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雲南有哪些小而美的旅遊點?

雲南有哪些小而美的旅遊點?

除了麗江古城,大理古城,石林景區,崇聖寺,還有什麽風景優美,人少的景點嗎?以下是雲南十大少數民族旅遊景點。

1,秘密山谷

米樂谷是壹個以丹霞地貌為核心,包含森林、洞穴、溪流等景觀的自然色彩豐富的景區。地處崇山峻嶺之中,蜿蜒曲折,形成了壹條山紅水綠崖紅的峽谷風光帶。

由於山谷氣候溫暖,兩邊生長著許多常綠闊葉林,終年常綠。它們與丹霞山相得益彰,有著最美的色彩,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創造力。

秘谷遠離城市,沒有噪音。這裏只有寂靜和寧靜。以彜族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為核心,依托壹山壹河壹谷壹村壹鎮,融合自然風光和人文遺址,打造詩意的世外桃源。

山是指霍奇山,又稱星丘山。據說是彜族的聖山,山下有生命的起源。該山是雲南罕見的丹霞地貌,大量紫色巖體出現在我們面前。在歲月的侵蝕下,巖體形態各異,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像獸,有的像花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水指的是米樂河,壹條在山谷中緩緩流淌的小河。河水蜿蜒曲折,時而緩時而急,兩岸的植被生機勃勃,還有壹些不知名的野花。走進河中,只見湍急的水流壹路流向下遊的水庫。不時有青蛙跳入水中,夾雜著泥土的清香,讓我陶醉。

村是指卡姆登村,鎮是指賽英潘鎮,這是米樂谷的所在地。大部分是山區和大壩,包括塞永山和大牛蓬山。因為大部分都沒有進行商業開發,所以保存完好。

丹霞石是米拉谷最引人註目的獨特景觀。雖然沒有廣東丹霞山、福建武夷山那麽雄偉,但在雲南的大山深處卻可以獨樹壹幟。是難得的丹霞景觀。近距離觀看這些不同的丹霞石和如畫的溝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地址:昆明市祿勸縣西北部花雙鄉

2.小草壩

小草壩,位於宜良縣東北部,昭通地區國有小草壩林場內。從名字上看,以為是草原。進去了才知道是山林。到處都是起伏的山脈和樹木。它集奇峰、石林、瀑布、綠樹、花草於壹體,以險、奇、險、幽、美為特色,創造了壹個充滿綠色的神奇靜謐的絕世景觀。

這是壹個神奇的世界,壹個隱藏在叢林中的天堂。小草壩四季分明,春天野花盛開,夏天瀑布奔流,秋天紅葉滿山,冬天白雪皚皚。

小草壩景區以前是林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裏有許多珍稀野生動植物。遠處不時有鳥兒在歌唱,增添了森林的深邃和寂靜,讓純凈的空氣滲入心脾。

小草壩,號稱“天下第壹”,不僅觀賞性強,而且趣味性強。適宜休閑、度假、探險,被譽為山中桃源的神秘之地。密林中有許多小河和幾十條小溪,有許多景點,如渴駝飲泉、銀河瀑布、石峰、白杜鵑戲獅、仙池和萬佛洞。

小草壩風景區景色迷人,萬仞有成千上萬的山峰和深谷。最美的風景是水景,流淌的溪水五彩繽紛。既有九寨溝的精致之美,又有張家界的婉約意境。

每年春天的三月,盛開的杜鵑花在小草壩最引人註目。有“十裏花溪”之稱的彭家林周邊,到分水嶺河,以及牛角巖、燕兒巖的青山綠水之間,遍布著各種野生杜鵑花。

地址:昭通市彜良縣小草壩鎮

3.吉伊裂谷

吉伊裂谷又稱仲達裂谷,長約12公裏,谷底深達300多米。兩邊距離波動,寬度不等。最寬處約200米,最窄處僅6米。對面懸崖峭壁,藤蔓纏繞,綠樹成蔭,形成了原始的懸崖奇觀,被譽為“中國第壹大裂谷”。

東非大裂谷的地形奇特,保存完好,就像壹個剛剛遊覽過的。它主要由天生橋、大良河、神龍峽、天空洞和三支峰組成,是滇中的天然洞穴。

在裂谷最窄的地方,壹塊巨大的石頭立在兩邊之間,將它們連接起來。這壹場景被稱為天生橋,使人們能夠在兩地之間自由往來。兩邊的懸崖陡峭,幾乎垂直,就像眾神的軸線,露出縱橫交錯的巖石斷層,是那樣的滄桑。

