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將軍魯迅。
西晉文學家陸機(261—303)寫了《文賦》,這是古代壹篇重要的文學論文。
西晉文學家陸雲(262—303),與他的哥哥陸機齊名,被稱為“二陸”。
祖沖之(429—500),南宋時期婁縣(今昆山市)縣令,著名數學家。
朱燮(?-613)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
範成大(1126—1193),著名詩人,南宋四大詩人之壹。
南宋詩人劉過(1154—1206),以“詩人夏”之名震驚文壇。
魏靖(1159—1226),南宋文學家,昆山第壹秀才。
朱德潤(1294—1365)元代畫家,擅長詩文。
顧瑛(1310—1369)是元代的壹位文學家,家境殷實,家道中落。
沈萬三(1330-1379)是元末明初的江南首富(中國首富),在明初幫助修建了三分之壹的都城城墻。
熊璐(1331—1380)學識淵博,擅長詩文,著有《武廣鈞誌》,是現存明代最早的政府誌之壹。
呂望(1332—1391)是元末明初著名的醫生和畫家。
顧頡剛是元代戲劇家,昆山腔的創始人之壹。
夏暢(1388—1470),明代著名書畫家,擅長畫墨竹。
費欣(1388-?)明代航海家,四下西洋。
葉盛(1420—1474),明代著名藏書家,從官至吏部左侍郎,清官。
毛成(1460—1523)狀元,官至禮部尚書,封為太傅太子,世襲錦衣衛。
內科醫生魯直曾經是內科醫生。
彭芳(1470—1540)赴南京太常寺正清,編纂嘉靖昆山縣誌。
古(1473—1540)五營店狀元、官員、大學士,建議讓昆山建城,使昆山免遭日寇劫難。
肖偉(1483—1543),明代哲學家,“江南四君子”之壹。
魏良輔是明代著名的戲劇家,也是昆曲的創始人之壹。
歸有光(1507—1571)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唐宋派”代表人物。
於(1513—1579)明代書法家,擅長詩歌。
梁晨宇(1520—1590),明代劇作家,昆曲創始人之壹。
鄭若曾通曉天文地理,輔佐戚繼光抗日。
醫學家鄭若臯被任命為帝國醫院官員,因彈劾嚴嵩父子而被殺。
鄭若勇(1490-?)明代戲劇家,好詩,古語詞。
程閣(1568—1630),明朝反稅監鬥爭的領袖,人稱“葛將軍”。
王佐才(?-1645)明朝吳進士帶領昆山軍民抗清,力竭而亡。
桂莊(1613—1673)好詩人,擅長書畫,是顧的好友。他被稱為“鬼古琦瓜瓜”。
顧(1613—1682)是明末清初傑出的思想家和愛國學者。
陳圓圓(1623-1695)出生在昆山潘渡村的壹個貧困家庭。她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昆山,沿著江西的鼓樓河,到了蘇州,在那裏,她以蘇州梨園而聞名,被譽為“江南八色”之壹。
艾(1629—1682)是禮部尚書,是壹個清官。
龔賢(1618—1689),清代著名書畫家,“金陵八派”之首。
徐(1634—1691)狀元,文華堂大學士。
徐(1631—1694)官至刑部尚書,建有“傳記樓”,藏書豐富。
朱柏廬(1627—1698),清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著有《治家格言》,廣為流傳。
呂雄(?-1680)清初作家。
吏部右侍郎許(1633—1711)和他的哥哥甘雪、弟弟,都以壹排第壹,被稱為“三丁家同胞”。
王明勝(1722—1797)清代歷史學家、學者,官至內閣學士,禮部侍郎。
王學浩(1754—1832)擅長詩歌,精於書畫,醫術精湛。
潘道根(1788—1858)詩、經、史、音韻大師。他以教書和行醫為生,但遇到貧困家庭卻不領稿酬。
王韜(1828—1897)曾為英國傳教士翻譯中國經書,是宣傳變法的《循環日報》主編。
趙(1840—1902)是向中國傳播先進科學技術的先驅之壹,同時也收藏善本刻本。
徐肇慶(1877—1930)以擅長治療胃脹和中醫創傷外科而聞名。
余天穗(1882—1930)擅長印刷,全科醫學,南社社員,曾任孫中山秘書..
