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蘇州高波軟件技術職業學院簡介
蘇州高波軟件技術職業學院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由吳中集團與高波教育管理(蘇州)有限公司合作,於2007年3月創辦的。學校占地近500畝,各類建築654.38+0.7萬平方米。有信息與軟件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藝術與建築學院、國際商學院、城市公共服務學院、國際學院、基礎部、繼續教育學院等。,並設置43個應用型專業,以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目前在校學生近6000人。
靠近上海的核心位置
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蘇州,緊鄰上海,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環境優美。學校位於“真山真水”的高新區,毗鄰蘇州高新區行政中心,東鄰蘇州大陽山國家森林公園,毗鄰原生態太湖濕地公園和蘇州第壹山穹。近年來,高新區全面實施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大數據、雲計算等新壹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醫療器械、現代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等。,且創新載體快速聚集,周邊院落聚集,高新企業資源豐富,為學校發展和學生創業就業創造了獨特的區域優勢。
名師雲集人才強校。
學校擁有壹支優秀的師資隊伍和專業帶頭人隊伍,聘請了南京理工大學、蘇州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知名高校的壹批專家、教授、學者承擔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建立了壹支具有專兼職知識和豐富教學經驗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學校現有教師近300人,其中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的教師64人,近80%的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
狠抓內涵提升質量
學校以“德、知、慎、寬”為校訓,堅持育人為本、育人為本、以生為本、教學為先的辦學方針,全力推進具有高職特色的學分制、導師制、項目化教學改革,高度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開展和參加各種技能競賽,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
近兩年學校獲批江蘇省高層次骨幹專業建設項目1個(軟件技術專業)、江蘇省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平臺1個(江蘇省移動互聯網技術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平臺)、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個、蘇州市教學成果獎壹等獎1個、蘇州市優秀新課程3名(移動)學校教師獲得國家、省、市各類獎項20余項教育教學取得可喜成績。
優化專業就業無憂
學校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優化專業設置,堅持優中選優,重點推進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制造、設計藝術、國際貿易、城市公共服務五個學科,打造符合社會需求、學生青睞、家長滿意的專業集群。
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校企深度融合,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先後與微軟、埃森哲、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金螳螂、東山國賓館等100多家企業建立實習實訓基地,開設定向班或冠名班,開創了“產教融合”、“工學交替”、“訂單培養”、“在職實習”等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實現了“校內培養”與企業需求對接。吳中集團作為區域經濟的生力軍,不僅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資金基礎,也為校企合作提供了全方位的資源,促進了學校的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學生的實習就業。畢業生就業率在98%以上,2017屆畢業生年終就業率為98.12%,用人單位滿意度為91.9%,高於江蘇省及全國平均水平。
學校積極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深造機會,為未來發展搭建立交橋。是“蘇州大學優質生源基地”、“南京理工大學優質生源基地”組織學生參加“專升本”、“專升本”學習。搭建中外合作辦學平臺,先後與斯特福大學、法國商業聯盟、馬來西亞精英大學、西印度群島大學、佛羅倫薩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開展多層次中外合作辦學,實行校際學分互認,為學生出國留學提供便捷通道。是“擴大來華留學生規模”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院校,江蘇省留學目標學校,江蘇省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先進單位。
立足現在,走向未來。
學校自建校以來,堅持立德庶人的辦學理念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宗旨,辦學成果得到了各級黨政領導和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贊賞。先後榮獲“江蘇省文明宿舍”、“江蘇省文明食堂”、“江蘇省價格誠信單位”、“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國際教育交流先進學校”、“蘇州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新華日報、中國教育報、揚子晚報、姑蘇晚報、蘇州日報、江蘇電視臺、蘇州電視臺等權威媒體多次報道。2015 12學校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通過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評估,進入改革發展新階段。
面向“十三五”,全體高波人正以昂揚的姿態、開放的胸懷、全球化的視野,堅持人才強校、質量強校、特色強校、國際化強校四大戰略,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學科特色、區域優勢和國際化水平的國內壹流大學。成為培養區域高層次應用技能人才、服務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進入全國同類高校前十名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