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壹家新的人力資源(勞務派遣)公司剛剛起步,如何開展工作,如何運營。

壹家新的人力資源(勞務派遣)公司剛剛起步,如何開展工作,如何運營。

初期除了積極發展業務(這個不需要推出),剩下的就是如何合規經營了。

在目前的經濟和行政監管環境下,如果人力資源公司違規經營,因勞動爭議和行政處罰造成的損失,無法用之前的業務收入彌補,最終可能導致創業失敗。筆者經營壹家人力資源公司十余年,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供參考:

1.資質符合性。

人力資源公司主要有三種類型:人才中介、職業中介、勞務派遣。

國家立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省級政府都對設立人力資源公司需要行政許可前置審批有限制性規定,未取得相應資質許可不得開展相關業務。

核心要求如下:

1.勞務派遣公司的註冊資本必須實繳;

2.人才代理和專業代理類型的人力資源公司,有壹定的人員資質和數量要求;

3、辦公場地要求;

4.有開展人才測評業務的設備和軟件要求;

第二,商業合規

1.不得發布虛假招聘信息,招聘活動中不得存在就業歧視。

2、兩條紅線不能碰:

1)嚴格遵守同壹用人單位的派遣比例。

2)勞務派遣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替代性工作崗位上進行。

3.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兩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工資按月支付;派遣人員不工作時,應當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工資。?

4.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應當告知勞動者。

5.不得克扣工人工資。

6.不得向工人收取任何費用。

7、跨地區派遣的,應當按照當地標準提供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

8.不允許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雇傭勞動者;

9.不應要求工人在辭職前提前30天發出通知。

10.不得以“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為由解除勞動合同;

11.“經濟性裁員”不適用。

第三,財務合規

1.嚴格按照營改增要求計算扣除主營業務成本(代扣代繳費用)。

2.按照“業務輔助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科目核對稅率,選擇全額納稅(3%)或差額納稅(5%)方式開具增值稅發票,按期申報納稅。

3.每年定期審計財務報告;

四。定期報告

根據《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和其他相關規定,人力資源公司和勞務派遣公司應每年向行政監督部門報告其經營情況,並提交財務報表和年度審計報告。如果未能按時提交或未能通過年檢,其許可證將被取消。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關於進壹步明確和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中勞務派遣服務和收費公路通行費抵扣政策的通知》、《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人才市場管理規定》、《上海市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管理暫行辦法》、《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境內)資質審批要求》。

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七條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具備下列開辦勞務派遣業務的條件:

(壹)註冊資本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

(二)有固定的營業場所和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設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從事勞務派遣業務,應當依法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行政許可;經批準的,應當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勞務派遣業務。?

第五十八條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的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派遣期限、崗位等內容。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兩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並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不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按月支付勞動報酬。

第五十九條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接受勞務派遣用工的單位(以下簡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和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崗位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劃分為若幹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第六十條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扣減用工單位根據勞務派遣協議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

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第六十壹條勞務派遣單位跨地區派遣勞動者的,被派遣勞動者享受的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按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的標準執行。?

第六十五條勞務派遣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被派遣勞動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與勞務派遣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被派遣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第壹項、第二項和第四十條規定情形之壹的,用人單位可以將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勞務派遣單位可以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第六十六條勞務派遣崗位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企業的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是壹種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替代性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所稱臨時性工作,是指工作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工作;輔助性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是指用人單位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時,在壹定時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的工作。

用人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壹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

關於全面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2065 438+06]36號。

第十六條增值稅的征收率為3%,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壹般納稅人的應稅行為,適用壹般計稅方法納稅。

壹般納稅人發生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某些應稅行為時,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但壹經選擇,36個月內不得變更。

第十九條小規模納稅人的應稅行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

第三十七條銷售額,是指納稅人在應稅活動中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價外收費是指在價格之外收取的各種性質的費用,但不包括以下項目:

(壹)依照本辦法第十條的規定代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行政事業性收費。

(2)以委托方名義開具發票代委托方收取的款項。

附: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房地產說明。

8.商業支持服務。

商業輔助服務,包括企業管理服務、經紀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和安全保護服務。

(三)人力資源服務,是指提供公共就業、勞務派遣、委托招聘人才、勞務外包等服務的經營活動。

關於進壹步明確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收費公路勞務派遣服務和通行費抵扣政策的通知?財稅[2065 438+06]47號?

壹、勞務派遣服務政策

壹般納稅人提供勞務派遣服務,可以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65 438+06]36號)的有關規定,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按照壹般計稅方法計算繳納增值稅;也可以選擇按差額納稅,這樣取得的總價和價外費用,扣除用人單位支付給被派遣員工的工資福利和為其辦理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後的余額,視為銷售額,按照簡易計稅方法按照5%的稅率計算繳納增值稅。

小規模納稅人可以按照財政部規定提供勞務派遣服務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的有關規定,以取得的總價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按照簡易計稅方法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增值稅;也可以選擇按差額納稅,這樣取得的總價和價外費用,扣除用人單位支付給被派遣員工的工資福利和為其辦理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後的余額,視為銷售額,按照簡易計稅方法按照5%的稅率計算繳納增值稅。

選擇繳納差額稅的納稅人,應當向用工單位收取支付被派遣員工工資福利和為其辦理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費用,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但可以開具普通發票。

勞務派遣服務是指勞務派遣公司為滿足用人單位各種靈活用工的需要,派遣員工到用人單位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並為其工作的服務。

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令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19)

第二十二條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於每年3月31日前向許可機關提交上壹年度勞務派遣經營情況報告,如實報告下列事項:

(壹)上壹年度的經營情況和財務審計報告;

(二)被派遣勞動者的數量及勞動合同的訂立和參加工會的情況;

