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
如今,六年過去了,那個用壹句話激起無數人內心波瀾的女老師,後來怎麽樣了?她看到她想看的世界了嗎?
01
時間回溯到2015的初春。
心理學課上,顧少強讓高壹的小朋友給三年後的自己寫壹封信。看著下面正在思考的學生,她突然有了壹個想法:
如果我繼續在這裏當老師,很多夢想可能都無法實現。是時候給這段經歷畫上壹個完美的句號了。
下課後,她回到辦公室,寫下了那封引爆全網的辭職信。
當時,顧少強已經在河南省實驗中學當了11年的老師,捧著人人羨慕的鐵飯碗,穩定體面,很多人都不理解她為什麽辭職。
人生就是壹個以時間為軸不斷經歷的過程。什麽都放棄不了的人,什麽都改變不了。
在不變性和無限可能性之間,顧少強選擇了後者。
遞交辭職信後的第三天,顧少強簡單收拾了壹下自己的東西,離開了這個生活了35年的城市,開始了另壹種生活。
心中有壹個聲音:
從現在開始,我可以想去哪裏就去哪裏,想做什麽就做什麽,想愛誰就愛誰。
她的第壹站是成都。
為什麽是成都?因為有壹個讓她擔心的男人——玉符。
02
顧少強和玉芙是在洱海附近的壹家青年旅社認識的,她當時在那裏做義工。
這壹天,顧少強在騎著單曲《小山》做清潔,不小心把歌放在了外面。坐在角落裏看書的俞復,立刻輕言道:
“這首歌很好聽。能不能再放壹遍?”
顧少強看著有些粗獷的男人,註意到他手裏的書是三毛,是她心愛的作家。
李宗盛輕聲唱道:“我不是故意隱瞞,也不是故意讓妳難過……”
在賽道上分開旅行過的兩個人,第壹次有了交集。
後來,玉符幾乎每天都來店裏喝杯咖啡,有時壹個人,有時和朋友聊聊天,偶爾和顧少強聊聊天。
日復壹日,好像什麽都沒發生,又好像有什麽在慢慢生長。
離開洱海那天,玉符問了顧少強的名字,要了他的聯系方式。
之後,他們回到各自的生活中,時不時通過網絡交流,卻發現兩人都想逃離這座城市,也有壹個隱藏了十幾年的客棧夢。
原來世界上還有和自己這麽合拍的人。
所以,離開學校後,顧少強選擇了成都作為自己的第壹站。
回憶起當時的選擇,她感慨:
當時我就想,去了還是有50%的勝算,不去就輸了。幸運的是,我完全贏了。
不得不說,勇敢的人更有機會被上帝眷顧。
到了成都,玉符陪她走在老街的街巷裏,喝茶聊天,就像認識很久的朋友壹樣。但顧少強當時並沒有決定留在這裏,遠方在強烈地呼喚著她,於是她又踏上了旅程。
在重慶磁器口鎮,滿街都是麻辣的味道。走走停停,什麽都不想,盡情享受這壹刻的自由。
在小橋流水的江南做壹個穿綠旗袍的溫柔南方姑娘。
……
就這樣,重慶,烏鎮,杭州,大連...顧少強用腳步丈量著這個世界,看到的越多,內心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堅信自己想要的是什麽。
幾個月後,顧少強回到了成都,回到了那個讓她感到安心的人身邊。
隨後,他們壹起走遍了中國的各個城市。
壹天,他們在茶馬古道閑逛。細雨蒙蒙,街上梔子花開。壹切都剛剛好。玉符轉過頭說:“妳看這裏怎麽樣?”
顧少強回答:“挺好的。”
她以為傅宇是隨便問問,但他接著說:
“我們為什麽不留在這裏?”
