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職業者涵蓋的職業多種多樣,所以在中國各種統計中都沒有包括。偶然在知乎上看到,截止2017年6月,從事文化類的自由職業者約有400萬。按照這個數據,自由職業者的隊伍還是很強大的。
“越自律越自由,越自律越幸運”是現代人經常提到的。
前兩天被朋友推薦看了李娜潤的《壹年重生:如何從0到1開始個人職業生涯》這本書。書中講述了李娜潤老師的成長經歷,以及她離開體制後的成功創業經歷。
李娜潤,原名查莉娜,2012從同濟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成為體制內的壹員。後來辭職創業,擔任閨蜜力量創始人和個人職業生涯孵化教練,參與指導和孵化多個女性個人職業品牌。
作為壹個成功的自由職業者,她壹定有自己的體系,這就是效率體系,那麽什麽是效率體系呢?本書從時間、能力、情感三個方面進行梳理:
在時間上,我們可以在單位時間內創造更多的價值。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工作壓力大。他們幾乎每天都要加班兩三個小時。因為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日本人的自殺率位居世界第九。美國人下午五點就能準時下班,加班時間都用來和家人吃飯、陪伴。是因為美國人任務簡單嗎?其實美國人的工作效率並不低。據統計,美國人的勞動生產率是日本人的1.6倍。八小時的工作時間比八小時創造更多的價值。所以美國人單位時間創造的價值更多。
就能力而言,壹個人就是壹個公司。
培養自己的能力,打造個人IP,提升自己的產品思維、營銷思維、運營思維,讓自己成為產品人、營銷人、運營人,掌握公司必備的核心能力。羅振宇在2017跨年晚會上提出u盤生存,“自帶資料,不裝系統,隨時插電,自由配合。”讓我們逐漸積累自己的價值,脫離原來的傳統組織,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組織體系。
感情上,我有能力快速調整情緒,盡量減少內耗,專註於自己的目標。
今天看到壹句話——我是自己的心理醫生。
培養控制情緒的能力,用正確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緒,調整自己的情緒,理解和放松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態,不斷進行自我激勵和自我完善。
自由職業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自由。只有做好時間管理、效率管理、財務管理、身體健康管理、心理情緒管理,才能真正掌控這種自由。
如何控制這種自由?看看我們的大腦。
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有三套負責認知和決策的大腦系統,分別是反射腦、思考腦和儲存腦。
反射腦是我們人類獨有的,用於條件反射。基於原始人的行為,原始人在遇到危險時會迅速做出反應,要麽戰鬥,要麽逃跑。時間有限,工具有限,想都來不及。因此被稱為大腦的第壹反映。因其反應速度快,是原始人生存中不可或缺的“腦裝備”。然而,在現代社會,這種原始的反應已經阻礙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阻礙了與同事和領導的相處。不經思考,簡單粗暴的行為壹定是職場生存的障礙,對家人朋友更是肆無忌憚。反正不是外人,也經常傷親戚朋友的心。當我們饑餓和貪婪的時候,我們想吃什麽就吃什麽,這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要想更好的管理自己,就要用好自己的思維大腦。
思維腦負責抽象思維、邏輯分析和決策。思維腦工作的時候會消耗大量的能量,尤其是葡萄糖的消耗比任何器官都多,所以有些辦公室會為員工準備壹些下午茶,比如甜點、甜品飲料、咖啡等補充能量。思維腦除了消耗大量能量外,還有壹個特點就是專註力。思維的過程只能專註於壹件事,除非是相當熟悉,不再調動思維,而是利用熟練的程序記憶,留壹些腦力,比如開車時聽音樂,這樣就不會有安全問題。
所以,思考大腦就相當於關註大腦。
反射腦可以快速反應,思考腦可以抽象思考,接收信息,所以剩下的信息就需要我們的第三種大腦,存儲腦。
存儲腦負責信息整合、信息提取和記憶提取。與反射腦和思考腦不同,存儲腦在清醒時工作,通常在睡眠時工作。我們經常聽到失眠導致記憶力下降的原因也在這裏。
近年來流行的冥想練習,可以在壹定程度上幫助改善睡眠障礙,改變大腦結構,增強創造力。所以,在對大腦思考了很久之後,我們不妨做壹次冥想,幫助我們從思考大腦的工作狀態切換到儲存大腦。
了解了三個大腦機制,為了更好的為我們服務,有四種方法可以使用。
1.預先設定自動程序
1.結合離別給物體找壹個固定的位置,這樣在找物體的時候只用到了反射腦,節省了大腦的思考過程和時間。
2.衣物收納法,壹季只需要3-5件衣服,全套搭配好。妳每買壹件衣服,就會相應地放棄壹件,節省空間和時間,把時間用在更有創意的事業上。紮克伯格和喬布斯的衣櫃裏總是搭配著t恤和牛仔褲。就是出門的時候過於註重衣服的搭配,節省壹些時間和精力。
3.設定周壹到周日的固定食譜,節省時間,不用再擔心吃什麽。
二、雙腦操作法
1.在上下班的路上,聽聽電子書或者音頻課,讓反思腦和思考腦協同工作,壹次做兩件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邊做家務或運動邊聽音頻或思考,讓家務不再枯燥。讓運動增添不同的色彩。
3.排隊購物的時候,可以回復消息,淘寶購物,打親情電話,讓妳排隊的時候不再煩躁。
4.刷牙時聽60秒邏輯思維,掌握碎屑知識。
3.狩獵方法:火力全開,聚焦獵物。
1.早晨的奇跡,利用早晨的時間養成寫作的習慣,因為即使我們早上設置了不被打擾,也不會錯過重要的事情。
2.早晨是壹天中最清醒的時候,做最重要的事和最需要集中註意力的事是有效的。
3.挑壹天中最難的工作在早上完成,剩下的時間工作起來出奇的輕松,而且還充滿了自信和快感。
四個。休息壹下,更聰明地休息。
1.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如果反思型大腦和思考型大腦壹直工作和切換,我們的儲存型大腦就沒用了,不利於提高個人效率,更談不上更好的發展。
為什麽不在大腦短暫休息的時候,每天固定時間唱壹首歌,做幾個俯臥撐,跑步呢?
村上春樹這輩子做得最多最好的就是寫作和跑步。運動後產生的多巴胺對創作和靈感非常有效。
2.五分鐘線程法,降耗就是增效。
當突發事件擾亂了我們的工作進程時,我們應該立即做出判斷。如果能在五分鐘內解決,就應該立即切換處理。這樣既減少了堆東西的麻煩,又疏通了未來的時間管道,提高了效率,壹舉兩得。
三種大腦機制,四種應用方法,為我們的有效性增色不少。“知道者,壹縷藕引壹頭象,盲從者,壹千鐵棒打蒼蠅。”告訴我們成功的人都是用巧實力!努力不是壹味的低頭拉車,而是壹直擡頭看路,讓自己更清楚的看到未來要走的路。科學智能的用腦者是優秀自由職業者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