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字
山城的風很冷,雪出奇的狂。持續的降雪有壹米厚,但這壹切都無法凍結我對壹位普通哈薩克族母親的敬意。坐在茶香四溢的吧臺旁,聽著瑪依古麗壹位下崗哈薩克族母親講述的傳奇親子故事。
我的夢想!
1963 10,嬰兒的哭聲來自小山城阿勒泰的壹個普通工人家庭。這是瑪伊·古力。她的父母希望她有壹個輝煌的生活,所以他們給她取名麥古麗。歲月悄悄流逝,漸漸長成大姑娘的瑪依·古力悄悄編織著自己的美好夢想——此生要有壹份滿意的工作,壹個盡心的丈夫,壹個可愛的孩子,壹個滿意的生活。
也許是命運有意讓這個美麗的女孩經歷壹段坎坷。
事情並沒有按照人的意願發展,父親也早早去世了。勤奮好學的她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不得不放棄了上大學的夢想。她考上了技校,早早踏上了工作崗位。
她沒想到的是,年輕的時候,她充滿了煩惱。奇怪的是,她去的地方總是碰巧遇到工廠倒閉。車隊、大修廠、地毯廠...下崗成了她的影子,跟隨著她。不如意的事業讓她很苦惱。
幸運的是,1988年,她遇到了哈薩克族青年沙比提,幸福地成為了新娘。我在夢裏找到了我愛上的丈夫,這讓螞蟻古力在她溫暖的小家周圍感到幸福。下崗的煩惱也暫時拋在腦後。1989大女兒的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歡樂。雖然後來在毛氈廠下崗了,但她並沒有太難過,因為1993小女兒的出生讓她覺得,只要孩子圍著自己的膝蓋開心,就是人生的壹種幸福。就這樣,她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感受到了這份幸福。
呆在家裏從來都不是問題。生活需要錢來磨。壹個人的工資很難填飽四個人的肚子。正在這時,有人來通知毛氈廠的下崗工人,他們被安置在生化制藥廠。她又可以去工作了。找工作不容易!她在努力工作,小心翼翼地把握這份幸福的同時,也欣喜地小心翼翼地照顧著自己的孩子。她想牢牢抓住這安靜平淡的壹天。
誰知在1995的春末,風霜雨雪壹起來到了這個家。聰明的小女兒被疾病纏住,不久又下崗了。真是下雨天。抱著可憐的女兒,瑪依·古力抽泣著:“我的夢!”"
我的孩子?
瑪伊·古力最小的女兒出生於1993年5月9日。因為當時剛過北京時間早上6點,這對夫婦給孩子取名唐納德,意思是黎明。但沒想到的是,1995年4月,病魔敲開了她的家門,搶走了她孩子不滿兩歲的小腿。小唐納的出生並沒有給這個家庭帶來曙光,反而把這個家庭推向了黑暗和痛苦的深淵。
起初,瑪伊·古力發現她壹歲零八個月大的小女兒不會走路,甚至走路都是用腳趾觸地。在她奇怪的感覺中有壹點恐慌。誰知,隨之而來的是震驚。她很害怕,帶著女兒趕到了人民醫院。診斷結果是壓倒性的:可憐的女兒患有嚴重的癲癇和先天性心臟病。
天啊,這是多麽驚人的診斷啊。瑪依·古力抱著孩子無助地哭了,哭聲劃破了山城的夜空——“我的孩子,妳怎麽這麽命苦!妳怎麽能受得了這樣的折磨,小家夥?胡大!請把疾病放在我身上!..... "眼淚還在,哭聲還在,寂靜的夜空還在...盯著幹澀的眼睛,瑪依·古力心裏有壹個堅定的信念——眼淚可以流,但孩子的病不能錯。孩子還小,上帝不會讓她過早離開這個世界。她的壽命會很長...
我的孩子...
