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嘗試各種方法來轉移我們的註意力,如去鍛煉,購物,旅遊,或通過閱讀和學習解決問題...但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這種方法可能治標不治本,短暫的離開後痛苦和迷茫又會重新出現...
根據心理學家李俊奇教授的說法,人們進入咨詢室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而當妳想做心理咨詢的時候,請先看看下面的心理咨詢指南。相信我,對妳會有很大幫助的。
做心理咨詢,妳應該知道:
01
找個臨床咨詢師。
其實大部分心理學家研究的都是脫離千山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
心理學真的很高大上,他們折騰猴子研究數字,成果應用在無數行業(當然成果無數,誰也不知道能做什麽)。
想想影視作品中端莊優雅的心理咨詢師,喝著咖啡,穿著名牌,在高檔寫字樓裏工作。他們只要聽聽別人的故事,幫忙分析勸導,就能賺很多錢,工作輕松,生活無憂無慮。
其實這是對這個職業的美好想象。心理咨詢師的工作不是聽故事那麽簡單。就是幫助心腹們解決問題。所有有心理問題的病人,都是不用說話就能治好的,壹個病人的服務期可能很長。
而妳要找的是接受過系統培訓,擅長臨床心理治療的心理咨詢師。
02
主動選擇妳的咨詢師。
在開始咨詢之前,主動選擇妳的咨詢師。
心理咨詢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真實的生活,真實的咨詢和拜訪關系:拯救人的不是上帝,而是人與人之間深刻的對話和支持。
能和心理咨詢師聊自己的人不是有病的人,而是勇敢的人。
很多人第壹次咨詢的時候都會緊張,因為不知道咨詢會發生什麽,我也不能告訴妳會發生什麽,因為會發生什麽真的需要經歷。我們不會有壹個既定的劇本,會發生什麽,談什麽,經歷什麽,都是以妳為主導,以妳為顧問來創造的。
它是潛意識對潛意識的工作。
雖然心理咨詢的本質是殊途同歸,但是不同學校的心理咨詢師確實會使用彼此都不理解的語言,使用非常不同的方法來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
03
選擇壹個值得信任的心理咨詢師。
妳應該選擇壹個讓妳覺得可以建立信任的心理咨詢師。
如果壹開始,不管出於什麽原因,妳覺得不能信任這個咨詢師,不要去理會妳腦子裏的想法:“大家都說這是個好咨詢師,我應該試試”等等。
因為在心理咨詢中,來訪者需要與咨詢師建立壹種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妳可以足夠安全地呈現自己的全部。
而心理咨詢師會通過這種特殊的關系來做咨詢工作。
良好的咨詢關系可以讓您:
在壹個相對穩定安全的時空裏,安心地表達自己的恐懼、緊張、羞愧和不安;
我意識到咨詢師的回應是溫和的,不帶任何評判的;
我覺得在這段關系中,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表達,我都是被接受和理解的;
在這樣的關系中逐漸重新表達自己。
驅動訪問者改變的不是技術,而是關系。單從人的角度來看,治療師的冷靜——承認和接受對方的優缺點——會帶動來訪者的冷靜和自我接納。
04
心理咨詢有嚴格的設置。
妳要明白,心理咨詢是有嚴格設置的。
心理咨詢師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始終保持壹個客觀的身份,尊重來訪者,不把個人的認識和判斷強加給來訪者,不替來訪者做決定。
心理咨詢期間,原則上禁止心理咨詢師在心理咨詢室之外與來訪者有任何私下接觸,心理咨詢師不能謀求個人感情和實際利益的滿足和實現(接受來訪者請客、吃飯、送禮等。)在心理咨詢。
壹般的咨詢設置是每周固定時間地點見面壹次,每次50-60分鐘。
壹周壹次的頻率,既能在咨詢環境中獲得即時支持,又能保持現實生活的狀態;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可以幫助形成壹個“治療容器”。
05
* * *同意協商的時間長度&;目標
這個咨詢方案不是心理咨詢師決定的,需要和來訪者壹起制定。
壹般來說,如果來訪者接受了心理咨詢師的計劃,那麽這個計劃就是正確的。
如果實施後遇到不同問題,需要再次協商調整咨詢方案!
