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
馬援:(原名14-49)扶風縣(今陜西鹹陽興平)茂陵人。東漢開國名將,漢族,字文淵。西破強龍,南交趾,北攻烏桓。17年,建武被任命為富博將軍,並被封為新息。後來攻打武陵“武西滿”時,戰死在軍中。
馬皇後:(39-79)扶風縣茂陵人,東漢名將馬援之女,漢明帝皇後。
馬武:?~61年)生於南陽郡(今河南唐河縣)湖陽縣,東漢開國名將,光武帝劉秀雲臺二十八將之壹。在稱帝後,馬武被任命為將軍,以捕捉盧,並密封楊。
馬成:(約12-56)南陽縣濟陽(今河南省新野縣)人。他是東漢王朝的開國名將,也是光武帝劉秀雲臺的28位將軍之壹。劉秀稱帝後,馬成為楊武將軍,封蜀侯,後又封全椒侯。
馬融,著名哲學家,東漢有阜豐茂陵人。
馬工:西漢大臣,東海祁縣人,新時期教師。
馬良:東漢學者,博學多才,文章感人。馬良還有四個弟弟,他們也是當時的才子。在五兄弟中,馬良是最高的,他的眉毛是灰色的。人們說:“馬五常白眉毛最好。”
三國
馬超:(176-222)扶風(今陜西興平)茂陵人,漢末涼州(今甘肅武威)軍閥,三國時期著名的蜀漢。劉備稱帝後,拜為驃騎將軍,涼州牧,封為鄉侯。
馬岱: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生卒不詳。三國時期,蜀漢的統帥是蜀漢名將馬超的弟弟。關雎平北將軍,陳倉侯。
金朝
馬龍:孝興,東平平陸(今山東汶上)人,西晉名將,兵器革新家,歷任東強校尉、宣威將軍、平陸衛、西平太守等職。
隋朝
馬文舉:隋朝皇軍小郭俊將軍,參與江都兵變,殺死楊迪。
唐朝
馬:(?-629)唐朝的建立者,最初是柴紹甲。晉陽起兵,護送平陽公主,集結數萬將士。唐國公、李淵封馬博士左光祿,帶兵到宮軍門拜見秦王,隨平定京師,任太子門監。後來,他在北山打敗並判決了胡劉八珍,又用軍隊平定了薛。後與柴紹攻吐谷渾,斬某名將,俘千余人,封為新興郡公。貞觀初年,他擔任左將軍,並被提升為公爵。629年貞觀死後,唐太宗廢朝,變忠。
馬周:(601年-648年)名王斌,貞觀朝宰相,亳州茌平(今山東茌平縣茌平鎮馬莊)人。歷任亳州教輔,督諫,諫事,諫書中人,諫大夫,中書侍郎,校巡撫(李治)史,中書使,任吏部尚書。貞觀二十二年,病死,與唐太宗昭陵合葬,追贈幽州總督。唐高宗即位是作為追贈給高唐縣開國公爵的,尚書右仆槍斃了他,所以他理應享受高宗殿。
馬懷素:(659-718)字只白。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人。小時候家裏窮,苦學經史,考了狀元,還動了欽差大臣。開元初年,唐玄宗為吏部侍郎,加尹祿博士,為常山郡公。他還擁有趙文博物館學士學位,並四次移居左臺監督帝國歷史。有詩“九天吉祥林微亭登高應作酒人物”。六十歲病死,遂為之哀悼,廢日,賜潤州刺史,撰文。
馬林:(721-777)岐阜扶風(今陜西)人。中唐名兵。開元末年,張策參軍護府安西,以功績擢升金武威將軍。安史之亂爆發,三千精兵前往鳳翔,恒力、唐肅宗受命與東議,升任鎮西節度使,鎮守渭南、合陽。昭覺寺之戰,他手下500人破十萬叛軍,大獲全勝。起義軍首領史朝義率領數百人東逃,馬懿因功受獎受審。李煜在唐代宗期間,我國使臣與圖凡進行了多次鬥爭。大歷九年(774年)五月,代宗任命他為校對大臣左仆,懂得省事,封他為扶風郡王。大歷十壹年(777年),馬懿死於荊州軍,唐代宗棄朝以示哀悼,追贈司徒,謚號“武將”。
馬:唐中期北平郡王馬燧的父親,尤福豐(今陜西扶風)人,後遷居汝州郯城(今河南佳縣)。唐玄宗九年(721)“知孫武,可以決戰。”柯登棣,官至蘭州刺史。
馬燧(726 -795),河南郟縣人,三傑之壹。年輕的時候讀了很多書,也攻過兵書和謀略,做的謀略比較多。、唐代宗、三人:趙、左武衛兵曹、我駐河陽使、我駐河東使、我同省助、北平郡王司徒、施立畫馬穗像淩煙閣,排名在開國元勛之後。貞元十壹年(795),卒於長安私宅。出朝四日,追贈太傅邱,謚號莊武。
