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這次駕考改革是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主要有三點考慮:壹是主動適應形勢發展。中國的司機數量持續高速增長。截至今年6月底,駕駛人數量已達3.2億,居世界第壹,每年有3000多萬人考取駕照。預計2020年司機數量將達到4.7億。群眾對駕駛培訓和考試需求的快速增長,對做好服務管理、保障交通安全、促進汽車文明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第二,積極順應群眾呼聲。隨著汽車社會的到來,駕駛技能已經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技能。群眾反映學車難,希望學車更經濟獨立,研究更規範公正。壹些人還希望進壹步簡化手續,提高效率,而另壹些人則呼籲大力提高司機的交通安全意識和中國的法治文明。改革必須準確滿足人民群眾的要求,尊重他們的意願,回應他們的關切。第三,著力加強規範化管理。目前,還存在駕駛培訓考試不規範、不廉潔的問題,壹些地方駕校和車管所之間存在“利益鏈”,產生違法腐敗問題。改革必須完善機制,堵塞漏洞,切斷“利益鏈”,打破“潛規則”,實現駕培和駕考的陽光、公平、誠信。去年以來,公安部、交通運輸部開始調研駕駛培訓考試制度改革,多次聽取各地各部門意見,對相關行業進行實地調研,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組織專家論證,形成了改革意見。
問:請介紹壹下改革的總體思路?
答:駕考改革是壹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億萬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堅持問題導向、改革驅動,堅持安全第壹、便民利民、公開競爭、公平誠信的原則,圍繞促進駕培市場公開競爭、駕考公平公正、服務管理便捷高效,全面提升培訓考試工作服務管理水平。
壹是深化簡政放權。公安、運管部門首先要從自身做起,自刎,盡可能減少“減”,堅決放開“放”,徹底脫鉤“放”。進壹步開放駕培市場,促進有序健康競爭。實行群眾自主考試,取消考試名額分配制度,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堅決與駕校脫鉤,也是利國利民。
第二,突出優化服務。尊重群眾意願,優化程序,簡化手續,實行計時培訓計時收費,試點自學直考,全面放開遠程考證、頂替、換證、考試。壹次能辦的不讓跑兩次,網上能辦的不讓跑腿。
第三,堅守安全底線。以提高駕駛人安全文明素質為核心目標,嚴把素質培訓關,嚴把考試入口和標準關,堅決把“馬路殺手”擋在駕駛的大門之外,確保公眾安全,維護人民群眾安全出行的根本利益。
問:這次改革創新了駕校的培訓模式,方便了人們學習駕駛。學車有哪些具體措施?
答:具體來說就是“四自主壹監管”:壹是學員可以自主選擇駕校。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意願,選擇質量高、服務好的駕校。同時,將開展不同科目、不同駕校的駕駛員培訓,讓學員更方便、更靈活地學習駕駛。第二,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訓練時間和教練。駕校應當為學員提供電話、網絡、手機APP等方式預約培訓,並公開教練員培訓質量、學員評價、培訓價格等信息。,以方便學員自主選擇。第三,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支付方式。改變壹次性預收全部培訓費的模式,實行按學時收費、學車後付費,為學員提供現金、銀行卡、網上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四是暢通學生監督評價渠道。完善駕駛培訓投訴處理制度,暢通電話、網絡等投訴渠道,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服務質量監督評價體系。
問:這次改革提出駕駛培訓要按時間收費,先培訓後付費。具體怎麽操作?為什麽要這樣改?
答:計時收費,先培訓後付費,是指學員參加壹個課時的培訓,向駕校繳納壹個課時的培訓費。這種模式有三大優勢:壹是“計時收費”的實施,使駕校收費更加透明,便於駕校開展差異化培訓服務,增加學員學習和消費的靈活性。二是“先培訓後付費”的方式,增強了學員在培訓過程中的話語權,有利於促進駕校提高服務水平。三是防止駕校將壹次性預付的培訓費挪作他用,切實保障學員的資金安全。
問:《意見》首次提出了“試點小型汽車駕駛人自學直考”的思路。為什麽這樣規定?妳有什麽考慮?
答:《意見》規定,在有條件的地方試行小型汽車駕駛人直接自學考試。這主要是為自動駕駛提供壹個渠道,滿足壹部分人的實際需求,同時也可以倒逼駕校提高培訓質量和服務水平。
駕駛培訓是專業技術培訓,關系到社會保障。鑒於學車是在開放的道路上進行,我國道路環境復雜,混合交通明顯,交通參與者素質參差不齊。因此,《意見》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借鑒有關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和做法,制定管理辦法,確保駕駛實踐安全,確保培訓和考試質量。第壹,飛行員先走。提前選擇壹些交通環境好、管理水平高的城市進行試點,探索方法,評估效果,完善制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後再逐步推行。第二是資質。培訓車輛有限,自學直考車型僅限小型車,車輛必須配備輔助制動等安全裝置;限定隨車教官必須具備壹定年限的安全守法駕駛經歷;限制訓練路線和時段,避開學校周邊道路、高速公路等道路,避開交通高峰等時段。三是依法管理。公安部將會同交通運輸部、保監會制定相關配套管理制度。實施中,將依法加強監督管理,依法查處交通違法行為。在道路上練習駕駛,必須取得學車證書,並粘貼學車專用標誌。駕駛實踐過程中發生交通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的,駕駛員和教員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需要提醒的是,自學直考的考試標準沒有降低,考試要求沒有放松。學習者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駕駛方式,遵守自學相關規定,保證學習安全和質量。
問:有些地方對駕校有數量控制。此次改革是否意味著駕校市場已經全面放開?
