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壹郎(英文:UichiroNiwa),又名丹羽壹郎,1939出生於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他畢業於名古屋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並獲得名古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他是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前社長兼董事顧問,前日本駐華大使。
1998擔任伊藤忠商事社長。第二年,他清理了公司4000億日元的不良資產。2000年,他創下了當時伊藤忠歷史上最高的營業利潤紀錄,令世人驚訝。著作有《工作造就人》,被聘為江蘇省經濟(科技)顧問、北京市市長經濟顧問、吉林省經濟顧問。
2015 6月18日,丹羽宇壹郎接替前會長加藤_ 1,正式成為日中友好協會第六任會長。
中文名:丹羽宇壹郎。
Mbth: UichiroNiwa
別名:丹羽壹郎
國籍:日本
民族:大和民族
出生地:日本愛知縣名古屋
出生日期:1939
職業:企業家
畢業院校:名古屋大學(學士)、名古屋大學(名譽博士)
主要業績: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前社長兼董事顧問。
代表作品:工作造就人等。
政黨:日本民主黨
簡介
2010年6月5日,首相菅直人確認了伊藤忠商事顧問丹羽宇壹郎出任日本駐華大使的意向。過去日本派駐重要國家的大使都是外務省官員,所以很少使用民間人士。菅直人很久以前就主張使用民間人士作為駐外大使。菅直人表達了基於日美同盟、重視日中關系的外交政策。上述人事決定體現了這壹路線。
評論
日本共同社2010年6月7日發表分析文章稱,日本新首相菅直人任命伊藤忠商事前社長丹羽宇壹郎(71歲)為下壹任駐華大使,開創了由文職人員擔任這壹職務的先例。
文章稱,這壹任命不僅是出於對余丹豐富的國際商業知識和經驗的重視,也是為了凸顯民主黨“以政治為主導”的主張。由於余丹沒有外交經驗,他的能力還不得而知。
文章稱,余丹曾擔任經濟財政咨詢會議成員、日本郵政公司外部董事等政府相關職務,被稱為“金融大亨”。他特別擅長中國業務,與中國企業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糧食和纖維行業。日本國家戰略擔當相仙谷由人稱贊“在對中美關系上擁有海量的信息和人脈”。
據相關人士透露,早在2009年鳩山由紀夫內閣成立時,岡田克也外相就曾考慮起用余丹。過去,駐華大使壹職被專門從事對華外交的官員壟斷。岡田似乎有意打破這種慣例。
文章說,駐華大使是與駐美大使並列的重要職位。余丹的開放實際上使外交部失去了既得利益,因此其內部存在著強烈的抵制。這壹任命可能成為“政治主導人事”的試金石。
對公共事務的意見
1.即將上任的日本新任駐華大使丹羽宇壹郎26日在東京的記者會上聲稱,日本在1972《中日聯合聲明》中關於“臺灣省是中國不可分割的壹部分”的立場只是“理解和尊重”,並未直接承認日本今後在該問題上仍將堅持同樣的態度。"(“日本大使館回應新大使言論稱臺灣省從未被承認是中國領土”)
2.首位以民間人士身份被任命的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壹郎昨天(26日)在東京出席歡送會時表示,希望中國提高軍事透明度。(環球網《中國新任駐華大使未上班,意味著日本軍事透明度低》)
視角
中日關系因撞船事件受損;在南京大屠殺遇難者73周年之際,日本新任駐華大使丹羽宇壹郎訪問南京,引起了更多關註。2010 12.20面對眾多媒體,余丹笑著說,此行主要目的是促進兩國經濟和民間交流。在他看來,兩國關系“應該超越夫妻關系,只能是友好,沒有其他選擇。”
召回國家
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壹郎先是明確反對東京購買釣魚島,隨後通過日本官方“道歉”,6名日本議員前往釣魚島上演“海釣”鬧劇。混亂之下,凸顯日本對華戰略的艱難處境。
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壹郎公開反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購買釣魚島”的計劃。他警告稱,此舉將給中日關系帶來重大危機。余丹的言論發表後,在日本國內引起強烈反響。日本反對黨要求解除余丹的大使職務,並立即將其召回中國。
余丹事件也反映了日本政治的混亂無序和民主黨的如履薄冰。余丹大使的講話使各界民族主義保守勢力抓住了攻擊執政黨的新材料。卸任後失去行政資源的自民黨找到了難得的對政權的攻擊點,通過圍攻余丹向民主黨內閣施壓。從這個意義上說,余丹大使確實給政府高層“添了麻煩”。
被日本外相召回的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壹郎於6月5日上午在首都國際機場離京前往東京。丹羽宇壹郎在首都機場說,他將去東京做壹個關於日中關系近況的報告。當被問及何時返回北京時,丹羽宇壹郎說他還沒有決定,但他想在東京完成報告後才會回來。
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壹郎將於10月28日回國,2012165438,結束其兩年零四個月的任期。丹羽宇壹郎26日總結了大使的工作。他說,他的大使生涯始於釣魚島問題,止於此。
余丹將自己短暫的大使生涯描述為“從釣魚島問題開始,到釣魚島問題結束”。他說,有人說中日是鄰居,鄰居可以動,但中日不能動,必須友好。
日本駐外大使的任期壹般為三年。日本政府原計劃在9月提前更換余丹大使。但由於新任命的駐華大使西宮伸壹突然去世,余丹計劃於27日將工作移交給新任大使木寺昌人。
車輛遭到襲擊
據NHK報道,2012年8月27日,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壹郎乘坐的車輛遭到襲擊,車上裝飾的日本國旗被搶走。媒體呼籲理性民族主義。
來自日本駐華大使館的消息稱,北京時間下午4點,余丹大使乘坐的車輛在北京內環線上被兩輛車逼停。壹名男子從其中壹輛車上下來,從余丹大使的車上拿走日本國旗,然後離開。據報道,余丹大使沒有受傷。日本大使館正在進壹步調查細節。* * *同壹通訊社還援引日本大使館的消息稱,中國對此次襲擊事件表示遺憾。
對釣魚島的態度
前駐華大使丹羽宇壹郎於2012年2月20日在東京日本記者俱樂部發表演講,批評日本政府對釣魚島的不當“國有化”導致中日關系陷入低谷,稱不理解政府這樣做的意義。如果外交的意義在於維護國家利益,國家利益就是國民幸福的話,釣魚島國有化並不能讓國民實現幸福。並說:“我在中國的時候就想,這個時候做這樣的事,不會把事情搞得更糟嗎?”