方歡(1866—1932),著名教育家、書法家。
鄭伯鈞(1890—1934),名醫,醫術高超,積勞成疾。
秋月(1860—1936)學識淵博,藏書豐富,熱心公益慈善事業。
錢(1866—1936)精通文學,學經、學史,研究中醫,在醫學上很有名氣。
胡(1868—1938)教育家,南社人,“江南三大儒”之壹。
朱文心(1883—1938),天文學家,入團,參加袁革命。
閔(1877—1939)是吳中名醫。
李小白(1895—1940)擅長書法,學識淵博,品德高尚,拒絕入仕。
錢復(1902—1940)組織遊擊隊開展抗日活動。被捕後不屈不撓,英勇就義。
陳定達(1902—1940)參加地下抗日工作。被捕後堅決不肯寫悔過書,死在南京雨花臺。
吳翠倫(1883—1941),教育家,博學多才,善理科,為人師表,誨人不倦。
沈(1898—1941)參加* * *生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被捕後嚴守黨的秘密,壯烈犧牲。
戴壹凡(1872—1942)名醫,擅長兒科,醫名廣為人知。
王德森(1856—1943)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名醫。好詩,子篡《坤新二郡續補錄》。
余(1918—1945)陳納德飛虎隊飛行員,在執行任務時壯烈犧牲,年僅26歲。
張(1914—1945)加入新四軍軍,後從事黨的秘密工作,卒於上海浦東。
葉楚傖(1887—1946)作家,南社社員,國民黨元老。
愛國科學家王勝年(1917—1947),在冶金領域有卓越的成就。
王維波(1894—1948)以作品出名。
費公智(1880—1952)南社社員,日本學醫,發展周莊紅十字會。
黃(1931—1952)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用炸彈把自己綁了起來,和敵人的坦克壹起死了。
吳(1900—1954)擅長中醫內科、婦科,創辦大壹聯合診所,並留下醫案。
王文顯(1886—1955)從英國留學歸來,投身戲劇教學。
俞楚柏(1889—1955)土木工程師,工商界愛國人士。
陳(1897—1956)婦科名醫,擅長治療不孕癥。
名醫龐刁厚(1891—1958)傳授秘方,為血吸蟲病患者帶來福音。
陳秀英(1891—1960),女,奧竈閣創始人,擅長刺繡和烹飪。
朱(1883—1961)是漢字改革的先驅。
許(1899—1961)是民國時期最著名的律師之壹。
昆曲藝人吳秀松(1889—1966),有“吹笛子”之稱,在格律、音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
盧秀堂(1911—1966)是著名的二胡演奏家。
陳華鼎(1897—1967)是圖書館學專家,在國內有壹定影響力。
陸瘦燕(1909—1969)是壹位擅長針灸的名醫。
陶(1905—1973)創建陶軍。
於啟寶(1910—1975),著名棉花專家、農學家。
沈提蘭(1899—1976),愛國民主人士、教育家。
於景讓(1907—1977),愛國學者,致力於植物學和遺傳學,以及文史哲學。
作家徐祖正(1894—1978),從事教育工作,向圖書館捐贈多年收藏的中外圖書。
名醫陳達恒(1901—1979)創辦昆山醫院。
沈西林(1899—1980)是著名的技師,他的技術創新在中國和亞非地區被廣泛應用。
陸叔倫(1900—1980),著名畫家,擅長圍棋,作品受到國內外藏家的高度評價。
陳啟祿(1895—1981)經濟師。
錢大鈞(1893—1982)是黃埔軍校創辦時的教官。這位陸軍將領是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之壹。歷任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主席、中華航空公司董事長。
植物學家蔣英(1898—1982)為中國植物區系研究、科學和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
表演評彈的藝人嚴雪亭(1913—1983)被稱為“彈詞皇帝”,他以嚴格的曲調而聞名。
王(1934—1984)是著名的鋼琴家。
陳正飛(1906—1986)是歷史學家。
徐景達(1934—1987)是著名的動畫藝術家和漫畫家,代表作有《是什麽造就了大海?三個和尚。
王安(1920—1990)引進臺式電腦,創辦王安電腦公司(曾是僅次於IBM的第二大電腦公司)。
顧洪波(1911—1990)是著名的評彈演員。
丁善德(1911—1995)著名作曲家、鋼琴家、音樂教育家,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作曲系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三、四屆副主席。
石舟(1912—1998)是壹位擅長兒科的名醫。
馮(1915—2009)是著名的記者、散文家和社會活動家。《當代中國》上海卷副主編。
金勇健(1934至今),中國聯合國協會會長。
費(1965-至今)中國航天員,2005年6月12日與神六、聶海勝指令長壹起步入天空,啟動中國航天第二次載人飛船飛行,為期五天;昆山巴城鎮人。
李斌(1971至今)1994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同年分配到中央電視臺。分別在海外中心從事法語節目和英語新聞工作兩年,1999被派往法國巴黎擔任中央電視臺巴黎記者站首席記者。現在是中央電視臺歐洲中央臺的首席記者。
張成(1978至今)是著名的籃球運動員。
余九霖(1978至今)是壹名優秀的青年毛巾演員。第23屆戲劇梅花獎得主。第十二屆蘇州CPPCC會員。
沈青(1986-至今),知名計算機應用專家,社交微博facesbook創始人。他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後獲得美國加州大學商學博士學位。他個人擁有互聯網技術的國內域名,也是Nordu、Enquire和Arpanet原型網絡的國內域名持有者。
張茵(1987至今)是當紅演員和模特,作品有《非誠勿擾2》、《神雕俠侶》、《神雕俠侶榜》等。
蔣蘭(1989至今)女子100米、200米、4x 100米接力全國冠軍,女子短跑國家隊員。
秦麗(1990-至今),巴城鎮人,曾是上海戲曲學校昆曲五班(國家專門用於培養昆曲人才)學生,獲小梅花獎;在新電視劇《紅樓夢》中飾演薛寶釵;在90周年電影《偉大復興的開端》和電視劇《中國1921》中飾演楊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