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利用好信息商機

如何利用好信息商機

溫州人能眼觀八方,耳聽八方,特別善於從別人不關心的信息中發現商機,從信息中挖掘出無窮的財富。溫州人善於把握信息。

今天,人們越來越重視信息的作用,溫州人是中國最早把信息視為珍寶的人。有人畫了壹幅溫州人的畫像:他的每壹根頭發都像收音機天線壹樣豎起來,無時無刻不在接收著信息,他的腦袋比電腦還聰明,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快速的篩選、識別和整合,手腳行動迅速,於是像雪花壹樣飄來飄去的錢就像被磁鐵吸住了壹樣落入口袋。

雖然這個畫像有些誇張,但是溫州人靠信息致富的例子數不勝數。讓我們來看兩個小故事:

在1991,溫州某農機廠得到壹個消息:近年來,我國草坪面積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長,但我國草坪機械的關鍵部位不夠,國外的草坪機械不適合我國草坪。因此,體育、園林、酒店、學校等單位不得不人工處理草坪。得知這壹消息後,單位領導立即到相關科研機構咨詢專家,很快研制出壹種草坪機,滿足了我國的需要。1992年初,終於出現了適應中國各種草勢和地形的草坪機,產品暢銷全國。

壹個天氣預報能賺幾十萬不是鬧著玩的。壹年冬天,溫州商人鄧從壹本雜誌上看到廣州明年春天雨量增多、雨季延長的天氣預報,就讓手下人去打聽哪裏有雨傘。幾經打聽,得知深圳某公司積壓了20萬把雨傘,正在尋找出路。鄧立即買下了所有的雨傘。第二年春天,正如預報所說,廣州連續下雨,20萬把雨傘銷售壹空。鄧凈賺60多萬元。

正如最早占領朝鮮市場的曾永標所說,為什麽我們溫州人總是先在海外市場發現商機?主要是因為溫州人消息特別靈通。

的確,世界上哪裏有市場,哪裏就會有遍布全球的溫州商人,覆蓋140多個國家。這些遍布世界各地的溫州商人每年都會交換商業信息,所以溫州人總能掌握來自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

跟著信息走

很多溫州人創業的時候,跟著感覺走,走到哪裏都賺錢。那是因為改革開放前中國到處都是商機,但只有溫州人敢出去做生意,才能發財。

在銷售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很多信息,比如哪裏急需產品,哪裏的東西最便宜,人的性格是什麽...回到家鄉後,他們將這些信息進行溝通整合,形成商機。受此啟發,他們越來越重視信息。所以65438+萬業務員同時成為65438+萬信息采集員,在溫州資本原始積累階段起到了畸形作用。

第壹批賣紐扣的業務員葉耀林和葉耀慶是兄弟。起初,他們從黃巖縣路橋鈕扣廠購買了壹批鈕扣,試圖在橋頭鎮銷售。不到壹天,價值400元的紐扣就賣完了。消息壹出,大家蜂擁而至做起了紐扣生意。於是,紐扣在橋頭商品市場的比重越來越高。到1981的下半年,紐扣攤位超過100個,成為大橋的主體工程。1983年2月,橋頭紐扣市場正式開業,並以奇跡般的速度迅速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紐扣交易中心,被洪衛坡譽為“東方第壹紐扣市場”。

當壹個溫州人或壹個溫州家庭流浪到某地,壹旦站穩腳跟,發現當地有商機閃現,往往會迅速向親戚或老鄉發出類似的信息:這裏錢多,好賺,快來!於是前來聚集的溫州人迅速像雪球壹樣越滾越大。

比如北京浙江村(其實是溫州村)的由來就是這樣壹個典型的例子。1983左右,溫州農民呂碧澤、呂碧亮在內蒙古包頭做服裝生意虧了錢,回家路上打算路過北京。兩兄弟走遍了全國,但從未進過首都,所以他們在北京站下了火車,想第二天去看看天安門廣場。走在街上,兄弟倆發現北京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麽管制嚴格,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聲嘶力竭叫賣的商販,於是幹脆掀開肩上包著的幾百件衣服,開始練攤。誰知這堆在包頭賣不出去的衣服,在北京可是搶手貨,轉眼間就不剩了。