陡峭的懸崖下,大裂谷深不可測。走在狹窄崎嶇的棧道上,可以找個地方休息壹下,觀察奇峰怪石,俯瞰深谷,俯瞰瀑布,聽潺潺流水。

河梁位於谷底,路段復雜曲折。它需要攀爬、涉水或穿越壹個洞穴,被稱為冒險大片。壹路精彩驚險,沿途可以看到奇峰怪石瀑布,是地球上最美的傷疤。

夏龍是壹個未開發的地區,從入口處看起來像壹只獅子和壹只鷹面對面。從谷底往上看,兩邊的巖壁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神奇的色彩。靜靜轉身,很難想象這神奇的畫面,色彩變幻莫測。“夜眠,仙夢高丘,暈紅流煙,濕艷人影”,神龍峽,以壺圈巖、水、天的景觀,展現了與東非大裂谷前端完全不同的另壹種景觀。

天空洞穴,位於東非大裂谷的底部,是壹個巨大的洞穴。洞穴裏有溫暖的區域和涼爽的區域。洞內有洞穴和懸崖。有各種動植物,還有各種奇石。洞頂有水幕飛落,飄逸自然。它仍然是壹個探險和觀光的好地方。

地址:楚雄州武定縣

4.建水古城

建水古城,古稱布鬥,建於810年前後,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說是浙江移民所建,所以在元代就有了壹個響亮的名字“臨安”。這個“臨安”不是杭州,而是為了紀念我的家鄉而命名的。長期以來,由於歷史的塵埃和交通的堵塞,許多古建築、古物和古老的風俗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這讓人們意識到,在滇南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有壹座“活著的古城”。

九州之南,彩雲之巔,建水依舊原始自然。雖然遊客不多,但名勝古跡很多,如傳統市場夫子廟、地方衙門、彜族土司衙門、古藝術橋雙龍橋、“滇南大觀園”竺稼園等等。有“文學名邦”、“滇南鄒魯”之譽。

建水古城原為南詔時期修建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擴建後改為磚墻。這座古城建起了四座城門和塔樓,高達四英尺。非常壯觀。東有應暉門,南有富友天安門,西有清源門,北有永貞門。直到民國末期,西、北、南三層都被士兵破壞。現在,只有東塔傲然挺立,仿佛訴說著千年的孤獨。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進出城門,有些人壹生只走壹次。

古井,建築用水的生命之泉,經過幾千年的滄桑已經減少了很多,但仍有幾十口老井在使用。除了常見的圓井,還有罕見的三重井和f。

花園位於建水古城新街,是清末鄉紳朱的住所,也是壹座古老的園林建築。整個院落采用傳統的縱、橫、豎布局,房間整齊,院落錯落有致,有42個天井。雕梁畫棟,工藝精湛,庭院布局合理,設計巧妙,從家族祠堂、民居、繡樓到店鋪、亭臺、水榭、長廊、舞臺。每個人都有明確的優先順序,是去建水的必去景點。

說到建水,就不得不提到古城地標朝陽塔。它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原名應暉大廈,又稱東門大廈,與北京天安門廣場極為相似,被譽為“小天安門廣場”。鼓樓共三層,由48根巨大的木柱和無數粗大的橫梁、榫頭連接而成堅固的主框架,上有三重檐和歇山頂,東面懸掛著“雄鎮東南”四個大字。

雙龍橋,也是壹個非常豐富多彩的景點,位於城西五公裏處,也被稱為十七孔橋。橫跨在廬江和塔沖河交匯處的水面上,橋身用青石堆砌。橋中有三亭,兩端各有壹個橋亭,遠看如船,近看如長虹臥波。

漫步古城,妳會發現建水古韻並沒有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消失。反而仿佛穿越了幾千年的時空,處處悠然自得,散發出壹種淳樸質樸的氣息。

地址:紅河州建水縣

5.八美村

八美村是壹個群山環繞的小村莊。以前出入主要靠村前村後兩個天然洞穴。由於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難以與外界見面,長期自給自足,過著半封閉的田園生活。此外,村內綠野、古道掩映、小橋流水、桃花盛開,與陶淵明眼中的世外桃源極為相似,故稱“現實中的世外桃源”。

