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編輯
音樂類型:進步搖滾、前衛搖滾、硬搖滾和古典音樂。
出道地點:英國英格蘭
活躍年限:1970-1979,1991-1998,2010。
唱片公司蠍獅,大西洋,沙龍,島嶼,避難所,犀牛,呼喊!工廠
樂隊成員:基思·愛默生,格雷格·萊克,卡爾·帕爾默
管弦樂隊的介紹編輯
空曠的體育場內,三個年輕人正在空曠的舞臺上演奏由古典音樂改編的作品。長發披肩、老成持重的Keith,手指飛快地滑過鍵盤,速度如風;身材修長卻長著壹張娃娃臉的格雷格,壹邊彈吉他壹邊唱歌;卡爾,看起來幹澀敏捷,精力充沛,打擊精準專註。三個截然不同的形象用各自擅長的樂器演奏出不同於原曲的古典音樂,但復雜的音樂結構和簡潔有力的演繹卻能完美調和。欣賞他們精準即興的現場,是每個樂迷津津樂道的。在當時的定義裏,這就是所謂的超級樂隊。他們是20世紀70年代占據統治地位的前衛/古典搖滾明星愛默生、萊克和帕爾默。
這壹切都是從他們在1969的不尋常相遇開始的。20世紀60年代中期,有壹個古典搖滾樂隊——尼斯,基思·愛默生從小就迷上了柴可夫斯基和西貝柳斯,既浪漫又民族化,希望像莫劄特壹樣成為擁有高超鋼琴技巧的第二職業。在尼斯的第二張專輯Ars Longa Vita Brewis (1968)中,他試圖將倫納德·伯恩斯坦創作的音樂劇《西區故事》中美國熟悉的那壹集覆蓋進來(據說當時伯恩斯坦並不贊同這個想法)。同年,《皇家阿爾伯特·海爾》的演出也非常成功,而提出原創想法的基思·愛默生也從此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1969年,曾是進步搖滾先驅深紅之王的主唱,憑借專輯《深紅之王的宮廷》(1969)壹舉成名的主唱格雷格·萊克在英格蘭克羅伊登的爵士藍調季遇到了尼斯的愛默生。當時雙方緬懷英雄,決定在演唱會結束後離開各自原來的樂團,組建新的團體T。
他們找到了年僅20歲、以搖滾和融合爵士表演聞名的鼓手卡爾(Carl),獻給亞瑟布朗(Arthur Brown)和原子公雞(Atomic Rooster)。
70歲的專輯愛默生,萊克&;安培
帕爾默,等到萊克完成《絳紅之王》第二張專輯的錄制,將是1970年的春天。經過幾次緊張的排練,三人的信心更加堅定,決定以成員的姓氏作為團名組成當時舉世矚目的愛默生、萊克、帕爾默(E.L.P)(註1)。根據文獻記載,他們練習的歌曲從伯恩斯坦到科普蘭都有,而{拿壹顆鵝卵石}是他們的第壹首歌,也收錄在萊克制作的第壹張專輯《愛默生、萊克和帕爾默》(1970)中。受德國巴托克和捷克賈那切克的影響,主唱柔美抒情的嗓音和硬朗的節拍構成了同名專輯的最初印象。在這部被同時視為古典和科技搖滾定義的代表作中,古典、硬搖滾甚至民謠融合在壹起,全明星的超群三重奏試圖帶給歌迷完全不同的感受。環顧當時的音樂環境,YES和Genesis都還未成氣候,只有King Crimson和平克·弗洛伊德在人氣和先鋒表現上與ELP並駕齊驅。{野蠻人}從純粹的表演開始,音樂風格在最後壹分鐘內逆轉。愛默生的鍵盤與萊克的低音線完美匹配,與帕爾默精準的擊鼓配合得相當美妙。{拿壹顆鵝卵石},12分鐘,是ELP第壹首註重音樂結構的曲子。我們聽到了復雜的融合味道的編曲,還有像美聲湖那樣的男中音。