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我是如何克服壹切困難找到跨行業工作的?

我是如何克服壹切困難找到跨行業工作的?

除了畢業季的答辯,求職是壹個永遠繞不開的話題。

回顧整個過程,我發現很多同學都有類似的困惑。他們可能優柔寡斷,看著碗,想著鍋;或者隨大流,我會報舍友報考什麽單位,什麽崗位;或者聽小道消息,哪個單位給的工資稍微高壹點,就去應聘哪個。但是,在這些猶豫、草率的塗抹、磨蹭中,我聽到了“我其實很迷茫”“沒辦法,我錢多”“我還沒想好,先找份工作”等無數的話。

考慮到“職業規劃教育”是我未來工作的壹部分,而我剛剛經歷了壹個完整的求職季,所以我選擇在這篇文章中總結整個心路歷程。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妳,能以穩定的心態,積極的態度,充分的準備,去應對這個人生中關鍵而又有意義的轉折點。

本來我考慮從魂、道、術、器四個部分入手。但在查閱了教育部大學生司2005年編寫的《職業發展與規劃》壹書後,我決定用書中較為科學嚴謹的體系來總結我的求職經驗。

《職業發展與規劃》指出,職業發展規劃需要應用壹個工具——信息處理金字塔。金字塔分為三層,從底層開始,分別是知識場(自我知識和專業知識)、決策技能場(CASVE循環)和執行加工場(元認知)。上位域支配下位信息,下位結構是上位技能的基礎。

在個人職業規劃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收集底層信息,也就是自知力和專業知識。自知力包括個人價值觀、興趣和技能;職業知識包括職業選擇、學習領域和休閑活動。然後,按照CASVE循環的每個階段,對收集到的各種底層信息進行處理,評估是否需要擴大信息收集範圍。最後,通過元認知意識和技能,多次重復CASVE循環,就可以完成壹個相對完整的職業規劃。

接下來,我將結合自己的經驗,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來介紹如何操作職業規劃。

自知的部分簡單翻譯為“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加上“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妳知道嗎?妳知道嗎?我身邊很少有讀完碩士就轉行的同學。所以大家對我的行為充滿了好奇和懷疑。在我找工作的初期,其實我的父母並不太理解我為什麽要轉行,他們經常含沙射影地問我有沒有想好。

但奇怪的是,從我想通要轉行當老師的那壹刻起,我就像中午吃午飯,喝下午茶壹樣確定。現在看來,這種穩定的感覺完全是因為我內心的探索,也就是自我知識的信息收集和積累。

2065438+2007年9月開始找工作的項目。在此之前,我接觸心理咨詢是在7月份。通過閱讀和交流,我逐漸明白了為什麽我在讀研期間那麽痛苦,慢慢拾起了真正讓我快樂、滿足、充實的東西。

通過向內探索,我確信自己是壹個熱愛分享,樂於交流,需要及時反饋,崇尚自由浪漫,喜歡看到別人在我的幫助下有所收獲的人;我討厭壹成不變和默默無聞,不喜歡隱忍,不喜歡動手操作。但是,做科研是壹個人的戰鬥,不需要和任何人交流。妳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和試劑打交道,短時間內很難看到成功的反饋。所以,選擇讀研完全違背了我的本性,那三年如同拿刀殺豬壹般痛苦也不足為奇。

知道自己的性格和性格特征後,我開始思考有哪些瞬間讓我感到快樂和滿足,做過壹次就想再做壹次,甚至被別人誇有才華。壹幕幕閃過,那些快樂的瞬間都指向了我站在講臺上談論侃侃的畫面,和同學們談心的場景。

內在的動力才是真正能推動妳在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動力。外界的獎勵和誘惑只能給妳短暫的安慰。所以,不要總想著用虛榮和金錢來激勵自己。這些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

回想自己的學習過程,誤領了教師資格證,參加了很多中小學的誌願講座,演講比賽也總是拿名次。被同學誇說話能力強,情商高...壹切都在默默地提醒我,我適合當老師。說來也巧,雖然我的家人壹直希望我成為壹名醫生,但他們都是老師。也許我最後選擇轉行也是受到了遺傳和暴露的影響。

