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壹直堅持傳播家庭教育理論,得到了壹些家長的認可,後臺也經常收到家長的提問。看了這封信,我能理解這些問題背後父母對孩子深深的焦慮和深深的愛。
只是為什麽這些深愛最後會成為傷害孩子的利器?
壹位父親寫道,夫妻感情很好,女兒小時候很聽話懂事,和他的關系也很好。可是上了初中後,女兒突然好像變了壹個人,情緒多變,很生氣。我們不能說她不會去上學。到現在,她女兒已經壹個月沒去上學了。
父親很焦慮,但是焦慮解決不了問題。我們必須探究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最後通過系統分析發現,導致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之壹是溺愛,所以父親為什麽會溺愛孩子,和他的出身家庭有很大關系。
雖然我們是天生的父母,但不壹定是好父母,我們需要向父母學習,向父母學習。
所以,為了幫助更多的家長學會愛孩子,華姐開設了“家庭教育問答”專欄,每周免費幫助1-2家庭系統分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並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PS:
1.如何參與?
請寫下妳想私下咨詢的問題。問題要盡量具體,不要壹概而論。比如孩子不上學怎麽辦?
2.註意事項:
請留下您的聯系方式,以便我們與您聯系。
以下是壹位家長的提問:
這位家長的問題是:
妳好,老師,
女兒現在十三歲,上壹年級。現在是青春期,在學校總是和壹些讀書不多的男生女生壹起瘋。怎麽能說出談戀愛這種話呢?請問我該怎麽和老師溝通?
我們分三部分回答這個問題:
1.什麽是“壞朋友”;
2.青春期兒童交友的特點;
3.家庭應該如何引導孩子交朋友?
壹、什麽是“壞朋友”?
首先要界定“壞朋友”的概念。
這個壞朋友就是不學習或者成績不好。不學習和成績不好是兩個概念。
成績差意味著學習能力差,比如理科看不懂,文科背不了,基礎太差。這是壹個學習能力的問題。只要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成績很快就會提高。
不學習是認知問題,還是心理問題。比如妳在社會上混,不想上學,這樣的孩子就可能成為問題少年。
對於第壹種孩子,我們可以告訴他們,如果有好的學習方法,幫助別人是壹種非常好的品質。
對於第二種孩子,我們盡量讓他們遠離,但也要註意方式方法。花姐壹會兒給妳分析。
這並不是說這些孩子十惡不赦,不值得交往,而是他們的能量太弱,改變不了這些孩子,很可能會被他們影響。
所以首先要明確“壞朋友”的概念,才能有效引導孩子。
第二,青春期兒童的社會特征;
青春期的孩子和童年的孩子最大的區別就是從依賴父母變成朋友,從嬰兒期變成成熟期,最後變成社會。在這個過程中,朋友在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青春期的孩子交朋友具有重要的心理意義。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交友?
壹方面是在學校和同學互動,壹方面是受到影視劇和各種網絡信息的影響,這是信息時代面臨的新課題。
以前在信息封閉的情況下,孩子的成長更多的是被家庭遺傳。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不知道什麽是愛,什麽是忠誠,但是現在的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之前就知道了。
花姐青春期的時候,有壹部特別有名的電影叫《古惑仔》。通過這部電影,很多孩子知道了什麽是忠誠,什麽是兄弟情誼。在男生中,出現了“視忠義為英雄,視叛逆為瀟灑”的情節。
結果很多同學把這部片子裏的價值觀變成了自己的價值觀,以群毆為樂。
此外,瓊瑤的浪漫電影也成為女孩的精神家園,所以早戀也將成為女孩精神世界的壹部分。
作為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交朋友?
三、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交朋友?
父母看到那麽多關於交友的負面內容,會不會追著孩子交友,阻攔孩子交友?
大多數父母反對早戀,但是控制青春期的孩子只能引起他們的厭惡,父母越是反對,孩子越是要做。
那麽我們該怎麽辦呢?
首先,家長要有耐心;
和孩子壹起做壹件事,關註壹件事,談論壹件事,增進親子關系。比如現在的電視劇都是關於愛情的,孩子難免不受影響。好的電視劇電影壹定會傳遞正能量的價值觀。比如前陣子我們壹起看《大江大河》的時候,我會和兒子聊宋雲輝是怎麽努力從農村走到城市的。因為我和父親都是農村出身,我們也會和孩子講小時候的故事,孩子聽得津津有味。
前不久老家的房子拆了,寶寶哭了,因為小時候的記憶沒了。
我還安慰他說:“房子拆了,我媽小時候的記憶還在。”
所以要有耐心,和孩子討論生活中的各種事情。生活豐富,朋友豐富,不只是學壹件事。
其次,要告訴孩子正確的交友價值觀;
告訴孩子,不同的朋友要區別對待。
朋友大致可以分為這幾類:
壹種是普通朋友,壹般是學校同學或者上下學的同伴。這兩類的心理詞我們要盡量少講。中國文化講“人在別人面前只說三個字,不全是我的全部”,所以和朋友聊天要註意。
壹個是認識自己,可以說是心理學的話。我們應該珍惜這樣的朋友。
平時大人要註意給孩子傳遞壹些積極的價值觀,時刻關心孩子,陪孩子聊聊天,心情好不好,學校有沒有什麽有趣的事情等等。,而且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總是忙忙碌碌,總是高高在上。
最後,我想說,青春期的孩子和童年的孩子很不壹樣。對於兒童期的孩子,我們可以通過命令來教育,但是到了青春期,我們只能通過交朋友、談心來引導。所以,要想管住孩子的朋友,只能引導,不能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