就這樣,帶著這份堅定,帶著這份尋求壹線希望的堅持,帶著這份對母親不離不棄的愛,瑪依·古力在連終點是什麽時候、有沒有終點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踏上了求醫之路。
1995年4月25日是螞蟻古力永遠不會忘記的壹天。這壹天,在自治區人民醫院建議她轉院的情況下,她帶著奄奄壹息的小女兒顛簸了壹夜來到自治區人民醫院。在接受了20多天的治療後,摸著自己空空如也的錢包,馬依古麗不得不帶著病情略有好轉的女兒和三個療程的藥回國。
1995年5月20日,小女兒再次休克許久,住進16醫院急診室。這次接受了埋線治療。5438年6月至0995年9月,在女兒病情急劇惡化,治療無效的情況下,買買提古麗回到自治區人民醫院。
俗話說,餓了就拼命。如果妳很著急,妳會去看醫生。可憐的女兒病情仍未好轉,瑪依·古力心急如焚,四處打聽華佗的到來和扁鵲的再世。後來,據說Xi安有壹位老醫生用泥土治病。馬依古麗也聽說過土方可以治大病。馬背上的姑娘和山溝裏的土包子,完全無視被騙走失的危險。沒有和她丈夫商量,我就上了火車,直奔Xi安。
只有當我到達Xi安時,我才發現很難與人擁擠在壹起。幸運的是,她學過中文,能說壹口流利的中文。四處打聽後,她按照族人提供的路線,沿著壹條蜿蜒曲折的山路,找到了壹位頭發花白,胡須花白,在她心目中被尊為華佗的老醫生。老醫生被眼前的少數民族母親感動了。
因為孩子年齡小,不能吃藥,就用傳統的方法把藥丸磨成泡沫,做成糊狀。把孩子的前胸和後背貼成壹片片然後裹緊。不知道是老醫生的療法奇怪,還是老醫生花白的頭發和胡子是醫術高明的標誌。她相信孩子壹定能得救,她心裏感覺很好。就這樣,過了五六天,她回到家,嘴裏念叨著老神醫的吉祥話,“壹旦治好了,錘子就打不死妳了。”
家裏人到了,錢沒了,但是大地的神奇效果不明顯。沒錢去大醫院治療,心急如焚的馬依古麗只好四處打聽,搜遍了附近所有的公立和私立診所。她在黑暗中尋找她所希望的壹線光明。
1999年3月,在附近求醫無效,女兒病情加重的情況下,瑪依古力不顧3月的極寒和未來負債的困難,毫不猶豫地抓住地區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卡肯給的希望之路,來到石河子找壹個叫李軍的醫生,由於能借錢的地方都借光了,身上錢不夠只能接受門診治療。瑪伊·古力在醫院附近租了壹間房子,帶著孩子進進出出,接受了18天的治療。誰能想到,最後她累了,被醫生潑了壹盆冷水:孩子的希望太渺茫了,成功率只有13%。回去多買些好吃的衣服!
字裏行間有死亡的跡象。聽著很震撼。但是梅伊·古力甚至沒有掉壹滴眼淚。不是她的眼淚早就幹了,而是她明白,哭是治不了孩子的病的。為孩子流壹滴汗,不如為孩子流壹滴淚。她不相信孩子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她認為,只要她或她的孩子還有壹口氣,她就不會放棄尋求希望的決心。她求醫生開了三個療程的藥,就回家了。
當然,疾病並沒有因為瑪伊·古力的堅持而放棄對孩子的折磨。
2002年冬天,孩子病情復發,持續休克頻率增加。上帝真的要判他死刑嗎?做母親的心受到了傷害,再次包車連夜趕往熟悉的自治區人民醫院。醫生被這位陌生又熟悉的哈薩克族母親含淚的堅持深深感動了。他們決定再次嘗試與死亡競爭。意想不到的奇跡出現了。經過十多天的治療,跟隨他們母子倆的癲癇和先天性心臟病悄然離去。然而喜悅之後又是新的悲傷,醫生在小唐納德身上發現了嚴重的肺門肺結核。絕望的悲傷像倒塌的冰山壹樣壓在她身上。她忍不住哭了,令人心碎。她實在想不通,上帝怎麽連給她可憐的孩子喘息的機會都不給。醫生安慰道:“大姐,妳回家吧,肺門結核是小病,不用擔心,在本地就能看好。”這次孩子會沒事的。"
迎著大雪,瑪依·古力含著淚,抱著心碎的女兒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到家,她抱著孩子馬不停蹄地去了人民醫院。這壹次,它可能真的感動了上帝。小唐納德的肺門肺結核很容易治愈。如今,雖然多努爾經常因為心肌炎和腸粘連住院兩次,但她已經基本康復。她活蹦亂跳的,就像壹個正常的孩子。
回首路上,馬依·古力笑著說了這樣壹句話。
我記得那是我第二次去烏魯木齊看病。我在醫院門口遇到了壹個盲人算命師。他要求馬姨古力在30天內賣掉她的房子,說孩子們的疾病和家庭的不愉快與這所房子的風水有關。壹個真的很無助,很可憐的媽媽居然相信了盲人說的話。580平米的家!它曾經凝聚了她和丈夫建立壹個家庭的多少汗水。現在她用9000塊錢匆匆忙忙做了這筆虧本的生意,壹點都不心疼。她說:“那時候我就想,即使生活再苦再累,我也要在這條看不到盡頭的射線上為女兒尋求健康。只要能不讓孩子受這種罪,我就把別墅賣了,不然別人不給我錢就送人。”
這是壹種什麽心情?這是壹種怎樣的無奈?這就是母親!
