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星球大戰:銀河戰場
發布日期:2003年
制作和發行:合奏工作室,盧卡斯藝術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中國傳統遊戲中的資源分為糧食、木炭、鐵礦石、新星水晶,分別對應《帝國2》的糧食、木材、石頭、黃金,作用類似——糧食是基礎,木炭多用於設施建設,鐵礦石主要用於堡壘、城墻等防禦工事,水晶是強力兵種必備。在戰鬥兵種方面,遊戲有了很大的改變,可以分為步兵、機甲、重武器、海軍、空軍五大類。即使是普通步兵也是用激光槍進行遠程射擊,戰鬥型兵種幾乎只有壹種,即騎警。空軍的出現明顯增加了戰術的復雜性。主工廠的升級步驟與《帝國2》相同,分為四個發展階段。為方便起見,我們分別稱它們為T1(即第壹期,以此類推)、T2、T3和T4。在設施方面,動力核心(能量柱)是壹個新生事物,它的作用是大大提高在其影響範圍內的設施派兵或進行研究的效率。其他設施大多與《帝國2》壹壹對應。比如戰爭中心相當於鐵匠鋪,航天港相當於市場。
戰鬥的總體思路
RTS常見的戰術思路有兩種:快攻和控制。快攻,當然是指快。什麽是快?發展快,進攻早,先發制人強!控制型強調通過對關鍵資源的控制來把握局面的主導地位。就《帝國2》而言,單挑快攻比較多。比賽中也是如此,快攻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由於空軍和強大的絕地武士的引入,快攻戰術的種類更加豐富。當然,如果雙方水平接近,也有演變成控制戰的可能。但是控制型打法還是以快攻打法為主。如果妳不能掌握快攻或者防守對手的快攻,控制型打法只會是紙上談兵。所以,我們先來討論壹下快攻怎麽打!
快攻有多快?
用什麽標準來衡量快攻的“快”?比如帝國2,經常說18分鐘“城快”,22分鐘“帝快”,意思是主廠在18分鐘上升到城堡時代,22分鐘上升到帝國時代。主工廠的升級往往伴隨著新的強大兵種的出現,舊兵種的升級選擇,新技術新設施的出現等等。壹個關註的焦點是T3(帝國2中的城堡)中的堡壘,它可以大大加強基地的防禦,並為妳提供特殊的兵種。盡快在T3建成堡壘,這是很明顯的階段性目標。進入遊戲後,按F11,調出遊戲時間進度顯示。不考慮戰鬥因素,多久能到T3?當然,專家不壹定要回答這個問題。對於新手來說,多鍛煉,盡快升級到T3是壹個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而18分鐘到T3,是快攻打法的入門標準。
發展的關鍵是工人的流動
主工廠升級到T3需要兩次升級,從T1到T2需要500粒,從T2到T3需要800粒,200晶。盡快收集到所需的資源,關鍵在於如何分配工人去做事,也就是工人的流動。隨著流程的發展,資源收集的重點也會相應改變。這時,應調整工人的比例,以適應形勢的要求。在具體操作中,有三個方面需要明確:壹是不需要學習與戰術意圖無關的技術,甚至根本不需要學習技術;第二,資源不用於囤積,這是新手的通病。在激烈刺激的戰爭初期,使用資源是唯壹的法則——無論是用於升級還是派兵;三是減少微操作的原則。比如壹個工人被分配去種地,就讓他壹直種下去。不要在他臨時想到什麽的時候把他拉去建設施,然後再從總廠派工人來補。這種忙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試著從壹開始就養成井然有序的好習慣。
免費食物
在遊戲最初的T1階段,最重要的資源就是糧食。壹方面必須不斷派出工人收集資源,另壹方面每個工人需要花費50%的糧食,還需要收集升級所需的糧食,所以供需矛盾相當突出。養殖雖然可以提供穩定的食物來源,但是需要木質碳,所以充分利用場景中“免費”的食物資源非常重要。摘果和捕魚確實是免費的食物,但是摘果速度慢,出海捕魚很難保證穩定的供應,所以只能是比早期養殖稍微好壹點的選擇。T1中最好的食物來源是狩獵,可以分為三種情況。第壹,Nerf和Bantha容易馴化。只要部隊經過他們身邊,就可以由妳指揮。是早期獲得免費食物的最好方式。它們類似於《帝國2》中的羊和火雞。第二,經常成群結隊的Eopie和Kaadu,在受到攻擊的時候不會還手,所以看到壹群這樣的動物,在中心建造谷物加工中心是個不錯的選擇;第三,龍托、杜貝克、法隆普塞特、野生法姆巴甚至mynock等動物在受到工蟻攻擊時會進行反擊,相當於《帝國2》中的野豬。最好是通過吸引豬的方式把它們引到主廠屠宰。操作方法是:派遣1工人攻擊動物,開兩槍後立即回去,讓他駐紮在主工廠;動物會不停的來,到了主廠附近就讓5-6個工人圍著,最後記得釋放駐守主廠的工人。很明顯,引入豬需要花費大量的微操作時間,但是省下寶貴的木炭,還是值得的!
