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圍繞壹個中心
在義務教育課程改革進入總結推廣階段、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全面啟動的關鍵時期,全省教研系統必須堅持以課程改革為中心,依法、科學地圍繞新課程實施開展各項教研活動。
第二,做好兩個服務
教研工作要為行政部門的教育決策和基層教師的教學服務。全年在兩個“服務”中應做好以下工作:
(壹)為教育決策服務。
以“統籌規劃、穩步推進”的方針,實施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考察全國高中課程改革實驗省,對實驗樣本學校進行調查研究,了解我省實施高中課程改革的優勢和困難,協助省教育廳制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和相關配套文件。具體有:浙江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方案、課程設置與管理指導意見、學分認定管理辦法、學校課程建設指導意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導意見、新課程學科實施指導意見。
加強對省級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試點縣的教學指導。在國家實驗區評估的基礎上,總結課程改革的先進經驗和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抓好壹批典型學校和教師,組織召開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單位和個人表彰會。
加強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的指導和管理。調研地方課程實施情況,繼續完善和修訂通用地方課程標準和地方課程教材。指導各實驗區開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制定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管理細則。
調查全省教學用書使用情況,制定教學用書編寫、審查、出版、發行的指導意見。
加強課程改革的協調和宣傳。協助省課改辦召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領導小組和專家工作組會議。積極聯系宣傳部門和各類媒體,宣傳浙江省新壹輪課改的研究成果和先進經驗。
切實做好全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業務指導工作。加強初中生學業水平考試命題研究,指導市級和地方命題工作,做好全省初中生學業水平考試試卷質量分析;加強對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研究。
繼續完善高中考試制度。加強考試紀律建設,規範考試管理,提高考試公信力。研究中考信息發布和利用的科學方式方法,加強普通高中教學監控和管理。制定新壹輪高中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評價方案。
積極研究高考改革趨勢,協助我省高考試卷命題、評卷相關工作,研究與高中課程改革相配套的考試評價改革。
探索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實施辦法,與部分縣(市、區)合作開展試點。
進壹步研究和探索校本教研制度的內涵和實施策略,積極推進省內校本教研工作。完善浙江省教研示範學校評估標準,總結浙江省教研示範學校(園區)先進經驗。
進壹步推進教研工作信息化,繼續做好“浙江省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教學光盤的教學設計和現場拍攝工作。
研究高中學科建設,開展普通高中先進教研組評選活動。
加強對民辦學校教研的指導,建立民辦學校教研聯誼會制度。
召開省市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會議,研究課改背景下教研工作的創新模式和加強教研室建設的新思路。
加強省際教研交流合作,承辦華東六省壹市教研處長會議。
著力展示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成果,做好第三屆省政府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工作。
做好XX省級教研項目立項和成果評審工作。
協助評選第九批省級特級教師。
開展新課程下學科教學中的德育研究,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實效性,總結典型經驗,推廣先進德育模式。
(B)教師的教學服務
做好義務教育和高中新課程培訓。改進省級培訓模式,提高培訓質量。
啟動全省教研人員培訓。制定全省教研人員培養實施方案,分層分批培養各級教研人員。
進壹步推動《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實施,參與所有園長及幼兒教師和研究人員的培訓。
繼續實施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聯合行動”,加強對欠發達地區農村課程改革的指導和引領。
加強教學用書的開發和管理。繼續組織編寫作業本、暑假作業、復習用書、考試標準、地圖集等。與新課程相適應,全面修訂已出版的教材。
