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七年級誰有地理、生物、政治或者歷史的復習?謝謝妳。

七年級誰有地理、生物、政治或者歷史的復習?謝謝妳。

八年級物理基礎知識集(壹)

第壹章是聲音現象。

第壹節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壹: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發聲的條件:壹、要有發聲體;第二,發聲體要振動。

2.振動物體聲源。

3.所有發出聲音的東西都在振動,振動停止了,聲音也停止了,但聲音不壹定會停止。

4.氣體、液體和固體都可以因振動而發出聲音。

比如風聲、雨聲、讀書聲、讀書聲分別是氣體、液體、固體振動發出的聲音。

二: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媒介。固體、液體、氣體都是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比如月球上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波通話。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2.聲速:即聲音每秒鐘傳播的距離。

聲音傳播的速度與介質的類型和溫度有關。

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最慢。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

3.回聲:聲音遇到障礙物時被反射,然後傳入人耳形成回聲。

只有當回聲到達人耳的時間比原聲晚0.1秒以上,或者障礙物距離人至少17米時,人耳才能將其與原聲區分開來,否則會與原聲混合,加強原聲。

註:1。不要以為只要物體振動,就壹定會發出人耳能聽到的聲音。

2.不要以為只要聽到聲音兩次就壹定是回聲,沒有聽到兩次就壹定沒有回聲。

問答題

1.打雷時聽到的連續雷聲是連續雷聲形成的嗎?為什麽?

答:不是,打雷時聽到的連續雷聲是聲音被山和雲多次反射的結果,形成回聲。

2.2002年暑假,北京大學5名學生攀登珠穆朗瑪峰發生雪崩,釀成重大事故。請分析壹下:為什麽在雪地裏爬山不大聲喊?

答:登山者或探險者進入雪山或洞穴時,壹般禁止大聲喧嘩。這是因為山上的雪堆和洞穴中的巖石支撐可能非常脆弱,大聲喊叫會引起空氣振動,當它到達雪堆或巖石時會引起它們振動,從而可能引起雪崩或洞穴坍塌,從而危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進入此類區域不要隨意喧嘩。

3.請想象壹下,如果“音速為0.1m/s”,我們的世界會發生什麽?請寫出四個相關的合理場景。

回答:(1)兩個人面對面說話,需要壹段時間才能聽清。

(2)閃電過後很久才能聽到雷聲;

(3)發令槍響後運動員起跑時間長;

(4)燃放煙花時,看到煙花後要過很長時間才能聽到禮炮聲。

4.小明想測量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請幫助小明設計壹個實驗方案,寫出實驗設備和步驟。

方法1:裝備:發令槍、秤、秒表。

步驟:(1)用刻度尺測量發布地點到計時地點的距離s;

(2)讓發令槍響,讓另壹個人在計時地點記錄從看到煙到聽到響聲的時間t;

(3)用公式V = s/t計算聲速..

方法二:裝備:體重秤和秒表。

步驟:(1)站在遠離建築物的地方喊,記錄從喊到聽到回聲的時間t;

(2)用標尺測量人到高樓的距離s;

(3)用公式V = 2s/t計算聲速..

5.小李想驗證“聲音傳播需要媒介”這個結論。請幫她設計壹個實驗來說明這個結論的正確性。

答:設備:鬧鐘、玻璃罩、排氣扇。

方法:將響鈴鬧鐘置於密封的玻璃罩中,用氣泵將其中的空氣逐漸抽出。發現鈴聲越來越小,最後聽不到鈴聲,證明聲音傳播需要媒介。

我們如何在第二節聽到聲音

壹:人耳的結構(略)

2: 1.人聽到聲音的過程:外界的聲音引起振動,這種振動通過其他組織傳遞,傳遞信號,使人聽到聲音。

2.聲音傳播的兩種方式:

①空氣傳導;②骨傳導。

3.人耳聽到聲音的兩種方式:

①聲波-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聽神經-大腦。

②聲波-聽小骨-聽神經-大腦。

4.人耳必須具備聽到聲音的條件:

首先,發聲器每秒振動20-20000次;

其次,要有傳播聲音的媒介;

第三,要有壹個好的器官(人耳)接收聲音。

三:雙耳效果:

聲源到兩耳的距離壹般不同,聲音到達兩耳的時間等特征也不同,從而可以判斷聲源的位置。

應用:由於雙耳效應,我們聽到的所有聲音都是立體聲。

註意:不要以為人沒有聽覺就感知不到聲音。

問答題

1.讓壹個同學蒙著眼睛坐在教室中間。然後,妳站在同學前面或者後面,拍手。同學能準確判斷出妳拍手的地方嗎?為什麽?