要進入八美,首先看到的是壹座形似巨筆的石山。山腰有壹個洞,許多石筍從頂部倒掛下來,非常壯觀。明年將會有壹條小河流經這個村莊,它是綠色的,清澈的,美麗的。

坐在傳統的木船上,搖搖晃晃地走進山洞,天空變得漆黑壹片,世界變得遙遠,只有瀑布的聲音和船只破浪的聲音。開了800米,喧囂的世界消失了,眼前的世界豁然開朗。迎接妳的是壹個古老而神秘的村莊。

八美是壹個喀斯特地貌的壯族村落,四面環山,中間是壹個平壩,充滿了田園般的自然美景,因此而得名。壯語意為“林中之洞”。

其實村子不大,短時間就能完成。眼前的河流、竹林、水車、農田、茅舍、山川,都有著濃濃的壯族風情,仿佛在用無聲的語言告訴妳,這就是村子的過去。

壩美民居是壯族傳統的落地式和半落地式建築。主屋四周都是木板,上面是泥,上面是瓦。前面有陰涼的圍欄,上半部分用來居住,下半部分用來放置雜物或者飼養牲畜,完全是過去的習俗。

小村莊的生活非常簡單。清晨,妳在雞啼中自然醒來,煙霞壩的美就更加神秘了。空氣中飄著田野的清香,給妳壹種獨特的意境。這裏沒有奇怪的景觀。都是正常的套路。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然看起來效率不高,但是讓妳覺得真的很慢,真的很安心。希望鎮巴妹低調壹點,不要忘記她積極的態度,不要過度商業化,保持她原本的美麗和本真。

地址:文山州廣南縣八美鎮八美村

6.無量山

無量山,古稱夢樂山,屬點蒼山南麓支脈橫斷山雲嶺殘脈。無量山的森林深處,樹葉茂密,松柏常青。

最早對無量山的認識和神仙有關,來自金庸的武俠小說《舌尖上的中國》。段譽為了營救鐘靈,意外闖入無量山福地,看到壹尊玉像,震驚世界,稱她為“神仙姐姐”。段譽大為佩服。磕頭數千次,才得知吟遊詩人、北冥神功、淩波微波的秘密。從此,他的武功大有長進,被提升為壹級高手。

當然,這只是大家心中的武俠夢。現實世界裏沒有神仙姐姐,但現實中的無量山確實不凡,以勇敢、奇異、危險、美麗而聞名。這是壹座尚未被完全了解的神秘大山。

“無垠”壹詞來自道教,意為“不可估量”,“高聳入雲,不可估量”。清代詩人程月川在壹首詩中寫道:“萬仞峰紫石山頂上,有銀色的波浪。化為輕煙,疑是層雲舞玉龍。”三言兩語,高度概括了無量山的奇觀。巖石是萬仞,成千上萬的瀑布入水,雲是揮之不去的。

目前,無量山已部分開發,主要有無量山禦筆、櫻花谷、大寨子、營盤山古戰場遺址等景點。因為比較分散,建議單獨安排行程。

五糧液以風景幽雅著稱,是無量山最具觀賞性的景點。它位於無量山景福鄉岔河上遊壹帶的群山之中,周圍是原始森林。五糧山邊有高聳的懸崖,很像金庸筆下的五糧液。在這裏,有壹個幾十米的懸崖。瀑布傾瀉而下,飛珠濺玉,氣勢磅礴,在下面形成壹潭,清澈透明。水池旁邊有壹塊巨大的石頭,可以容納幾十個人。它被稱為“陽山瀑布”,因為藍羊經常跳過這座山。金庸筆下的“無限玉壁”與無量山的陽山瀑布如此吻合,以至於當地人都稱之為現實中的無限玉壁。

櫻花谷,位於南澗縣無量山,每年65438+2月左右,有2000多畝櫻花競相開放,隨意釋放它們的美麗。旁邊有萬畝茶園,清香翠綠。茶葉綠如江南,櫻花艷如花。陽光下,壹簇簇紅雲聚成雲,散成星,構成壹幅仙境般的畫面。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

7.江東村

江東村,壹個淳樸安靜的村莊,種了很多銀杏樹,所以有壹個浪漫的名字——銀杏村。全村現有新老銀杏樹3萬余株,其中樹齡500年以上的有50余株,被譽為中國最大、最集中、最古老的天然銀杏林。

