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慧養老是以信息通信技術為工具,連接各種服務系統,為社會提供養老服務的新型養老模式。與傳統的家庭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相比,“智慧養老”模式有其獨特的優勢,這也使得“智慧養老”的潛力受到各方重視。
2022年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就業方向及前景
智慧健康醫療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醫學、預防醫學、管理學、經濟學、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理論,接受健康檢測、評估與幹預、溝通技能、健康管理思維等健康管理技能的基礎培訓,掌握常見病、慢性病的診斷和預防原理,具備健康危險因素幹預的專業技能和終身學習能力。
智能健康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學生畢業後主要在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健康管理公司、健康保險公司、醫藥企業、健康體檢中心、療養機構、康樂中心、養老服務機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機構、健康管理機構從事健康服務與管理、培訓與策劃工作。
健康管理在國內還處於起步階段,現在健康管理師的主要就業方向有健康管理公司、營養保健公司、體檢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健康管理師現在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壹個新職業,選擇這個專業很有前途。未來5-10年,我國需要健康管理師800多萬人,醫院、社區、健康管理機構、體檢中心、健康俱樂部等都急需健康管理師。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現代管理理論、健康服務與管理理論、方法和實踐技能,具有公共意識、公共責任、良好的科學素質、人文素質和創新精神,能夠從事健康檢測、分析、評價、幹預等健康服務工作。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後可以從事什麽工作?有前途嗎?
很多同學擔心畢業後不知道做什麽,因為每個專業都有對口的專業,否則教育部不會開設這個專業。如果考生真的喜歡某個專業,建議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不要隨大流。在這篇文章裏,我幫妳梳理壹下,智慧健康醫療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後可以從事哪些工作。讓我們來看看。
1.智慧健康醫療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後可以從事什麽工作?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是老年社會養老機構、老年用品研發和生產企業、各級政府和事業單位。其目標崗位為:各級政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社會福利院、養老院、老年公寓的高級管理人員和主任助理,養老機構的自我經營和管理,社區服務中心、養老中心的服務和管理,老齡產業相關產品的開發、營銷和管理。本專業2021屆畢業生就業率達100%,專升本者占8.7%,薪資水平在3000-6000元左右。
二、智慧健康醫療服務與管理專業有前途嗎?
智慧健康醫療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醫學、預防醫學、管理學、經濟學、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理論,接受健康檢測、評估與幹預、溝通技能、健康管理思維等健康管理技能的基礎培訓,掌握常見病、慢性病的診斷和預防原理,具備健康危險因素幹預的專業技能和終身學習能力。
學生畢業後主要在醫療機構體檢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健康管理公司、健康保險公司、醫藥企業、健康體檢中心、療養機構、康樂中心、養老服務機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機構、健康管理機構從事健康服務與管理、培訓與策劃工作。
養老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智慧養老行業上市公司主要有延華智能(002178)、萬達信息(300168)、易華錄(300212)、康泰醫療(300869)、九安醫療(002432)、愛農。
本文的核心數據:人口結構、市場規模、養老模式、競爭格局。
工業概況
1,定義
智慧養老,也稱智慧養老,是指醫療保健電子、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和產品的集成應用。、以及人體體征、居家環境等數據的采集,從而實現家庭、社區醫療機構、健康養老服務機構、專業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互聯和分析,提供智能化、個性化、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迫切的健康養老需求。
根據工信部、民政部、國家衛健委聯合發布的《智慧健康醫療產品與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分類,我國智慧健康醫療產品主要包括可穿戴健康管理設備、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自助健康檢測設備、智能護理設備、家用機器人五大類。老年人智能健康養老服務主要包括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居家健康養老、個性化健康管理、互聯網健康咨詢、生活照料、養老機構信息化等六大類。
2.產業鏈分析:產業鏈長,涉及行業多。
據前瞻分析,智慧養老的服務鏈條上遊有物聯網、雲服務等先進技術。智能設備的芯片、傳感器等核心部件的供應,以及護工培訓、養老金融等服務;其中,先進的技術和智能設備核心部件的供應是智能養老與傳統養老的主要區別。
產業鏈中遊是各類智能化的養老產品和服務提供商,下遊是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
行業發展歷程:起步較晚,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國內智能養老行業起步相對較晚。2007年,中國建築業協會智能建築分會副會長胡黎明發表《新型數字居家養老社區解決方案》,提出“數字養老”;2010,學術界開始使用“信息化養老”的概念;2011出現“科技養老”概念;2012年,全國老齡辦首次提出了“智能養老”的概念。
