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壹般心理問題?焦慮的合理情緒療法。
壹.壹般信息
1,人口統計數據
來訪者:趙,男,20歲,漢族,住張家口。父母,農民,奶奶早就病死了。最近十壹爺爺去世了,還有壹個妹妹。這個家庭貧窮而和睦。趙現在是某大學數學系的壹年級本科生。他學習努力,身體健康。他家族中沒有重大疾病史。
2.個人成長史
這位遊客出生在張家口的壹個農民家庭,有壹個妹妹,家庭幸福和睦。父母對老人很孝順。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趙懂事,孝順長輩。爺爺臥病在床,父母陪在身邊,寸步不離。他也經常餵爺爺。村裏的每個人都稱贊他是個懂事的孩子。家裏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但是來訪者不太愛說話,從不跟別人提起家裏的瑣事。來訪者學習很努力,考上大學後依然努力學習。
3.精煉狀態
咨詢的時候穿著得體,但是臉色難看,心裏不舒服,壹臉焦慮。
4.物理狀態
學校體檢,無重大疾病。壹個多月了,晚上睡了3~4個小時,吃飯不香,有時候還頭疼。
5.正式社交集會
學習成績下降,與人交流少,在宿舍,壹個人經常沈默,宿舍關系緊張。
6、心理測試結果
SAS測試結果:總分52,標準分65,超過SAS標準分15的截斷值,屬於中度焦慮。
抑郁自評量表(SDS)測試結果:總分48,標準分60,超過SDS的截斷值7分,屬於輕度抑郁。
二、主訴和個人敘述
1,主訴
最近壹個多月,我壹直在思考壹個問題。我室友那句話是什麽意思?我感覺室友的意思是諷刺。感覺委屈,難受,情緒不穩定,偶爾頭疼。晚上經常失眠,上課也聽不進去。我覺得我要崩潰了。
2.個人陳述
國慶節那天,我爺爺因病去世了。家裏幫忙辦喪事,比其他同學晚去了壹周。我只跟老師請了假,沒跟宿舍任何人說。回來後,我沒有告訴他們爺爺去世的事。有壹次和壹個舍友吃飯,他問我為什麽這麽晚才回來上課。我告訴他爺爺去世的事。但他說:“哦,妳爺爺死了,我怎麽沒看見!”“當時我問他什麽意思,他說沒什麽,隨便說說。但是我特別生氣。總覺得在別人眼裏,我是個不孝的人。我問過他很多次,他還是說,沒別的意思。我只是不明白他為什麽那樣說我。這段時間,我心裏壹直不舒服。上課不能認真聽講,晚上經常睡不好覺。我現在很痛苦,希望妳能幫我。
三。顧問觀察到的和學到的。
1,顧問觀察到的情況:
來訪者穿著得體地走進咨詢室,臉色難看。交談中,我感到有些激動。尤其是說到爺爺去世的時候,同學說的話很痛苦,我淚流滿面。但思路清晰,自制力完整,有強烈的求助欲望。
2、宿舍同學的反應:
趙對事情愛較真、固執、小氣,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自尊心很強。但是我的學習成績很好,也很努力,上進心很強。
四。評估和診斷
根據數據收集,訪問者的當前狀態如下:
1,精神狀態:焦慮,抑郁
2、生理功能狀態:睡眠質量下降,偶爾頭痛。
3.社會功能狀態:學習成績下降,宿舍人際關系很僵。
來訪者的初步診斷是:
壹般心理問題
診斷依據如下:
1.這位來訪者的心理問題是真實事件造成的。因此,遊客體驗到不良情緒。(抑郁、焦慮、痛苦等。)
2.來訪者的不良心理狀態持續了壹個多月,卻依然無法自行化解。
3.來訪者不良情緒反應壹直保持行為正常,基本能維持正常生活學習。他們的社會功能沒有受到嚴重損害,但效率降低了。
4.內容不概括。
鑒別診斷:
1.與精神疾病相鑒別:來訪者引起的麻煩有明顯的生活事件,主客體觀察世界的統壹性,其精神活動有內在的協調性,人格相對穩定。自知力完善,積極就醫,無異常知覺、幻覺、妄想等精神疾病癥狀。所以可以排除精神病。
2.區別於嚴重的心理問題:
來訪者心理問題持續壹個多月,但學習效率下降,宿舍關系緊張,未嚴重影響社會功能。而且問題也僅僅局限在我舍友的那句話,沒有明顯的概括。而嚴重的心理問題反應強烈,反應已經普遍化,對社會功能影響很大,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所以可以排除嚴重的心理問題。