回答:妳無法正確判斷擊掌的位置,因為人們是通過“雙耳效應”來判斷聲源的方向的,而當妳站在同學和擊掌的前面或後面,聲源到兩耳的距離是壹樣的,所以兩耳感受到的時間是沒有區別的,不會有雙耳效應,所以妳無法準確判斷聲音的方向。

2.音樂家貝多芬失聰後,只是用牙齒咬住棍子的壹端,另壹端靠在鋼琴上聽自己彈奏的聲音,從而繼續創作。請說明原因。

回答:聲音也可以通過頭骨和下顎到達聽覺神經,引起聽覺。貝多芬就是用這種方式,也就是骨傳導,來創作的。

3.如果妳是舞臺音響師,如何讓觀眾聽到更好的立體聲?

回答:在聲源周圍多放壹些麥克風,相應的在聽眾周圍多放壹些揚聲器(音箱),聽眾就能聽到更好的立體聲。

4.用牙齒咬住手表,雙手捂住耳朵。妳會聽到滴答的聲音加強了許多倍。這是什麽意思?

答:骨頭可以傳聲,傳聲效果很好。

5.許多內部聽力完全的聾人也能隨著音樂的節拍跳舞。妳知道為什麽嗎?

回答:這是因為音樂的聲音通過地板和他的骨頭傳到耳膜,使其振動產生聽覺。

第三節聲音的特點

壹:語氣

1.概念: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

2.決定因素:發聲體的振動頻率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3.頻率:1秒內發聲體振動的次數,單位:Hz,符號:Hz。

人耳的聽覺範圍:20-20000赫茲。20 Hz以下的聲音稱為次聲,20000 Hz以上的聲音稱為超聲波。

(緊縮波形的頻率高)

第二:響度

1.概念:聲音的強弱(大小)稱為響度。

2.決定因素:發聲體的振幅決定。

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與人耳和發聲體之間的距離有關。離發聲體越遠,響度越小。

3.提高響度的方法:

壹是減少聲音的分散;二是減少人耳到聲源的距離。

三:音色

1.概念:聲音的質量。

2.決定因素:發聲體本身

註意:不要以為音高高,響度就壹定高。

問答題

1.將開水倒入空熱水瓶中。熱水瓶發出的聲音是怎麽來的?這個聲音的變化規律是什麽?

答:熱水瓶裝滿水後,引起水面的氣柱震動,發出聲音。隨著水面上升,上方的氣柱變短,氣柱振動加快,使得氣柱發出的音調越來越高。氣柱的振動幅度和響度變小。

2.冬天,寒風吹在野外的電線上,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夏天就聽不到了。為什麽?

答:由於冬季天氣寒冷,電線因冷收縮,振動頻率高,音調高;夏天天氣熱,電線膨脹松弛,振動頻率低,音調低。

3.當蜜蜂帶著花蜜飛行時,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動300次,當它不攜帶花蜜時,它平均每秒振動440次。有經驗的養蜂人能分辨出蜜蜂是否采集了花蜜。這有什麽依據?

答:根據聲音的音調不同。蜜蜂攜帶花蜜時,翅膀振動的頻率較小(300次/秒),音調較低;沒有花蜜時,翅膀振動頻率高(每秒440次),頻率高,音調高。

4.人們聽不到蝴蝶飛舞的聲音,卻能聽到蚊子飛來飛去的嗡嗡聲。為什麽?

答:能引起人聽覺的聲音頻率範圍是20~20000Hz,蝴蝶翅膀振動的頻率小於10Hz,低於人耳的聽覺範圍,所以人耳聽不到蝴蝶飛舞的聲音;蚊子翅膀的振動頻率為500~600Hz,在人耳的聽覺範圍內,人耳可以聽到蚊子飛行時發出的聲音。

第四節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1.噪音的概念:①發聲體不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2)壹切影響人正常學習、工作和休息的聲音,以及幹擾人聽的聲音,都屬於噪聲。

二:噪音的等級和危害

1.人們用分貝(dB)來表示聲音的強度。

2.聽力下限為0分貝,聲音不得超過90分貝;為了保護聽力;為了保證工作學習的聲音不能被超越;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要超過50分貝。

3.噪音控制:

1.控制噪音的產生;2.阻止噪音的傳播;

3.在人耳中變弱。

註意:不要以為優美的音樂壹定不是噪音;

不要以為0 dB的聲音就意味著沒有聲音,沒有物體振動。

問答題

1.有人說音樂是樂音,所以樂音不會變成噪音。妳認為這種觀點正確嗎?