從目前的技術經濟形勢來看,行業的培育期約為2015-2017。在此期間,適應養老產業的法規、政策、標準、創新體系和可信的交易環境將逐步建立,許多企業將不斷創新。2018-2020年將是行業的提升期。這壹時期,適應智慧養老產業的各類企業基本建立,創新的智慧養老服務模式不斷湧現,投融資市場十分活躍。智能養老產業發展的重要拐點在2021年左右。2021之後,基於網絡的無形市場規模將逐漸接近傳統有形市場規模,智慧養老產業此時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持續加持,行業長期受益。
在人口老齡化趨勢的背景下,中央政府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推進智能化養老。201117年9月,國務院發布《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加快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建設,做好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試點工作,逐步擴大試點範圍。
此後,《關於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若幹意見》、《關於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多個政策中都提到了“養老服務業信息化建設”的字眼。
2013年,全國老齡委成立“全國智能養老專家委員會”,指導我國智能養老服務和產業發展。2015年,國務院發布《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2017發布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提出加快發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並規劃了相關目標。
2021年,工信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進壹步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並制定了相關目標。這些利好政策和信息意味著智慧養老已經開始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行業發展現狀
1,老年人口比例持續上升,“銀發經濟”蓬勃發展。
——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居民健康擔憂增加。
從人口年齡構成來看,近年來我國65,438+05-64歲人口比例不斷下降,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逐年上升,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加劇。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0年,我國0-14歲人口比例為17.9%,15-64歲人口比例為68.6%,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為13.5%。2021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1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到2021年末,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已超過14%,達到14.2%。
人們對健康保險的關註度越來越高。近年來,我國健康保險保費收入不斷增加。從2011到2020年,我國健康險保費收入從692億元上升到8173億元,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健康險市場的發展,2020年健康險收入增速高達15.66。2021年,我國健康保險收入再次增長,達到8447億元,體現了我國對健康的日益關註。
——養老機構數量增加,老年人消費需求快速增長。
為應對日益加劇的老齡化趨勢,近年來我國養老機構建設和升級力度不斷加大,養老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近五年來,我國養老機構建設迎來快速增長。截至2021年末,全國共有提供住宿的養老機構3.98萬家,提供住宿的養老機構床位數達到501.6萬張。
註:2018年以前,養老機構和床位統計口徑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服務機構,自2019年起,單獨進行老年人服務機構統計。
據全國中老年網調查,我國45%的老年人有儲蓄存款,2016年老年人存款余額超過17萬億元,人均存款近8萬元。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養老金總額將超過7萬億元。2065438+2006年,中國老年健康養老產業市場需求在5萬億元以上。但據不完全估計,2016年為老年人提供的產品為5000億至7000億元,需求持續旺盛,但有效供給不足。隨著健康醫療產業供給的不斷增加,2030年中國老年健康醫療產業的市場消費需求將達到20萬億元左右。
2.中國智慧養老產業模式分析。
-目前以“9073”為主要模式,“社區”和“家園”模式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我國目前有兩種養老模式,即“9064”和“9073”。其中,“9064”模式是北京市提出的,即90%的老人通過家庭護理在社會服務的幫助下進行養老,6%通過政府購買社區養老服務,4%的老人住在養老服務機構。我國另壹種養老模式是“9073”模式,這是上海在“十壹五”規劃中首次提出的,即90%的老人由家人照顧,7%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3%享受機構養老服務。
參考日本和美國的經驗,在支付制度和養老金建設方面給中國很多啟示。考慮到我國目前的情況,未來居家養老模式將成為主流趨勢,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將成為重要補充。目前,我國主要的養老模式是“9073”模式。
20265438年底發布的《中國城市養老服務需求報告(2021)》顯示,52.9%的城市居民願意選擇居家養老,居家養老比例明顯下降,而對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的需求比例有所上升,分別達到26.5%和20.6%。
——以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托,以機構為支撐。
在居家養老中,智能設備和科技產品是家庭成員的輔助。由於居家養老是目前我國主要的養老服務模式,居家養老需求巨大,智能居家養老產品需求巨大。而以居家養老為目標市場的智能居家養老產業,門檻低,商業化成功的可能性大,容易帶動整個產業鏈,因此處於優先地位。
中國的養老產業是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托,以機構為支撐。三種模式相輔相成,相互影響。
