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定邊縣經濟

定邊縣經濟

2013面對國內外嚴峻的經濟形勢,定邊縣主動作為,積極化解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各項工作有力推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總體特征。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654.38+0.00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08.09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30.09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54.38+0.85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0.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15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744元。縣域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先後獲得“中國農業發展百強縣”、“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示範縣200強”、“全國綠色能源示範縣”等榮譽稱號。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農業壹直是定邊縣國民經濟的基礎和主體。在以農業為主,林、牧、副並舉的農業生產發展過程中,定邊縣從1957到1980的20多年間,從黨政領導到農村成員,主要集中在農田基本建設上,除了春秋兩季集中在突擊造林和零星種草,以及正常的田間耕作、飼養和放牧活動。

從1958開始“大躍進”、“大農業”、“大糧食”,從1964開始縣委提出“學大寨”,壹個又壹個純粹農業生產的群眾運動,不僅取得了壹定的成績,1976“學大寨、趕誌丹”活動期間,縣委提出“壹反常態,緊急動員;第二,壹反常態,妳追我趕;“3的口號。逆常規而行,繼續努力”,各種社會組織和團隊提出了“革命不顧壹切,糧食不致命”等更為激進的口號。從50年代初開始,大力植樹造林,改良羊種,打井修地,改良土壤,建成基本農田80公頃,人均糧食產量0.1公頃,每公頃糧食穩產3000公斤以上。70年代,我們改變了靠賣糧回來的局面。楊靜鎮山根地村土地遼闊,歷史上畝產僅在20公斤至30公斤之間徘徊。

1976之後致力於農田基礎建設。到1985,基本農田133.33公頃,人均產量0.133公頃。每公頃糧食產量超過250公斤,有些水壩可超過100公頃。退牧還草2000多畝;五麻子鄉旱地科學種植試驗頗有成效,開創了幹旱半幹旱地區科學種田的新路子。1989定邊縣有基本農田6666.67公頃,占耕地總面積的6%,其中水面4000多公頃;造林保存面積654.38+0.2萬公頃,其中農田防護林網3333.33公頃;家畜7萬只,綿羊33萬只,其中細毛羊65438+50萬只,白絨山羊50萬只。人工種草預留面積2.67萬公頃,草地1.30萬公頃。

2013年,全縣各項支農資金支出8.5億元。農作物播種267萬畝,糧食總產量29萬噸,農業總產值27億元,確保了全縣糧食生產安全。全縣發展地膜玉米42萬畝,種薯示範30萬畝;推廣馬鈴薯高產綜合技術40萬畝,小雜糧654.38+0.5萬畝;萬畝旱地玉米和萬畝水田玉米分別創全國和全省最高產量。白泥井核心示範園以及7個省級、7個市級、20個縣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規模不斷擴大,規模效益突出。實施人工種草654.38+0.5萬畝,養羊達到654.38+0.5萬只,實現畜牧業總產值654.38+0.5億元。新建和改造基本糧田3.46萬畝,新建和加固淤地壩63座,面積112平方公裏。深入推進“三年綠化行動”,實施城郊防護林、縣鄉道路、樟子松林等22項林業工程。樟子松基地建成,造林面積1.21.6萬畝。完成6個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項目,壹石梁移民社區主體工程壹期完工。

民國初期,手工業呈現出發展趨勢。民國後期縣政府忙於反* * *防* * *,鄉鎮革命根本顧不上工業建設。在* * *生產黨領導下的陜甘寧邊區定邊縣,不僅原有的手工業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而且還建立了合作工業和公營工業,由商人、市民、國家機關和政府撥款進行投資。但在解放戰爭中有幾家工廠被徹底摧毀,所以建國初期只進行手工業生產。

從1954到1957,在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建立了35個集體手工業工廠和1個公私合營工業企業。1958,五家國有工業企業成立,同時進行“產業升級”。個體和私人手工業被取締,合作轉入集體,部分集體轉為全民所有制。1978之後,個別行業重新出現,包括手工業、輕工業、采礦業、食品業、電力業等。工業總產值從1.950年的51.30萬元增長到1.989年的391.70萬元,增長了75.4倍。

2013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370億元,增加值235億元,分別增長5.9%和3%。油氣產能建設持續增長。全縣油氣當量達到965萬噸,原油產量達到861萬噸,其中本地原油產量達到21.7萬噸,天然氣產量達到654380+0.3億立方米。中原綠能天然氣儲氣調峰液化項目二期建成投產,新增天然氣管網19.5公裏,新增天然氣用戶3620戶,城市供氣普及率達到42.6%。完成鹽化工綜合利用項目建設任務,新建和改造鹽硝田5600畝,生產原鹽654.38+0.35萬噸。全縣風力和光伏發電量達到4.6億千瓦時。新工業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進壹步完善,引進企業45家,23家開工建設,7家建成投產。全年新增私營企業95家、個體工商戶800戶,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0.7%。

定邊是全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新能源資源豐富。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2,500 MW以上,平均風速5-6 m/s以上,是陜西兩大風能資源富集區之壹。光伏產業也是定邊縣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壹。全縣年日照時間2743小時,年平均輻射量6000焦耳。是陜西省兩大太陽能光伏發電資源富集區之壹。

截至2013年底,風力發電方面,國電陜西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定邊範兒溝壹期、二期* * 99 MW風電項目,國電曹山梁49.5 MW風電項目,大唐陜西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定邊張家山壹期、二期***99 MW風電項目,華能新能源蘭兒溝壹期、二期* * 18。定邊縣太陽能光伏並網發電總量已達150 MW,成為全省最大的光伏產業園。

交通

早在1941年縣城就有了汽車和高速公路,但當時還沒有汽車。蓬勃發展是在1953之後。截至2000年底,全縣已建成2條幹線公路和8條縣鄉公路,裏程達587公裏。定邊縣30個鄉鎮全部通公路,與鄰省(區)公路暢通,客貨運輸便利。縣鄉公路427公裏,334個行政村全部通車,裏程1848公裏。基本形成以縣城為樞紐,以鄉鎮為骨架,連接縣、鄉、村的公路網。

2010年,定邊縣境內通車裏程達到1901公裏,其中高速公路84.5公裏,國省道246.5公裏,縣鄉公路1570公裏。貨運量97100000噸,貨運周轉量656972000噸公裏,客運量598900人次,旅客周轉量561903萬人次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