馬軒:(713~791)河南郟縣人,大唐北平郡王馬燧之弟。他學了不少文筆,隱居在素門山不求聞達,受到太尉李光弼的賞賜,被封為孝義縣尉、幕府將軍,遷寺任欽差顧問、中允親王、刑部大夫。在時期,他被任命為殷魯的醫生、刑部侍郎、兵部尚書、上諸州刺史、潤州刺史、漢陽郡公。貞元七年,到長安,謚號少保親王。
馬懿:中唐詩人、才子,代表作有《送皇甫氏於聚》、《貞元旱年》、《答陸通交遊詩》等。唐德宗興元元年(784),第二進士,無所去。馬懿與陸通詩風相近,有傳世的唐代人才薈萃。
馬總(?——823年,字惠元,扶風(今陜西)人。中唐時期的大臣和學者。早年在大理任法官,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被任命為我軍公使。唐憲宗元和年間,任前州刺史、安南護衛、本部巡撫兼中丞顧問、桂冠觀察員、貴州刺史、刑部侍郎。長慶年間,任為節度使,校對尚書,左仆射,戶部尚書。長慶三年(823)八月病死,追封他為右侍郎,謚號“易”。馬將軍生前寫了很多著作,把各家哲人的主要話語抽象化,寫成了《譯林》。
馬誌:陜西扶風人,馬遜之子,唐朝宰相,鳳州刺史。唐憲宗擔任饒州刺史。唐文宗時期,遷安為南安首府,程、安南招募使臣。唐武宗擔任過大理卿。唐玄宗的升官與中書相同,同為中書侍郎、禮部尚書、天平軍節度使、徐州刺史、刑部校對史。
五代十國
馬謖:五代十國時期的學者,著有《中國古今筆記》。
馬殷:五代十國時期割據政權馬楚的創始人。
宋朝
馬益澤:(921~1005)西域魯木人玉佐,伊斯蘭歷算專家,學識淵博,精於計算。劍龍在宋太祖的第二年(961),它應該提交給中國。進入中國後,他於962年至963年協助楚王那編撰《應》,後來使他成為世襲的天師。
馬陵:北宋史學家,宜興人,《馬史南唐書》作者。
馬廷鑾:南宋宰相,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市)人,因政敵排擠,最終被迫辭職回鄉。宋死後,拒絕接受孟淵授予的官職,不與他合作。
馬玉:宋代進士。相傳大定年間,遇重陽之子王甲,受教於道教。與此同時,他和妻子孫氏出家為僧,孫賢賢也去了。於後遊至萊陽,入仙宮,賜丹陽順化稱號。
馬援:何忠(今陜西永吉縣)人,南宋著名畫家。擅長畫風景畫。唐力是個初學者,他能找到自己的路。多為“壹角”“半邊”,構圖獨特,故稱“壹馬壹角”。與夏圭、唐力、劉松年並稱“南宋四家”。與夏貴並稱“馬霞”。
元朝
馬致遠:今北京人,元代著名的雜劇散曲作家,“元四大詩人”之壹。
馬萬: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人,元末明初畫家。他是壹個訪問福州的官員。他擅長畫風景,做書法家,還會寫詩。
明王朝
馬皇後:(1332-1382),朱元璋的妻子秀英,出生於朱元璋稱帝時蘇州城北70裏的閔子鄉新豐裏。
馬士英:明末官員,後任弘光朝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督,人稱馬閣老。
馬:明代作家,山東古城人,著有《東田記》、《鐘山狼傳》等。
馬歡:浙江紹興人,明朝航海家。他多次參加鄭和下西洋,做過翻譯,寫過《瀛雅勝覽》。
馬玉(1395 ~ 1447),山東臨朐縣朱偉村人,阿明朝官員。
馬士龍:明末將軍。字(1594 ~ 1634)為滄源。寧夏魏(今寧夏銀川)人。
清朝
馬註:雲南保山人,明末清初伊斯蘭學者,回族。他對佛教和伊斯蘭教教義頗有研究,著有《大臣的權力》、《琴巧》、《穆斯林指南》等。
馬化龍:清代回族穆斯林人事變動的主要領導者。
馬銓:清代女畫家,字江湘,江蘇常熟人,馬與、夫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