召開全省高考分析報告會,加強高三復習階段的教學指導。
加強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指導,建立高中課程改革實驗學校和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學校。
進壹步規範“三評(教學論文、教學案例、課堂教學)”制度。從今年開始,“三評”省級教研室不再收費。
提高各類學生學科競賽的質量和美譽度,開展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評價,幫助辦好“建設世界”杯首屆浙江省青年文學之星征文大賽。
建設“浙江教研網”和“攜手博客”網絡,為教師參與教研、共享資源提供平臺。
編輯出版了《浙江教學研究雜誌》和《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年鑒》。
加強對教研室所屬小學和系屬學校的業務指導。
舉辦浙江省優秀教研人員××年度評比。
第三,提高三個層次
提高教研活動水平。珍惜有限的教研資源,重視教研活動的前期策劃和後期延伸,提高教研活動的組織化水平,實現教研活動的多重效益。首先,它應該具有教育效益,能夠解決新課程實施中的難點問題,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有助於發揮教師參與的主體性,使教師受益匪淺。其次,要有社會效益,教研活動成果能成為行政決策的重要依據,更能得到學校和教師的支持和歡迎。最後要說說經濟效益。我們可以用同樣多的錢做更多的事,用同樣多的人做更多的事,但是做同樣的事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提高課程實施水平。教學研究者應從課程改革理念的角度看待學科教學改革,提高對教學行為的反思、評價和指導能力。在改革的過程中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善於抓住壹些常見的教學現象和問題,深入思考,轉化為研究課題。要切實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包括觀察現象、發現重點、正確歸因、開展實驗、總結提升、整合資源等。,牽頭開展研究項目,指導和幫助基層教師開展校本教研。
提高自身的生存發展水平。進壹步加強教研室自身建設,改善工作環境,提高福利待遇。嚴格執行規章制度,進壹步明確內部部門的職能,以及崗位職責和考核標準,提高教學科研工作效率。鼓勵教研員參與課程建設、著書立說、攻讀學位和出國留學。教師和研究者要統壹思想,認清使命,通過學習提升自己,通過有所為爭取地位,通過合作獲得成功,成功提升影響力。
第四,狠抓四個重點
做好高中課程改革。與義務教育課程改革不同,高中課程改革類似於壹場“教育革命”,不僅涉及課程目標、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還涉及教學組織、教學管理方式乃至教學場地安排的改革。要集中精力配合省教育廳完成改革實驗方案、相關規章制度和指導意見的制定任務,及時準確地為學校和教師答疑解惑,提前編寫新課程學習資料和教學指導用書,同時通過網絡同步教學設計欄目,讓全省高中教師及時享受教學資源。
做好線上教研。借助網絡是改變教學和科研方式,提高教學和科研活動效率的重要途徑。要從教研大眾化、民主化、精細化的高度來看待網絡教研,努力實現常規教研與網絡教研的融合。今年上半年將初步建成浙江教研網和攜手博客網,制定網站運營管理規則和教研人員網上教研工作評價指標,試行各種網上教研和培訓模式,特別是教研網在高中課程改革中的獨特作用,使教研網進入全省教育網站前列。
做好校本教研指導。總結省級學校(園區)作為教研示範學校(園區)的先進經驗,加強示範學校與其他學校的合作交流,充分發揮示範學校的研究、示範和輻射功能。完善教學科研示範校(園)省級校(園)評審細則,使之清晰可操作。科學提煉各類學校教研模式和教學模式,編寫出版校本教研叢書二,向省內同類學校推廣。同時,充分利用“攜手博客網”為教師開展個性化教研提供技術支持和交流場所,讓教研成為教師的壹種專業生活方式。
做好教學評價研究。我省2008年基本普及了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大眾化。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中考和中考的選拔功能逐漸弱化,逐漸成為衡量學生基礎學業水平和評價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課改實驗區中考更名為“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要努力研究水平考試的評價理論和操作技術,逐步建立相應的試卷評價體系和信息利用機制。重視中小學和幼兒園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法的研究,實現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要逐步建立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嘗試對區域整體教學質量的動態變化進行評估。
動詞 (verb的縮寫)實施五項戰略
活動整合。課程改革是壹個系統工程,很多問題不是單壹學科能夠回答和解決的。教研人員要強化課程意識、合作意識、研究意識和決策服務意識,將學科教研與項目結合起來,提高教研活動的協同性和效率。原則上,可由學科整合的活動,不分學科獨立開展,如“壹起工作”、“和以前上同壹節課”、“展現新壹代教師教學風格”等。壹年內,各業務科室(室)應有壹次集體調研活動和壹次多學科綜合教研活動,省級檢查原則上也應以科室(室)為單位。鼓勵跨學科、跨專業合作開展研究和教學研究。
