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楊振鑫
真心工作室出品
1995年,國內首家互聯網服務商瀛海威成立,浩瀚的PC互聯網時代開始,中國走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在這場持續了15年的PC浪潮中,湧現了無數的創新技術,實現了無數的財富神話,人類在互聯網上創造的信息超過了過去幾千年的總和;搜索、社交、電子商務、新技術的應用,徹底重構了人與信息、人與物的聯系,人類進入了尼葛洛龐帝所說的“數字存在”時代。
而這壹切,都是建立在無數家庭占地不到壹平米的PC主機上。
但PC並不是互聯網的終極設備。2007年,喬布斯發布了第壹代iPhone 2G。這款“元智能機”的強大功能和便攜性,再壹次將人類帶入了移動互聯網的新時代。PC上的很多功能都遷移到了手機上,手機誕生了更多PC沒有的原生服務,比如短視頻。
然而14年過去了。雖然人類已經習慣了通過手機進行娛樂、社交、學習甚至工作,但手機早已成為壹個承載太多、太“重”的設備:人類通過手機與世界交流,但世界想要傳達給人類的美好,卻無法單靠手機實現。
2021的互聯網熱潮下,《諸神黃昏》有危機感:流量紅利早已耗盡,卻找不到能打開新局面的增長點;手機整體出貨量下降,用戶更換周期拉長。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鼎盛時期還能持續多久?這個問題像達摩克利斯之劍壹樣懸在所有科技公司的頭上。
下壹個時代的“元設備”是什麽?人們開始在未來尋找答案。
小迪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似乎有了答案。
近年來,依靠強大的技術能力和創新基因,百度在AI方面投入巨大,如今也取得了豐厚的回報。根據百度近日公布的信息,AI業務已經成為其主要增長潛力。在Q2,2020年,新的人工智能業務實現了兩位數的穩定增長。4季度智能雲年化收益達到6543.8+03億元,同比增長67%。2026.5438+0,百度股價壹路上漲,再次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
小迪是人工智能服務品牌,是百度軟硬件壹體化戰略的重要載體,擁有中國市場最大、最繁榮的對話式人工智能生態。
在手機市場進入拐點、移動互聯網達到增長瓶頸的當下,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市場深耕,小迪再次抓住了新的窗口機遇:今年5月21日,小迪再次沖擊科技與時代浪潮的頂端,發布了全新的科技品牌“添添”,定位“年輕”群體,推出首款產品——旋轉智能屏T10。
我對T10寄予厚望。這款旋轉智能屏售價1699,擁有10英寸IPS顯示屏,支持語音、手勢、眼神交流,包括卡拉ok、支付、看電視、看Tik Tok等,而且在娛樂上比手機更清爽。強大的功能讓它不遜於手機。
小野心也很明顯:直接對標手機,砍掉手機的時間和部分功能,打造下壹個時代、下壹個大場景的“元設備”。
田甜的出現令人驚嘆但並不突兀。
2014年,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問世,風靡全球,智能音箱行業正式拉開序幕。看到Echo的成功後,國內大大小小的廠商紛紛開始了智能音箱的研發,小迪也在此時進入市場。2018年6月,小迪智能音箱上市,售價僅在89元。
憑借優質低價和強大的語音交互功能,小迪迅速成為國內智能音箱市場的三大巨頭之壹。但是做智能音箱的初心和其他廠商不壹樣。其他廠商往往只把智能音箱作為智能家居的中心,完成“交互”和“控制”的基本功能就夠了。
但是,“智能家居中心”只是智能音箱的戰略定位之壹。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家庭信息娛樂中心”、“家庭教育中心”以及更多與人工智能助手的交互場景。
既然涉及到娛樂和教育,原有的音箱形式很難滿足新的需求,因為兩者對“交互”的要求都更高,設備必須向用戶傳遞更豐富多樣的信息,用戶也需要更快的操作體驗才能獲得耳目壹新的感覺。
所以在其他廠商還在糾結無屏音箱的時候,率先推出壹系列更具交互優勢的智能屏產品,做產品和場景的雙破。2019年,家裏推出了1S的帶屏音箱。2020年上半年,小教智屏、小智屏X10等新品陸續發布。2021年3月,推出小度智能學習平板,滿足不同群體用戶更垂直的需求,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