在這壹點上,我非常確信我以後壹定會轉行,我會轉做老師。

妳打算去哪裏當老師?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這個時候我再壹次分析了自己的性格和特長。我沒那麽有耐心,我也肯定教不了數學,語文,英語。我可以選擇的教學對象應該是大壹點的孩子,教授的內容最好和我的專業背景相關。

於是,壹個有醫學背景,熱愛教學的個人形象慢慢浮出水面,而這就是我的個人定位,也可以說是最核心的自知之明。

因此,在這部分自我認識中,妳最需要了解的三個關鍵因素是:

價值觀——妳動力的來源,妳想成為什麽樣的人?

興趣——妳喜歡什麽,什麽能讓妳快樂和堅持?

技能-我現在有什麽技能和能力?

在專業知識部分,職業發展與規劃提出了壹個新概念,即妳選擇的職業不僅僅是壹份工作的簡單選擇,而是教育、工作、休閑的打包選擇,是壹種生活方式的選擇。

比如我繼續搞科研,肯定會想讀博士,出國讀博士,繼續深造教育;閑暇方面,我肯定會占用很多時間去享受生活,因為科研的進步不等人;工作方面,我會想去更有前途的實驗室或者大平臺施展和實踐自己的才華。

但是我在選擇教師這個職業的時候,需要積累教育學中的心理學、教育學等社會人文的專業知識。在休閑方面,我會接觸更多的學生、同學、同齡人等。作為提高自己溝通交流能力的基礎。工作方面,想選擇醫療環境下類似教師職業的崗位。

所以,壹個看似簡單的職業選擇,其實決定了妳未來將以什麽樣的節奏和模式生活和思考。想想自己真正熱愛和想要的是什麽,妳就知道該選擇什麽了。

如果妳是大四或者研究生,過去的經歷就是歷史,我們無法重寫。但是,把握現在,妳就有了改寫未來的可能。

個人來說,除了上面提到的對職業定位的思考,我對這部分專業知識最大的感受就是多頭腦風暴,拓寬自己的想象力,進而擴大自己的求職範圍。整個求職過程中,我至少投了上百份簡歷,參加了四五場大型招聘會。雖然妳的簡歷會被扔在地上然後被人踩,但是每壹次篩選其實都是在幫妳清除疑惑。被大浪沖走的是未知,去偽存真後剩下的才是心中真正的渴望。

為了收集更多的職業信息和運營水平,希望大家多逛逛各大招聘網站。同時,不要拒絕接受各界的流言蜚語。永遠記住,更多的信息意味著更多的機會。要知道,如果把求職這個詞換成壹個俗不可耐的詞,那就是“搶食”。我見過太多的男生女生,平時都很有教養,溫柔的像只小綿羊。走到招聘會的時候,我又害怕又膽怯,像壹個等待別人求婚的大黃花閨女。師兄師姐,妳們知道那些會搶飯碗的男生女生有多好鬥,多有韌性嗎?這個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更何況妳只是壹個985/211的應屆畢業生。妳的能力和實力還沒有高到讓公司或者單位來求妳去。

如果真的不確定要找哪個單位或者崗位,這個時候最經濟高效的手段就是實習。實習可以幫助妳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對方公司的企業文化,了解工作要求和職責。在嘗試的過程中,也可以最快的知道自己的特長在這個特定的環境中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和展示。

認知心理學家認為,所謂“問題”就是事件的當前狀態與更理想狀態之間的差距。消除這種差距的需要是我們解決職業問題和做決定的動力來源。

CASVE loop是壹個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壹步步整理各種雜亂的信息。

CASVE循環包括五個部分,即溝通、分析、綜合、評估和實施。妳可以自己找出每壹步的具體含義。在這裏主要想和大家分享壹下我對這五個步驟的理解。

對於自己前期整理出來的自知之明和專業知識,可能會覺得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信息。

交流和分析的過程是處理信息的第壹步。

交流和分析的過程實際上是小白慢慢開始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在這個階段,妳會發現妳的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妳的自我偏好和妳的職業需求會有差距。