教研人員應消除顧慮,積極參與壹體化的教研活動。壹是整合活動有利於教研人員參與熱點問題和重要教學決策的研究,有利於改變學科教研隨意分散的局面,有利於擴大學科教研的影響力,有利於提高學科教研的水平。第二,整合活動不否定單壹的學科活動,不否定學科個性,只是從整體上改變部分學科教學與新課程脫節的局面,使學科教研活動的價值得到更好的挖掘和體現。三、整合活動的主體仍然是教研員,納入整合活動的學科教研,主持人不變,活動經費不變,活動程序不變,成果歸屬不變。
。分類管理。從今年開始,教研活動分為兩個系列、四大類。壹個系列是教研室主辦的活動。參加人數和活動時間由教研室的文件規定。原則上,參與者不能無故缺席。另壹個系列是學科教學的壹個分支或其他社團主辦的活動。參加人數和時間根據活動內容和目的確定,可自願參加,也可收費。這四種類型的活動具體如下:
第壹類活動(全額撥款):以教研室名義舉辦的綜合性教研工作會議、新課程學科培訓、大型總結推廣會、現代遠程教育培訓會、教學用書編寫會、學考及考試命題會、網絡建設會議、綜合性研究活動等。
第二類活動(經費有限):以教研室名義舉辦,如三評活動、學會換屆選舉年會、專題討論活動、小型學術研討會等。
三類活動(自收自支):以社團名義舉辦,如學生參加的各種學科競賽評比活動、省教學分會常務理事會、全國學科教學研討會、教學論壇、送名師下鄉、主辦全國學科研究會年會等。可與超級教師協會、鄭源教育咨詢公司合辦。
四種活動(可創收):以社團名義組織學科教學觀摩活動;承擔民族學科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與其他單位和民間組織聯合組織的有創收意圖的活動。可與超級教師協會、鄭源教育咨詢公司合辦。
。結果的物化。教研人員要盡量展示教研活動的過程和價值,做到活動要有總結,討論要有總結,調研要有報告,外出開會、考察要有書面報告。承擔研究項目,要紮紮實實地組織研究,及時總結研究成果,撰寫研究報告和專著,爭取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或在公開報刊和專業網站上發表,擴大成果的影響。鼓勵科研人員撰寫文章、出版專著、全國各地講學、網上交流。將教研成果盡可能物化,讓更多的教師和科研人員享受。
規範操作。省、市、縣各級的教學和研究活動應該有所側重。省級教研室要盡量給市、縣教研室留出活動空間,給教研人員的專業學習和研究留出時間。壹年內,除整合活動外,單個學科省級活動不得超過1項;除2次學科培訓外,要求大城市學科教研員參加不超過省級活動;學科市場教研人員會議和學科教學分會年會原則上不分開召開;除省教研室統壹安排外,教研人員出省參加全國性會議不超過次。市級教研活動希望省級教研人員參加,請提前向省級教研室發送正式文件或邀請函。經省教研室領導批準後,安排相關人員參加。
從今年開始,省教研室對教研經費實行項目預算制。每項活動都要做到“五有壹能”:計劃、預算、決算、匯報、紀要(總結)、上網。不履行前款規定的,不能墊付資金;不做就不能結賬報銷。
活動安排盡量避開教育行政部門的活動和省統考的時間。請參考《關於XX年三次教學評價的若幹意見》、《XX年考、中考常規考試時間表》、《教研系統XX年項目管理常規時間表》、《XX年考各類教材編寫、修改、報送、定稿、出版時間表》。
上下聯動。各級教研部門要根據《浙江省教研工作條例》明確定位,合理劃分;互相照顧,步調壹致;緊跟形勢,盡力而為;服務基層,發展自己;優秀的團隊和積極的狀態;上下聯動,* * *冒風險。省級教研員要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充分發揮基層教研員的積極性,通過規範的工作機制,盡量做到“上負責”和“下負責”的壹致性。
六、打造八大品牌
我們要努力打造以下八大教研品牌:
高品位的教研活動。教學研討會、教師發展論壇、高考改革研討會、農村課程改革研討會、教學研究與診斷、名師講座。
高可靠性考試評估。中考、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高聲譽教學評估。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教研系統研究成果獎、教學研究報告評價、教學論文評價、教學案例評價、課堂教學評價等。
。高標準的學科競賽。高中數學競賽、高中物理競賽、高中生物競賽、初中數學競賽、初中科學競賽、文星征文競賽等。
高水平教研報告。教學研究報告、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試卷評價報告、中考信息分析報告、高考形勢分析報告、新教材分析評價報告、學科教學改革年度報告等。
高質量的教學書籍。教研著作、國家和地方課程教材、教學輔導用書、考試標準、作業本、暑假作業、復習用書等。
。高水平的教學和培訓。新課程學科培訓、校本教研培訓、教研員培訓、教學管理培訓、骨幹教師培訓等。
高效的教學和研究網站。浙江教研網和“攜手博客”網。
我們將從科學性、參與性、影響力、參與教學、普及性等方面研究制定各品牌的評價標準,並在此基礎上評選出省優秀教研員、浙江省特級教研員。
總之,在XX,我們將以“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內增合力,外顯實力”為原則,在新壹輪課程改革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努力把浙江省教研系統打造成全國壹流的教研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