銀杏村歷史悠久。據考證,早在宋元時期就有人居住。明代在江東設置軍車赤石屯,逐漸形成陳、黃、楊、張四大家族。四個部落的祖先發現這裏適合生存,有很多碩果累累的銀杏樹,於是在這裏定居,定居邊疆,繁衍至今。

江東村周邊有大小銀杏林十余處,其中姜雲、陳家寨、辛巴、四合為四大古銀杏群落。其中,樹齡超過1300年的銀杏樹,高約30米,被當地人稱為“銀杏之王”。這位樹王雖然年紀很大了,但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正常開花結果,每年能結出上千斤美味的銀杏。

600多年來,江東有自己獨特的民俗文化,賦予銀杏很多內涵。把銀杏稱為生態樹、長壽樹、養老樹、愛心樹、感恩樹、公孫樹,這很好。

每年65438+2月左右是江東村最美的季節。銀杏開始變黃,厚厚的金黃色銀杏葉堆積在地面、屋頂、石凳上。整個江東村都成了金家。村民家裏掛著火紅的辣椒,金黃的南瓜和玉米,綠色的藤椒,木質的桌椅,火山墻。感覺

雖然雲南有許多美麗的風景,但在深秋,只有江東村可以體驗童話世界。村前村後,落葉漫天,滿是鮮艷的色彩。金色靜謐的畫面讓村莊變得靜謐,動靜結合把我們帶入了壹個奇妙的童話世界。

在北鬥看來,在銀杏樹下和當地村民喝茶聊天,欣賞秋景,或者和戀人在銀杏林中漫步,是妳在江東村能得到的最美好的享受。妳可以遠離喧囂,享受寧靜,忘記煩惱,沈浸在大自然中。喜歡拍照的話,隨手壹拍就能拍出夢幻的照片。

地址:保山市騰沖市固東鎮

8.滄源巖畫

滄源巖畫是中國最古老的巖畫之壹。繪於新石器時代末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畫大多分布在人跡罕至的絕壁上,灰白色的巖石上印著赭石色的畫。當地佤族人稱之為“染寺木”,原意為巖石上的畫,被稱為“佤族敦煌壁畫”。

在這些巖畫中,有人物、動物、植物、房屋、山川、星辰等等。它涵蓋了與生活相關的壹切,對研究當時的文化和經濟有著重要的作用。喜歡研究歷史遺跡的遊客可以自己去探索。

不是所有的設計都是靜物,但很多都是與生活相關的,比如打獵、放牧、跳舞、返鄉、娛樂等等。他們生動地記錄了我們祖先生產生活的各種場景,仿佛把觀眾帶入了那個原始的世界。

在所有巖畫中,“獵頭”和“獵牛”的範圍最廣,圖案最多,人物和表情引人入勝。崖壁表面平整垂直,所有的圖案都只有寥寥幾筆,所以畫出來的物體都能解讀得相當清楚,總能壹眼抓住物體的關鍵特征。王安石曾說,“天下奇觀之所以瑰麗奇特,往往是因為遠離危險,人少,所以不想去的人去不了。”

每個人都會當著他們的面背誦這些簡單原始的圖案。這些巖畫是誰創作的?其實無從考證,但不管是誰,壹定是當地佤族的祖先,因為巖畫中表現的生活場景和今天的佤族非常相似,很多傳統的生活習俗延續至今。

千百年來,這些巖畫壹直是當地佤族村民心中的聖地,巖畫中的人物被奉為“神仙”。每逢節日或宗教祭祀,當地佤族都會自發在巖畫現場舉行莊嚴的祭祀活動,祈禱“神仙”們永遠豐收平安。

在不同的季節或者不同的天氣,每次上山都會看到不同顏色的巖畫。為什麽會這樣?原來這種顏料是用鐵礦粉和動物油混合含有膠質的植物液制成的。其亮度與光線、濕度、溫度有關。當地村民解釋說“壹天變化三次,早上變紅,下午變白,晚上變紫”,不可思議。

那麽,畫這些巖畫的目的是什麽呢?從圖案的多樣性可以看出,繪畫的動機不是唯壹的。不同的主題有不同的思路,但無非是亮點。壹個是宗教,壹個是套路。不管妳怎麽解釋,有壹點是對的。滄源巖畫寄托了佤族先民對生活的熱愛和期待。

