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p幾乎沒有差別:安陽2034.59億元;信陽2034.25億元。在河南省排第八第九,差不多。
從增速來看,安陽排第八,信陽排在外面,稍微慢壹點。為什麽信陽地域遼闊,人口不多,發展速度卻沒有安陽那麽快?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安陽是八大古都之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文明中心之壹。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曹魏、後趙、、顏倩、東魏、北齊等六個朝代先後在此建都,故安陽有七朝之稱。安陽最早是由甲骨文發現的。《周易》的發源地;中國文學博物館和紅旗渠;這裏出土了最大的青銅器四物大方鼎;殷墟和商朝的古都;文字的首都。信陽只能望其項背。
安陽地理位置優越:京廣鐵路、京廣高速從市區東西兩側穿過;山區面積小,平原土壤肥沃。國道107從市區南北穿過,交通發達。信陽山區多,交通不如安陽方便發達。
安陽小,小而精;信陽大,大而散;早些年的區域調整,濮陽人有壹句朗朗上口的感嘆:丟了“紅棗”“燒雞”,留下幾個老災區。是關於內黃縣紅棗的。種植量46萬畝,是全國著名的“紅棗之鄉”!道口燒雞享譽海內外,每年收益可觀!林州市的大紅袍花椒、山楂、核桃、板粟也很受國人喜愛。嶽飛家鄉唐洋“綠色無汙染小雜糧”很受大家歡迎;龍泉鮮花暢銷全國;名優特產品質量好,品種多。
尤其是龍頭企業:紅旗渠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安陽鋼鐵集團公司;安陽蔡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彩色玻殼生產基地,產量居世界第四位。這是信陽沒有的。
工業基礎雄厚:安陽市有富民工業企業466家,安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紡織工業基地。到目前為止,集冶金、電子、化工、電力、機械、紡織、醫藥、煙草為壹體的工業全面發展。所以,安陽雖小,人口眾多,但安陽人民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勤勞勇敢的優良傳統,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奮力拼搏,乘勝前進!祝福我的家鄉——安陽錦上添花。上壹層樓梯!
感謝您給我機會回答這個問題。信陽和安陽作為河南省兩個重要的地級市,經濟發展水平還存在壹定的差異。今天,我想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信陽與安陽經濟產業現狀比較
2017數據顯示,信陽全年GDP 2226.55億元,人均GDP 34.528元,第三產業結構20.6: 38.8: 40.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60.44億元。
全市生產總值2268億元,人均生產總值44201元,第三產業結構8.9:48.6:4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44.86億元。
簡單對比壹下,可以發現壹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信陽第壹產業農業比重遠高於安陽(近1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較低,自然經濟差距就體現出來了。可以說,目前安陽處於工業城市,而信陽大部分地區處於農業區。自然第壹產業對經濟和城市建設的貢獻遠遠小於第二產業。
信陽和安陽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盡快向第三產業轉移。
信陽作為壹個農業比重相對較重,本地區自然保護區較多的地區,自然走不了農業-工業-服務業這條路。或許信陽未來從第壹產業直接跳到第三產業的可能性更大。壹組數據分享給妳。根據2017年信陽市固定資產投資行業,其中,與居民生活相關的電力、燃氣及水、水利、環境及公共設施管理、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等生產和供應業在信陽的投資(分別為89.85億元、325.95億元、196。可以說這兩個城市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個人感覺未來市區的經濟和基礎設施都會有很大的提升。
我認為信陽和安陽的經濟差異如下。
1,地形。安陽是平原地區,信陽是多山的丘陵地區。信陽面積雖大,但耕地面積小,安陽在發展農業、工業、道路建設、基礎設施等方面更具優勢。
2、地理位置。安陽離鄭州、河北、北京都很遠。和其他工業經濟區更近,地勢平坦,基礎設施成本和交通成本更低的優勢比信陽在招商引資和發展上更大。信陽周邊都是貧困地區,很難吸引產業,也很難上輪子。
3.信陽在文化習俗和地形地貌上與河南其他城市完全不同,與河南整體發展方向大相徑庭。大方向不能坐公交,只能壹個人打。很難發展自己。
4.信陽是河南人口外流最多的城市之壹。外出打工的都是風華正茂。年輕人壹走,老齡化率高,老年人根本沒有經濟產出。
客觀來說,信陽除了茶什麽都沒有。更何況沒有好的工業,輕工業都不行,更別說重工業之類的了,基礎薄弱。旅遊,除了雞公山有點名氣,其他沒什麽。不過這幾年信陽被評為全國宜居城市,也帶動了不少旅遊業。信陽商城、羅山、固始等很多景點都是眾所周知的。其次,信陽高鐵、機場、交通都很方便。但是信陽在不久的將來會發展的更好!安陽歷史悠久,古都,重工業城市,底子比信陽厚。從目前來看,當然比信陽強壹點。純個人觀點,謝謝。
1.在工業方面,信陽2017年工業企業總收入2455億元,安陽3612億元,信陽第三產業比重為20.6: 38.8: 40.7,安陽8.9: 48.6: 42.5。所以從官方的統計數據來看,很明顯安陽的工業比信陽發達。
第二,從區位優勢來說,信陽位於河南的最南端,安陽位於河南的最北端,但是兩個城市到省會的距離完全不同。信陽在政策、地理、交通等方面都沒有優勢。安陽地處黃河以北,開發起步較早。況且濮陽曾經屬於安陽,安陽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現在也在發展旅遊業。
總之,我認為信陽和安陽的經濟總量相差不大,但由於人口的影響,信陽人均低於安陽,顯得欠發達。原因是信陽優勢太少,產業起步晚。
朋友們,妳們好!安陽,信陽,河南的南大門,北大門!都是河南知名城市,經濟各有優勢,這也是事實。總體來說,安陽工業發達,農業穩定。但是信陽的毛尖茶可是聞名中外的!