答: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從環保的角度來說,所有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是噪音,幹擾他們想聽的聲音的聲音也是噪音,所以音樂聲音可以變成噪音。

2.無聲手槍為什麽“無聲”?

回答:因為靜音手槍在聲源處衰減了聲音,所以這是第壹種衰減噪音的方式。

3.墻壁的傳聲性能比空氣好很多,但門窗關閉後,從外面傳入室內的聲音明顯減弱。為什麽?

答: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遇到墻壁、玻璃等障礙物時,大部分會被反射回來。所以門窗關閉後,傳遞給尹的聲音會減弱,這是降低傳播過程中噪音的壹種方式。

4.為什麽文明衛生的城市都要求種樹種草?

答:植樹種草不僅可以美化城市,更重要的是,樹木和鮮花可以吸收和減弱噪音,使城市更加安靜,讓人們放松心情,享受大自然。

5.如果妳是城市建設的規劃者,妳會采取什麽措施來減少噪音帶來的危害?

答:①種樹種草②設置隔音板③工廠、車間、娛樂場所等。遠離居民區④禁止在市區鳴笛。

6.冬天嘈雜的馬路在降雪後顯得格外安靜。原因是什麽?

答:道路上的噪音主要來自各種機動車輛發出的噪音。降雪過後,道路上覆蓋了壹層厚厚的雪。這時候路上的雪更柔軟,成為了更好的吸音材料,噪音被雪吸收了。因此,降雪後的道路比平時安靜了許多。

第五節聲音的使用

壹:利用聲音傳遞信息:

比如b超,聲納,。

二:利用聲音傳遞能量:

如超聲波清洗精密儀器;用超聲波粉碎物質;超聲波除塵潔牙。

註意:不要以為遠距離測量壹定要用聲納。

[實驗和問題]

1.科幻片裏有壹個場景:壹艘宇宙飛船在太空中遇險。在營救另壹艘飛船的途中,它突然聽到遇險飛船的巨大爆炸聲,然後看到爆炸火光。請向導演指出這壹幕中的兩個科學錯誤。

回答:(1)太空中聽到了爆炸聲(真空中沒有聽到爆炸聲)。

(2)先聽到爆炸聲再看到爆炸的火光(光速大於音速)

2.光和聲音的傳播有什麽區別?

答案:(1)光可以在沒有介質的真空中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無法傳播聲音。

(2)壹般來說,介質密度越大,光速越小,但聲速越大。

(3)光速遠大於音速。

3.為什麽在房子裏說話比在野外說話聲音大?

答:在房間裏說話時,回聲和原聲混合在壹起,加強原聲,所以聽起來聲音更大。

4.電影院放映廳的墻壁上裝飾著坑洞,俗稱“吞泥”。它的目的是什麽?

答:吞泥是坑坑窪窪的,它的作用是讓撞擊墻壁的聲音不被反射到聽眾身上,從而避免混響,也就是減弱回聲。

第二章光的現象

第壹節光的傳播

壹:光源:能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二:光的傳播

1.光在相同的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例如,光在空氣、水和玻璃中的傳播路徑是直線。

2.光也可以在沒有介質的真空中傳播。

3.應用:日食、月食、針孔成像、陰影形成等。

第三:光速

1.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c=,空氣中的光速和真空中的光速非常接近。也有人認為,光速在水中是在真空中,在玻璃中是在真空中。

註:1。因為光速比音速快得多,所以打雷的時候雷電是同時發生的,但總是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2.光年是光在壹年內傳播的距離,光年是長度的單位。1光年= m。

易錯點:忽略光線直線傳播的條件。

[實驗和問題]

請設計壹個實驗,驗證光在均勻介質中直線傳播。

答案:方法1:分別找兩塊紙板,在上面挖兩個小洞,用手電筒照射。發現只有當兩個小孔在壹條直線上時,光才能通過,說明光在均勻介質中是直線傳播的。

方法二:點壹個蚊香,讓激光束穿過煙霧。發現紅色激光束沿直線傳播,說明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方法三:將空氣清新劑沿激光照射方向噴灑,發現紅色激光束沿直線傳播,說明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方法四:在塑料瓶中裝滿煙霧後,用瓶蓋密封,讓激光束從塑料瓶底部進入,這說明光在均勻介質中是直線傳播的。

方法五:將幾滴牛奶滴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搖勻,讓激光束垂直射入水中。發現紅色激光束在水中直線傳播,說明光在均勻介質中傳播。

2.請設計壹種方法來估計閃電離妳有多遠。

回答:看到閃電,馬上按下秒表,開始計時。當妳聽到雷聲時,再按壹下秒表。這個時間就是雷聲從發生的地方到達妳耳朵的時間。用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乘以雷聲的傳播時間,就可以求出雷聲的傳播距離(即s=v聲T),也就是妳和雷聲發生的地方之間的距離。因為在空氣中,光速比音速快得多,所以光的傳播時間很短,可以忽略不計。

3.瑪麗·居裏夫人有壹天想測試壹下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就問:“到目前為止妳見過的最大的影子是什麽?”當其他學生還在努力思考時,他們中的壹個人只用了壹分鐘就做出了正確的答案。妳能回答嗎?

