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每個人都嘗試過寫事跡材料。事跡材料並不是簡單地為其單位和個人評價其功績而設置的,而是清晰地反映和積極宣傳壹個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什麽樣的事跡材料是規範的?以下是我收集的優秀青年事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個優秀青年的事跡劃破長空,排列成“壹”或“人”字的嚴陣,總給人壹種震撼,仿佛讓人看到壹個堅強團結的群體,壹個堅定的信念,向著目標搏擊藍天。而其中,頭雁帶著萬裏汗流浹背的夜晚,其雄姿依然動人。
如果說,陽新縣國稅局興國分局就是這樣壹個為國聚財的嚴陣,那麽,年輕的分局局長胡浩無疑是聚財路上的領頭雁,因為在他身上,有著頭雁精神,那就是對自己所從事的國稅事業有著堅定的信念和熱愛,有著壹種進取、敢於擔當、樂於奉獻的精神——
把堅持不懈的學習當成壹種習慣,做學以致用的“領頭雁”。
1990年夏天,17歲的胡浩,在千軍萬馬爭搶獨木橋的高考中,以微弱優勢無緣大學校園。那年冬天,伴隨著壹種失落感,他進入陽新縣稅務局,成為國企征收處最普通的壹員,走上了為國聚財的人生歷程。
抱著“做壹件事,愛壹件事”的決心,他決定以謙虛的學習和踏實的態度,從零開始規劃自己的人生。從制表、數字統計和隨老稅務進入企業了解生產經營等最基礎的工作開始,他壹點壹滴地學習了稅務業務的基礎知識。在此期間,他從未放過任何壹個稅收政策、法規、企業會計知識方面的問題。他總是把它們寫在隨身的工作日記裏,然後從書本中尋找答案,從身邊的稅務業務骨幹那裏虛心解答。四年多來,無論下班後有多累,他總是堅持每天找時間學習壹兩個小時的稅務業務書籍。幾年下來,他寫了十多本工作日記,加上稅務、會計方面的書,堆在辦公桌上,成了壹座小山。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踏實的工作實踐,雖然讓他逐漸找回了學習的樂趣,獲得了做好稅務工作的信心。然而,面對當時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浪潮,不斷發展的經濟形勢讓他感到了自己理論知識的蒼白,以及系統學習稅務業務和會計新知識的迫切性。
1995年,剛剛經歷了我國稅制的歷史性變革——國稅地稅分離,為了進壹步提高自己的稅收理論水平,他報名參加了成人高考,以高分考入湖北經濟管理學院,學習稅務、會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兩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回到基層稅務工作壹線。憑著紮實的理論功底和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他被分配到當時的陽信國稅城直屬分局擔任稅務管理員,負責該市幾家大型企業的稅收征管工作。這幾年,他幾乎參與了電力、煙草、糧食、金融、工廠、農村稅收征管的方方面面。平均每年收稅壹百多萬,沒有壹點差錯。豐富的工作經驗不僅給了他施展所學的舞臺,也彌補了他實踐經驗的不足。他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堅持不懈地學習好習慣,這使他在年輕的稅務員中脫穎而出。1999至20xx年四年間,獲得省級“稅收征管專家”、“稅收征管最佳專家”、“稽查最佳專家”、“所得稅專家”等稱號,成為陽信國稅局乃至全市國稅系統不可多得的全能青年專家。
不懈的學習為他馳騁的稅務法庭註入了無盡的活力。自20xx年開始走上領導崗位,先後擔任分局局長、管理局副局長,直至20xx年擔任新成立的縣國稅興國分局局長。雖然隨著職位的提升,他肩上的稅務負擔越來越重,但不變的是他堅持學習的習慣。上任分局局長後,他以身作則,將這壹習慣延伸並融入整個分局,提出了融入實踐、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建設學習型組織的工作目標。幾年來,在縣局領導和相關業務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他在分局逐步完善並建立了壹套科學的學習管理制度。他通過員工課堂、在職培訓、網上壹日考、鼓勵員工積極報名參加各稅務專業的函授學習等形式,在分局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掀起了壹種“比、學、技”的風氣。