結合歷史來看看兩者不同的發展路徑吧!
安陽是壹座古城,壹些地名說明了工業化的歷史,如水冶鎮和葉童鎮,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等等。據說幾千年前利用水大規模冶煉鐵和銅!直到今天,河南最大的鋼鐵企業依然屹立在安陽!
安陽背靠太行山,面向山東平原,是中國文字的發祥地。清末民初,鐵路修建成功(京廣線),民國時期建立機場。新中國成立後,安陽成為河南省輕重工業基地,各種重工業,紡織,機械加工,工業控制,特別是新興的飛機和無人機項目,等等。近年來,它加大了市政建設。交通四通八達,107,高鐵,京廣,坐火車,到北京只要四五個小時,到鄭州只要壹個多小時……還有山西到山東新建的專線,新機場也在規劃建設中!所以經濟總產值尤其是人均產值不僅遠高於信陽,在周邊地區也是首屈壹指的!
信陽作為河南的南大門,在經濟建設上可以說是後起之秀。說到信陽毛尖,可以說是無所不知,加上地域遼闊,發展前景不可限量!尤其是近幾年信陽經濟快速增長,在這方面優勢明顯,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經濟發展也需要壹定的積累,比如高素質,壹定數量熟練的技術產業人才,進取的思維,厚重的歷史積澱,而這壹切不僅需要資源和人,更需要時間…,隨著國家發展的車輪,安陽和信陽必將屹立於河南南北,堪比齊飛,各有所長!
作為壹個豫南人,我對題主提出的問題有以下看法。
首先,說到安陽和信陽的經濟發展,我們需要知道這兩個城市的發展模式,基本知道河南的經濟。從發展來說,河南北方城市普遍好於南方城市,比如焦作、新鄉、鄭州、安陽,經濟發展都不錯。原因是北方城市以工業為主,城市發展的動力相對充足,而河南南方城市和信陽壹樣,以農業為主。而且豫南地區耕地少,人口多,經濟發展不易。
上表是2018年河南省18地市經濟排名。我們可以看到,即使信陽的行政面積是全省第二,是安陽的N倍,但經濟總量仍然落後於安陽。這其中很大壹部分是工業基礎的問題。我們可以簡單的做個對比。開發區中有兩個國家級安陽,1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1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截至2013年末,安陽市共有工業企業466家,其中鞍鋼、安財等大中型企業64家。
與安陽相比,信陽在工業上就像壹張白紙。目前信陽仍沒有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只有兩個。工業企業發展規模仍以中小型為主,地方工業產業薄弱,地方知名企業少。除了茶行業,其余都還處於初級階段。下表是信陽市政府網站給出的信陽知名企業目錄。
當然,信陽雖然工業落後,經濟發展緩慢,但環境比安陽好很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冬季的空氣質量。河南北部可以達到圖表之外,信陽的空氣還是不錯的。北方城市都已經單雙號限行了,信陽還在到處跑車。這也是信陽的壹個優勢。
安陽的實力是傳統的,不是突然強大的。
首先,安陽在近代歷史上有壹定的工業基礎。袁世凱在安陽蟄伏,不僅僅是因為安陽交通便利,更是因為有壹支好的軍隊和當時不弱的軍工企業。
信陽在這方面是空白。
產業的發展從來不是壹蹴而就的,更容易聚集有基礎的新企業。所以新中國建立了壹大批企業,現在還在繼續。
第二,安陽的旅遊資源比信陽豐富。殷墟是文化旅遊,紅旗渠是紅色旅遊,嶽飛廟是愛國旅遊,旅遊層次多,相輔相成,受旅遊市場波動影響較小。
信陽有紅色大別山旅遊和茶文化旅遊,整體不如安陽。
第三,安陽大企業多。比如原來的三大廠:煙廠、鋼廠、玻殼廠、化肥廠,依靠高工資(2000年玻殼廠平均工資每月5000-8000元)聚集了大量人才,這些人落戶安陽,比企業更重要。安陽辦生產企業不會缺技術人員。
第四,因為安陽有大量的技術人才,生產從來不是問題,所以附近的各種小型私營工廠集群,甚至有大量附近的農民前來辦廠,生產從三輪車到衛生紙的各種東西。信陽在這方面估計也差不多。
第五,安陽人的思想比較活潑。從遠處看,我經常跨省跑河北做生意。當然也不乏出軌,但也讓我大開眼界。壹旦回來,壹旦加入正常的業務,就更有可能做好。
信陽人給我的印象是老實人太多了。
總之,強不是壹個方面,而是在很多方面強壹點點,最終形成壓倒性優勢。
原因有很多。問問題有什麽用?
妳好!這是壹個很好的問題。說實話,信陽面積太大,信陽市區太西,限制了信陽的發展。打開地圖可以看到,信陽的總面積幾乎是整個豫北的大小,市區的位置並不在中心縣以下。到市區是100-150-200公裏,所以下面的縣城很多人都不願意去信陽,也沒有虹吸效應和輻射能力,和較大的縣級市差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