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概述
本工程為框架結構。除商鋪二層外,其余四層主體加閣樓層,總建築面積23700m2。節能設計包括外墻采用混凝土復合保溫砌塊,內墻采用煤矸石空心砌塊。屋面水泥爐渣坡層和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等。
2.自保溫墻體結構
2.1砌體結構
保溫砌塊應采用專用砌築砂漿砌築;砌築時應采用導熱系數小的專用砌築砂漿,否則應在水平灰縫處采用EPS板等保溫材料進行隔斷,隔斷材料的設置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在梁板底附近砌築時,應留有壹定的空隙,至少應在間隔15d後進行修補。用塊(磚)修補,傾斜角度應為60°。修補時,砌築砂漿應飽滿,兩側豎縫應用高強度水泥砂漿填實。同時,門窗兩側應保證臨時施工洞口在墻上保持平直,側面距交接處墻體不小於500mm,洞口凈寬不超過1m。砌體孔洞或槽周圍應采取可靠的防裂防滲措施。孔洞或槽縫之間應分層用砂漿填實,孔洞應用保溫材料填充,並用抗裂砂漿和熱鍍鋅焊接鋼絲網加固。柱式保溫砌塊墻體主規格砌塊應按照1/2的設計要求錯開回填,需澆築發泡保溫材料的孔洞應排齊,端部砌塊應在砌築前澆築保溫材料。
2.2冷橋絕緣施工
泡沫水泥板鋪設前應清除表面浮塵,基層質量驗收合格後進行施工。施工前要根據建築的實際尺寸進行布局設計,並根據布局設計進行分線。在外門窗洞口、伸縮縫和裝飾線處彈水平和垂直控制線。施工時應優先選用主規格發泡水泥板,主規格保溫板尺寸為300 mm× 300 mm,輔助規格保溫板或局部不平整處可現場切割,尺寸允許偏差為2 mm,同時還應使用專用粘貼砂漿進行粘貼。砂漿應按規定的配合比配制,隨用隨配,並註意防曬避風。配制好的砂漿存放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保溫板在粘貼前不得用水浸泡。發泡水泥板大面積鋪貼完成後,根據氣候條件,抹灰砂漿應在24-48h後進行施工。抹灰砂漿施工時,應同時在檐口、窗臺、窗楣、雨篷、陽臺、壓頂和突出墻面的頂面做好坡度,並在下面做好滴水槽或滴水線。另外,抹灰砂漿要用鐵抹子塗在發泡水泥板上,厚度控制在3-5 mm,先用大杠刮平,再用塑料抹子抹平。然後用鐵抹子將預裁好的布壓入抹灰砂漿面內,布平面間搭接寬度不小於50mm,陰陽角處搭接不小於200 mm,鋪設應平整無褶皺。第壹次錨固應在抹灰砂漿初凝時進行。用電鉆在發泡水泥板的角縫處打孔,將錨栓插入孔中,並將塑料圓盤的平面擰入抹灰砂漿中。地腳螺栓固定後,抹第二遍砂漿,第二遍砂漿厚度控制在2-3 mm..