{刀口}受國樂派影響有點大,三人在演奏上充滿了默契和熱情。{三種命運}三段,可以聽到愛默生的風琴、鋼琴、鼓合奏等精湛的演奏。{Tank}有帕爾默精彩的鼓獨奏,中段有特殊的合成樂器聲音。{幸運的人}是壓軸曲,也是我最喜歡的歌。從湖聲和原聲吉他開始,副歌和簡單的旋律逐漸吸引人們的註意力。結束前壹分鐘,愛默生用Moog(壹種專門模擬管弦樂音色的早期合成樂器)演奏了壹段難以形容的獨奏。綜上所述,從後來的專輯中我們可以看出,ELP並不是在搞概念的發明或創新,而是能以其嫻熟的技巧和獨特的音樂理念創造出古典與前衛相結合的音樂風格。
在第二張專輯Tarkus(1971)中,ELP略微改變了之前壹些廣受好評的作品的風格,當然團隊的向心力絲毫不受影響。愛默生更專註於穆格合成儀器的音效實驗,而帕爾默則繼續研究更高難度的鼓技術。內容上也采用了寓言和神話的概念,以兩個虛構的野獸打架為題展開故事。這張圖在英美獲得了銷量和口碑的叫好,英國也獲得了排名第壹。前幾首都是單曲,比較特別的壹首是{ Eddy,妳準備好了嗎?向當時地位很高的錄音工程師Eddy Offord致敬(YES全盛時期的專輯大部分都是他哥哥做的)。{Honky tonk}是對50年代流行的老式搖擺樂的模仿,很有意思。{歲月之石}和{時間和地點}在美國作為單曲發行。主打歌{Tarkus}是ELP參軍以來最雄心勃勃的壹首歌。器樂演奏比上壹部更快,營造出壹種急而不失旋律的效果。可以說,是於大成集上述精華於壹身。
商業上的成功並沒有讓他們被名利沖昏頭腦。同年《塔庫斯》發行後不久,ELP再接再厲,於當年3月在新城堡市政廳發行了現場演出。但它並不是壹本有張全新內容的畫冊,而是對俄羅斯五人組穆索爾斯基為紀念朋友而創作的組曲《壹個展覽會上的圖畫》(1971)的重新詮釋,有必要提壹下它的背景(註2)。俄俄有個所謂的五人組,是國樂派的壹個分支。其中最有才華卻最短命的穆索奇,在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影響下,和壹群藝術家朋友過著人民公社般的生活。其中,誌同道合的建築師朋友哈特曼偶爾在聖彼得堡展出門票,穆索奇專門作曲慶祝。赫特曼於1873年突發急病去世。穆索奇追求摯友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無眠的音樂形式來表達他的繪畫。這部組曲和《荒山之夜》是穆索奇最傑出、最著名的作品。然而,這位作曲家在生前並沒有得到今天的贊譽。
ELP根據管弦樂隊的想法改編了原始音樂,並保留了原始音樂中壹些奇幻的部分,然後添加歌詞在萊克演唱。這首樂曲最初是由十首與繪畫有關的鋼琴獨奏和壹個具有間歇功能的{Promenade}組組成的。與手頭的鋼琴原版相比,除了{The sage}和{Blues variation}是後來由樂團加入輔助氣氛外,ELP保留了原畫中的四幅,分別是{The gnome}(侏儒),(古堡),(baba yaga的小屋),(女巫的小屋)和{基輔的大門},分別代表“生動傳神”,“優雅神秘”,“粗獷戲劇性”和”。除了從原畫組曲倒數第二移到第三幅的部分{巴巴雅嘎的小屋},其余與原畫觀賞時間順序大致相同,整個組曲不算35分鐘。為什麽要費這麽大勁來解釋呢?這肯定是有原因的。這首闕歌的絕妙方便之處在於,看畫人的情緒轉折點,壹開始就被設定在了歌裏。從第壹幅畫前面的{長廊}開始,意境會隨著不同寓意的畫所要表達的東西而變化,兩幅畫之間的行走速度和心路歷程也生動地寫在了中間的{長廊}裏。也就是說,從進畫廊的第壹步到出畫廊的第壹步,已經寫進了整首歌。畫家的內心體驗和作曲家所要表達的外部環境的復雜性相互作用,成為這首歌的獨特內涵。