距離T3還有18分鐘
假設我們處在壹個有很多免費食物的場景中,我們來看看如何在18分鐘內到達T3(如果免費食物少了,這個過程會往後推壹點,因為我們需要早點種地)。按照標準,將啟動3名工人和1輛偵察車。操作流程如下:建造四個房子來偵察周圍的動物或水果,從主工廠派遣四個工人與前三個壹起收集免費食物,這樣收集50粒的時間比從主工廠派遣壹個工人的時間短,工人可以連續派遣;讓8-13號工去伐木,先是主廠房旁邊的零星樹木,然後找個安全的樹林在附近建個伐木中心;後來,工人轉向收集谷物,尋找機會在水果或動物旁邊建造谷物中心;視剩余免費食物和木炭供應情況,從第20人口開始考慮養殖,指導思想是不要讓工人閑著,盡快建能量柱。能量柱的位置很有講究,影響範圍應該不僅僅是主廠,糧食中心,伐木中心,還有未來的鐵礦中心或者水晶中心。最後兩個工人可以采水晶,暫時不需要建水晶中心。當人口達到25時,等待升級T2,妳可以在9: 30左右點擊升級按鈕。調了幾個采糧工去砍樹,主廠區周圍逐漸種上了8-10的田地。進入T2後,只要有足夠的木炭,T2級別的設施,如戰爭中心和機甲工廠,將立即建造,這取決於戰術意圖。當資源滿足升級要求時,可以升級到T3。這樣壹個沒有運營壓力而分心的純開發,其實可以在15-16分鐘達到T3,而根本不是18分鐘。
快攻的實施
以上發展路線只是壹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結合具體的快攻戰術,對微操和工流的要求會更復雜。比如T1快攻,不僅要求先建造步兵中心,而且建造地點很有講究。是建在敵人基地外,半路還是家裏?而且對資源的要求也不壹樣,所以妳可能需要調配更多的工人來采集木炭,這樣妳就可以有更多的士兵。壹般來說,T1快攻就是在升級到T2的過程中,把余糧全部用來出兵,出去的兵去敵方基地照看對方的伐木中心。再比如T2賽段的塔暴快攻,類似於T1快攻,但是早點派工人去開采鐵礦石會有很好的效果。在T1的糧食儲存過程中,1-2的工人被派到敵方基地外建造步兵中心,步兵被派遣(閑散的工人可以在對手的地雷周圍建造圍欄)。進入T2後,前方工人立即在步兵護送下,在敵人伐木中心旁修築防禦塔,並繼續在敵人基地周圍修築,使防禦塔相互呼應;如果受到攻擊,工人會駐紮在塔裏,這樣步兵和防禦塔就可以消滅敵人;然後派步兵在敵人的主工廠周圍攻擊周圍的工人。過程中註意升級步兵。用這壹招可以輕松擊敗妳的硬電腦對手。
快攻的分類
從T2鐵塔風暴的快速進攻可以看出,對於預定的戰術意圖,需要有針對性地收集更多的相關資源。我們必須明白,既然是打快攻,就不能面面俱到。如果抓胡子眉毛,那就慢了。所以18分鐘晉升T3並不是讓妳純粹在那裏發展,而是要兼顧軍事行動或者相關準備(比如T3壹到就收集建造堡壘所需的鐵礦石)。壹般來說,T1階段的快攻選擇非常有限,通常只有步兵快攻和騎兵快攻;在T2,有很多選擇。上面說的塔暴是壹個,純步兵或者騎兵也可以,而機甲快攻和絕地快攻都可以實施。到T3,快攻戰術更加豐富,戰鬥機快攻,車載快攻,傑迪騎士快攻。當然,所有的動作都必須迅速完成。比如21分鐘,6架戰鬥機和2-3架轟炸機飛向對方基地,他可能沒有防空力量來防守妳的機甲快攻,那麽無疑是壹場災難。
戰術變化
