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職業規劃”其實就是“人生規劃”,是為了實現既定的人生目標而確定人生發展方向、制定發展計劃、管理自己行為的過程。要完成職業規劃,首先要知己知彼。“知己”是了解自己的過程,去探索和了解自己的長處和局限,了解自己的潛力;其次,“認識自己”,即研究生活和社會,探索職業世界的真相,特別是了解壹個職業的要求和進入職業的途徑,在充分認識自己和社會的基礎上,對自己人生的發展方向或職業目標做出選擇;最後確定實現目標的行動計劃,並對這個目標進行管理,解決壹切可能出現的困難。
我們說有計劃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我們要盡早幫助孩子規劃美好的人生,這就需要我們作為父母首先了解人生的幾大發展階段和相對年齡:成長階段,即0到14歲,相當於童年;探索期,15到24歲,相當於青春期;建立期,25至44歲,相當於成年前;保養期,45歲到65歲,相當於中年和衰老期,也就是65歲以後,相當於老年。父母是否清楚孩子的人生階段?清楚孩子是什麽性格嗎?孩子想要什麽?我們期望我們的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我們能做些什麽來成就我們的孩子?
職業規劃是指,孩子不僅要考慮自己在不同時期做什麽,還要考慮自己想做的事情與自己的興趣愛好、價值觀、人格特質、能力傾向、社會需求之間的關系,在“我想做什麽”、“我想做什麽”、“我能做什麽”之間找到契合點。很多人正是因為找到了三者的完美契合,才做出了正確的人生選擇,從而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輝煌!
曾經有壹個成績很好的學生問我:“如果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我在大學裏幹什麽?”我壹時不知道如何回答學生的問題。後來看了美國中文老師丁的《童年生活設計》這本書。書中提到,美國孩子從六歲開始規劃職業生涯,職業意識滲透其中。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就為自己的職業目標準備了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
我特別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孩子,無論是初中生還是高中生,都能自豪地說:“我比別人提前10年為我的工作做好了準備!”“那麽,在以後的日子裏,他們就會少走彎路。
職業規劃的學習不同於文化學科的學習。學習壹門文化課往往能在短時間內看到效果,孩子付出的努力很可能在下壹次考試中看到。而職業規劃則不能,其效果可能要等到幾年後,孩子工作後才能看到。有了職業規劃的意識,經過努力的實踐,妳會發現,當別的孩子高考不知道怎麽填誌願,不知道選什麽專業的時候,當很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時候,或者找到工作卻不喜歡自己的工作的時候...妳會發現這些問題兒童沒有壹個會有。因為我們早就規劃好了,孩子是在按照科學的規劃壹步步選擇自己的道路。什麽是規劃?我覺得簡單的理解應該是讓學生知道我想成為什麽樣的人。做這樣的人需要學習什麽知識,需要做什麽事情,需要具備什麽素質。
我們的孩子知道要根據自己的職業目標選擇專業,知道要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職業競爭力,知道自己喜歡並擅長自己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從現在開始,他們會懂得如何壹步步為自己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綜合素質做準備!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我們要去旅行,我們會考慮,我有多少錢?我有多少時間?妳可能去哪裏?自由行還是跟團遊?妳選擇什麽交通工具?當地的氣候怎麽樣?.....很多時候,我們的每壹次旅行都會經過精心的計劃,但如果人生是壹次旅行,我們中有多少人在沒有任何計劃的情況下就出發了這壹次重要的旅行?人生是壹段旅程,職業規劃是整個旅程的重要壹環!我們要幫助孩子對自己、對生活、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壹個充分的認識和思考,並根據這些認識對自己的未來做出合理科學的規劃並付諸行動,真正花時間去完成這重要的人生壹課!
職業生涯規劃不是壹個單壹的概念,它與個人所處的家庭和社會密切相關。無論是即將畢業的初中生還是高中生,無論是否繼續深造,選擇職業都是遲早的事。那些升學無望的學生面臨著人生的壹個重大選擇:選擇什麽樣的職業進入社會?所以選擇職業就是選擇人生。尤其是在價值觀多元化的社會背景下,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在於找到適合自身發展需求的職業,實現個人與職業的匹配,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從而確定人生方向,提供準確定位的目標和策略,根據不同的職業特點準確評估個人特點和優勢,認真分析個人目標與現實的差距,找到正確的職業方向,抓住職業機會,提升職業競爭力。同時根據不同的職業要求重塑自我形象,了解自身價值並最終促進其增值,從而實現個人興趣、能力、價值觀、事業、就業單位、家庭的共贏。
什麽樣的孩子需要職業規劃?我們說,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職業規劃!
成績好的孩子需要。他們需要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麽,如何把自己努力學習的知識和未來的職業聯系起來,除了書本知識,還想追求什麽綜合素質。同時,職業規劃也可以幫助他們高中畢業時選擇合適的專業,大學畢業後選擇合適的職業。
成績暫時不理想的孩子更需要。在職業規劃的過程中,他們可以發掘自己除書本學習能力之外的其他潛力,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將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與未來的工作聯系起來,從而將自己培養成某壹領域的專家,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上獲得穩定的就業競爭力。
中學生職業規劃什麽時候合適?我覺得初中就開始職業規劃很有必要。學生到了初中階段,自我意識逐漸增強,開始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獨立探索能力。我們可以引導他們做壹些有助於他們未來職業發展的事情。
有家長說,高三了再考慮職業規劃吧。說實話,高三有點晚了。因為職業規劃是壹個不斷探索、循環發展的過程,孩子不可能壹下子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需要家長和孩子做大量的職業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感受是否適合孩子。如果不適合,可以進壹步調整,進壹步探索,以此類推,直到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高三考試壓力大,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去收集很多關於職業規劃的信息,所以可能會影響最後的決定。
對大多數人來說,工作是人生的壹大經歷。如果壹個人的壽命是75歲,那麽從他20歲開始工作到60歲退休,他的職業生涯將占據他壹生的壹半以上。如果說職業是無法回避的選擇,那麽職業規劃就是指引妳做出正確選擇的明燈!因為人生更重要的不是要不要選擇,而是如何選擇,或者更準確的說,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
美國的瑞安·吉爾森在《選擇合適的池塘釣大魚》中說:“無論妳是中學生、大學生還是碩士、博士,職業規劃都應該是第壹門也是最後壹門課。”
?願妳成為人生中最好的設計師!
作者簡介:田天津市薊州區壹中語文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高級導師,家庭教育導師講師,職業生涯規劃師,高考誌願者。具有豐富的中國高考教研經驗,擅長新高考形勢下的高考誌願填報和選考科目。我有多年的學生心理研究、家庭教育指導、中學生職業規劃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