那麽ELP的解釋是什麽呢?好吧,就作者而言,它確實給我帶來了我非常喜歡的這部作品的另類表達,尤其是聲樂與鼓、貝斯、吉他、合成樂器結合的結果,非常新鮮。但純粹來說,並不那麽成功。首先,思緒被音樂中人聲的出現打斷了,歌曲中間插入的兩段也給營造氣氛的意圖增加了壹點多余。現場演出時觀眾的鼓噪也破壞了它有時應有的聲音表達。器樂在其他音樂和繪畫中的配置是不同的。我對它的開頭和結尾感到特別驚訝。初始的{Promenade}(逍遙)動機奇特,樂團將逍遙的感覺帶到了沈重的速度,與侏儒活潑的四分之三節拍相遇。{基輔的大門}應該是專輯的高潮。從開頭的莊嚴主題到大結局,都是強有力的表演形式。最後,聽到愛默生與管弦樂隊競爭華麗的快聲組,是壹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另壹方面,安可對愛默生的精神導師柴可夫斯基開了個小玩笑,把《胡桃夾子》中的壹首歌改編成了《Nutrocker》。是給所有經歷過這次音樂之旅的歌迷的壹個小小的減壓禮物。
接下來的三部曲(1972)依然獲得了粉絲和樂評人的雙重認可。三人表演的默契和思路可以說在這張唱片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從成人抒情到太空搖滾,當然還有從古典音樂中整理出來的作品。概念上沒有創新,但旋律比前兩張專輯更精煉,也在當地粉絲中掀起了壹陣旋風。{無盡的謎第壹部}前面神秘的音效,後面六分多鐘的樂團和主唱入場,扣人心弦。{賦格}(賦格)延續了第壹首的意境,以愛默生的鋼琴獨奏為主軸。{無盡的謎第二部}是終結這個概念的大結局。{從頭開始}是美國唯壹的ELP頂級音樂。萊克用柔和的中音演唱,還負責原聲和電吉他獨奏。最後,愛默生的穆格悄悄地溜了進來。{The Sheriff}中,萊克的唱腔略微轉變為戲謔的表演,後半部分的過渡很突兀,伴隨著壹聲槍響。{Hooedown}原本是壹首家喻戶曉的流行音樂。節選自Aron Copeland的《Rodeo》,感覺和原著完全不壹樣。在主打歌{三部曲}中間,愛默生演奏了精致的合成樂器,帕爾默強勁準確的鼓點體現了這壹點。{活受罪}相比之下可能是比較弱的曲子。萊克刻意讓自己的聲音具有威脅性和低沈性,但可以看出萊克的千變萬化和幹練。{亞巴頓的Bolero}妳可以從結構上看出這是向拉威爾的Bolero致敬(或者從標題上看出?),當然也是愛默生炫耀才華的壹個很好的示範。整個演出時間八分多鐘,層次有序,聲音由小到大,配器越來越復雜。平心而論,我在這部電影中看不到ELP傑出的創造力或復雜的音樂理念,但它仍然值得壹聽,因為它是由九部作品組成的,這些作品都是壹氣呵成的。(註3)
73年專輯《大腦沙拉手術》
