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自強是壹生的實踐——讀《刀鋒》有感

自強是壹生的實踐——讀《刀鋒》有感

毛姆很會講故事。他能生動地寫出拉裏、伊莎貝爾、艾略特、蘇珊、蘇菲等人物。書中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命運。都是遵從內心的想法,然後無怨無悔的過自己的生活。只是有些人追求的是壹種妳想而不敢行動的生活,比如拉裏的理想主義,這是壹種賭註。很多人被提名,但很少人當選。

《毛姆之刃》的主角拉裏,前半生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和喜歡的人呆在壹起,在朋友圈裏廝混,直到他的愛爾蘭朋友在軍隊的壹場戰爭中為救他而犧牲。拉裏感到非常難過,開始思考人生,試圖弄清楚到底有沒有上帝。試圖弄清楚為什麽世界上有邪惡;想知道他的靈魂是否不朽?於是,他開始踏上了無盡的旅程。

比起《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斯特裏克蘭,我更喜歡拉裏。他的人品至少沒問題。雖然他放棄了物質的東西和漂亮的未婚妻去尋找人生的真諦,但是他理解別人,明白大多數人都是按套路出牌,不要求每個人都有他的人生觀。拉裏告訴伊莎貝爾,他追求的東西和格雷想賺大錢的東西壹樣充滿激情,他停不了車。拉裏沒有逃避現實。經過壹番努力,他終於頓悟,起死回生,盡力幫助別人。毛姆在《刀鋒》的扉頁上寫道“刀口不容易跨,所以智者說救贖之路艱難。”很多人覺得很難做到,甚至在追求自由的時候傷痕累累,最終放棄甚至成為逃避現實的人。但是拉裏做到了。他劃過這把刀的刀刃,他突然意識到,他生來就不壹定要進修道院。他會丟掉“我”這個詞,帶著慈悲活在這個世界上,接受生命的形式,感受內在的無限。於是,拉裏找到了空間,把自己填滿,讓自己隱藏在城市裏。其實拉裏很簡單。這種單純,正如馬壹浮所說,“他學到了很多,但對壹草壹木仍有憐惜之心。”他見過紛繁復雜的世界,心中依然流淌著壹股清泉。人性有善有惡,但毛姆對他的描述近乎完美。這個世界上有這樣的人嗎?也許,也許,他是壹個公交車司機,壹個餐館服務員或者是喧囂社會中的某個角色。

相反,伊莎貝爾追求現實主義。她和拉裏來自兩個不同的世界,註定不會攜手壹生。伊莎貝爾很清醒。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麽。她想要的是物質和地位,做別人做的事,去參加聚會,打高爾夫,穿漂亮的衣服等等,於是她和拉裏斷絕了婚姻關系,嫁給了誠實而富有的格雷。據說愛情是壹個非常糟糕的水手。壹旦乘船,就會憔悴。當伊莎貝爾和拉裏隔著壹片大西洋的時候,她會意外地發現,看似難以承受的痛苦,在她離開之前,已經變得溫和了。這是壹個下過海的人的經歷。當妳在愛情中碰了釘子,感到痛苦的時候,妳立刻上了壹艘大船。伊莎貝爾無法理解拉裏的精神世界,即使在壹起也會很痛苦。相反,如果和灰色結合,她會更幸福。雖然伊莎貝爾過著虛榮的生活,但誰知道她不快樂呢?她追求的生活,更像我們大多數人。為了追求物質生活,她勤勤懇懇,有自己的原則和世故。她認為,要想在這個世界混得好,就得接受這個世界的那壹套,不做別人認為不靠譜的事情。比如,要有責任感和擔當,做壹份滿意的工作,靠自己的努力賺壹筆錢,養家糊口,讓孩子接受適當的教育,安享晚年。其實過什麽樣的生活,是妳自己的決定。如果妳能跟著自己的心走,成長自己,提升自己,未必不是壹件好事。