3.與焦慮性神經癥相區別。
焦慮性神經癥是壹種缺乏明確對象和具體內容的神經質,包括運動焦慮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雖然來訪者也有焦慮為主要癥狀,但並未嚴重影響社會功能和邏輯思維。心理沖突很正常,沒有泛化,持續時間只有壹個多月。所以可以排除焦慮性神經癥。
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強壯健康,無精神疾病家族史。
2.社會因素:誤解了室友說話的意思,與人溝通不暢,缺乏社會制度支持。
3.心理因素:來訪者比較內向,比較敏感,比較嚴肅。
動詞 (verb的縮寫)咨詢目標的制定
根據以上評估和診斷,經與來訪者協商,初步確定以下咨詢目標:
1,具體目標和近期目標:
改變來訪者的認知模式,幫助他們正確理解室友的意思,減少不良情緒反應。促進其睡眠質量得到改善。
2、最終目標和長期目標:
提高來訪者的人性,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問題,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不及物動詞咨詢方案的制定
通過與來訪者的協商,根據這壹病例,我們決定采用合理的情緒療法來治療來訪者的焦慮癥狀。
1,原理和方法:
理性情緒行為療法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於20世紀50年代創立的。他的理論認為,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不是外部事件,而是人們的態度、觀點、評價等認知內容。所以要改變情緒困擾,就要改變認知,然後通過改變認知來改變情緒。他認為外部事件是A,人的認知是B,情緒和行為反應是C,所以其核心理論也叫ABC理論。?
本案來訪者的心理問題似乎是因為室友不友好的言語和對自己的看法導致焦慮。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來訪者本身的不合理看法和非此即彼的想法造成的。例如,來訪者存在:“當他那樣說的時候,他的意思是我不孝。”“妳為什麽這樣說我?我壹直都很孝順。”等等壹些不合理的信仰。因此,運用合理的情緒療法,可以幫助來訪者用合理的認知思維模式取代不合理的信念和認知,幫助來訪者減少負面情緒和行為。
2.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1)訪客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有責任
a、向心理咨詢師提供與心理問題相關的真實信息。
B.積極與咨詢師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c、完成雙方約定的工作。
正確
a、有權了解咨詢公司的培訓背景和專業資質。
b、有權了解咨詢的具體方法、流程和原則。
c、有權選擇或更換合適的顧問。
d、有權提交或中止咨詢。
E.對咨詢方案的內容有知情權、協商權和選擇權。
責任
壹、遵守咨詢機構的有關規定。
B.遵守並實施商定的磋商計劃的所有方面。
c尊重咨詢師,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咨詢師。
(2)顧問的責任、權力和義務
有責任
壹、恪守職業道德,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
b、幫助來訪者解決心理問題。
c、嚴格遵守保密原則,並說明保密例外情況。
正確
a、有權了解與來訪者心理問題有關的心理信息。
b、有權選擇合適的來訪者。
本著對來訪者負責的態度。有權進行轉診或暫停會診。