他堅持以身作則,帶頭學習,使學習成為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習慣,使興國國稅局成為真正的學習型先進組織。四年來,分局新專家不斷湧現的同時,分局集體多次被評為全縣國稅系統“先進集體”。
以聚財為國為己任,做創新管理的“領頭雁”。
20xx年,胡浩就任陽新縣國稅局興國分局局長時,正值全國稅務系統全面推進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之際。當時國稅系統的納稅評估制度、稅收管理員制度等壹系列新的管理制度剛剛出臺,國家壹系列新的稅收優惠政策也陸續出臺,個人納稅人增值稅戶起征點再次調整...處於新舊稅收管理模式的轉換期。對於他這個年僅32歲,剛剛上任全縣收入最大的分局局長來說,在新形勢下“領好隊,收好稅”無疑是壹個嚴峻的考驗。
然而,面對上級的期望,壹些老同事的質疑,以及稅收新形勢帶來的工作壓力,胡浩沒有退縮。他認為收稅是國家稅務人員的天職。他既然組織了信托,走上了主任的崗位,就應該敢於承擔責任。無論形勢如何變化,如何復雜,他都堅信黨組的正確領導和同誌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始終堅持稅收法治和公平原則,勇於科學創新。
上任伊始,面對紛繁復雜的工作,胡浩首先開始在分局進行全面的稅源調查和摸底調查,摸清自己的“家底”。壹個多月來,他親自帶隊,走訪了市區100多家有代表性的個體納稅人,走遍了轄區20多家納稅大戶。每到壹處,他都與納稅人談心,聽取他們對國家稅收征管的意見,並積極宣傳新的稅收政策法規,充分了解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情況。
在充分調查稅源的基礎上,他立足於分局“地廣人多、人少、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大”的實際,即分局設在興國市,面積400多平方公裏,肩負著“三鄉鎮壹農場”近4000戶納稅人的征管工作,其中壹般納稅人107人。在這種形勢下,為了有效掌握稅收征管的主動權,他按照稅收管理專業化、科學化、精細化的要求,嚴格執行稅收管理員制度,做好源頭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因地制宜,著眼發展,強化稅源管理,做好稅收征管基礎工作,他和他的同事們在總結成功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有益的探索和創新,形成了“劃片與專業管理相結合”。第壹次在市區,汽車、家用電器、醫藥、修理、金銀首飾、服裝等。按行業分類管理,成立了六個專門的管理小組。同時,他還根據實際情況,成立了專門的農村稅收、重點稅源戶、行政事業單位、集貿市場和房地產企業管理小組,選派業務能力強、熟悉行業管理特點、工作經驗豐富、法治意識強的同誌分別擔任管理小組組長。劃片與專業管理相結合的分類稅收管理方式的直接效果是,行業稅收管理得到了徹底規範,公平良性的稅收環境日益形成。
同時,他還結合納稅評估制度的實施,成立了專門的納稅評估小組。那個時候,納稅評估還是壹個新生事物。為了做好評估工作,降低稅收執法風險,讓納稅評估發揮應有的作用,他和小組同誌壹起開始了兩個多月的大膽嘗試和探索。白天深入企業了解情況、收集數據,晚上統計分析、研究相關行業的指標參數。在掌握了材料、設備、人工、管理對各行業經營成本的影響後,他成功設計了家電、醫藥等行業納稅評估的數學模型,並以此為試點經驗,由點到面將納稅評估擴展到6個不同的行業,建立了與6個行業相關的指標參數和預警值,逐步形成了壹套成熟的納稅評估。在胡浩的積極探索下,興國分局不僅通過納稅評估有效防止了虛假納稅申報,還解決了自身征管中“疏於管理、淡化責任”的問題,提升了服務質量。近年來,該分公司通過納稅評估補稅200多萬元。