我的孩子!
孩子是媽媽的命根子,哪個不疼。但是為了讓孩子盡快像正常孩子壹樣。梅伊·古力對這個孩子很殘忍。她壹邊四處求醫,壹邊讓孩子在家做各種練習。她每天都讓孩子彎腰壓腿劈腿。練習劈叉的方法令人難以置信。她讓孩子頭朝下靠墻站了幾分鐘,然後讓孩子用手走路。她和老公抓著孩子的腳,練習腿部分腿,來回拉。孩子疼得哭了,但她沒有停下來。
瑪依·古力忍受這樣的磨難,不僅僅是為了給孩子找壹個健康的身體,更重要的是,她在努力給孩子找壹個健康完美的人生信仰。當孩子的生命無法得到保障時,她不僅不遺余力地為健康尋求壹線希望,還毅然做出了讓孩子上學的決定。記得孩子剛上壹年級的時候,她和老公每天風雨無阻的接送她。很多次孩子在學校休克,總有好心人勸她不要再放棄了。身體都這樣了,上學還有什麽用?但她沒有動搖。她說她想讓她的孩子在痛苦中感受生活的快樂。人不能坐以待斃。為了增強孩子們的抗寒能力和意誌力,她鼓勵他們去滑冰。看著孩子凍得通紅的臉,看著孩子摔在冰面上,她心裏也疼,但是她從來沒有停止過。
的確,與其在絕望中等待黑暗,不如在黑暗中尋求黎明和希望。正是她人生信念的指引和精神的熏陶,才讓兩個女兒現在變得優秀。大哥古麗丹在地區壹中上高二,成績優秀,能力超群。最小的女兒,唐納,是傑出的。在二中,她帶著媽媽的希望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學習,跳舞,滑冰,畫畫樣樣都有,還擔任著學校民文系學生會主席的重要角色。
說起兩個女兒,瑪依·古力笑著愧疚地說:“我們家經濟條件不好。這孩子吃了壹大盤土豆,穿了別人給的舊衣服。但是,我的孩子知道,我為了讓他們走上正常孩子的道路,盡量滿足他們的正當訴求。妳看,我花了將近八萬塊錢去看我的小女兒,都是貸款,但是我不怕。大女兒想買電子琴,我就買。為了增強小女兒的體質,我送她去學舞蹈和滑冰。我覺得只要對他們有好處就可以不吃不喝。現在妳看到我們家什麽都沒有了。自從女兒生病後,我就沒買過好衣服。我不覺得委屈。現在只要看到兩個孩子每天活蹦亂跳,看到他們獲得榮譽後的笑臉,我就覺得我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是啊!任何人看到醫生預言那個生命已經走到盡頭的孩子會變成壹個活潑樂觀的小女孩,可以在各種比賽(英語、作文、演講、心算、美術、滑冰、舞蹈、運動會)中獲得很多榮譽,都會很驚訝。
瑪依·古力曾謙虛地說,孩子的這些向上的想法,源於1995被評為“自治區勞動模範”的父親沙比提。小時候,因為兩個孩子看到父親的獎狀和榮譽證書,都很羨慕,說要向父親學習。
是的,爸爸的影響是很大的,但是瑪依古力用她無言的榜樣為孩子樹立了榜樣,她也壹直用她生活中的熱情、善良和堅強影響著孩子。
在家裏,她是個孝順的女兒。父親英年早逝。她幫助母親送她最小的妹妹上大學。
在婆家,婆婆去世早。她照顧公公和姐夫,把小姑拉到身邊。現在已經跟著她十年了。
在她自己家裏,可以說是賢妻良母。由於困難重重,經濟拮據,她靠料理家務發跡。女兒病重時,她寧願咬緊牙關自己跑來跑去,也不願讓丈夫在崗位上分心。她怕被裁,更怕影響丈夫的工作。
在社會上,她的熱情和善良更讓人感動。
2004年,當時孩子的病情有所好轉。瑪依古麗不想再壹天天地品嘗下崗後的孤獨和空虛,也想盡快還清債務,於是萌生了做生意的想法。她去了富蘊都爾山區。在那裏她遇到了壹個小女孩,她住在山裏,不能上學,但她渴望上學。想想妳的孩子,再看看那雙充滿渴望的眼睛。她的母愛是從心裏拔起的——“跟我來,我送妳去上學”。就這樣,阿依加瑪麗來到了這個四壁的家。現在瑪伊·古力正在為這個孩子開壹個賬戶。問她:不怕麻煩嗎?她簡單的回答讓人落淚——誰不怕麻煩?我覺得有窮活法和富活法。我條件差,但我還能給她提供學習環境!