地址:臨滄市滄源縣

9、雨大。

尤魯是彜語,意為小龍潭。猶達地裂縫位於曲靖會澤縣北部的陸遊鄉,全長十余公裏。它以奇、險、美、豪氣、隱逸著稱,被譽為地球上壹道美麗的傷疤。

根據科學研究,裂谷是在數億年前由於地殼運動和擠壓而形成的。由於地殼擠壓變形的交錯,形成了許多大小不壹的洞穴。洞內奇峰怪石,形態各異。空中懸著萬噸巨石,栩栩如生的動物造型和湍急的河流淺灘,營造出壹個奇特的地下世界。

雨中的大裂谷是大自然千百年來的傑作,主要包括生命之門、大思想家、鳳尾滴綠、烏龜過河、天堂第壹線、自滿、睡美人、金佛洞、天生瀑布、古藤、神仙引路等景點,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生命之門”位於裂縫的入口處。兩座山相交形成30多米高的“門”字形。兩邊是千崖萬谷,藤蔓蜿蜒,生機盎然。“偉大的思想家”站在懸崖的另壹邊,左手托著心臟,右手曬著太陽,仿佛在沈思。它酷似雕塑家羅丹的傑作《八條龍》,給人無限遐想。

在大裂谷的頂部,有壹座與傳說中的“睡美人”非常相似的山峰,姿態優美,風情萬種。與當地民間傳說中的睡美人、九十九少年、神仙、天將等神話故事壹脈相承。

“壹線天空”是很多景點都能看到的景觀。擡頭望去,壹縷藍天飄過頭頂,不禁感慨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情人瀑布”是長滿青苔的懸崖。泉水從懸崖上滲出,時緩時急,時快時慢,形成大瀑布和小瀑布。壹強壹軟,壹強壹弱,天長地久。因此,“情人瀑布”得名。

沿著大裂谷,是壹派風景各異的景象。即使是同壹個景點,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也會有不同的解讀。許多石柱、石筍、石簾、洞穴等。它們都很漂亮。在我心目中,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山洞。

地址:曲靖市會澤縣

10,巴拉格教派

巴拉格位於雲南、四川、西藏三省交界處。是三江交匯的洪山地區的重要景點之壹。它由巴拉村和格宗雪山組成,被譽為藏在大山深處的壹塊璞玉。

這裏有許多景觀,包括寶塔、雪山、峽谷、高原、溪流、湖泊、村莊和冰川。景點占地面積巨大,有巴拉村、格宗雪山、香巴拉寶塔、千年菩提等景點,還有獨特的藏族風情。

宗雪山,大致東南西北走向,最高峰海拔5545米,是香格裏拉縣第壹高峰。受氣候影響,山體受風雪侵蝕嚴重,地表多為碎石。雪山主峰風景極佳,終年積雪,尤其是半年的冬天,幾乎完全被冰雪覆蓋;圓錐形,陡坡,極度危險,極難攀爬。至今沒有登頂記錄。

巴拉村是音譯,原意是從巴塘遷來的村落。現在巴拉村改建了,基本就是民宿或者展廳。它被設計成西藏的了望塔。壹樓是倉房,二樓是住的地方,三樓是佛堂和客房。屋頂上有壹面獨特的藏旗,平臺上有壹張煨桑桌。還有壹個特點就是所有的房子都朝向格宗雪山,這是壹種宗教習俗,讓我們可以在宗教活動中與神靈交流。

在巴拉村附近,有壹大片高原特有的格桑花。也叫幸福花。當地藏民用鮮花來代表幸福和滿足。村裏家家戶戶都種了蘋果樹,希望在這裏能保平安。

巴拉塔,位於葛宗山東北,是《思想者》中記載的天然佛塔,也是巴拉格派的主要景觀之壹。獨特的塔形山峰被積雪覆蓋,下方被黑色巖壁環繞,成為佛教徒、法僧、僧侶和巴拉村民朝拜的聖地。巍峨的雪山就像聖山的佛塔,旁邊是坐著念經的喇嘛,地上鋪著經書。

群山環繞的巴拉村,閃耀在高原之巔,散發著獨特的藏族民俗風情。這是神仙修行的地方,真正的香巴拉。千百年來,勤勞淳樸的巴拉村人民執著地追求和平與安寧,在這片難得的凈土上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