1972也對ELP有所改變。首先,《絳紅之王》的原作詞人彼得·辛菲爾德(Peter Sinfield)跳到了ELP,成為萊克的作詞搭檔。同年,他們以塔庫斯專輯中的怪獸為名成立了新的唱片公司蠍獅,並以意大利藝術搖滾組合P.F.M(彼得·辛菲爾德也是成員之壹)的作品開始創業。此外,他們還簽下了流浪狗和Banco等藝人。1973年,ELP重新上路,錄制了轟動壹時的《腦沙拉手術》(1973),這是他們第壹部由蠍獅發行的作品。腦沙拉手術被視為科技搖滾和太空搖滾的終極發展。首先,信封設計由H.R.Giger繪制,他後來因其異形系列電影而聞名。相當怪異,類似於外太空未知生物與地球古代文明的交媾。第壹首單曲{耶路撒冷}的旋律來源於英國當地的傳統歌曲,萊克演唱時帶有壹種莊嚴的氣氛。{Toccata}是愛默生阿爾貝托·吉涅斯特拉《第壹鋼琴協奏曲》第四樂章的節選,新作充滿高科技音效。愛默生專門飛到日內瓦向作曲家本人要好處,留下了壹段佳話。吉涅斯特拉在唱片內頁的註釋中寫道:“基思·愛默生很好地把握了我的作品的情緒”。{仍然是妳讓我興奮}是壹般的抒情作品《湖》的每壹幅畫都應該用同樣的方式制作,《蹦跳者本尼》充滿了嘈雜和即興的氣氛。{karnevill 9}可能是ELP從軍以來最長也是最有野心的作品,整首歌30多分鐘(!!),就像當年YES發行的雙專輯《來自地形海洋的故事》(1973),讓很多人唏噓不已。從1st印象(第壹印象)樂隊的徹底瘋狂,到第二印象、第三印象(第二印象、第三印象)的極速飆升,愛默生用了好幾種樂器,比如哈蒙德(壹種電風琴品牌)、穆格、大鍵琴、傳統鋼琴,似乎在這首曲子上耗盡了他個人的精力;﹔Palmer's鼓跟著節拍像窮追不舍。最後,值得壹提的是,詩人辛菲爾德的加入或多或少地彌補了原ELP音樂和文字意義之間的差異。簡而言之,這是樂團鼎盛時期的表現。
後人在評論“前”進步搖滾的發展時,必然會提到是的和ELP。當然,不可否認他們會有郁亮情結。都是大名鼎鼎的巨星,加上超有名鍵盤手的召喚,每壹次新唱片發布都免不了被拿來比較。瑞克·威克曼在新世紀音樂風格中獨樹壹幟,以音樂的整體氛圍為主要對比;﹔keith·愛默生善於對古典音樂的時代(二十世紀以後的作品)進行改編和重新賦予新意,這兩者都為各種合成樂器實驗音效領域的拓展做出了貢獻。有趣的是,是的,壹個更早的組合,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受ELP同名專輯的影響,從硬搖滾轉向概念專輯。兩個團體也在1971-72達到了各自表演藝術的巔峰。73年,他們發布了正反評論都有的長篇作品,有人開始認為進步搖滾已經走向了無病呻吟、嘩眾取寵的老調。70年代中期以後,兩個團走了不同的路。當然,這是後話。
專輯列表編輯
工作室相冊:
1970-艾默生,萊克& amp朝聖者
1971 —塔庫斯
1972 —?三部曲
1973 —大腦沙拉手術
1977 —工程量1
1977 —工程第2卷
1978 —愛情海灘
1992 —?黑色的月亮
1994 —處境艱難
實時相冊:
英國:1971,美國:1972—展覽中的照片。
1974 —歡迎我的朋友們回到這個永不落幕的節目...女士們先生們,艾默生,萊克& amp朝聖者
1979 —音樂會/作品現場
1993 —皇家阿爾伯特·海爾酒店現場直播
1997(奧地利:2001,世界其他地區:2003)-居住在波蘭
1997 —懷特島音樂節現場直播1970
1998 —過去和現在
2002年——來自蠍獅的原版盜版系列?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