3.智能養老產業的市場規模正在快速增長。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銀發經濟的發展已經開始,我國智慧養老產業的發展方向進壹步明確,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智慧養老產業白皮書》顯示,2014年中國智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為0.17萬億元,2020年突破4萬億元,增長迅猛。展望未來,結合歷年來智能養老在整體養老市場的滲透率,2021年中國智能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可能達到4.57萬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示範企業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
從三部委公布的五批203家智慧健康養老示範企業可以看出,我國大部分省份都開展了智慧養老試點,但這些試點壹般集中在城市而非農村,發展較好的試點主要集中在北京、山東、上海等發達地區。中西部地區智慧養老發展的特點是起步晚、水平低。
2.企業競爭:信息技術公司占比最高。
國家三部委公布的五批203家智慧健康養老示範企業,其中信息科技公司76家,醫療科技公司37家,占據了整個市場的半壁江山。
在智慧健康養老示範企業中,信息技術公司占比最高,達到38%,主要是因為信息技術公司具有以下優勢:(1)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為企業持續創新提供了強大的驅動力;(2)豐富的信息資源,為養老行業提供專業、優質的智能化服務;(3)成熟的養老產品、服務和系統能夠在市場上推廣運營;(4)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清晰,基本實現可持續發展。
3.產品競爭:智能檢測設備入圍數量最多
2020年9月,經過地方推薦和專家評審,工信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了《智慧健康養老產品與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其中118產品入圍智慧健康養老產品推廣目錄,20個子類,包括智能康復設備、智能檢測設備等。
註:截至2022年6月,官方尚未發布2021版智慧健康養老產品與服務推廣目錄。
根據《智慧健康養老產品與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推廣目錄共有120種服務入圍,共有6個小類,其中居家健康養老服務、生活照料服務和養老機構信息服務入圍最多,分別為39件、23件和18件。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智慧養老市場規模將全面爆發。
2.智慧養老產業四大發展趨勢:人性化、老齡化適應性、線下與醫養結合。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輔助整個養老產業,提供更加個性化和針對性的服務。但是,目前我國智慧養老產業的部分產品和服務還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產品的開發還存在不足。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智慧養老產業將向服務產品人性化、健康管理與線下融合、醫養結合的方向發展,建立壹體化的管理產品結構和服務體系。
更多對該行業的研究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養老產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大數據時代智能養老健康新趨勢
該行業正處於快速增長階段。
根據《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智慧健康養老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硬件等新壹代信息技術產品,能夠有效連接和優化配置個人、家庭、社區、機構和健康養老資源,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智能化升級,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和效率。
目前可以從收集數據→分析數據→調配資源→實現管理四個維度來定義智慧健康養老。
從目前的技術經濟形勢來看,2017及之前可以概括為智慧養老服務業的培育期。在此期間,適應養老服務業的法規、政策、標準、創新體系和可信的交易環境將逐步建立,眾多智慧養老服務企業將不斷創新。2018-2020年將是智慧養老服務業的成長期。2020年後,基於網絡的無形市場規模將逐漸接近傳統有形市場規模,預計此時智慧養老服務業將進入成熟階段。
多重因素加速行業發展
——政策促進行業發展。
2015年,國家發布文件首次明確提出支持智慧健康產品創新應用,促進智慧健康醫療產業發展的要求;到2017年,三部委發布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對智慧養老產業發展做出了規劃。這些利好政策和信息,意味著智慧健康養老開始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不斷推動行業發展。
——人口老齡化加速行業需求增加。
過去十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快速上升。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25388萬人,占總人口的65.438+08.1%,其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17603萬人,占總人口的40%。人口老齡化逐年加劇,帶動了養老產業的快速布局。隨著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的發展,智能健康養老的市場需求逐漸增加。
2020年產業規模將超過4萬億元。
在國家政策和人口老齡化的推動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也發展迅速。5438年6月+2020年10月,工信部、民政部、國家衛健委聯合主辦的2019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大會宣布,2019年中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規模近3.2萬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8%。預計到2020年產業規模將超過4萬億元。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養老產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