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前面也說明了擁有壹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的重要性,也代表了壹種歸屬感。雖然這個詞被開發商和樓盤銷售喊了很久,但不可否認的是,歸屬感真的是恰到好處的打動人心。
但是現在買房越來越難了,因為限購越來越嚴,我沒有資格買房。但是擔心以後房價上漲,錯過了上車的機會。所以有朋友問我能不能先買套公寓上車,然後賣掉再換房。
那我們來分析壹下到底買不買公寓。我們先來看看房子和公寓的區別。
從上圖我們還是可以看出,房子和公寓有很大的區別。公寓和房子相比有什麽優缺點?下面就詳細說說吧。
先說缺點
第壹,房貸利率高。
目前很多城市的房貸利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浮,甚至住宅商貸也是如此,但是同城公寓的利率比房子高,而且公寓不支持公積金貸款,這無疑增加了相當壹部分購房成本。
二是持有成本高。
公寓大多以商業水電為主,價格相當於住宅樓的兩倍,很少有通煤氣的,生活比較麻煩。所以,持有公寓的成本遠高於持有房子的成本。
第三,營業稅高。
在出售階段,房屋已繳納契稅或取得房產證滿2年(個別限購城市或樓盤為5年),出售時通常免交稅費。
而這套公寓在出售階段,繳納的稅費太多,我們算壹筆賬:
公寓應繳納增值稅及其附加稅、個稅、印花稅和土地增值稅。
應交增值稅=交易總價÷(1+5%)×5%
應交附加稅=應交增值稅×12%
應納所得稅=(當前交易價格-原購買價格-合理成本)×20%
印花稅是總成交價的萬分之五。
公寓出售時,雜稅費壹般會超過15%。哪怕增加壹點點,也可能用來交稅。
第四,增值速度慢。
同樣的地段,公寓價格的升值速度壹般沒有住宅快。以河北廊坊為例。同樣在新市政府旁邊,住宅三年漲了6000/㎡,而公寓三年只漲了3500/㎡左右。
當然,公寓也不全是壞的。比如北京CBD周邊的公寓,回報率很高,但壹般都買不到。
第五,住宅實用性差。
因為公寓通常采取開放式管理,任何人都可以隨意進出,存在壹定的安全隱患;而且戶數多必然導致戶型差,基本很難有純通透的戶型。單向戶型是公寓的主流,朝向差,采光條件差,視野差。
另外還涉及到自己的落戶和孩子上學的問題。目前只有深圳南山區、福田區、羅湖區等少數地區的公寓可以申請學位,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公寓都無法滿足這個最需要關註的問題。
另外,最長貸款期限只有10年,也造成了相對較高的月供負擔。
40年的公寓本身問題不大,但是續租問題不明確。
至此,公寓簡直就是壹個大坑。不能買嗎?但其實是不能壹棍子打死的。公寓的優勢總是不可抗拒的。
有什麽優勢?
壹是面積小,總價低,單價低。
同地段,公寓單價15-比住宅便宜25%。此外,20-60㎡面積的小戶型,總價往往不到住宅的壹半,首付門檻也很低。同時,夾層可以用來增加面積。
第二,可以註冊公司。
公寓的土地性質屬於商業,也就是說妳可以註冊壹家公司,或者把這個資質提供給需要掛靠的創業公司,政策規定允許“壹個地址,多張照片”。
以杭州為例,提供壹個叫車的地方的收入相當於半個月的房租收入,而且不影響這個公寓租給租客,相當於雙倍甚至多倍的收入。
第三個優勢也是最重要的。
-不限購!
這是很多人考慮公寓的主要原因之壹,也是目前與住宅最大的區別。
在住宅限購的城市,這無疑為買房提供了非常低的門檻。當然,現在北京、深圳等城市也實行公寓限購政策。
總的來說,公寓有利有弊。如果妳想買他們,妳必須仔細識別什麽樣的公寓是有價值的。
什麽樣的戶型值得買?
很多。行
如果妳在交通便利、設施成熟的核心區域,比如學校、商圈或者產業集聚區,這些人比較集中的地方比較容易出租,租金收入也比較穩定。
高租金回報
公寓投資的主要回報是租金。按照國際專業理財標準,房產價值與投資是否匹配的標準是15年。
換句話說,在準備買公寓的時候,我們不妨先計算壹下15年的租金能否收回成本。
當然不壹定要在15回收才能買,國內很多公寓都達不到。其實只要前期租金能覆蓋妳的月供,這樣就很好了。因為隨著物價的貶值,房租每年都在漲。
選擇城市很重要。
值得在壹線城市的核心區域或者未來有相當潛力的區域購買。壹些二三線城市公寓的火爆,其實只是壹種需求被限購擠壓的假象。
最後,Alex要提醒妳,公寓的價值在於長期持有,因為交易成本太高,所以不要有短期投資公寓的想法。
如果妳擁有壹套房子,又買不起另壹套房子,投資壹套優質公寓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是剛需首套房,建議攢錢,或者等政策松綁,最好從住房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