“在北京做生意很容易。”陸家兄弟是憑感覺直來直去得出這個結論的。第二天,他們流浪到城南豐臺區,租了壹間農家樂,買了壹臺縫紉機,搭了壹個裁剪臺,就這樣開了壹個專門生產“時髦溫州服”的小作坊。很快,消息壹傳開,越來越多的溫州村民也跟著來了。溫州村逐漸形成。

當時的溫州人就是這樣跟著信息走,在信息的指引下,去能賺錢的地方,做賺錢的生意。這就是溫州人創業成功率高的原因。

主動尋找信息

在創業階段,溫州人重視信息。在發展階段,溫州人視信息為寶。壹個記者去采訪溫州的壹個小老板,看到他在翻中國新聞出版社的資料。當時記者笑著問:“這裏有生意嗎?”小老板指著報紙上的壹條新聞說:“妳看,新聞出版總署要更換全國記者證了。這難道不是商機嗎?”

溫州對信息的重視也體現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駐京辦”上。他們知道,北京是黨中央、國務院、各部委的所在地,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重要信息的發源地,每天都在不斷產生各種信息。而了解信息,建立關系,就能在市場中贏得遊戲。所以有個老板說:“寧可三天不吃飯,也不要沒有駐京辦的日子。

正因為如此,溫州的中國奧康集團、中國報喜鳥集團、中國紅蜻蜓集團、浙江亞龍教學設備有限公司、永佳科特裝飾材料廠...這些溫州企業都在北京設立了駐京辦。

據統計,已有近百家企業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這些駐京辦既是千裏眼,又是千裏眼,及時搜索和反饋信息,同時使企業在當今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再創輝煌!

永嘉科特裝飾材料廠廠長單士曉,壹年中有將近壹半的時間是在北京度過的。與建設部建築設計院等單位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這也是Cote產品頻繁光顧北京各大樓盤的原因之壹。而亞龍教學儀器設備有限公司幹脆把駐京辦設在了教育部門口。教育部壹有風吹草動,他們就能“先得月”。

處理信息非常重要。

信息就像空氣,無處不在,無處不在。所以如何處理鋪天蓋地的信息是賺錢的關鍵。誰善於收集管理信息,誰能利用有價值的信息制定經營策略,誰就掌握了商戰的主動權。

香港某電子廠商1982赴美商務考察。有壹天他去芝加哥的壹家餐廳吃飯,同桌的兩個政府官員在吃飯的時候聊著什麽。這位商人聚精會神地聽,終於發現了“美國政府決定取消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電話的獨家租賃權,並承諾私人買家購買電話”的重要信息。他立刻想到,美國數千萬家庭和機構將成為電話的購買者。於是,廠家馬上趕回香港,把原來的收音機、電子表等生產線轉產電話。不久,數以千計的香港制造的電話湧入美國市場。生意做成是因為他無意中聽到壹句話,所以賺了5000萬港幣。也許美國的電話制造商還不明白為什麽這麽多香港電話來得這麽快。

做生意也是壹門學問,不能輕率冒進,而是來源於對市場的敏銳判斷和理性分析,而這壹切的基礎就是信息。從鋪天蓋地的信息中收集有用的信息,然後仔細分析論證,找出信息中隱藏的機理,從而捕捉到市場的聯動現象,做出超前而富有成效的決策。

1990年,金鄉的壹個業務員拿下了壹個大單,是11元第65438屆亞運會紀念幣的合同,還預付了6萬元定金給金鄉徽章廠。陳家樹很重視這批業務。為了保證質量,他花了1000多元采購了壹批優質鋼材,經過7天7夜的努力終於試出了樣品。然而,當他交付第壹批2000多枚紀念幣時,發現此事純屬子虛烏有。原來那個業務員被騙了。

好心的陳家樹理解供銷人員的難處,不僅主動退還了大部分押金,還幫他賣掉了這些紀念幣。誰知,陳家樹看到了發財的機會。於是他派人到處抓拍制作亞運紀念品的新聞。原來,壹家韓國廠商因為拖延了兩個多月還沒有拿出開幕式紀念章的樣品,主管部門準備轉讓給順德壹家技術設備雄厚的合資企業,但最終無法定下每枚3.5元的價格。

獲得這些信息後,陳家樹決定以每個2.5元的價格競爭。對方負責人親自檢驗樣品,還專門和幾位專家討論了兩個小時。最後壹致認為他的質量超過了上海北京的名牌廠家,而且價格低廉。就這樣,陳家樹壹下子拿到了50萬件的定制任務。

