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的故事幾乎可以貫穿壹部春秋戰國的歷史。戰國時,楚襄昭陽在宴席上不小心丟失了這件寶物,懷疑張儀偷竊,把張儀打了個半死,於是張儀入秦。其實昭陽真的很委屈張儀。
這和氏璧不知何故竟流到趙國,然後原封不動地上演了藺相如回秦的故事。到秦始皇統壹六國時,“遍天下,豈是王者之地?”率土地,莫非王臣”,而和氏璧,自然也是屬於秦始皇的。
秦始皇讓人用壹個玉瓶刻了這樣壹個國旨,希望它能作為憑證,作為代代相傳的信物。上面的“我受命於天,長生不老”幾個字,也是秦始皇的宰相李斯寫的。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周遊世界,船到達洞庭湖。突然,風浪大作,有人提出建議,把寶藏扔出鎮外,於是把玉璽扔進了湖裏。說來也怪,洞庭湖馬上就平靜了。
八年後,有人從湖底撈出這枚玉璽。當時,秦始皇正在華陰狩獵。那人拿著壹個玉璽擋道,還給了秦始皇,說:“還給祖宗。”(皇帝稱之為“真龍天子”,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皇帝,所以被稱為“祖龍”)
秦始皇雖然認為自己是“天命所歸”,但他的國家並沒有長生不老。當始皇帝屍骨未寒之時,劉邦進軍鹹陽,秦朝最後壹個皇帝子嬰將玉璽獻給劉邦。漢朝開國後,這枚玉璽代代相傳,成為皇位交接的證據。
王莽篡漢時,命大臣王順向太後(王莽的女兒)要玉璽。王莽的女兒作為漢朝的皇太後,壹心投奔漢朝,卻是被逼無奈。壹怒之下,她把玉璽扔到了地上。從此玉璽缺了壹角,王莽只好讓人給它鑲金。東漢光武帝劉秀打敗王莽,重新獲得玉璽,成為漢家的象征。
韓獻帝時,董卓捧帝使諸侯。諸侯聯合起來討伐董卓。經過激戰,打敗董卓,董卓隨漢獻帝遷至長安。當他離開時,他焚燒宮殿和挖掘墳墓。
聯軍先鋒孫堅率先沖入洛陽,撲滅皇宮大火,並在張健堂上搭起軍帳。他的軍士在廟南的壹口井裏撈起壹具女屍,上面掛著壹個密袋,裏面裝著壹個朱紅色的盒子,盒子上用壹把金鎖鎖著。他打開盒子壹看,裏面是壹枚玉璽(皇帝的印章),四寸見方,刻有五龍五扣,並刻有“篆書八字”四個字,上面寫著:“我乃天意所命,故能長生。”
程普告訴孫堅,這是國家法令,得之者有“九五”(做皇帝的運氣)。孫堅在聯軍中以忠勇著稱,但他看到漢朝的這件神器,不禁為之動容,於是回到江東養病,企圖成就其他大事。
聯盟首領袁紹得知此事,讓孫堅交出玉璽。孫堅否認,兩人幾乎動武,盟軍從此分裂。袁紹鎖拒絕後,通知荊州劉表,要半路截住孫堅,搶奪玉璽,於是展開了壹場“寶戰”。
孫堅拿到玉璽後沒有搶袁紹和劉表。但孫堅死後,據《三國演義》記載,他的兒子孫策,壹個惡霸,為了向袁術借兵,把玉璽給了袁術。《吳書》記載,袁術把孫堅的妻子吳作為人質,奪取了玉璽。
也是針鋒相對。袁術死後,廣陵知府徐瓊也從妻子手中接過玉璽,獻給曹操。曹丕棄漢自立,從漢獻帝手中接過玉璽,並巧妙地在玉璽側面刻了壹行小字:“魏收漢傳玉璽”。
僅僅45年後,這壹法令再次到達司馬燕的手中。上面沒有刻“金受魏印”的字樣。如果都像曹丕那樣刻,那後來奪取皇位的皇帝大概都沒地方刻了。但是後來的皇帝,不管這個玉璽上有沒有地方讓他們刻,紀念掠奪別人的國家,都要再刻壹個玉璽,因為這個刻有何弼顏色的玉璽丟了!
這枚玉璽從魏傳到西晉,經過前趙和後趙,落入前趙簡之手。苻堅被他的部將姚昌俘虜後,姚讓他交出玉璽,苻堅說已經給了東晉。作為敵國,苻堅沒有理由把玉璽還給實力遠弱於前秦的東晉。事實上,這個時候玉璽已經不見了。因為這壹時期中國的北方被少數民族政權所控制,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枚玉璽是某個少數民族部落的後裔丟失的。
姚萇自己想當皇帝,覺得傳不了玉璽。所以他在建立秦國的時候,就偽造了壹個“玉璽”。他的舉動激勵了所有想當皇帝的朋友。同時,後燕的慕容垂也鑄造了壹個。東晉司馬氏家族,曾經以正統自居。看到這種情況,他們趕緊偽造了壹個,但是把文字刻錯了,變成了“壽長,神帝”。他們還順便編造了壹個故事,說這個假聖旨是冉閔部的蔣幹送來的。
秦末“玉璽”在武帝滅秦後帶回建康(今南京)。東晉知道是假的,就滅了。東晉的,後來流入北齊。因為後燕的那壹枚在亡國後落入北周,北周滅北齊後,又滅了東晉“壽昌皇帝”的假玉璽。所以,這三個假印只是後言慕容垂當初做的那壹個,就算現在是假的也是真的。
這枚玉璽歷經宋、齊、梁、陳、北周、隋朝。618年3月,楊迪皇帝楊光在揚州江都被殺,死於隋朝。蕭後,太子元德拿著玉璽,逃往漠北突厥。唐貞觀四年,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小侯和太子元德返回中原,玉璽交給了唐力。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公元907年,廢了哀帝的玉璽,建了後梁。公元923年,李滅後梁,建後唐,並把玉璽傳給後唐。
最後壹個掌握聖旨的皇帝是五代唐末的皇帝李從珂。公元936年,後晉的石敬瑭攻陷洛陽,他在宮中自焚,朝廷所有的東西同時投入火中。從此,聖旨神秘失蹤,銷聲匿跡。
北宋趙匡胤建國後,沒有傳璽的記載。以後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印,而且不止壹個,但是沒有傳國玉璽。
雖然後來的很多朝代都聲稱找到了國家的玉璽,但都是捏造出來證明自己“受命於天”。
江山其實不是靠玉璽來決定是否“長生不老”的。歷史已經證明了這壹點。造玉璽的人死在來世,得玉璽的人永生不死。而且,既然我們推翻了別人的政權,接受別人的法令就有些荒謬了。
我們中國人壹直糾結於正統與非正統之爭,因此,我們迷信這些流傳玉璽的神話。其實“正統”是最難把握的。之後國家的玉璽變成了三個。妳覺得哪個是正統?
千百年來,人們從未放棄尋找玉璽的下落,但它卻如石沈大海般消失了,玉璽的下落成了長期困擾人們的歷史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