在興國國稅分局,胡浩勇於探索,不斷創新稅收管理模式,實現科學化、規範化、專業化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20xx - 20xx年,分局分別實現組織收入6200萬、7800萬和20xx年,收入均超過1億,20xx年稅收收入6543.8+0.2億,20xx年收入6553.8+0.2億。占陽信全國稅收總額的近壹半。同時,分局征管質量年度考核分別為94.7、95.6、96.7、97.4和98.1分,連續五年位居全縣國稅基層分局前列。
在聚斂財富的道路上,他的優異成績也為他贏得了應有的榮譽:20xx年,胡浩獲得黃石市“五壹勞動模範”稱號,20xx年,當選全縣“十大傑出青年”。
視分局為家,做和諧發展的“領頭雁”。
分局雖小,但在胡浩眼裏,就像壹個大家庭,是每壹個國稅幹部職工發展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實現自我價值的大舞臺。近年來,圍繞促進國稅和諧發展、構建和諧分局的目標。胡浩走出了三步走。
壹是營造環境,堅持走凝聚人心、培養人才、激勵人心的科學領導之路。在他看來,收稅必須建立在帶好隊伍和保障的基礎上。因此,他通過團結分局廣大國稅幹部職工,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工作方法,充分調動了每個幹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20xx年以來,分局先後開展了愛崗敬業的思想教育,使幹部始終有壹種“國稅在我心中”的職業神聖感。同時,分局還開展了以“知民情、重民情、解民憂、解民難”為主要內容的“民心工程”,以情凝聚人心。通過實施分局“人才戰略”和“質量工程”,完善競爭上崗和崗位輪換制度,大力培養人才,充分挖掘現有人員潛力,使各類人才在不同崗位上得到充分培養和實現自身價值,形成人盡其才的激勵機制。營造了“安心經商,壹心求發展”的創業環境。近年來,分局湧現出李超強、陳潔、陳衛國等壹大批稅務工作先進分子,近40人受到上級表彰。
二是夯實基礎,走執法嚴格、服務優質、管理規範的現代稅收管理之路。法治、公平、文明、效率在胡浩看來是收稅的首要前提,所以他堅持把依法治稅貫穿於稅收工作的全過程。特別是新稅收征管法及其細則頒布實施後,對規範管理、優化納稅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為適應新的稅收征管形勢的需要,他在註重規範納稅人行為的同時,建立了完善的執法監督機制,依法嚴格規範稅務機關的管理行為,嚴厲查處隨意執法、征收關系稅、設置個人稅等違法行為。他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五年來,他拒絕了家裏親戚朋友同學的個人稅和關系稅十余次。同時,他通過改進服務手段、規範服務行為、完善服務措施,甚至親自參與其中,在自己的辦公室樹立了“商務專家優質服務”的品牌,熱心為納稅人提供納稅咨詢。據統計,他在擔任局長的5年間,每年都會接到100多起納稅人的咨詢。他協調推動嚴格執法、規範管理、優質服務,奠定了興國分公司和諧發展的基石。
堅持從嚴治政、改革興商、質量強形象,樹立全新的文明形象。胡浩認為,沒有壹流的管理,就沒有壹流的組織,更談不上壹流的績效。為此,他提出了“從嚴治局、改革局、優質強局、形象立局”的舉措。自20xx年在國稅系統推行規範化管理以來,他和同事們不斷探索、完善、深化科學管理機制,使規範化管理成為今天興國分局的壹塊金字招牌。在他心目中,從嚴治局就是要建立健全規範的管理制度,把分局的各項工作納入嚴格的制度,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嚴格考核,做到事事有目標有要求,事事有落實,事事有監督檢查,事事有獎懲。改革的目的是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審視我們的思想和工作,突破壹切阻礙發展的思想和觀念,改革壹切阻礙發展的做法和規定,破除影響發展的體制和機制弊端,使分局國稅業務始終保持蓬勃發展的態勢;加強質量局就是要建立以人為核心的管理機制,把提高人的素質作為提高國稅管理水平的基本途徑,創建學習型組織。建立形象局,就是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在做好稅收管理工作的同時,必須堅持國稅部門自身的發展建設。
