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步,給自己定壹個“目的地”。
無論什麽專業,就業方向都不止壹個。以環境工程為例。適合我的工作有環境評估、環境工程、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環境檢測等。就連給排水、化工等和我專業不是最“對口”的工作都有機會申請。具體去向可以是設計院、環保局等機構,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也可以是行業內的行政人員。另外,專業的銷售人員也是不錯的選擇。
不難知道這個專業的去向。可以咨詢本系導師或者百度搜索。學生可以綜合個人成績、性格、興趣、特長等因素,確定壹個合理的求職目標。根據求職目標,搜索相關招聘信息,進壹步分析企業招聘需求,為下壹步設計簡歷做準備。
這裏有點題外話。許多學生將簡歷視為“靈丹妙藥”,無論申請什麽工作都要用到它。事實上,不同的“目的地”工作有不同的招聘要求。以環境工程為例。很明顯,專業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是不壹樣的,壹個側重於專業水平,壹個側重於溝通能力。所以不同的簡歷要針對不同的“目的地”適當調整,否則獲得面試的機會就會減少。
第二步是設計簡歷。
簡歷正文壹般用四號或小四號。由於大多缺乏工作經驗,應屆畢業生的簡歷通常可以分為五個部分:基本信息、主要課程、證書榮譽、學校職位、實習經歷。除“基本信息”外,其他四個部分可以根據招聘要求和本人自身優勢依次調整,可以像寫新聞壹樣采用倒掛式,把單位最感興趣的優勢放在最前面。
在“基本信息”中,必須寫姓名、聯系電話、地址,其中“聯系電話”的重要性僅次於“姓名”,最好是可以隨時聯系的號碼。壹般寫在第二行左邊(如果是田頭,可以寫在第壹行左邊),加粗。其余基本信息,如性別、郵政編碼、電子郵箱、備用電話、出生日期(年齡)、民族、籍貫、政治面貌等,可根據招聘要求書寫。如果把“主課”放在第二部分,“主課”裏可以寫“畢業院校”、“專業”、“學歷”。
“主課”可以根據招聘要求依次安排,不用寫太多。尤其是那些與招聘要求無關的,壹般都省略了。
“證書榮譽”包括計算機、語言水平、專業、輔修等證書,以及書法、各類活動和競賽,以及三好學生、優秀黨員、先進分子等榮譽稱號。
在“校內崗位”中,最好用幾句話介紹壹下崗位期間組織、負責或參與的活動,便於招聘單位了解應聘者的組織協調經驗。
“實習經歷”的時間太短,不需要寫“起止日期”,但最好寫清楚實習內容。比如工具/儀器的使用,妳負責/參與的具體工作項目等。有些同學喜歡在“實習經歷”中花大量時間介紹實習單位或實習結果。這些可以在面試的時候酌情交換,簡歷中不推薦不必要的話。
很多學生喜歡在簡歷上加上“自我評價”。“自我評價”作為個人經驗的總結,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我們發現,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大部分同學只是機械地照搬優秀的簡歷,什麽“流行”就寫什麽。寫簡歷缺乏思考,簡歷缺乏依據。最後只落得個畫蛇添足的效果。比如“團隊合作精神”在很多同學的簡歷中很難找到。這種“團隊合作精神”是如何培養的?同樣,還有“認真負責”、“組織能力”、“領導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等等。限於篇幅,我不壹壹舉例了。“自我評價”可以寫,但壹定要實事求是,有理有據。對於第壹次設計簡歷的同學,如果沒有把握,還是少寫為好。
第三步,檢查。
這是不可忽視的壹步。檢查的內容主要是錯別字,是否有病句或生僻字、詞,結構是否美觀,字體是否統壹,格式是否工整等等。簡歷的原則是“用最簡潔的語言介紹公司感興趣的經歷”,通常壹張A4就夠了。在提交簡歷之前,最好檢查壹下,並對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在這裏提醒喜歡復制粘貼的同學,把復制粘貼好的東西檢查兩三遍,是妳“認真負責”的體現。
這樣,壹份合格的簡歷就出來了。當然,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簡歷質量高。但是,要想提高簡歷水平,除了不斷申請面試,積極參加招聘會,認真學習、思考、總結,沒有捷徑可走。網上有很多文章教妳如何寫好簡歷,值得學習。我看過壹份很優秀的簡歷,分為三個部分:基本信息,競爭優勢,工作經歷。但是,要想寫好,需要對工作有深刻的理解和壹定的寫作能力。實習經驗豐富的同學不妨壹試。
