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古渡連接魯西,過萍鄉路,越來越低。
犬吠雞村遠近啼,乳鵝新鴨岸事。
絲絲細雨潤衣,刀削苗出水面。
還是離湖南近,春天到處都是犁。
欣賞查沈星《湘東驛至魯西》七言律詩,語言清新明快,凝練質樸;寓意坦誠,自然流暢,沒有引用,讀來很親切;以景入詩,借景抒情,對眼前所見得心應手,是妙不可言的;這首詩是很有詩意的傑作,有圖在裏面,有詩藏在裏面;中國和二連的對仗工整自然流暢,沒有雕琢感,更加驚艷!
《湘東驛隨陸路到瀘西》題目,講的是詩人從湘東驛黃花渡下船,在仲春由陸路到達瀘西後的所見所聞。“隨地”就是跟著地走,拿地。“驛站”,古代傳遞公文的人和過往官員換馬或過夜的地方;“湘東驛”即湘東(今湘東區,距萍鄉市約四十裏)的“黃花渡”。清代的蘆溪鎮,位於萍鄉東部。現在的瀘西縣;從題目來看,詩人開門見山,把這篇寫作的範圍鎖定在萍鄉到蘆溪路上的見聞和經歷上。詩人為什麽要鎖定壹路上的所見所聞?是什麽引起了他的高度興趣?妳到底想表達什麽?他想向世界和後人傳遞什麽信息?這不禁讓我對他這首詩背後的內容更感興趣。
第壹聯“黃花古渡接魯西,過萍鄉路,越來越低”。萍鄉,當時叫萍鄉縣(今江西省萍鄉市)。前兩句話如文字般淺顯,銜接自然。因為從湘東到萍鄉不是他寫作的重點,他只是壹筆帶過,手法嫻熟。真的是壹葉無痕,風無聲!我從黃花渡上岸後,直接踏上了去魯西的路。過了萍鄉,路面漸漸平坦了。這裏要註意的是,萍鄉位於湘東和魯西之間,地勢略高於兩地。萍鄉的水的流向在我們當地叫“兩面下”。水壹面向西經湘東流入湘江,壹面從蘆溪向東流入贛江。恰好是壹東壹西,所以叫“兩面倒”。同時,萍鄉縣令許也有竹枝詞為證:“東去江西寫官板,西去湖南裝反筆。”五裏中間上不了船,路上全是桐油和苧麻。“五裏中間上不了船”,意思是從萍鄉到蘆溪沒有船,只能步行。所以楚白先生的“過萍鄉路越走越低”和許的“舟楫不到中五十裏”是相互印證的。
“犬吠雞村遠近,雛雁新鴨東落西落”是詩人見過的最有生氣的景象之壹。他邊走邊聽邊看:“村子錯落有致,時不時聽到雞犬叫,好熟悉;河岸上,綠草如茵,看著剛出生的小鵝和小鴨子悠閑地在河兩岸覓食,好安靜。“這兩句話反映了康熙年間經過戰亂,人民生活逐漸穩定,社會經濟日益繁榮。也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田園山水畫。
“犬吠雞鳴”側耳,“幼鵝新鴨”細看。通過不同的感官,他們感受到壹種平和、平靜、清新的生活氛圍。從新生命的活力來說,後壹句話暗示了戰後生產發達、人民生活穩定的社會的到來。從《乳鵝新鴨》中可以看出詩人對江南水鄉的欣賞和贊美。作為壹個博覽群書、遊遍全國的查沈星,他知道國家的現狀,人民的生活剛剛穩定下來。“奶”和“新”兩個字,足以表達他對戰後社會重建的信心和希望,詩人才能面對江南美景,借物含情,吟詩作賦。
“細雨繅絲潤衣襟,好苗隨水出。”這裏的繅絲比作春雨,綿綿如絲。第壹部分是關於動物,狗和雞,鵝和鴨;這個關節是關於自然現象和植物的。進壹步展現江南水鄉特色。“春雨忽濃忽淡,就像縷縷銀絲在妳眼前飄動,給人涼爽舒適的感覺。壹場春雨過後,水田裏的水也滿了,秧苗長勢喜人。苗的高度幾乎與水面齊平,綠苗整齊整齊得像用剪刀修剪過壹樣,清晰悅目。”。雨如絲,苗如刀剪子。這兩個比喻很貼切。原來,這裏優雅迷人的景色引起了詩人的濃厚興趣。不得不佩服詩人對身邊事物的細致觀察,也深信詩人表達事物的準確。