咨詢師會在前幾次幫助來訪者確定大致的咨詢目標,這個目標會隨著治療的深入不斷調整。
因為心理咨詢的壹個作用就是幫助妳了解自己。
06
不是壹次兩次就能“解決問題”的。
很多來訪者認為心理咨詢就是“開藥方”,要求心理咨詢師直接給出建議,告訴自己應該怎麽做,或者對心理咨詢抱有很高的期望,恨不得壹次咨詢就解決心理問題。
這不是咨詢師的借口。
因為:其實心理咨詢不會直接給出建議。心理咨詢師的工作是配合來訪者討論和面對當前的困難,引導他們看到自己的資源和優勢,探索改變方案,同時付諸行動,有效解決問題,促進人格成長,最終達到“助人自助”。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同時,心理咨詢在來訪者的心理層面起作用。來訪者的心理問題與他們的性格和生活經歷有關。簡單的心理問題看起來確實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深層次的心理問題在很長壹段時間內都會像冰山壹樣。所以心理咨詢必然是壹個持續而艱難的改變過程。沒有強烈的求助和改變的動力,沒有永久的決心和毅力,冰雪難以融化。
所以,如果妳真的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幫助,建立這種關系總是需要壹段時間的。
當然,咨詢師也有責任在咨詢過程中給來訪者治療的信心。
07
可以主動結束咨詢。
不用擔心被輔導員“綁架”。來訪者咨詢完全是自願的。無論是在咨詢關系建立之時、心理咨詢過程中,還是在咨詢關系結束時接受或繼續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師都會充分尊重來訪者的個人選擇,心理咨詢師不會進行主觀強制。
可以主動提出結束咨詢,也可以和TA討論。
心理咨詢師不是巫師,他沒有能力控制妳的思維和行為。。
但是請和妳的咨詢師坦率地討論壹下妳為什麽要停止咨詢的原因。
因為咨詢過程並不總是溫馨愉快的,在合適的時候,咨詢師會給妳壹些挑戰。
和妳的心理咨詢師坦誠的談壹談妳想停止咨詢的原因,心理咨詢師會有機會給妳更進壹步更合適的幫助建議。
08
請不要放棄尋求幫助
妳可以放棄這個輔導員,但請不要放棄求助。
想要打破心理健康的惡性循環,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壹定的時間。記住,改善心理健康是壹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改變思維和行為需要時間。改變身心需要時間。這個世界上沒有快速的解決方法。妳不能指望壹夜之間學會彈鋼琴,也不能壹夜之間養成新的習慣和熟練的心理健康技能。就像妳無法快速治愈身體創傷壹樣,妳也無法快速治愈心理創傷。增長緩慢是常態。請保持耐心和毅力。我們將在這壹變革之旅中幫助妳。我們獨特的工具可以解決根本問題,還包括科學的習慣,幫助妳更好更快地改變。如果妳看完這本手冊想找壹個心理咨詢師,如何評價壹段良好的心理咨詢關系,將成為這個咨詢師是否適合妳的重要標尺。而壹個能提供專業、穩定、安全關系的咨詢師,往往需要長期的專業訓練。在培訓的過程中,心理咨詢師也會看到自己的成長問題,並在反復刻意的認知和實踐下,將這種平和與安全感帶到咨詢室,給予來訪者。請不要灰心。就像愛情壹樣,妳可以放棄不適合妳的前任,但請不要放棄愛情;妳可以放棄不適合妳的咨詢師,但請不要放棄求助!
請相信,總有壹款適合妳。
09
警告
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註意安全
想和心理咨詢師建立真正的咨詢關系,只要是正規的心理咨詢師,都會先簽合同。
因為兩個人單獨* * *在壹個房間裏,安全問題實際上是雙向的。咨詢者和來訪者都要註意個人安全。
如果診室不設置在醫院、學校、寫字樓等場所,註意安全。壹般咨詢師為了保護自己,會安排人守在接待室,以備不時之需。
但對於來訪者來說,如果妳覺得咨詢室“鎖門”不安全,比如妳大膽提出希望只關門不鎖門。好的咨詢師能理解。
如果真的覺得不安全,馬上離開。保護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每個人都有心理問題,普通人也需要心理咨詢來幫妳探索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