我們可以選擇用更多的人力資源去填這個坑,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把這個坑放在那裏就是告訴妳,妳配不上妳此刻想要的東西。所以,這個時候妳能選擇的,要麽降低自己的理想標準,要麽提升自己,讓自己達到那個理想標準。

在自身價值基本接近職業需求的情況下,可以玩小遊戲。

這個遊戲就是根據妳的喜好和熱情,把手頭所有的工作信息進行排名。從第壹名到最後壹名,記得用紙筆寫下記錄。

然後,只剩下前五個作業,其余的全部刪除。

好吧,這個時候,妳有了五個明確的工作目標,而這五個工作,無論妳最後選擇哪壹個,都是符合妳內心期望的,至少不是妳討厭的。

計劃,嘗試,應用。

說到元認知,我覺得挺高的。

其實說白了,妳可以想到壹個問題,就是我怎麽知道什麽時候應該使用CASVE循環?

如果妳有意識的觀察,妳會發現,在整個職業規劃過程中,CASVE循環並不是只做壹次就皆大歡喜。妳必須根據每次求職的結果進行調整,然後進行新的循環;而且在再做的過程中,妳還要在底層收集新的信息。

這樣壹來,在整個職業規劃過程中,這個信息處理金字塔其實就像三個環環相扣的齒輪。開始信息收集,使用CASVE循環,元認知判斷後再開始信息收集。所以,知道什麽時候應該評價和思考自己目前的結果,就是元認知的體現。

在人生的道路上,事情並不全是壞的或者全是好的,而是有好有壞,所以同樣的,在做職業決策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灰色的中間地帶,這就要求我們思考職業問題不能簡單化。

元認知有這種能力,可以幫助妳提高思維維度。

在求職的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難。因為這是壹個價值匹配和篩選的過程,只要有比較,就會有淘汰。所以心態比較好。

當妳所有的簡歷都石沈大海的時候,不要灰心,因為這和妳在擁擠的人群中與壹個異性青年擦肩而過是壹個道理。優秀而有吸引力的職位必然會獲得更多的關註。妳的簡歷相當於跑到對方面前,告訴他們妳的存在。如果妳還沒有接觸到他,成為他眾多選擇中的壹個候選人,以後怎麽和妳繼續發展?所以,希望妳能勇敢的往前走,以壹種更加失意和勇敢的心態去展示自己,去爭取自己。

我投了那麽多簡歷,其中肯定有暗戀妳的職位,想和妳認識認識。這說明妳的基本要求達到了對方的要求,至少達到了過線的標準。這壹點,妳要知道,有人不喜歡妳的時候,就會有人喜歡妳。與其和那些不喜歡妳工作或者雇主的人共度壹生,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喜歡妳的人身上,讓利益回報最大化。

面試前,希望妳能去妳所在公司或單位的官網了解壹下他們的家風。比如大學有校訓,醫院有校訓,企業有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這些東西會最直接最顯眼的展示在公司官網上。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相關帖子在官網發表的文章。這些文章的風格和語言可以幫助妳快速掌握企業和崗位需要什麽樣的人才。我曾經面試過壹個出版社。面試前,我仔細瀏覽了它的官網,尤其是官網顯示的我想應聘的職位的內容。我認真仔細的看了壹遍。到了筆試的時候,壹個大題目全是官網,最後我拿到了OFFER。

面試的時候也請想清楚妳為什麽來這裏的前因後果,找到妳應聘這份工作的原因,這個原因要有故事感和時間感。比如我基本就是這樣的。小時候想當老師,喜歡演講。我接連做了很多教師誌願者活動,拿到了教師資格證。通過活動和各種考試,我對教師的工作職責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最後,保持微笑。面試官在招人的時候,也是希望招到壹個以後能很好相處,輕松自由的同事。所以,請始終保持真誠謙虛的態度,微笑面對,自信面對。

職業是指個人通過工作創造的有目的的、持久的生活模式。它受個人內外力量的影響,是壹個人的願望與可能、理想與現實之間妥協與平衡的產物,是壹系列連續選擇的結果。

職業選擇是個人獨有的。不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而是“發展自己的職業”。

有了職業規劃的契機,妳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定位/發現自己的優勢/20歲,時間不多了。

超過

蔡蔡2018.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