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會隨時隨地獲取大量信息,但大多數人只是忽略了這些信息。溫州人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們能眼觀八方,耳聽八方,特別善於從別人不關心的信息中發現商機,從信息中挖掘能量的財富。

信息是金融資源。

過去我們常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今天,尤其是在商場上,更應該說“決策未動,信息先行”。在壹場戰爭中,壹條信息決定了戰爭的勝負,可以影響整個戰爭的勝負。商場裏的信息就是戰場上的信息。在商場裏,壹條信息也能讓壹個人賺錢,甚至讓壹個公司起死回生。

1865438+2005年6月19日,滑鐵盧戰役在英法之間打響。如果英國獲勝,英國政府的公共債務將會飆升;另壹方面,如果拿破侖獲勝,英國公共債務將大幅下降。因此,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每個投資者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戰場的消息。他們知道,只要能比別人早壹步,甚至半小時、十分鐘得到消息,他們也能借機獲利。

戰爭發生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南部,離倫敦非常遠。但由於當時既沒有無線電,也沒有鐵路,除了壹些地方使用蒸汽船,信息主要靠快馬傳遞。但是在滑鐵盧戰役之前的幾次戰役中,英國都是大敗,所以英國獲勝的希望不大。

這時候歐洲富豪家族羅斯柴爾德的三兒子尼桑開始拋售英國債券,於是有人跟風,瞬間英國債券暴跌。就在公債價格不能再跌的時候,日產突然開始大量買入。交易所的人很困惑。發生了什麽事?就在這時,官方宣布了英軍勝利的喜訊。就這樣,日產發了大財。

原來羅斯柴爾德的五個兒子遍布西歐。他們把信息和情報視為家族興旺的命脈,因此很早就建立了橫跨歐洲的專門情報網,並不惜花重金購買當時最快、最新的傳輸設備。情報的準確性和傳輸速度超過了英國政府的驛站和情報網。正是因為這個高效的情報網絡,日產先於英國政府得到了滑鐵盧的戰局。

無獨有偶,善於捕捉商業信息的溫州人,像歐洲羅氏家族的日產,總是能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善於在信息中捕捉財源,所以總能在商戰中開門紅,成功賺錢。現代社會的競爭是信息收集能力的競爭,誰擁有信息,誰就占據了進步的最高點。溫州人成功的秘訣之壹就是掌握信息,分析信息,充分利用信息。

生意做成了。

溫州人之所以能賺錢、會賺錢,關鍵是“想到就做,看到就做”,有強大的行動力。

在20多年前的中國,每當妳走過任何壹個城市,總能看到溫州人在修鞋、打棉花。做別人看不起的生意,賺別人看不起的小錢。對此,很多人心裏說“可憐的溫州人”,而有識之士則驚嘆:可怕的溫州人!

果然,20多年過去了,創造了無數奇跡的溫州人成為了中國最賺錢的人。

在國內,許多人見證了溫州人的力量,甚至是他們的弱者。每個城市的富豪榜裏幾乎都有幾個溫州人。而且只要是做生意,尤其是輕工產品的生意,通常只有兩種選擇:要麽被溫州人打敗,要麽和溫州人合作。在國外,溫州人以賺錢出名。連外國人都只知道溫州,卻不知道它只是浙江的壹個城市。溫州人被越來越多的人稱為“東方的猶太人”,與其說是對溫州人的褒獎,不如說是對猶太人的褒獎。

因為溫州人闖蕩歐洲十幾年,在很多領域打敗了在歐洲經商幾千年的無敵猶太人。為此,曾經是世界第壹商人的猶太人大聲驚呼:這個世界上還有比我們更會做生意的人!

溫州人不僅敢創業,敢賺錢,還有壹個顯著特點,就是擴張速度特別快。短短十幾年,甚至幾年,壹個白手起家的人就能成為億萬富翁。

賺錢才是硬道理!近幾年,溫州人因為重視全國招商引資,因為有錢,會做生意,能創造商業奇跡,壹下子成了全國最吃香的人。能壹次性投資上億、幾億甚至幾十億的溫州人,成為振興地方經濟的生力軍,讓人不得不佩服溫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