余丹還尖銳地指出,無論是在民主黨執政時期,還是在眾議院選舉期間,各方在釣魚島問題上的言論都過於刺激和尖銳。“這些外交上的發言都是針對國內政治的,沒有考慮其他國家能否接受和理解。”。這只會讓釣魚島問題升級。
在談到釣魚島問題時,余丹引用了人們談論最多的“臨界點”來比喻2011的福島第壹核電站核泄漏事件。如何控制這個“引爆點”,防止它引發災難,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上最應該做的,就是如何控制這個問題,使其不超出兩國關系的“臨界點”,而這個“臨界點”指的就是出兵。兩國出兵,就沒有退路了。
余丹強調,解決釣魚島問題必須做到三點:壹是停止非黑即白的爭論;第二,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第三,兩國政府就如何解決釣魚島問題和改善關系展開談判。
關鍵人
今天,因為日本政客和極右勢力非法購島的鬧劇,中日關系已經上升到戰爭邊緣。曾經,中日關系如箭在弦,隨時都有可能發動,產生巨大摩擦,引發戰爭。
這不是危言聳聽。別看這兩個國家對立方體宣戰。中日關系何去何從?恐怕在中國多年的余丹大使最有發言權。從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壹郎的觀點中,我們可以看到中日關系的趨勢。
與7月因“失言”被召回中國時的沈默不同,余丹20日回到母校名古屋大學發表演講。據韓聯社報道,在提及日中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對峙時,余丹警告稱,此次對峙的級別“與以往完全不同,日本有必要加強認識”他說,他非常擔心在最壞的情況下,日中邦交正常化40年來的成果會毀於壹旦。
余丹說,“北京的氣氛非常緊張,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都沒有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他認為,6月份中國最高領導層換屆後,兩國關系不會很快改善5438+065438+10月份。余丹在演講中還說,日本政府宣布釣魚島“國有化”後,他在北京乘車外出時遭到了中國人的敵視。“日本是賊的觀念已經在中國年輕人心中生根發芽,這非常令人擔憂。”在演講的最後,余丹表示,日本有必要為改善未來的日中關系做出切實努力。
的確,日本的侵華戰爭給中國留下了壹代又壹代人刻骨銘心的仇恨種子。經過兩國老壹輩領導人幾十年的共同努力,中日關系有所改善,但傷疤並沒有抹平。日本政客和極右勢力肆意挑起中日沖突。中國年輕壹代在課本上學到的東西,給日本政客和極右勢力上了生動的壹課。這怎麽能不讓所有日本人壹起算新仇舊恨呢?
正如日本《讀賣新聞》所分析的那樣,余丹大使在講話中不僅表現出強烈的危機感,還有壹種焦慮感。雖然他在演講中表示“日本完全沒有必要割讓領土權”,並多次提到“領土問題”,但日本政府否認與中國存在“領土問題”。《朝日新聞》援引余丹的話說,他在6月5438+08日會見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時,已經將自己感受到的“危機感”傳遞給了首相。《每日新聞》報道稱,余丹在演講中還提到了法德兩國的歷史,指出“這兩個國家首腦的領導和信任以及穩定的政局成為他們克服領土問題的壹個關鍵。日中關系也有必要創造這樣的環境,這需要持續的努力。”
正因為如此,日本政府突然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日本政府承認與中國存在領土爭端。雖然不能滿足中國的主權要求,但它還是低下了頭,向緩和邁出了壹步。另外,中國應對海上突發事件的軍地聯合演習,迫使美日放棄了6月5438+065438+10月的軍事奪島演習,說明中國的應對措施逐漸奏效。
日本政府能反思到什麽程度,是否真正意識到“購島”對中日關系影響的重要性?這需要中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進壹步觀察。但我始終認為,美日是在耍花招,不會從根本上扭轉中日持續對抗的僵局。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進壹步惡化。
總之,中方期待余丹大使的建議能夠撼動日本政壇,讓極右翼勢力的反華氣焰得到壹定的遏制,期待中日關系能夠轉危為安,走向真正的緩和。中日關系將何去何從?這不是中國壹廂情願就能解決的。這要看日本政府將釣魚島“國有化”的鬧劇如何改弦更張,如何收場,主動權在日本政府手裏。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只能陪我們走到底!國際社會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