如今,小尺寸智能屏產品的出貨量已經位居全球第壹。用戶每天平均使用小度智能屏產品30次以上,日均觀看長視頻時長達到158分鐘,觀看短視頻時長超過79分鐘。
然而,很明顯,在現有場景中提供服務很快就會遇到天花板。想要打開新的局面,需要更強的動力讓用戶眼前壹亮。這個小度必須再次叠代,於是田甜出現了。
“田甜”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可愛,無傷大雅,但其實隱藏著小度的“大野心”:田甜(每天看視頻)、田甜刷Tik Tok、田甜卡拉ok。
無處不在,每天都在使用,這不是低頻、壹次性的場景功能性產品,而是滲透性強、使用頻率高的第三代“元設備”,可以和手機正面肉搏。
我不想完全取代手機,但是我可以在這些高頻的休閑娛樂功能上做得比妳的手機更好,比如視頻連接,Tik Tok刷,卡拉ok。可以橫向和縱向切換更大的屏幕,包括語音、手勢、眼神等多模式智能雙向交互,並配備高品質麥克風...就從這些細節切入,把妳手機上已經太“繁瑣”、占用時間太多的功能壹步步切換到我這裏來,提供更極致的服務,從而徹底抓住用戶的心。
新的載體,新的場景,意味著新的流量,更大的想象空間。
就像手機不是PC的便攜遷移壹樣,添田要做的不僅僅是把手機的壹些功能砍掉,還要創造和服務新的場景。
手機是壹個高度個性化的產品,這使得它對個人非常友好,但對家庭卻很弱,因為“家庭”是壹個獨立的場景,而不是“個人”的機械組合,添加的機會就在這裏。
比如妳和父母住在壹起,可能需要有人在家裏修熱水器,買打折的雞蛋,直接增加妳的工作量;但實際上,這些雜事都可以由目前在家的非特定家庭成員通過家庭設備來完成。這是最快的體驗,也是手機等個人產品難以觸及的領域。
再比如當代社會,很多家庭成員壹回家就低頭玩手機,不再有壹家人的夜話八卦,家庭失去了長久的溫暖。
田甜正好可以打破這種困境:晚飯後,壹家人可以坐在桌前唱卡拉ok,刷Tik Tok,看話劇,選擇購物。這種強烈的分享感和群體儀式感,能把人帶回手機時代沒落的家庭氛圍。
就像打車、地圖、短視頻等在PC端難以獲得良好體驗的功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找到合適的場地後,支撐起了壹個巨大的市場。隨著田甜的到來,壹個新的時代可能會被開啟。
未來世界的人機交互會是什麽樣的?
有人說,未來的世界將充滿屏幕,就像每個人的手機、電腦、電視、手表、汽車壹樣。未來的世界只會有更多的屏幕和更高的普及率,因為屏幕是實現人機交互最快最高效的方式。
也有人說屏幕的世界太恐怖,“反人類”。那時候人類肯定會陷入信息過載的窘境。每隔壹段時間,他們就會轉頭去看新的屏幕,最後被過多的信息流淹沒。
但也許妳可以兩者兼得。
學術界有個概念叫“冷靜的技術”,意思是優秀的設計要盡量減少“技術”的存在,讓技術“隱藏”起來,讓技術發揮作用,而不產生“噪音”,不影響人。
技術的悄無聲息和隱蔽性既是科技發展的方向,也是人類認知進化並逐漸將現有技術作為既定事實的過程。比如,大多數人已經接受了“水龍頭壹開就有自來水”的設定,而沒有想到其背後其實有壹套完整的管道設計;再比如,手機幾乎成了人體的“外器官”,很多人已經把用它來進行社交、娛樂、生活視為壹種非常自然的狀態。這種體驗和十幾年前刻意拿起MP3和有線耳機聽歌有本質區別。
技術會適應人類,人類也在適應技術。至於信息過載,更有可能是個偽命題。
早在PC互聯網早期,就有無數批評家預言,隨著信息的爆炸式增長,人類很快就會被大量冗余的垃圾信息淹沒、淹沒。
所以,“全屏”的世界其實沒什麽可怕的。
相反,屏幕的增大意味著人機協作的良性進化:現在的手機和十年前的PC壹樣,承載了太多,大量不適合場景的功能被迫退化為手掌大小的設備。看似方便的背後,其實犧牲了很多體驗——就像理論上短視頻、打車、外賣也可以在手機電腦上完成,但體驗會差很多,以至於這種商業模式無法成立。
PC歸PC,手機歸手機,新設備歸新設備。屏幕的增加,實際上是把原來笨重的單壹設備分割開來,讓人類的智能生活更加輕盈自然。這是人類科技的進化趨勢,也是壹個小而附加的願景。
傳說普羅米修斯盜火,人類走向文明時代。幾十年前,隨著互聯網和PC的普及,人類進入了信息社會。14年前,喬布斯帶來了IPhone,移動互聯網時代開啟。現在,小杜和田甜想要找到新時代的“火種”,也許他們能成功踏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