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來源網絡
新造車項目廣汽蔚來要落地北京的消息很瘋狂。雖然事實並非如此,但可以感受到北京對打造高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堅持。
近日,北京擬投資廣汽蔚來的消息受到媒體廣泛關註。據稱,如果雙方談判進程順利,廣汽蔚來的總部或新生產基地有望遷至北京。對於這個消息,廣汽蔚來並沒有否認,只是表示現階段不允許透露太多細節,下個月會正式披露。
此前,北極星汽車還與亦莊開發區子公司亦莊國投有過曖昧關系。早在今年5月,車壹條就了解到,北極星汽車與亦莊國投將合作落戶北京,而雙方早在去年165438+10月就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因此有未經證實的猜測,當時蔚來未能落戶北京很可能是被北極星叫停。
左手北極星,右手廣汽蔚來,中間是BAIC新能源ARCFOX,北京的新能源高端產業布局已經初具規模。但是,我失去了蔚來,選擇了北極星和廣汽蔚來。這壹操作難免被外界解讀為“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不過伊姐能理解北京的“羊死了再補”。誰能拒絕培養中國“特斯拉”的天賜良機?
據伊姐介紹,特斯拉最初在中國尋找工廠選址時,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北京,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未能落地。最終,特斯拉的超級工廠落戶上海臨港。對於特斯拉來說,這是其職業生涯轉折點上的壹個裏程碑事件。它落戶上海後,壹舉解決了資金、產能、市場幾大難題,銷量飆升,股價飆升,企業從困境走向風光無限。
毫不誇張地說,中國市場拯救了特斯拉,特斯拉也給上海市政府帶來了超出預期的收益。除了其超級工廠落戶臨港帶來的產業鏈相關企業、就業崗位、稅收等利益外,隨著特斯拉的發展,其在上海的投資也在不斷增加。
近日,特斯拉上海辦公室表示,特斯拉已確定在上海投資4200萬元建設超級充電樁工廠的計劃,還將在上海超級工廠設立全新的R&D中心,專註於整車開發、能源產品、充電設備等原創開發工作,全面推進特斯拉中國的本土化戰略。
汽車產業強省上海確立了汽車產業轉型的領頭羊地位,成為國內高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領跑者,這顯然觸動了同樣有產業轉型需求的北京。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亦莊國投內部的項目負責人也因為錯過了蔚來前期的戰略投資而被上級批評。
北京在產業轉型上並非沒有努力。早在2017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就將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重要力量,並於同年啟動了北汽新能源落戶亦莊的活動。同年年底,北汽新能源正式落戶亦莊;2065438+2008年3月,北京市政府在亦莊成立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簡稱“國創中心”),這是繼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之後的第二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這個國家級創新中心的申請方是北京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BAIC新能源、北汽集團、亦莊國投都是股東。國家創新中心由BAIC新能源牽頭,首批共建者包括北汽集團、吉利汽車、比亞迪、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百度等21家企業和科研機構。
不難看出,北京壹直想打造壹個龐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所以才會出現北京和蔚來之間的緋聞,但從反過來的結果來看,北京在蔚來和北極星之間選擇了後者。但目前造車新勢力中符合高端定位且有壹定基礎的選項並不多,所以最近接觸廣汽蔚來也在情理之中。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錯過了蔚來,如果選擇北極星和廣汽蔚來不是最好的選擇。但其實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北京也有自己的考慮。在蔚來和北極星之間選擇的時候,蔚來是最艱難的時刻,未來還有很多未知。另壹方面,北極星無論是背靠沃爾沃、吉利,還是自建工廠、已經量產的產品,看起來確實比隨時想“輸血延續生命”的蔚來更靠譜、風險更小。
至於是否真的攜手廣汽蔚來,或許確實可以算是壹個“亡羊補牢”的備用方案。以蔚來目前的發展勢頭,北京選擇以另壹種方式與之建立聯系,未必能再造壹個蔚來,但如果能創造出另壹種造車模式,也是壹種不錯的嘗試。但是,需要明確的是,廣汽蔚來和蔚來不是壹回事,甚至完全不同。
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秦最近在海口的壹次媒體溝通會上與媒體互動時發表了壹個耐人尋味的言論。秦表示,對於廣汽蔚來和長安蔚來而言,蔚來雖然仍是大股東,有出資,但扮演的角色更像是投資人,而不是參與實際運營的股東。在廣汽蔚來,有望牽手北京的檔口。蔚來高層的這句話耐人尋味,意味深長。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