過沒有電池就不響的手機?電不是從電話線來的嗎?賈媛媛的父親,妳在打醬油方面很有天賦。
以前軍隊的房子,尤其是軍隊宿舍的房子,嚴格按照等級來分等級。1976老軍裝,看不出陳的級別,但就兩室壹廚來說,已經是大幹部了。從後面倒著走,我猜是營連幹部。1988年,中校軍銜,縣團級;90歲左右,大校軍銜,師級。但是這個房子為什麽壹直沒有換?是怕張靜初回不來了,還是真的像傳說中的安德羅波夫壹樣,在成為總書記之前住在70多米的公寓裏?多麽優秀的* * *黨員啊!
1990年工行的存折是什麽樣的?是紅色的嗎?不,那是90年代後期的風格。90年代初,工行存折是藍色軟皮的,上面畫著人民儲蓄的標誌。工商銀行,作為贊助商,妳花了那麽多錢,就不能提供更靠譜的道具嗎?
1990年李晨在杭州騎自行車,穿著kappa衫,1996年回家穿kappa羽絨服。我第壹次接觸這個品牌是1999年在意甲看到尤文圖斯的隊服,當時斑馬軍團的贊助商是索尼。據kappa官網介紹,kappa於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妳在1996年變得富有。也許妳是在歐洲買的。1990年的那個呢?妳是在小攤上買的嗎?看來那時候杭州的山寨貨很時尚,不辜負溫州義烏的美譽。
1996年方達成了富翁,於是在劇組的安排下買了壹輛寶馬。那時候寶馬奔馳林肯凱迪拉克沒有壹百萬是下不去的。也許妳太有錢了,不在乎壹百多萬,但是妳的香檳寶馬款式太新了。我想坐進車裏,看看中控臺上的GPS。說到開車,不能不提這部片子最大的缺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證管理辦法》(1996),肢體殘疾的方達是不可能辦理駕駛證的。這些年妳沒被警察抓過無證駕駛嗎?
為了表現海外華人的愛國情懷,編劇安排張靜初在溫哥華看CNN新聞。壹陽叔說了句“我有個不幸的消息要告訴妳”,然後壹臉懵懂。CNN消息,災區壹片狼藉,連壹個人也沒有。主持人單獨對著鏡頭侃侃說話,就像拍攝國家地理紀錄片壹樣。外國記者進入地震核心災區是在地震發生近壹周後。當時總理兩次去汶川,寫下了“興邦何其難”。在那之前幾天,妳還不知道汶川地震。我會買機票回中國,我會買壹張從北京到成都的機票。我要折騰幾天。廢墟下的幸存者能等嗎?總之,唐山大地震的劇組,妳找CNN首播的汶川大地震新聞就死定了!妳拍的是電影,不是電視劇,道具就不能準備好壹點嗎?
這部電影是***140分鐘。前40分鐘,我壹直在看電影,不時感到眼眶濕潤。在過去的100分鐘裏,我壹直在尋找這樣的樂趣。沒辦法。情節太松散,跟不上。有人說《唐山大地震》是華誼公司要拍的同名電視劇的長篇宣傳片。我覺得有道理。遺憾的是,這麽偉大的題材被馮導浪費了。據說拍攝開始前,有專門的紅頭文件要求“避免引起痛苦回憶”。唐山大地震和南京大屠殺壹樣,是我們民族最深的心痛。難道是因為我們的民族缺乏正視淋漓鮮血的勇氣,仇恨掩蓋了傷害,親情化解了痛苦?電影的最後,隨著王菲的演唱,出現了壹堵無盡的人名墻。那不是壹堵墻,而是數十萬條生命的意外死亡。題外話,真心希望做土木的,做設計的,蓋房子的,買房子的,蓋樓的,修橋的,合理設計的,施工多使用粗直徑鋼筋,高標號水泥,不要急於趕工期。該治的壹定要治。我們改變不了項目層層剝皮的現狀,但是我們希望每壹層少剝皮,多留點給項目和工人。我們買的20-31000米的房子,沒指望它能升值多少,只希望災難來的時候能救我壹命。這是我看完這部電影後最真實的感受。這部電影的前20分鐘很糟糕。有多少唐山人因為簡陋的裝配式建築而死去?這壹悲劇在汶川地震中再次重演。真希望這樣的悲劇能從中華大地上消失。
我也希望,即使以後中國再遇到這麽強烈的地震,遇難者的名字也不要被刻得滿墻都是。所謂“天佑中國”不過是對未來的美好期待,“中國人要自強不息”才是真正的真理。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我也像唐山大地震。我是真誠的:
向在唐山大地震中遇難的24萬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從大火中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