除此之外,對我的孩子也是壹種精神上的觸動。別人沒有條件就是向上,有條件就要懂得努力學習。另外,我也想讓孩子知道,妳的壹點點幫助,都可能改變別人壹生的命運。當我們的孩子生病時,我們從其他人那裏得到了很多幫助,物質上的和精神上的。我永遠不會忘記,但我該如何報答?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我的孩子壹起用這種行為來回報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回報我們的社會。這對孩子的壹生會有幫助。
多麽簡單的解釋。“老人老了,年輕人年輕了,年輕人也年輕了。”瑪依古麗不僅親切地愛著別人的孩子,也尊重別人的老人。為了讓孩子們知道如何幫助別人,她親自帶孩子們去了養老院。她說,“我們的人民對老人很好,這是壹種美德。我現在已經失去了壹部分,但我不能讓我的孩子失去他們。我請他們經常給老人們唱歌跳舞,關心他們,幫他們戴頭巾,洗襪子,給他們帶來歡樂。我覺得有必要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種下壹朵美麗的花——懂得關心他人,善待他人。現在老人們說起古力旦和唐努爾都異常開心,我作為母親也很開心。我沒什麽文化,也不會給他們說教。我只是告訴他們:“人要用自己的雙手去賺取自己的食物,不要等著上帝把食物扔進妳的嘴裏。"
多麽簡單的教育方法。的確,她不壹定能說出大實話,但也沒必要說出大實話!母親的神聖職責是照顧好她的孩子。她做到了。她不僅努力給孩子壹個健康的身體,也給孩子壹個純潔健康的心靈。壹種堅強、積極、樂觀的精神,這還不夠嗎?這是孩子壹生都會受益的財富,也足夠了。
麥古麗說:“我相信我的孩子是我這輩子最棒的。因為他們正在做,將來也會做讓我滿意的事情。”是的,我想不僅僅是瑪依·古力相信,所有的人都會相信,在這樣的母愛中,古力的花朵怎能不綻放美麗,黎明怎能不沖破漆黑的夜空?
這是壹個普通母親的故事,這是壹個普通哈薩克族母親感人的親子故事,這是普通瑪依·古力創造的親子神話。以前婆婆紋身,孟母三遷留下歷史佳話,現在卻用樸素的感情和思想創造了壹個普通哈薩克族母親的神話。她用神話告訴人們——這就是母親。
後記:人們常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所以我們總想把目光延伸到遠方,而忽略了身邊最美的花朵。當地電視臺也報道了小唐納的故事。然而,當我今天在隆冬再次聽到這個感人的故事時,仍然強烈震撼著我做了十幾年的母親的心。不能不佩服麥古麗,壹個普通的母親。
世界上每個母親都知道愛自己的孩子,但不是每個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都懂得愛孩子的藝術。也許每個母親都有可能為孩子求醫問藥,但也有可能每個母親都引導孩子去奮鬥,去追求,用智慧和善良填寫人生的答卷,堅定樂觀,毫無怨言地為自己和孩子建立人生坐標系,找到人生的坐標點。能跳印度舞又能當速滑冠軍的小多努爾很了不起,但如果她不是瑪依·古力這樣壹個執著而有說服力的母親,我們很難回答。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這樣的母愛,就壹定會促進唐努爾這樣的古花綻放。
我記得有人說過,壹個民族的希望不在於能產生多少優秀的科學家,而在於能產生多少培養優秀科學家的母親。非常耐人尋味。
我想在今天,尤其是在充滿對獨生子女難教、下壹代能否擔當起民族重任的抱怨和擔憂的今天,瑪依古麗的芬芳應該是沁人心脾的,越飄越久,越飄越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