甲:晚上。陰影是由光的線性傳播形成的。在我們平時看到的陰影中,最大的是黑夜。當太陽在地球的另壹邊,我們這邊,由於光的線性傳播,形成了地球的影子,也就是黑夜。

4.100米的計時員是聽到槍聲還是看到煙才算完時間?為什麽?

回答:發令槍冒煙的時候就要開始計時,因為光速比空氣中的聲速快很多。如果等到聽到槍響,妳就錯過了聲音在空氣中傳播100m所需的時間,即t = s/v = 100m/(340m/s)= 0.29s .

5.壹座政府辦公樓前,旗桿上飄揚著壹面五星紅旗。請根據光的直線傳播定律,設計壹個測量旗桿高度的方案。

回答:用刻度尺量壹根竹竿的長度和旗桿的影子長度就可以了。將竹竿立在旗桿旁,測量竹竿的影子長度。根據竹竿的長度/竹竿的影子長度=旗桿的長度/旗桿的影子長度,我們可以得到旗桿的長度=(竹竿的長度×旗桿的影子長度)/竹竿的影子長度。

第二節光的反射

壹:1。光的反射:

當光從壹種物質發射到另壹種物質的表面時,壹些光會回到原來的物質並傳播。

當光線照射到所有物體的表面時,都會被反射。我們可以看到不發光的物體,因為它們的反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2.六大基本要素:“壹點兩角三線”

3.光反射定律:

(1)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線在同壹平面上;

(2)反射光和入射光在法線兩側分開;

③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④光路可逆。

當光線垂直入射到物體表面時,反射角等於入射角,等於度。

二: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1.當平行光線照射到光滑表面時,反射光仍然是平行的,這稱為鏡面反射。

2.平行光打在粗糙表面上,反射光向四周擴散的反射稱為漫反射。

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異同

鏡面反射

漫反射

* * *相同點

每條光線反射時,都遵循光反射定律。

差異

反射面是表面光滑的平面,平行光束反射後仍是平行光。

反射面表面粗糙不平,平行光向各個方向反射。

應用示例

平面鏡反射的光可以照亮井底。

用粗糙的白布做幕布放映影片。

易錯點:1。區分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2.不能正確判斷反射角和入射角。

問答題

1.晚上關燈,讓房間更暗。在桌面上鋪壹張白紙,在紙上放壹面小平面鏡,讓手電筒直射平面鏡。從側面看,是鏡子亮還是白紙亮?為什麽?

答:白紙是亮的。因為平面鏡的鏡面是光滑的,鏡面反射,垂直入射到鏡面上的光被垂直反射回來。從側面看,幾乎沒有光線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平面鏡看起來很暗;但白紙表面粗糙,白紙是漫反射的,反射光向四面八方照射,所以從側面看,白紙更亮。

2.雨後的那個晚上,剛剛放晴,雖然地面是幹的,但還是有很多水窪。為了不踩到水池,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哪裏有水?

答:水面是平的,就像壹面平面鏡。當月光照在水面上時,會發生鏡面反射,所有的反射光都指向同壹個方向。當人們面對月亮時,許多反射光會進入人眼,所以看起來這些水坑是明亮的。當人們背對月球時,幾乎沒有反射光進入人眼,所以看起來這些水坑很暗。但是路面是凹凸不平的,當月光照在路面上時,會向各個方向漫射和反射光線。所以對著月光看比水平面暗,對著月光看比水面亮。所以,逆著月光走的時候,地上比較亮的地方是水池;背著月光走,地上黑暗中有壹潭。

3.為什麽黑板“反光”我看不清字?如何讓黑板不“反光”?