“猶與湘相似,春耕遍地”,湖南,緊靠湘東,在萍鄉之西。萍鄉和湖南同屬楚國,風俗非常接近。這首詩的前三部分都是關於風景的,只有結尾部分得出結論,這裏的風俗和氣候與湖南相似。即使是現在,湖南人還在稱呼江西人“表親”。這兩句話描述了詩人的心情:谷雨過後,遍地桃花綠柳,犁頭翻土。畫中牛走,人遊,生動地描繪了江南水鄉的農耕景象。這首詩沒有說壹個字關於牛或人,但它是壹個生動的場景,牛耕在田野裏,人們嗡嗡作響。多麽詩情畫意、如夢如幻的江南春耕圖啊!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感同身受,難以忘懷。讓人不得不佩服楚白先生高超的技術。
古代詩人常遊山川,寫山水,抒胸臆,山水詩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占有很大比重。壹般來說,山水詩往往是塑造意象,或勾勒意境,或運用烘托、對比的手法,或把感情與景物、場景融為壹體。在這首詩中,查運用了線描手法,詩中間的兩副對聯工整,語言清新明快,凝練質樸。“犬吠雞鳴寨遠近,乳鵝新鴨岸事。絲絲細雨潤衣,刀削苗出水面。這兩副對聯很精彩。同時也傳達了詩人的心情,他想看到的和他碰巧看到的。為了表達這種激動的情緒,詩人通過描寫景物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清初詞人在茶興起後,更多地學習唐、宋,成為清初模仿宋最成功的詞人。對詩歌影響很大。難怪趙翼在《甌北詩話》中說:“吳梅村葉巍”(三),他實在很難說出壹個落後於唐宋的家族。然而,查楚才華橫溢,技藝高超。“要想有壹技之長,香山④和翁芳⑤只是壹個人。”註①“六朝”指史、、朱彜尊、王士禎、和查。史與並稱為“南史北宋”。
(2)清朝康熙皇帝,名葉璇,8歲繼位,14歲即位。65,438+06歲時,除掉了為私利拉幫結派,欺侮少爺的侍郎鰲拜。削弱了八旗旗主的力量,在20歲時與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對峙,經過八年的戰鬥,壹舉平定了戰爭。1683年8月收復臺灣省,維護了統壹,從而開創了康乾盛世,促進了清初社會經濟的發展。
③吳梅村,江蘇太倉人,明末清初頗有影響的文學巨匠。他被稱為“江左三傑”(即錢、吳、龔鼎子)之壹。④白居易(772-846)名樂天,香山居士,生於太原,後遷居陜西渭南。在貞元,他成為壹個學者,並彌補了學校書郎。他的詩政治傾向明顯,強調諷喻,率真灑脫。他是中唐時期的大詩人(⑤陸遊(1125-1210),南宋殷珊人。詩風雄渾豪放,與李白有異曲同工之妙,被譽為“小太白”。作品較多,如《劍南詩稿》《渭南選集》等。
《從湘東驛到魯西》作者查簡介查(1650 ~ 1727)清代詩人,當代著名作家金庸之祖。第壹名黑蓮,字夏沖,號查田;後來,它被重新命名為沈星,帶有“遺憾”二字。被稱為“他山”和“煙鬼”。晚年居楚白寺,故又稱“查楚白”。原華(今浙江海寧)出生。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特地授予翰林院編審,入內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回鄉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其弟告司思庭誹謗案,父母不教,在北京被捕。第二年他被釋放,不久就去世了。茶詩論東坡,放翁,品蘇軾。朱彜尊死後,壹直是東南詩壇的領軍人物。他是《他山之詩》的作者。
查其他作品○他在船夜書裏看到的。
○小果圓湖
○中秋之夜對著洞庭湖的月亮唱歌
三閭神廟
○查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