幾年來,胡浩通過這壹系列措施,使每個分局幹部職工都有了壹種深深的‘愛崗敬業’的情懷,壹種熱愛國稅事業、視國稅形象為生命的情懷,使每個人都自覺遵守文明執法、高效行政、規範服務的行為準則,從而在社會上樹立了興國國稅分局公正嚴明的執法形象、文明高效的服務形象和廉潔勤政的公仆形象。
優秀青年事跡材料2我叫孫強,今年33歲,1992年7月畢業於遼河石油學校,專業是油田應用化學。我現在是鉆井工程技術公司泥漿技術研究所的助理工程師。參加工作以來,我壹直從事鉆井液研究和現場技術服務工作,努力學習鉆井液知識,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通過不懈的努力,我逐漸成為壹名能夠獨立從事現場技術服務和技術研究的科技人員。
多年來,我在國內參與了7個局級科研項目,發表了8篇學術論文,其中“循環泡沫鉆井液和完井液的研究與應用”被SPE采用。目前已能獨立、準確地完成鉆井液工程設計、鉆井液對策規劃和鉆井液技術施工,對壹些特殊地層井,如煤層、坍塌層(山前構造)、易漏層、高壓層、鹽膏層等具有良好的現場施工經驗。通過多年的努力學習,我們掌握了壹些特殊的鉆井液技術和施工工藝,如油基泥漿、油基卡鉆脫模劑、水基卡鉆脫模劑、堵漏技術等。
壹是科研攻堅,技術創新增效
參加工作以來,憑著對鉆井泥漿的執著追求,我刻苦學習,刻苦鉆研,從壹名普通工人成長為壹名科技工作者。特別是近年來,通過對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究,攻克了許多現場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參與並完成了多口重點井、深井、復雜井和泡沫泥漿井的技術施工,在科研、技術創新、降本增效方面做出了壹定的貢獻,在科研和現場應用方面取得了壹定的成績。1992年,參加國家八五重點科研項目——水平井鉆井液研究及現場應用,先後參加並承擔了曹20-平3井、曹20-平4井、曹20-平5井、試驗平1井和國內第壹口三維避障水平井表2-平65430。先後解決了水平井鉆井施工中的攜巖洗井、防塌井、潤滑防卡等技術難題,保證了鉆井、電測、下套管的順利進行。6月1996我參與了勝利油田超深井浩克1的施工。優質穩定的泥漿性能改善了井內摩阻扭矩大的復雜情況,保證了鉆井工程的安全施工,滿足了地質錄井的需要。為今後超深井鉆井泥漿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96以來,參與了兩個課題的研究:循環泡沫鉆井液和完井液的研究與應用,循環泡沫鉆井液的推廣與應用。在項目研究階段,進行了5口井的現場試驗應用,撰寫了推廣項目的鑒定報告。在項目推廣應用過程中,通過室內配方的改進和處理劑材料的制備,以及各井的推廣試驗,摸索出了該技術現場應用的工藝流程,完善了循環泡沫鉆井液的最佳方案,使該技術成功應用於直井、大斜度井、水平井、欠平衡壓力鉆井和側鉆水平井,並形成了壹套成熟的配套技術。到20xx年,* * *已經在68口不同類型的低壓易漏井應用了該技術。循環泡沫鉆井液和完井液技術的應用,不僅解決了潛山和火成巖長期易漏的難題,而且有效開發了長期難以動用的儲量。循環泡沫鉆井液及完井液研究項目獲1998總局科技進步壹等獎,推廣項目獲20xx總局科技進步壹等獎。循環泡沫鉆井液和完井液項目連續三年為研究院累計創造產值15萬元以上。20xx年4月,在石136井首次應用氯化鈣-聚合醇鉆井液體系。由於鈣醇體系是壹種新型鉆井液體系,我認真查找資料,積極參加室內試驗,初步掌握了這種新型鉆井液體系的特點。在現場施工過程中,我密切觀察,及時做各種小試,逐漸摸索出成熟的施工工藝。隨著井深的增加,每100m應做壹次鉆井液濾液濁點,以便及時調整濾液濁點,滿足施工要求。通過精心施工,順利完成了石136井的技術服務,滿足了高密度井低密度鉆井的技術要求。解決了該區塊沙河街組二、三段易坍塌、電測困難等問題,鉆井周期明顯縮短,全井無事故發生,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二、在大漠深處勇敢展現風采,打造勝利泥品牌。