責任
a、向來訪者介紹妳的培訓背景,並出示妳的營業執照、資質等相關證書。
b、遵守咨詢機構的有關規定。
C.遵守並實施商定的磋商計劃的所有方面。
尊重來訪者,遵守約定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來訪者。
3.咨詢的時間和費用
(1)咨詢時間:每周1次,每次50分鐘。
(2)咨詢費:校內咨詢不收費。
(3)心理測試:校內測試不收費。
七。協商過程
根據來訪者的具體情況,通過與來訪者的交流和對心理咨詢理論和方法的介紹,並通過與來訪者的協商,我們決定采用合理的情緒療法進行咨詢。
1,咨詢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診斷階段
第二階段:咨詢階段
第三階段:鞏固階段
2.具體咨詢流程:
(1)首次咨詢
時間:2016 12 1
目的:
1,收集數據
2.建立積極信任的咨詢關系。
3、確立來訪者的主要問題。
4、對來訪者進行心理測試和初步心理診斷。
5.建立咨詢目標,與來訪者壹起制定咨詢計劃。
方法:采用訪談法進行心理測試。
流程:
1,填寫咨詢登記表、咨詢記錄表,詢問基本情況,介紹咨詢中的有關事項和規定。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向來訪者強調咨詢內容的保密原則。與來訪者建立初步的咨詢關系。
2.與來訪者進行入院談話,收集臨床資料,通過尊重、熱情、真誠和積極的關註,探討來訪者的主要心理問題並改變他們的願望。
3.與來訪者協商後,進行心理測試,包括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
4.解釋心理測試的結果,並根據初步印象給出初步分析。
5.與來訪者協商後,* * *確定咨詢目標,制定咨詢計劃。
(2)第二次咨詢
時間:2016 65438+2月8日。
目的:
1,進入咨詢關系合並。
2.咨詢師向來訪者講解理性情緒療法的基本原理和治療過程,來訪者要正確理解。
3.引導來訪者認識到自己不合理的信念。使來訪者意識到自己有壹些不合理的想法和觀念,而導致他們厭煩和焦慮的直接原因就是這些不合理的想法和觀念。並引導來訪者改變錯誤的認知模式。
方法:理性情緒療法的角色扮演法。
過程
1.咨詢師介紹理性情緒療法的基本原理和具體步驟,講解理性情緒療法的理論模型,讓來訪者真正理解。
2.引導來訪者真正理解認知A、B、C之間的關系..並結合他們目前的問題,思考他們不合理的想法和錯誤的認知模式。
對話(節選)
輔導員:同學說:“妳爺爺去世了。我怎麽沒看出來?”妳在想什麽?"
來訪者:我覺得他的意思是我不孝。他的話的言外之意是:妳爺爺去世了,為什麽看不出妳難過?無悲,必是不孝。孝順的孩子,爺爺去世了,肯定會表現出來。我覺得很委屈。我對爺爺很好,村裏人都知道。妳憑什麽說我不孝?我感到憤怒。妳怎麽能這樣對我?
輔導員:妳覺得妳室友的這句話有第二層意思嗎?
來訪者:沒有。
咨詢師:現在,我們來回放壹下當時的場景,好嗎?妳扮演妳的室友,我扮演妳。玩的越認真越好。我們最好讓場景真實。我希望妳能理解妳室友說的話,好嗎?
參觀者:好的。
場景再現:餐廳壹角,訪客和室友正在用餐。突然室友問妳:“妳家裏人都還好吧。妳怎麽這麽晚才回學校?”答:“我爺爺去世了,耽擱了幾天。”問:“妳爺爺去世了?我怎麽沒看出來?”來訪者問:“妳這是什麽意思?”答:“沒什麽,隨便說說。”)
咨詢師:嗯,妳演得很好。妳覺得我們的表現和當時的情況高度相似嗎?
參觀者:嗯,還不錯。當時大概就是這樣。
輔導員:所以妳只是扮演了妳的同學。妳感覺如何?
來訪者:我不認為他現在是想嘲笑我。(低頭)我現在不明白,妳是不是糊塗了?(沈思)
參觀者:我問過他很多次了。他是什麽意思?他總是解釋沒有別的意思。妳想太多了。但我總覺得他說的不是真的。後來我問了他幾次,他都說只是個簡單的問題,沒有別的意思。他拉著我的手說:“拜托,別問了,真的沒有別的意思。”但我(沈默)...