前期的T1快攻和T2快攻不壹定能消滅妳的對手,但至少能遏制它的經濟,讓妳的對手在防守上耗費大量資源,這就為妳在T3的致命壹擊創造了便利。這是更深層次戰術變化的內容。計算機AI之所以笨,是因為它的戰術缺乏變化,容易被人理解,而人的思維是活的。在同水平的人單挑中,戰術變化是相當常見的。比如妳可以打壹個小T1快攻,引誘對手防備妳後續的T2快攻,但是妳直接上T3,換成城巴快攻。因此,為了預測對手的行動,探測敵方基地的情況非常重要。如果對手日誌很多,很可能打機甲快攻。如果鐵礦石開采激烈,可能是塔暴快攻,等等。總的來說,從步兵快攻切換到機甲快攻還是挺方便的。他們* * *享受戰爭中心的壹些技術,消耗同樣的資源類型,但是從步兵快攻切換到戰鬥機快攻就沒那麽容易了,因為戰鬥機消耗水晶礦。從上面妳應該能看出進攻方是有優勢的,因為妳總能逼著對手琢磨,猜測妳想采取什麽行動。壹旦引誘對手猜錯,後果是致命的(當然輸壹局也是大事)。所以第壹招是玩家入班的指導思路。
武器淺析
當妳的對手給妳的主工廠發5-6個Pummel的時候妳該怎麽辦?用步兵和戰鬥機圍攻他們?那妳就準備接受大部分設施都會被摧毀的厄運吧,因為Pummel對遠程射擊的防禦非常出色。這個時候,了解兵種之間相互牽制的規律就很重要了。在步兵中,普通步兵(騎警)的作用要比《帝國2》強很多。當他們升級為Repeater Trooper,並在步兵中心學習增加射程的技術時,他們的8格射程和良好的攻防能力使他們能夠充當T4幾乎所有文明的主要炮灰,這些文明都屬於騎兵。騎兵的優勢是速度快,適合攻擊敵機裝甲和重武器。擲彈兵(轟炸機)是壹個有趣的新單位,它可以在防禦T2的機甲快攻中發揮有效作用。
在機甲類型的兵種中,打擊機甲是步兵的壹克,機甲毀滅者是其他所有機甲和重武器的壹克,突擊機甲是非常強大的進攻兵種,但是相當昂貴。重型武器和服務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火炮(火炮)適合攻擊壹起建造組裝的敵人,Pummel在撞毀敵人設施方面效果最好。至於防空兵和機動防空車,當然是用來防空的。在空軍,戰鬥機適合攻擊地面部隊,轟炸機當然是建築設施,對機甲有很好的作用。海軍就不介紹了。
絕地/西斯(絕地/西斯)非常強大,適合對付所有地面部隊和設施。晉升大師後特別難打。可以說,如果有20個絕地大師沖進來,沒有什麽可以阻擋他們。主工廠的醫療兵可以給步兵、絕地、騎兵等生化部隊加血,要塞的賞金殺手可以克制絕地/西斯。加農炮是遠距離攻擊敵人基地的好武器。至於堡壘裏的特殊兵種,當然更重要。銀河帝國的地面部隊綜合實力是最強的,其特有的兵種——黑暗騎兵,便宜好用,不遜於機甲毀滅者。機甲才是它真正的實力,有獨特的技術和文明獎勵(機甲技術研究費用降低5%);崇武和西斯也有幾乎完備的科技研究,但空軍和海軍不盡如人意。綜合來看,銀河帝國的優勢在於充分發揮陸戰戰術的靈活性和多變性,但在T1階段較弱。
貿易聯盟的強大兵種是機甲和艦船,但是它的采炭效率慢了20%,初始炭少了25,所以後期如果以機甲為主力,需要增加更多的農民來伐木;作為補償,它不需要建房子,這為它打出早期快攻提供了便利,尤其是在T2,內莫迪亞的背書技術讓塔暴快攻更容易施展。它的特殊兵種是毀滅者機器人,壹種比打擊機甲更強大的機械化步兵,也更貴。在防空部隊的配合下,可以成為後期的作戰主力。