1997-20xx年期間,多次到新疆塔裏木油田進行技術服務。現場施工中,我認真負責,與井隊密切配合,及時分析地層巖性,了解井身結構和鉆具組合,熟悉各種鉆井參數,有針對性地確定鉆井液體系,優化鉆井液性能參數,優化泥漿配方,節約了泥漿成本,滿足了井下施工安全。在施工過程中,我遇到過鹽層、石膏層、鹽水層、煤層等復雜地層。每次遇到困難,我都認真分析井下情況,借用鄰井資料,及時與鉆井監督溝通,制定出詳細的施工方案,為泥漿公司在塔裏木市場贏得了聲譽。七年來,* * *承擔了塔中168、倫古1、鶴山1、塔中16-10等十幾口井的技術服務,為公司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塔裏木有特殊的地質結構。大多數鉆井都超過5000米。地層復雜多變,鉆井技術難度大。也對泥漿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塔裏木國內外泥漿技術服務公司眾多,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服務質量直接影響公司的市場和聲譽。在牙哈和哈狄斯地區長裸眼水平井技術服務中,我采用了聚合醇防塌潤滑泥漿體系,解決了5200米裸眼井段的井壁穩定和油氣層保護問題,提高了鉆井速度,縮短了鉆井周期,大大降低了成本。該新型泥漿體系在超長裸眼水平井中的成功應用是泥漿技術的突破,為塔裏木油田的開發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河南油田寶302井還引進了該公司的循環泡沫泥漿技術,循環泡沫泥漿在深井和煤層中的成功應用,擴大了循環泡沫泥漿的應用範圍。
由於長年在嚴酷的戈壁灘上戰鬥,我不到30歲就患上了關節炎。每次去新疆,都要帶壹大包藥。1999年冬天克拉205井施工期間,在地下出鹽水的關鍵時刻,我的老關節炎病又發作了。我每走壹步都感到難以忍受的疼痛,但我仍然堅持在零下30度的寒風中處理循環罐上的鹽水和鉆井液。壹天後,
第三,放棄家庭,關愛大業,奉獻青春無悔。
20xx年8月,我妻子懷孕七個月,由於生產任務重,人員不足,院領導決定委派我到中原油田參加胡5-平1井的技術服務工作。胡5平1井是中原油田鉆井三公司施工的第壹口水平井,也是中原油田整體施工的第二口水平井。雖然我獨立完成了幾口水平井,但是中原油田非常重視這口井,所以我感到壓力很大。施工中,我克服了A目標前方地層不熟、處理劑不熟、不摻油等諸多困難,與井隊通力合作,圓滿完成了這口井的施工任務。當時我老婆壹個人在家,病了。她多次給我打電話催我回來,但當時井上情況復雜。為了完成任務,我繼續堅持了兩個月。回到家才知道老婆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導致胎兒死胎。
20xx年,我參加了中石化重點探井河壩1井的鉆井施工。服務期間,我認真分析地層條件,優化泥漿體系,優化各項性能參數,成功壓井,有效解決了河壩1井“同層漏”、“上湧漏”的復雜情況。在河壩1井的出色表現贏得了甲方和油田領導的高度贊揚,也為公司在川東復雜區塊的鉆探積累了寶貴的資料和豐富的經驗。從河壩1井返回後,在家休息了不到壹周,又踏上了遠征塔裏木油田的征程,再次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就這樣,在工作中,我始終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紮根壹線,努力為鉆井泥漿的發展鞠躬盡瘁,為祖國的石油事業獻出自己的鮮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