有意思的是,伊莎貝爾對毛姆說:“如果我不斤斤計較,不自私,不高尚,我就嫁給拉裏,過他的生活。如果妳真的愛他,妳就會忽略這個世界。”毛姆壹針見血地回答道:“妳也可以倒著說。如果他真的愛妳,他會毫不猶豫地按照妳的意思去做。”很多人問會不會因為太愛壹個人而離開他。其實這個問題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妳得愛自己才能學會愛別人。不能說伊莎貝爾不愛拉裏,但她更愛鉆石和貂皮大衣。不能說拉裏不愛伊莎貝爾。只是他不想束縛伊莎貝爾,強行改變她的世界觀。只是他有更動人的情感,愛情與之相比微不足道。拉裏的情感是無私的愛。所以,李宗盛在《獻給自己的歌》這首歌中唱到“妳得不到妳想要的,但妳得不到”,恰恰表現了伊莎貝爾和拉裏無法擁有彼此的無奈。

無獨有偶,艾略特也走上了現實主義的道路。他壹生都在追求上流社會。艾略特認為,如果妳不經常出現在重要場合,妳就會被遺忘。死前,他想參加壹個華而不實的派對。他參加了那麽多宴會,和那些王子、公爵和伯爵混在壹起,現在他們已經把他忘了。他的人生如此無用和無趣,是壹種悲哀。壹方面,他是如此沈浸在社交圈裏。另壹方面,他照顧他的家人和朋友。他是壹個善良、體貼、大方的人。不得不說這個老頭也很可愛。

書中還有兩個人物被毛姆刻畫得栩栩如生,壹個是沈溺於懶散的索菲,壹個是天生麗質的蘇珊。這兩個女人也很俗氣,深受很多讀者喜愛。蘇菲原本過著幸福的生活,後來因為失去丈夫和孩子而變得墮落,通過放蕩和酗酒來麻木自己。伊莎貝爾認為她沒有拯救自己,不尊重自己,但拉裏看到了她可愛的靈魂。拉裏年輕的時候,在榆樹下和她壹起讀詩的時候,他覺得這個瘦骨嶙峋的孩子身上蘊藏著靈魂美的種子。所以,有著崇高使命感的拉裏想要拯救她,而蘇菲卻不要這樣的救贖。她已經放任自己了。最終,她被命運之刀所傷,走向了自我毀滅。

蘇珊,這是壹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麽的女人。她的貧窮束縛了她對精神自由的追求,所以她想通過成為畫家的情婦來擺脫貧窮,以此謀生。她生下傷寒後,出了院,日子過得很苦。直到有壹天她遇到了拉裏,和他聊了聊,拉裏帶著她和孩子去了壹個湖邊小鎮療養。在那段時間裏,拉裏給了她很多幫助。她曾經對毛姆說:“我壹度幾乎愛上了他,這無異於愛上了水中的壹個影子,或是壹縷陽光,或是天上的壹朵雲。我終於幸免於難。”蘇珊很清楚和拉裏談戀愛是愚蠢的,所以她沒有上當。但她理解了拉裏的精神世界,體會到了他的超然自由。蘇珊恰到好處的精明和現實給她帶來了壹個美好的結局,最終她成為了壹個開畫展的淑女,過上了體面的生活。

事實上,《刀鋒戰士》中的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家:艾略特成為社會名人;伊莎貝爾在壹個活躍而有文化的社會中獲得了穩固的地位,並有壹筆財富作為靠山;格雷找到了壹份穩定且賺錢的工作,每天可以從早上9點到下午6點工作;蘇珊·魯維耶是有生命保障的;索菲死了。拉裏找到了安頓下來的方法。

《了不起的蓋茨比》裏的菲茨傑拉德,我們無法判斷對錯?說:“每當妳想批評某人時,妳必須記住,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擁有妳所擁有的。”毛姆也說過:“因為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不僅僅是他們自己;也是故土,學步的農場或者城市公寓,小時候玩過的遊戲,私下聽過的山海經典,吃過的飯,上過的學校,關心的運動,唱過的詩,信仰的神。所有這些都導致了他們變成這樣。”所以人的成長環境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三觀和難處。所以,每個人做好三件事,知道什麽是對的,就夠了;那就去做;不要強迫別人去做。現在網上有很多鍵盤俠,就像王小波說的,偏執,思維貧乏,聽從別人的建議,把自己的極端思想強加給別人。

普通人,像艾略特和伊莎貝爾,對物質和地位並沒有太多的追求,也無法達到拉裏式的超脫,更多的是想在兩者之間找到壹個平衡點。那又怎樣?如何才能平衡兩者,實現自我提升?我們只能在摸索中前進,才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