咨詢師:妳好像不信任他。
來訪者:嗯,我總覺得他是在說我不孝。我以為過幾天就好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壹想到他的話我就難受。我也在想,是不是宿舍的人都覺得我像他壹樣不孝。我覺得受到了極大的侮辱。我需要盡快調整,馬上就要考試了。我很焦慮。我希望妳能幫助我。
咨詢師:看來妳很在意別人對妳的評價。
來訪者:嗯,我特別害怕被別人議論。特別怕別人說自己不孝。我奶奶早就去世了,我爺爺壹直在撫養我爸爸,把我帶大。妳認為我不孝順嗎?我父母對老人很孝順,村裏人都知道。
輔導員:嗯,我能理解妳的感受。爺爺去世的時候妳壹定很難過。
參觀者:嗯,我感到很難過。父母也很難過,多在家陪陪父母吧。回到學校後,我假裝沒事,繼續努力學習。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抽泣)
3.布置作業
(1)讓來訪者回去後編壹個自己經歷的故事,和宿舍的人聊聊,然後問那句話是什麽意思。然後寫下來,反復體驗。
(2)當來訪者再次為這件事擔心、焦慮時,可以找壹個好朋友,互換角色,還原當時的情景,反復理解室友的意思。
㈢第三次協商
時間:2016 12 15
目的:幫助來訪者改變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信念,解除情緒困擾。
方法:理性情緒療法。
通過分析發現,來訪者對某些詞語產生了誤解,從而導致情緒困擾。
對話(節選)
咨詢師:經過壹周的練習,妳對室友說的話有什麽新的理解嗎?
來訪者:我回去後,完成了妳布置給我的作業。我問過室友,他們都說那個男的想多了。經過反復練習,感覺室友真的沒有別的意思。
咨詢師:很高興看到妳的進步。妳很聰明。(微笑)
參觀者:微笑。
心理咨詢師:其實這才是妳這段時間情緒失落和焦慮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妳誤解了妳對室友說的話。
來訪者:現在我和室友的關系變得很緊張。他有意無意地避開我。
咨詢師:現在我們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我相信妳會回到過去。妳是個聰明人。
來訪者:微笑並點頭。
家庭作業
1,經常寫日記,包括日常生活和情緒,不斷反思。具體內容包括:日期,誘發事件,不合理的想法,與不合理的想法爭論,得到合理的想法和情緒變化。
2.和室友好好聊壹聊。我誤解了那句話。不關我室友的事。我向我的室友道歉。
㈣第四次協商
時間:2016 65438+2月23日。
目的:進壹步鞏固咨詢效果,加強合理信念的建立。
方法:訪談法和測量法
流程:
1,反饋咨詢作業,應進壹步堅定求助者建立的合理信念,對其進步給予積極評價。
2.與幫助者討論對“孝”文化的理解。放棄他不合理的信念更有幫助。
3.測量數據:
(1)焦慮自評量表結果:總分36,標準分45,焦慮癥狀消失。
(2)抑郁自評量表測試結果:總分30分,標準分37分,抑郁癥狀消失。
八。咨詢效果評估
1,訪客
謝謝妳這些天的幫助和鼓勵。現在,我和室友的關系已經恢復正常,再也不會糾纏那句話了。學習步入正軌,生活平靜,情緒穩定,為自己真正的放松而高興。
2.訪客和室友:
他主動找我談話,對我說。。我們的關系又變好了,可以像往常壹樣壹起吃飯了。
3、心理測試結果:
(1) SAS測試結果:總分35,標準分44,焦慮癥狀消失。
(2)抑郁自評量表測試結果:總分30分,標準分36分,抑郁癥狀消失。
測試表明來訪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兩者都已恢復到臨界值以下的正常水平。
4.顧問評估:
通過電話回訪,很明顯來訪者很開心,完全消除了不合理的信念。和舍友的關系也變得很融洽,生活也恢復了正常。基本達到咨詢目標。
參考
[1]郭念鋒主編:《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壹版。
[2]郭念鋒主編:《國家職業資格培訓班——心理咨詢師(三級)》,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壹版。
[3]郭念鋒主編:《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二級)》,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