作為壹名曾經做過企業人事幹部的指導老師,面對應屆大學畢業生日益激烈的求職競爭,就如何讓個人求職簡歷脫穎而出提出幾點建議:
壹是布局結構美觀合理。有人開玩笑說,從厚度上壹眼就能看出簡歷的主人是應屆畢業生還是社工。很多應屆畢業生的簡歷都有兩三頁,後面還有壹大堆附件。我恨自己不能把心挖出來,讓招聘單位看清楚。問及原因,同學們表示在寫簡歷的時候,覺得也很重要,所以決定壹起寫,供招聘方選擇。我知道今天在大學裏看卡耐基的成功故事和余世維的培訓講座非常流行。他們在談如何取得成功的時候,都在談換位思考,寫簡歷也是如此。壹般公開招聘時,公司往往會面對上千份簡歷,每份簡歷至少需要壹分鐘的篩選時間,所以看完壹份簡歷至少需要兩個工作日(招聘人員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因此,單位在篩選簡歷時,只看與招聘崗位要求相關的技能和經驗。簡歷中過多的“雜音”會讓招聘方心煩意亂,忽略有效信息,得不償失。
那麽如何讓自己的簡歷引起招聘單位的註意呢?任何壹封求職信從打開到閱讀都有壹個“由遠及近,由粗到細”的過程。精美的排版,恰當的字體選擇,合適的大小,粗細疏密的鮮明對比,肯定能“討好人”。在整理簡歷時,寧可調整文字結構,刪除壹些多余的文字,也不要因為省了壹行兩行而壓縮字體布局,造成空間緊湊。A4是最好的信紙,照片壹般貼在簡歷的右上角。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將它們掃描並與簡歷壹起打印出來。把簡歷放入信封時,要折疊整齊,容易打開。
第二,準確嚴謹的用詞規範。要在短短的壹頁紙上展現壹個人的成長過程,選詞造句是藝術。謹慎選詞,謹慎用詞。不要太謙虛,讓人覺得做作,也不要信口開河,滿口“傲慢”,恰到好處。“長相好,氣質佳,工作認真細致,有進取心,富有責任感和團隊精神”——這樣的自我描述在如今的應屆畢業生簡歷中屢見不鮮。繼續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企業人員怎麽知道妳說的是真的?如果改成“我在校期間被選為禮儀/司儀,多次參加大型活動;小學至今是班委;大學以前是學生會幹部;多次獲得獎學金,組織壹次大型學校活動的事實描述,比前者具體得多,更有說服力。
值得註意的是,很多求職者在簡歷中粗心大意,遺漏了手機號碼或者手機已經關機,導致招聘人員無法聯系,笑而不答。還有的求職者簡歷中有錯別字,英文有語法或拼寫錯誤,讓招聘人員懷疑自己的能力。如果妳連簡歷都寫不好,又怎麽能指望他以後順利完成工作任務呢?還有求職者復印的文件大小不壹,給人壹種雜亂無章的感覺——這些都是做簡歷時應該避免的。通常,求職者應該經常閱讀和更新簡歷,仔細檢查,以免出錯,這樣會給人留下好印象。
第三,精心安排的簡歷順序。簡歷壹般有三種格式:通用型、功能型、分類型。壹般簡歷采用的是通俗化的風格,即像流水賬壹樣,將個人情況按時間順序逐壹展開;職能型壹般在開頭就表明求職目標,然後整個求職簡歷都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分類按職業描述自己的經歷,適用於從事過各種職業的人。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無論是通用的還是功能性的,篇幅最好控制在壹頁以內。壹般來說,壹份簡歷總是從個人情況開始,然後逐漸深入到學歷、工作經歷、個人特長等各個方面,壹層壹層鋪開,就像寫小說壹樣把時間、地點、人物、角色交代清楚,讓人看得津津有味。附件是應聘日資企業網管的職能簡歷。所有體驗都是完全按照網管的崗位說明書進行的,幾乎沒有多余的話,堪稱典範!
第四,認真細致的準備。大壹新生往往壹看到合適的職位就投簡歷,然後就什麽都忘了,直到單位通知面試的時候稀裏糊塗,面試的時候自然也是稀裏糊塗,結果往往是慘敗。其實認真的準備才是面試成功的關鍵!面試前的準備分為三個階段:第壹階段是收集單位及其招聘崗位的信息。這些信息有助於求職者了解企業文化和工作要求,從而有針對性地撰寫簡歷和求職信。第二階段,準備簡歷。單位招聘要求不同,準備的申請材料也要做相應的調整。很多求職者都會附上很多證書。其實所有證書只需要在簡歷中寫明,收壹份是錄取後的事情。除非單位有特殊要求,否則沒必要發。第三階段是登記職位信息,準備面試。求職者要準備壹個筆記本,把每個應聘者的廣告和收集到的招聘信息剪貼在裏面,以便日後通知面試時提前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