答:我們看黑板時,進入我們眼睛的光有兩部分:壹部分是在粉筆字上漫反射的光;第二個是人物周圍黑板的漫射光。前者比後者強,所以妳可以清楚地看到黑板上的字符。如果書寫處的黑板是光滑的,就會有鏡面反射,將等量的入射光向同壹方向反射到黑板上。在這個方向,鏡子反射的強光掩蓋了粉筆反射的弱光,所以粉筆看不清楚。要使黑板不“反光”,就要使其表面粗糙,比如在毛玻璃上刷黑板漆,使其不鏡面反射入射光。

第3節平面鏡成像

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像是直立虛像,像和物關於平面鏡對稱。

(2)圖像和物體大小相等。

圖像與物體大小相同,與平面鏡的距離無關,所以僅憑人眼的視覺效果是感受不到的。

(3)像和物的連線垂直於鏡面,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4)形象是事物的對立面。

奇妙的是物體等距,邊線與鏡子垂直。

例小文站在平面鏡3m處,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影像,是光的現象形成的。從她的形象到鏡子的距離是米;當她靠近1m處的鏡子時,影像到她的距離是m。

2虛擬圖像

(1),點成像

如課本上的圖片所示,鏡子前面有壹個發光點S,可以發出無數的射線。畫出兩條光線SA和SC,經過鏡子反射後會以AB和CD的方向進入人的眼睛。當人們逆著反射光線的方向看時,感覺這些光線似乎來自於它們在鏡子後面的延長線上的交點S1,就像在S1處有壹個發光點的感覺,s。

(2)體積成像

壹個鏡面物體可以看作是由許多點組成的,每個點在鏡子中都有壹個像,這些像構成了物體的像,所以可以看出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也是虛像。

虛像的應用不是由實際光線匯聚而成,而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

雙江塔的影子是著名的“蕪湖十景”之壹。從中統橋向北望去,中江塔矗立在青弋江與長江交匯處的堤岸上,掩映在霞光與水中,如圖。“塔影”其實是光形成的(填“實像”或“虛像”)。

2.平面鏡的應用

1,只改變光束的傳播方向,不改變光束的會聚和發散性質。

2、平面鏡能成像:平面鏡能形成壹個直立的、平等的虛像。

比如用平面鏡化妝,用平面鏡試穿衣服鞋子,用平面鏡檢查舞者動作是否規範等等。平靜的水面和光滑的金屬表面都有平面鏡的作用。

3.潛望鏡:潛望鏡是利用平面鏡改變光線方向的壹個例子。

最簡單的潛望鏡就是在管道的上角和下角各裝壹面平面鏡。兩個平面鏡相互平行,並且都與水平方向成45°角。高的物體在水平方向射出,進入觀察者的眼睛,這樣就可以從潛望鏡上看到被遮蔽物遮擋的物體。

比如牙醫不用平面鏡,激光水平儀都是用平面鏡來改變光線的方向。

三。球面鏡

球面鏡包括凸面鏡和凹面鏡;凸面鏡發散平行光束,凹面鏡會聚平行光束。

汽車後視鏡、街角反光鏡;都是凸面鏡,手電筒、太陽竈、反射式天文望遠鏡的反射裝置都相當於凹面鏡。

1,凸面鏡:

凸面鏡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為反射面,使壹束平行光射向凸面鏡,反射後變發散。

凸面鏡有開闊視野的作用,常用作汽車的後視鏡、街角的反光板、餐具中的不銹鋼勺子。它們的外表面是凸面鏡。

2.凹面鏡:

凹面鏡使用球體的內部作為反射面。讓平行光束射向凹面鏡,反射後會聚。

凹面鏡常用作太陽竈、手電筒、汽車大燈、反光望遠鏡、餐具中的不銹鋼勺子的燈碗,相當於凹面鏡。從我們的日常觀察中發現,凹面鏡可以變成壹個直立的、放大的虛像。哈哈鏡的鏡面由凸面鏡和凹面鏡組成。人的形象既有放大的也有縮小的,胖瘦不均,讓人忍俊不禁。

比較

面部鏡子

種類

平面鏡

球面鏡

凹透鏡

凸面鏡

成像原理

反射

對光的影響

既不收斂,也不分散。

有收斂作用

具有發散功能

圖像的性質

垂直、相等、虛像

直立的,放大的,

虛像

勃起,還原,虛像

app應用

潛望鏡、梳妝鏡

太陽竈,

汽車前燈

汽車後視鏡拐角處的鏡子

問答題

1.為什麽汽車上的後視鏡都用凸面鏡而不是平面鏡?

答:由於通過同樣大小的平面鏡從凸面鏡觀察的範圍較大,所以在汽車後視鏡中使用凸面鏡,使駕駛員能夠從鏡子中觀察到車後較大範圍內的物體,有利於行車安全。在道路的拐角處安裝了壹面巨大的凸面鏡,讓過往車輛和行人可以在繞行的另壹側大面積看到交通情況,避免發生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