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推動中醫藥人才高質量發展?權威答案來了。

如何推動中醫藥人才高質量發展?權威答案來了。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問:如何促進中醫藥人才高質量發展?權威答案來了。

新華社記者田、穆鐵成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四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新時期中醫藥人才工作的意見》。我國中醫藥人才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未來有哪些重點和新舉措?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負責同誌進行了詳細介紹。

充分發揮中醫藥高層次人才?頭雁效應?

意見提出,加快集聚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並提出培養中醫藥領域戰略科學家等措施。

?十三五規劃?此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通過實施黃綺中醫藥人才計劃,培養了65,438+049名黃綺學者和65,438+000名黃綺青年學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長盧介紹,我國通過實施黃綺工程、評選表彰國醫大師和全國名老中醫、建設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等方式,大力加強中醫藥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

2019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統籌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等高層次人才選拔,探索中醫藥人才單獨計劃、自主評價。?中國工程院在院士評選中率先支持單獨組和單獨計劃。2019至今,中醫藥領域新增6名兩院院士。?魯對說:

目前,中醫藥高層次人才總體上仍然短缺,尤其是有影響力的領軍人才。盧表示,到2025年,要選拔培養300名左右學者和青年學者,1200名優秀中醫臨床人才,65438+萬名中醫骨幹人才,建設壹批中醫藥創新團隊和中醫藥重點學科,培養壹批中醫藥博物館骨幹人才等基層實用人才。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技教育司副司長陳新宇表示,下壹步將積極配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等部門加大中醫藥人才培養力度,加快培養中西醫結合高層次人才和能夠提供中西醫結合服務的全科醫生。

夯實基礎中醫人才基礎

中醫藥服務在基層深受群眾歡迎,但長期以來,基層中醫藥人才?招不到,下不去,留不住?問題比較突出。為此,《意見》提出了擴大基層人才供給、促進人才向基層流動等措施。

郭輝說,怎麽樣?十三五規劃?期間,我國通過農村免費培養醫學生、中醫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轉崗培訓、基層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等措施,擴大基層人才供給,搭建基層人才成長平臺。

陳新宇介紹,自2010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牽頭組織實施了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項目,中醫藥專業定向醫學生招生規模在項目中不斷擴大。

?還有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等人員培訓項目。這些項目每年共培養了2萬多名中醫藥人才。?陳新宇說,這些中醫藥人才已經成為基層臨床醫生的骨幹力量。

為促進人才向基層流動,明確中醫醫師應當在縣級以下醫療機構或者對口支援醫療機構累計服務年限1年以上。

?同時也支持各地成立基層職稱評審委員會或評審組,對基層壹線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實施?定向評價和定向使用?進壹步暢通中醫藥人才在基層的職業發展渠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副處長劉冬梅說。

中醫大專學歷?重視經典,閱讀經典,做壹個強勢的老師?

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王其明介紹,我國構建了獨具特色的現代中醫藥教育體系,形成了從高等職業教育、本科教育到碩士、博士教育的多層次、多類型辦學格局,初步建立了以?5+3?以中醫人才為主體的培養模式。

意見提出,推進中醫藥課程教材教法改革,加強學生中醫藥思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全面推廣中醫專業的院校?教師教育與建立早期隨師隨訪和早期臨床學習相結合的教育模式。

?重視和加強中醫經典教學是新時期中醫教育的落實?傳承精髓,保持完整,不斷創新?需求的核心本質。?王其明說,教育部提出要加強和改進?重視經典,閱讀經典,做壹個強勢的老師?提高中醫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育部還將采取多種措施優化中醫藥人才培養。比如,增加中醫專業經典課程的比重,加快建立以中醫經典課程為基礎的課程體系;建設約10個國家級中醫藥教師發展示範中心,實施優秀中醫藥教師培訓計劃;強化附屬醫院中醫臨床教學主體功能,將師徒教育貫穿臨床實踐教學全過程,強化實踐教學?看病抄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