壹拍即合,他們決定在街子古鎮開壹家客棧。客棧的名字叫“元貴”,諧音“元貴”。
村上春樹說,失去的人失去了,重逢的人會再相見。顧少強和玉符又見面了,決定在壹起。
沒有結婚的年齡,只有結婚的感情。
幾個月後,他們在客棧舉行了簡單的婚禮。不需要復雜的儀式,也沒有嫁妝。只要他們互相看著對方,所有的幸福都有了保證。
愛情裏最美的不是婚紗、鉆戒、房車,而是在最好的年紀遇見妳。
35歲那年,顧少強等來了對的人,走向了下壹段人生。
03
從顧先生到掌櫃,從三尺講臺到被套,這壹切的改變,對顧少強來說,都是突如其來的,也是自然而然的。
她曾經迫不及待地燒開水,現在卻願意泡在廚房裏給愛人洗手煲湯。
看起來粗獷的玉芙變得越來越細膩溫柔,學會了做各種家務。
他們小心翼翼地打理自己的小家,撿土,粉刷墻壁,安裝燈泡,親自做很多事情。
為了節省200元的人工費,習慣了拿紙和筆的女老師自己用電鉆修家具。
鋪床單,打掃衛生,迎接遊客...客棧的生活忙碌而充實。世界各地的遊客都來這裏住宿,顧少強特別喜歡聽他們講述自己的經歷和奇遇。
方塊之間什麽都有,這是看世界的另壹種方式。
和妳愛的人做愛,這才是遇到愛情的樣子。
沈浸在幸福中的兩個人很快迎來了他們的小天使和他們的女兒“小魚”如期而至。
名字來源於莊子的名句:不是魚,方知魚之樂。
顧少強說,對女兒最大的期待就是能找到她認為的好的生活,她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找到這個“好”的標準。
作為母親的顧少強,全心全意地愛著這個小生命。
她和玉符會帶著女兒去趕集,看河邊的山和水,在晨光廣場跳舞,帶她看壹點周圍的人和事。
每壹個節日都是認真的,每壹個瞬間都是認真體驗的。
陪伴是最長的告白,但她對女兒的愛從不盲目。
“我愛妳,但我得先愛自己。我會陪妳,但我們彼此獨立。”
小魚長大後,母女相處更像朋友。如果需要離家工作,顧少強會告訴女兒,媽媽要做什麽,為什麽要努力得到女兒的理解。
顧少強在遇到心愛的越劇大師時,把女兒交給丈夫放松。
妳會發現,她是壹個母親,她還是那個獨立灑脫的顧老師。
04
於是開了客棧做了母親的顧少強就不再見世面了?
當然不是。
六年多來,旺季經營客棧,淡季旅遊,已經成為這個小家庭既定的生活方式。畢竟她和玉符心裏都有壹個不安分的靈魂。
在Xi安,14年過去了,那個在士兵和身影旁為勞動而暗自傷心的姑娘,做了母親,看著女兒吃著羊肉串開心地笑著。
在寧波,在徐霞客旅行開始的千童古鎮走壹走,在理發店參觀壹下現場。
在張掖,欣賞美麗多彩的丹霞,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敦煌,顧少強九年前獨自遊覽了莫高窟。九年後,她被他和她包圍。
在西藏,藏族人磕頭,明亮的轉經筒,都是信仰的影子。
在舟山,暗夜裏偶遇壹只小螃蟹。
在深圳,壹家三口看男籃世界杯。我爸媽對籃球很癡迷,小魚兒最關心籃球寶貝。
在茶卡鹽湖,望著天空的鏡子,我對天地肅然起敬。
……
我特別喜歡顧少強錄下的她和女兒的壹段對話:
妳問我,世界是什麽樣的?我說,是妳用手摸的,是妳用心感受的。
三個月大,小魚兒開始跟著父母環遊世界。現在,作為壹個小女孩,她去過十多個城市,如北京,上海,長沙和貴州。
她不能給她的孩子壹個大房子和昂貴的玩具。顧少強想給她的是壹片星辰大海。
曾經她壹個人看世界,後來和愛人並肩而行,現在他們在路上。
世界那麽大,他們要壹起去看。
05
去年小魚兒3歲,踩了他30歲的尾巴。顧少強和玉符決定收拾行李,換壹個城市,換壹種生活。
他們把酒店委托給別人幫忙打理,搬到了離街子古鎮只有兩個小時車程的綿陽。
在這裏,小魚兒開始上幼兒園,顧少強有了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
她開了壹個心理學工作室,有時在家備課寫教案,有時做個別輔導,繼續從事自己喜歡的心理學。
這兩個月,我開始堅持瑜伽健身,每天五點起床,運動看書,努力在歲月中打磨自己,身心兩不誤。
她說,她還打算練習滑板,學習遊泳。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想做的事情越來越多。
再過壹個月,顧少強就要過40歲生日了。因為工作等原因,壹家人很快又要搬家了。
五年前,隨著壹封辭職信,網絡開始流行。後來因為開客棧被批評。後來,我當了媽媽,在城裏定居了...
壹路走來,風景變了又變,身邊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但是,不管什麽情況,顧少強都像梵高筆下的向日葵,認真而熱烈地生長著。
也許,詩和距離並沒有那麽遙遠,它在於自己的心境,妳所想的就在那裏。
五年的時間並不算長,顧少強也在不斷的改變著時代,在瑣碎的生活中尋找新的可能。
我們不需要照搬她的方式來表達我們內心的態度,但她的勇氣是每個人都能看到的: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愛自己真正愛的人,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每個人都只能在人生的考卷上匆匆寫下唯壹的答案,傾聽自己的內心,妳會找到答案的。
在以後的歲月裏,希望妳能特別漂亮,特別大膽,特別從容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