(三)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四)被派遣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五)派遣勞動者的用人單位、派遣數量、派遣期限和受雇崗位;

(六)與用工單位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及用工單位履行法定義務的情況;

(七)設立子公司和分支機構。

勞務派遣單位設立的子公司或者分支機構應當向辦理許可或者備案手續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提交上壹年度勞務派遣經營情況報告。

第二十三條許可機關應當對勞務派遣單位提交的年度經營報告進行核查,依法對勞務派遣單位進行監管,並將核查結果和監管情況記入企業信用記錄。

第二十五條申請人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提交虛假材料申請行政許可的,許可機關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許可。

勞務派遣單位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提交虛假材料取得行政許可的,許可機關應當予以撤銷。被吊銷行政許可的勞務派遣單位在1年內不得再次申請勞務派遣行政許可。

第三十壹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勞務派遣業務的,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二條勞務派遣單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有關規定的,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每人50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吊銷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

第三十三條勞務派遣單位有下列情形之壹的,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處以10000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處654.38+0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壹)塗改、倒賣、出租、出借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的;

(二)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提交虛假材料取得勞務派遣行政許可的;

(三)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勞務派遣行政許可的。

人事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1號《人才市場管理條例》

第六條設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壹)有適合開展人才中介業務的場所和設施;

(二)有五名以上取得《人才中介服務資格證書》的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專職工作人員;

(三)有健全可行的工作規章制度;

(四)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五)具備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七條設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可以通過信函、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方式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提出申請,並按照本規定第六條的要求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建立固定人才交流場所的,應當作出專門說明。

未經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準,不得設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

第八條設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應當按照管理權限,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審批機關)審批。

第十二條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壹)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儲存、發布和咨詢服務;

(2)人才信息網絡服務;

(3)人才推薦;

(4)人才招聘;

(5)人員培訓;

(6)人才評價;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相關業務。

審批機關可以根據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所在地區或者行業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及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自身的設備條件、人員和管理等情況,批準其開展壹項或者多項業務。

第十三條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應當依法開展經營活動,不得超出許可證核定的經營範圍經營;不得以不正當競爭手段從事中介活動;不得提供虛假信息或做出虛假承諾。

第十五條

審批機關負責對其依法批準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進行檢查或者抽查,可以查閱或者要求其提交有關材料。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應當接受檢查,並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審批機關應當公布檢查結果。?

第十八條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可以接受用人單位和個人的委托,在規定的業務範圍內從事各類人事代理服務。

第十九條開展下列人事代理業務必須經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授權。

(1)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

(2)出國政審;

(三)在規定範圍內申報或組織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

(四)轉正定級和核定工齡;

(5)高校畢業生錄取程序;

(六)其他需要授權的人事代理事項。

第三十三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準,擅自設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或者從事人才中介服務活動的,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責令停業,處1萬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可以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萬元。

違反本條例,未經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準,擅自設立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的,由省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三十四條人才中介服務機構違反本規定,擅自擴大許可經營範圍,未依法接受檢查或者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未按照規定辦理許可變更手續的,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萬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萬元。

第三十五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準,擅自從事人事代理業務的,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責令立即停業,並處1萬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可以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萬元;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第三十六條人才中介服務機構違反本規定,超越經營許可範圍接受代理業務的,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給予警告,限期改正,並處以10000元的罰款。

第三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以民族、性別、宗教信仰為由拒絕錄用或者提高錄用標準,或者不招用人員,或者向應聘者收取費用或者以欺詐手段謀取非法利益的,由縣級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處以10000元罰款。

第三十九條用人單位、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廣告發布者發布虛假人才招聘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廣告法》第三十七條予以處罰。

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超出許可的經營範圍發布廣告,廣告發布者超出許可的經營範圍或者無證為中介服務機構發布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以10000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可以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萬元。

第四十條人才中介活動違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有關規定予以查處。

上海市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管理暫行辦法

第七條申請設立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應當在申請時如實提供下列材料:

(壹)申請書;

(二)機構名稱核準通知書或營業執照、公司代碼證的原件及復印件,機構應提供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的批準書和機構法人登記證;

(三)工作人員的資格、學歷證明和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的身份證明;

(四)自有場所的產權證明或租賃期限不低於1年的租賃協議;

(五)註冊資本(金)證明材料;

(六)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的工作規範和章程;

(七)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內資)資質審批要求

申請商業項目

1,人才供求信息收集、整理、存儲、發布及咨詢服務;

2.人才信息網絡服務;

3.人才推薦;

4.人才招聘;

5.人才培養;

6.人才評價;

7.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相關業務。

以上人才中介服務1、3、4項為人才中介服務基本業務項目。

(壹)符合下列基本條件的,可以申請設立從事人才中介服務基本業務項目的機構:

1.具有與開展人才中介業務相適應的場所(建築面積不少於50平方米)和設施,註冊資本(金)不低於65438+萬元人民幣;

2.有5名以上取得人才中介職業資格證書的大專以上學歷的工作人員;

3.有健全可行的工作規章制度;

4.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5.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二)申請二次創業的申請人除符合基本要求外,還應符合以下條件:

1.取得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 *和中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同意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

2.開展人才信息網絡服務的環境條件和相應設備的證明;

3、具有壹定數量專職計算機信息與網絡服務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證明;

4.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三)申請第五項業務的申請人除符合基本要求外,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專兼職教師資格證;

2、開展培訓項目或課程的證明;

3、相應的培訓大綱和培訓教材;

4.教學場地和教學設施證明。

(4)申請第六項業務的申請人除符合基本要求外,還應符合以下條件:

1,測評技術與軟件認證;

2、具有先進的人才評價軟件和設備證明;

3、具有從事人才評價技術的專職人員。

(五)申請從事第七項業務的,由市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