3.屋面工程
現澆屋面結構完成後,將屋面結構層上的雜物清理幹凈,將凸出基層上的砂漿和灰渣清除幹凈,並用水沖洗幹凈。根據標高控制線,找好2%的排水坡度,按線貼餅。灰餅間距1.5m,灰餅尺寸50 mm× 50 mm,在女兒墻上彈出控制線。同時,在鋪設水泥砂漿時,應先清除基層表面的積水,並均勻反復刷素水泥漿,使基層未清理的灰塵包裹在其中,與基層充分粘結。水泥砂漿應隨掃隨鋪,用木杠沿兩邊刮平,用木抹子壓實、磨光。砂漿稠度應控制在7cm左右,不能有漏壓現象。
3.1BAC改性瀝青防水層
施工前要準備好各種材料,嚴格控制質量。鋪設前,檢查基層質量,表面應平整牢固,不能有起砂、空鼓等缺陷。陰陽角應呈弧形或鈍角,表面潔凈幹燥。穿過墻壁和屋頂的預埋管道應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並驗收合格。卷材防水層的施工質量應符合標準。
3.2屋面保溫層
本工程屋面保溫層為35厚擠塑保溫板。保溫層砌塊施工時,基層應平整、清潔、幹燥,砌塊材料不得破損。如果鋪設時缺角、斷角,應鋸平。施工時應找平,拉線僅靠基層表面鋪墊,表面應與相鄰兩塊板的高度壹致。同時,保溫層鋪設後應隨時鋪設水泥砂漿找平層,在保溫層上行走或推車運料時應鋪設腳手架。鋪設保溫層時,應設置縱橫通風管道,並與坡層的通風管道相連接,不得堵塞。通風管道之間的距離不應大於6m,設置塑料通風孔的做法和要求見具體設計要求。
3.3剛性防水層
先綁紮鋼筋網,間距150mm,雙向單層。根據預留分倉接頭的位置,切割並綁紮定位件。鋼筋網位於混凝土中部的上部,驗收合格後才能進行混凝土澆築。分倉縫的留置壹般設置在板的支承端、屋面轉折處或現澆板的支座與凸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每塊隔板以20-30m2為宜。縱橫分倉縫嵌建築防水瀝青油膏密封,然後鋪設防水卷材。
4.材料節約和材料資源利用措施
4.1材料節約計劃與管理
圖紙會審時,應根據地質、氣候、居民生活習慣等提出各種優化方案。在保證建築物各部分使用功能的條件下,盡量采用工作量小、速度快、對原有地貌破壞小、施工簡單的施工方案,盡量選用當地能獲得、環保廉價、使用壽命長的材料。加強材料計劃管理。工程施工前,根據優化方案,準確提供所用材料計劃,並根據施工進度確定進場時間。材料應按計劃分批運至現場,如無特殊情況,各種材料運至現場的總量不得大於材料總計劃。此外,還應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杜絕施工過程中的浪費,使實際材料損耗率小於定額損耗率。加強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的控制,如輕拿輕放加氣混凝土砌塊,模板和木方應嚴格按照模板匹配方案施工,嚴禁隨意切割;鋼管扣件等周轉材料及時回收維護,以備再用。
4.2主體結構消耗材料的控制
在主體結構施工中,應控制鋼筋、混凝土、釘子、鋼筋綁紮絲、砌塊、砂漿等消耗材料的損耗。
4.2.1鋼材消耗控制
鋼筋下料前,繪制詳細的下料清單。清單中除了註明鋼筋的長度和根數外,還需要比較不同構件中相同直徑鋼筋的下料長度。在保證質量、滿足規範和圖紙要求的前提下,將壹個構件中鋼筋的邊角料用到其他構件中,避免過度浪費。同時,根據鋼筋長度,合理選用12m鋼筋,減少鋼筋配料損失;鋼筋直徑≥16應采用連接機械進行連接,以避免鋼筋搭接和額外使用材料。加強質量控制,所有的料單都要經過審核後才能使用,避免錯誤下料;現場綁紮時,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加強過程檢查,發現錯誤立即整改,避免浪費材料返工。
4.2.2混凝土用量控制
加強混凝土供應管理,按計劃數量控制混凝土供應,先供應計劃數量的80%,其余20%用車輛控制,避免混凝土超供浪費。在砌塊進場前,提前指定專門的存放場地,避免材料二次搬運造成的損失;卸料施工時,輕拿輕放,盡量避免碎磚,材料堆放高度不超過2m,防止傾倒。
5.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建築規模不斷擴大。人們在建築生產中產生的廢氣、汙水、煙塵、廢棄物等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人類汙染了環境,反過來又危害了人類,最終制約了社會的發展。中國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作為消耗大量能源和資源的建築行業,必須發展綠色建築,改變目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汙染、低效率的模式,承擔起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因此,必須保護環境,減少施工汙染,提倡在施工中應用節能技術,以確保文明施工達到施工質量標準。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