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10月22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12機動車相關管理新政策,其中最讓網友感興趣的是“取消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輕便摩托車申領駕駛證70周歲的年齡上限。”
這意味著70歲以上也可以考駕照。據有關部門介紹,這是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的新需求。對於申領駕駛證的70歲以上老年人,有關部門將增加記憶力、判斷力、反應力等能力測試,確保其身體狀況符合安全駕駛要求,每年需體檢壹次。
好像除了跳廣場舞,送孫子上下學,釣魚種花,老人的晚年又多了壹個去處。從長期來看,這將有助於促進汽車銷售(包括二手車的流通),並推動相關的GDP增長——社會老年人越多,這個市場就越大!
說完優點,再來說說缺點。大量老年人開車上路,可能會增加交通管理成本。而且也不排除老人開車時沒油沒燈突然死亡,導致嚴重交通事故的情況。我個人認為,自動駕駛技術最有價值、法律上最容易實現的應用場景,是在駕駛員突然失去意識的情況下,接管車輛的駕駛並安全停在路邊,然後呼叫救援。
那麽,駕校是怎麽看待這個新規的呢?
就此,AutoLab采訪了某駕校招生負責人趙老師。趙先生說,在此之前,中國人考駕照的唯壹途徑是報名駕駛,然後考駕照,這是駕駛的“最後壹步”,“學”和“考”之間是連續的隸屬關系。如果當時的法律允許70歲以上的老人申請機動車駕駛證,那麽駕校就不能拒絕70歲以上的老人在駕校學習駕駛的申請。
但是,後來“學”和“考”是分開的。學車和考駕照是兩個獨立的系統。很多海歸不是在國內駕校學車,而是直接報名考了國內的駕照。目前駕考報名仍由駕校承擔。駕校無權拒絕70歲以上的人報考駕考,但有權拒絕70歲以上的人報考駕考。“駕駛培訓不是義務教育,比如跳傘、潛水技能培訓。不同的學校有自己的年齡限制。”
按照趙先生的說法,如果接受70歲以上的人學車,會增加駕校的成本和風險。
趙先生說,他所在的駕校之前收過壹個68歲的學員,據說是某領導的嶽父。因為壹直想學車,就被安排進了駕校。沒有教練願意接手這樣的學生。後來駕校通過抽簽的方式“強行分配”了這個特殊學員。
按照慣例,壹個教練壹次帶三個學生,用教練車,壹直很平和。後來學科目三,要開車上路,問題就爆發了。老學員開車時,感官和反應比年輕學員慢半拍,導致路上出現危險情況。最後他們把車刮了,報警後給保險公司打電話,耽誤了很多時間。以至於另外兩個同學都不再願意和他們共乘壹輛車。
後來這輛教練車成了這位68歲學生的專屬教練車,教練也成了他的“私人教練”。眾所周知,學員數量和教學周期決定了駕校教練的收入,所以教練在科目三結束前辭職,轉到了另壹家駕校。不得已,駕校用多次承諾說服另壹名教練接手,最終讓“領導公公”拿到駕照離開。
此後,趙先生的駕校再也沒有接收過60歲以上的學員。
趙先生說,其實不排除有些70歲以上的老人,精神和身體狀況都很好,感官反應也很敏銳——這屬於“小概率優秀”的範疇。但是對於駕校教練來說,在他沒有深入了解之前,他是沒有辦法判斷面前這個年齡的學員是否屬於“小概率優秀”的。換句話說,傳統駕校不願意為了“小概率優秀”而冒險,所以大概率的做法只能是“壹刀切”。
其實駕校的做法也是正確的。歸根結底,傳統的駕駛培訓模式與新時期的學習需求之間存在沖突。
如何滿足老年人學車的需求?
國家放開駕照申請70歲上限,其實是開辟了另壹個層面的商機。
大多數老年人在學會考駕照後,其實並沒有迫切的駕駛需求。
這些老人年輕時處於計劃經濟之下。那時候普通人買不起車。汽車都歸公司所有,司機也很棒。當時很多年輕人都很期待司機這個職業。後來人民富裕了,可以買車了,年紀大了,但對司機的憧憬還是很溫暖的。
無論是廣場舞,還是沈迷於保健品的宣傳,其實本質都是老年人害怕孤獨,害怕與社會脫節,害怕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這種情況下,對於老年人來說,學車的社會作用大於實際的技能訓練。錢不是問題,老年人更在乎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學習的結果——就像現在的“老年大學”。
既然有老年大學,社會上就應該有老年駕校。它的訓練方法甚至考試輔助工具都要針對老年人進行調整。比如科目壹考試,老人對電腦操作不熟練。此時應協助相關人員操作。
此外,還可以針對老年學院推出壹對壹的私教服務,收費比傳統駕校高。教練都經歷過相關培訓,能夠理解老人的心理,了解老人的急救程序,能夠為高年級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另外,如果能把紅旗車當教練車用,那就太好了——當年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關於紅旗車的情節。
另外,不排除老年人需要組隊“包車教練”。三個關系好的老男人或者老女人可以包車帶壹個教練。這種情況下,如何把握課時,控制風險,需要相關機構研究。
總之,以後老年人駕校市場可能和老年人保健品市場壹樣好。
國外是如何面對司機老齡化問題的?
與中國放寬申請駕照的年齡限制不同,許多發達國家的政策趨勢是收緊。相對而言,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都比中國更早地經歷了駕駛員老齡化問題。
日本計劃向老年司機發放特殊駕照,並限制他們購買和駕駛配備特殊安全功能的汽車,例如,配備AEB主動緊急制動系統、防抱死系統和其他主動安全技術的汽車。根據日本的相關數據,老年司機誤將油門當剎車踩的案例壹直居高不下。
此外,日本還嘗試為老年司機的車型更換專門認可的車牌,讓路上的其他司機看到這輛車時提高警惕。有意思的是,這招其實很好。很多不願意放棄駕照的日本老年司機,在換上“舊車牌”後,主動上繳並放棄了駕照。
原因是日本人民,尤其是老年人很有面子——在日本的公交車和地鐵上讓座是非常不受歡迎的,因為日本的老年人不願意被別人當成“老人”。在這樣的心態下,壹個上了年紀的司機怎麽會願意忍受在政府掛壹個老年車主特有的車牌呢??
在德國和美國的壹些州,政府更願意擺弄汽車保險制度——司機年齡越大,保費越高,這促使許多老年司機自願放棄駕照。然而,保險公司仍然為配備AEB主動緊急制動系統的車輛提供9%的折扣。
還有壹些國家限制老年人每天開車的時間和距離——例如,他們不能在高峰時間開車,也不能開車超過他們居住地的10公裏...買食物的人可以,但不可以去公路旅行!
我覺得中國應該借鑒。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