答:《意見》根據中央關於深化改革、簡政放權的要求,提出了放寬和搞活駕培市場的新舉措。壹是規範行政許可。依法嚴格執行準入許可,凡符合駕校許可條件的申請人,必須予以許可。二是公開市場供求信息。建立市場調查分析制度,定期披露駕培市場供求信息,引導社會資金合理進入駕培市場。三是保證駕校的自主經營權。駕校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培訓能力,在符合國家標準的基礎上,自主安排招生、培訓、增減教練員、聘用和解聘教練員。第四,培訓費用由市場調節。駕校自主確定合理收費標準,明碼標價。
問:目前有些地方要排很長時間的隊才能拿到駕照。這次改革采取什麽措施來提高考試能力,緩解考試積壓?
答:考試積壓在壹些地方確實存在,特別是壹些大中城市。分析原因,主要是警力不足,場地少,考試資源缺口大。這次改革圍繞提高考試供給能力提出了“三個增加”:壹是增加考試場地。有序引導社會力量投資建設考場,實行政府購買服務、公開招標、依法遴選。二是增加考官數量。拓寬選拔渠道,從公安機關選拔專兼職考官,從社會聘請考試助理評委、監督員。三是增加考試網點。開展省內異地考試,推動駕駛人考試業務向縣級延伸,方便群眾就近參加考試。
問:《意見》提出,學生自主預約考試。和以前駕校完全安排考試的做法相比有什麽變化?
答:這次改革改變了駕校自行安排考試的做法,減少了中間環節,通過網絡、電話、窗口等方式直接邀請學員參加考試,有利於保障學員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規範報考工作,擠壓權力尋租空間。改革體現了“四個關鍵詞”:壹是自主性。尊重群眾意願,實行自主考試,由學生自己決定何時預約考試、如何預約考試、何時參加考試、去哪個考點考試、直接預約、直接參考,開通車管服務“直通車”。第二是方便。為考生提供便捷的考試預約服務平臺,實現網上報名、網上考試預約、網上支付,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第三是公平。考試預約由計算機系統自動排序,嚴格按照時間順序依次排隊、受理和安排考試,杜絕人為操縱,實現考試資源的公平分配和考試機會的公平獲取。第四是透明度。在網上公開考試計劃、預約結果和考試情況,實現全程公開透明,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問:這次改革後,駕駛培訓更加市場化了。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在加強市場監管方面有哪些新舉措?
答:主要措施有四點:壹是加強監督管理。定期檢查駕校,評估駕校培訓質量和服務水平,及時向社會公布,建立健全市場退出機制。二是建立駕培誠信體系。建立駕校信用檔案,將誠信監管納入運管部門日常工作,並與市場準入退出機制相結合。三是建立服務質量監督評價體系。完善駕駛培訓投訴處理制度,暢通電話、網絡等投訴渠道,及時調查、處理並向社會公布結果。四是加強培訓過程監管。利用計時訓練系統等科技手段,加強對訓練過程的監管。
問:針對近年來壹些地方駕考腐敗現象,此次改革有哪些具體措施?
答:嚴查嚴明紀律是把住關口、確保交通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嚴格警務管理、確保廉潔規範的必然要求。針對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意見》出臺了壹系列措施:壹是堵塞漏洞。考試將隨機安排,對考官和考生信息進行雙向屏蔽,防止人為幹擾。開展計算機考試,全程監控,促進客觀公正評價。第二是公開透明。開考,開考前公開考試安排,開考時公開考試視頻,開考後當場公布成績。暢通監督渠道,接受社會監督,以公開促公正。三是切斷利益鏈。嚴格執行與駕校脫鉤規定,解決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問題。實行考試自主報名,取消考試名額分配,切斷車管所與駕校的利益鏈。四是實行“零容忍”。凡違規發放證明的,將嚴格追究責任;發生死亡交通事故的,追究審核發證責任;任何人與駕校、考場勾結,在考試中作弊,都將受到嚴懲。
問:在駕駛證申領和使用方面,《意見》推出了哪些便民利民的新舉措?
答:《意見》本著優化服務、惠民利民的原則,提出了壹系列便利群眾培訓、考試和認可的措施。首先是保護學生的權益。駕駛培訓服務實行標準化合同文本,公開培訓收費標準,不得額外收費。二是放開遠程研究和替換。目前,在放開小型汽車、摩托車異地辦證的基礎上,進壹步放開大中型汽車異地申領駕駛證,允許其異地辦理駕駛證核驗和換證,滿足流動人口駕駛需求。三是放寬殘疾人駕駛條件。進壹步放寬上肢殘疾、單眼視力障礙人員駕駛條件,滿足便捷出行需求。四是放寬對老年人的體檢要求。為適應我國老年人身體狀況的改善,將每年體檢年齡由60歲調整為70歲。五是推進駕駛證國際互認。積極開展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駕駛證互認換領工作,提高我國駕駛證的國際認可度。
問:如何落實《意見》?
答: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全力做好組織實施推進工作,確保改革落地生根。壹是完善配套制度。細化改革措施,明確責任任務。二是穩步推進改革。2016年上半年啟動重大事項改革試點,2017年總結試點經驗,進壹步推廣。2018,改革任務全面完成。三是加強宣傳引導。準確解讀重點內容,及時回應關切,廣泛聽取意見,不斷完善制度措施,為改革實施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