義軍同盟的優勢在於空軍、步兵和絕地。空軍有壹個獨特的兵種,空中飛行者,可以有效攻擊機甲,而Repeater Trooper在獨特技術更堅韌裝甲的支持下,在六大文明的步兵中排名第二。但是,它的海軍很平庸,而它的機甲和重武器是弱點。幸運的是,壹次收獲5%以上糧食的工人的文明獎勵與他們關系不大。這壹款在免費食物較少的場景(比如小行星)中凸顯了它的優勢。總的來說,適合打各種快攻,包括機甲快攻,戰術靈活性強。
納布是壹個高度依賴水晶礦的文明,它的實力——空軍、絕地和皇家十字軍——都大量消耗水晶礦。好在是文明獎補償的,水晶采集速度10%。它獨特的技術很多而且相當有用,使它能夠迅速建立最強的空軍,而皇家十字軍在全面升級和充分研究下的滿血值高達500,這讓任何喜歡使用機甲的對手都不得不擔心三分。納布的海軍也很不錯,步兵、機甲、重武器只適合T3或者更低的。所以適合在前期展開各種快攻,T3戰機快攻,海戰場景。
武技(伍基人)氏族似乎是另壹個錯位的文明,其獨有的技術和文明獎勵(在T3和T4下伐木效率+5%)都對機甲有利,但其機甲較弱,步兵、重武器和空軍是優勢,海軍和絕地弱於機甲。步兵是所有文明中最強的,其獨特的兵種狂戰士甚至可以與絕地/西斯抗衡;由2:1;森林視野讓重武器+2的射程酷斃了,復讀機騎兵+火炮+防空車的組合再完美不過了,只是要提防突擊機甲。總之適合對抗其他所有文明(配合T1快攻對抗銀河帝國)。
岡根是唯壹能在水上開漁場的文明,其海軍也是所有文明中最強的,造價低廉,建造速度快;機甲兵種也很強,堪比銀河帝國,尤其是它特有的兵種,Farmbaa護盾發生器(鐵礦石消耗),相當於壹個移動護盾站。分散在機甲軍中,可以大大增加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也是武藝強,有所有的技術,還有壹個獨壹無二的技術;步兵壹般,空軍和絕地是弱項。顯然,機甲和重武器的配合是岡根陸戰的理想搭配,海戰是特長。
文明,獨特科技,參考翻譯,研究地點,萌芽階段,效用
銀河帝國,修改交易,討價還價,太空港,T4,消除任何交易費用。
沃克研究,沃克研究,機甲工廠,T4,消除攻擊裝甲的最小盲區範圍
工會,市場控制,市場控制,太空港,T4,資源交易不征稅。
內幕交易,內幕交易,數碼港,T3,所有研究費用-10%。
內莫迪亞背書,背書機制,太空港,T2,所有建設費用-5%
熔化提取器,熔煉和精煉,鐵礦開采中心,T4,鐵礦開采速度+50%。
叛軍聯盟,堅韌裝甲,堅硬裝甲,戰爭中心,T4,所有步兵單位+20血。
納布,高級引擎,高級引擎,T4空軍基地,空軍飛行速度+10%。
戰鎧,戰鎧,要塞,T3,要塞所有部隊+33%血。
屏蔽,盾牌,要塞,T4,盾牌皇家十字軍。
稅,稅,要塞,T4,所有軍事武器的訓練費用-10%。
武術(伍基人),噴射背包,噴射背包,要塞,T4,狂戰士的移動速度增加10%。
自我再生,自愈,主工廠,T4,步兵和狂戰士的血+30點,而且傷員可以慢慢自愈。
伍基人心靈手巧,工藝精湛,T4機甲廠,機甲成本A+05%。
森林視野,森林視野,重型武器工廠,T4,火炮和防空車輛射程+2。
岡根人,生物訓練,動物訓練,重型武器工廠,T4,加強重型武器兵種的相關能力。
生物盔甲,動物盔甲,機甲工廠,T4,機甲+10%血。
雙筒望遠鏡,望遠鏡,步兵中心,T4,步兵視野和射程+2。
快速成長室,快速成長,戰爭中心,T4,造船速度快20%,成本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