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課程改革的腳步,現代教育技術已經悄然走進課堂。其特點是強烈的生動性、豐富性、重點性和高效性。新理念新思想是對當前思想品德課最基本的要求。在思想品德課改革中,倡導新思想、新教學理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傳統教學框架,改變思想品德課“壹張嘴、壹本書、壹支粉筆就能征服世界”的教學模式,將道德行為和學生的生活、情感體驗變成課堂上生動的畫面,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興趣和思維。它對學生確定道德自我發展目標、內化目標、形成良好品質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實踐,我們不難發現,將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中,不僅促進了思想品德課的有效改革,而且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果。我來說說我的教學經驗:
壹,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子曰:“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樂者。”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今中外,很多科學家都把對某樣東西的濃厚興趣作為成就的重要因素。濃厚的興趣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學習的內在動力,促使學生積極、堅持不懈地學習。但是思想品德課的理論性很強,讓很多學生覺得學起來有點枯燥。因此,思想品德課教師應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我的具體做法是: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結合學生實際,開始激發興趣。
比如初中學生在學習七年級上冊教材“珍愛生命”這壹課時,在非常強烈的自尊心下,承受不了壹些小小的壓力和挫折,很容易產生輕視生命、沒有珍惜意識和責任感的問題。摘要: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生活的感性認識,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殷老師奮不顧身救幾名學生的視頻資料,讓學生能被視頻資料深深震撼,受到情感的感染。這種視頻導入可以切入主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探討理解,激發興趣。
《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所追求的道德教育,不是追求道德教育或道德規範的嚴格體系,而是基於學生生活和經驗的自然道德教育。因此,教師要聯系學生實際,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比如《教八年級思想品德》第壹冊《男生?在女生的課上,我用多媒體展示了壹些同學們熟悉的關於不正確的異性交往的場景和資料。欣賞完之後,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談論異性交往在情境中的對與錯,最後討論正確的交往方式。
第二,通過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豐富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容。
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具有理論性強、概念多的特點。如果采用壹般的教學方法,往往會成為空洞的說教,使教學變得枯燥,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視聽媒體的運用,可以給學生生動、靜態的內容,使抽象的思想、道德規範、道德觀念具體化、形象化。比如在《世界文化之旅》(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壹課中,我用多媒體播放了世界各國的文化風俗習慣,並配以優美動聽的講解,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流連忘返,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這些多樣、眾多的文化把世界裝扮成壹個百花齊放的大花園。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培養了想象力,而且在愉悅中培養了美麗的心靈,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第三,通過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由於學生認知水平不同,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難教難學的問題。多媒體教學方法應用於課堂,可以通過圖表、動畫應用、視頻教學等相關材料,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化感官印象,解決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通過促進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幫助學生形成創造性思維。在多媒體應用的過程中,教師不時地出現在學生中間。多媒體展示的材料不斷被指出和評價。針對問題,師生相互討論甚至爭論,教師也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簡要點評,使師生之間的交流變成“零距離”,教學交流變成情感交流和心靈交流。特別是“暢所欲言”、“妳爭我奪”、“焦點評論”等壹些多媒體展示的小欄目,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個性得到張揚。學生視老師為知心朋友,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這無疑有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
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了豐富而新鮮的信息資源,使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遨遊,為他們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夠的信息支持他們的探索和想象,他們的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得到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