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建設是指品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品牌管理的手段和過程。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企業信息化已經成為品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保障。品牌應采取積極措施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進程。品牌2.0理論指出,信息化建設是品牌矩陣皇冠部分的支撐網絡,壹個龐大的品牌識別系統必須有壹個強大的信息化建設體系。如果信息化建設達不到品牌識別系統的要求,品牌識別系統也會受到傷害,會自動降低到現有信息化建設系統所能支持的規模,這就是品牌矩陣的自我調整過程。根據這個原理,我們可以解釋壹個現象:為什麽有些品牌設計了很好的品牌識別系統,乍壹看像是很有競爭力和發展前景的品牌,但並不能長久,馬上就出現了負面的品牌效應(品牌負面元素的曝光損害了品牌聲譽)。

目的

信息化建設包括企業規模、電話通信、網站和電子商務的投資、客戶資產管理和質量管理體系的成果等。信息化建設是品牌生產、銷售和服務的核心支撐平臺,隨著信息技術在企業中應用的深入,信息化建設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未來,甚至很多企業只會依靠信息化建設來生存。

信息化建設在品牌指數數據模型中的權重為10分。當品牌在企業規模、傳播體系、網絡、電子商務、客戶資產管理、質量管理等方面有積極的建設內容時,品牌指數會給予加分。

在品牌2.0的理論體系中,信息化建設作為品牌矩陣皇冠部分的支撐,屬於自聯系,也就是品牌矩陣可以主導的部分。

品牌信息化建設必須具體分析,系統實施。品牌信息化建設壹定要根據品牌的本地情況來實施,不要好高騖遠。在中國,信息化建設失敗的案例非常普遍,尤其是在CRM和ERP領域。對於品牌來說,錯誤的信息化建設決策可能會比沒有進行有效的信息化建設帶來更大的風險。

2008年信息化三大亮點

2009年2月65438+2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工信部成立後召開的首次工作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作了題為《應對困難和挑戰確保平穩較快發展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報告,要求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要認真學習貫徹張德江副總理重要講話精神,開拓進取,紮實工作,扭轉當前工業增速下滑趨勢,確保工業平穩較快發展。

2008年突出了三大成就。

在總結2008年主要工作時,李說,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取得重大勝利的壹年。特別是下半年以來,面對日益嚴峻的工業經濟形勢,全系統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重大戰略決策,推動壹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和實施,克服困難,確保工業穩定增長。

2008年,在信息產業相關領域,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壹是紮實推進科技創新。組織實施了重大科技項目、重大裝備、關鍵技術、重點產品研發和產業化項目。完善標準制定機制,全年發布標準1676項,淘汰落後標準445項,積極參與信息產業相關國際標準的制定。各地大力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建設了壹批企業技術中心和行業重點實驗室。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達到575家,建立了壹批產業聯盟和公共技術平臺。

2.通信業改革發展和奧運安保取得顯著成績。隨著電信體制改革,電信市場監管力度加大,基礎電信市場三大骨幹企業順利重組。TD-SCDMA發展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成功為奧運會提供商用服務,實施36項措施中的21,全面啟動二期網絡建設,確定三年發展規劃。加強了無線電的集中統壹管理,維護了電波秩序。全力做好奧運會科技研發、通信保障、無線電和信息保障等工作,為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做出了突出貢獻。

第三,深入推進信息化建設。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鋼鐵、石化、煙草等行業,對上海、江蘇、廣東等地的產業升級作用明顯。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穩步開展,98.5%以上的市級政府和85%以上的縣級政府建立了政府網站。農村信息化廣泛開展,湧現出寧夏等壹批典型。

2009年四項倡議的後續行動

李強調,2009年是實施“十壹五”規劃的關鍵壹年。做好全年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對於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確保增長、發展、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重點做好九個方面的工作,與信息產業相關的工作包括:

壹是大力支持重點產業發展,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包括落實鼓勵服務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大力發展R&D設計、技術咨詢、現代物流、融資信貸等產業服務業,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軟件外包等產業發展。

二是抓好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裝備的研制,促進技術進步和成果轉化。

加強重點領域技術研究,做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在電子信息領域,重點支持軟件、集成電路、下壹代網絡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推動出臺新的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政策。認定壹批國家重大裝備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行業重點實驗室,建立重點行業技術服務平臺,支持產業聯盟、專利池等創新形式。

組織實施重大科技項目,突破壹批核心技術。在16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或參與了“核高基礎”、VLSI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新壹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等9個項目。

加強標準管理,迅速扭轉標準化工作的落後局面。標準是技術的高端。根據產業發展和行業管理的迫切需要,完善產業標準化運行機制,使標準與規劃和產業政策相協調,促進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的銜接。2009年要全面清理標準,重點清理10以上的標準。加快制定軌道交通裝備、民用船舶、節能、安全生產等壹批關鍵標準,做好4G標準國際化工作。

第三,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

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覆蓋面廣、滲透力強、帶動作用明顯的優勢,圍繞工業產品R&D和設計、過程控制、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提高自動化、智能化和管理現代化水平,促進傳統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要結合工業技術改造,繼續實施信息技術應用“倍增計劃”,發展應用電子技術、工業軟件和工業應用解決方案,為技術改造和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提供支撐。

指導和推進信息化建設。深化電子政務應用,提高已建關鍵業務系統應用水平,促進系統間業務協同,促進政務信息共享。繼續開展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和試點工作。推動農村信息化深入發展,推進“三網融合”。開展重點行業信息化評估。推進企業電子商務服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繼續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工程。

協調和維護國家信息安全。推進國家信息安全體系建設,加強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等基礎工作,實施政府部門互聯網安全接入工程。加強對政府部門和重點行業信息系統信息安全工作的協調、監督和檢查。加強信息安全戰略研究,制定信息安全服務管理政策,發展信息安全產業,推廣國產信息安全產品。規範電子認證服務市場秩序。

第四,推進通信行業改革和監管,做好TD-SCDMA發展工作。

通信行業移動化、寬帶化、IP化、融合化趨勢日益明顯,傳統語音業務向綜合信息業務轉型步伐加快,市場競爭格局發生新變化。進壹步深化電信體制改革,創新商業模式,推廣新技術新業務,拓展行業應用市場,拓展升級產業鏈。2009年業務總量增長約15%,業務收入增長約6%。

以發放3G牌照和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為契機,加快TD發展。國內發展3G的條件已經成熟,將發放3G牌照。預計未來兩年3G投資約為2800億元。要制定和實施電信體制改革的配套監管政策,進壹步優化競爭格局。各運營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規劃加快3G網絡建設。TD-SCDMA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政府部門要繼續給予大力支持,逐項落實支持措施。加強運營業與制造業互動,發揮產業聯盟作用,推進核心芯片、終端、測試設備產業化,加強增強型技術研發。運營企業要全力做好二期網絡建設,擴大網絡覆蓋,豐富業務應用,實現大規模商用。

服務社會民生,加強新形勢下的電信監管。針對電信重組後的新情況,引導企業進壹步規範市場行為,促進公平有序競爭。積極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建設,減少和避免重復建設,進壹步規範通信建設市場的招投標行為。抓緊出臺支持增值電信業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實施分類管理,促進規範發展。以市場化為導向,推進電信資費管理方式改革,著力解決互聯網架構、網絡互聯互通等熱點難點問題,依法查處和打擊各種侵害用戶權益的違法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落實企業責任,凈化網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