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全面進入十三五,2015,2020年起遼寧省招聘特崗教師。

全面進入十三五,2015,2020年起遼寧省招聘特崗教師。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遼寧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2015-2020)

遼寧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方案

(2015—2020)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65 438+05〕43號)精神,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縮小城鄉教師隊伍差距,讓每壹個農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本方案所指鄉村包括鄉鎮中心區和村莊,所指教師為農村學校在職教師。

壹、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戰略高度認識教師工作的重要性,著力解決農村教師隊伍建設領域的突出問題。穩定鄉村教師隊伍,吸引優秀人才長期、終身到我省鄉村學校任教,帶動和提升鄉村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促進教育公平,促進城鄉壹體化,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為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做出新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解決我省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不強、補充渠道不暢、優質資源配置不足、結構不合理、整體素質不高等突出問題。到2017年,力爭多渠道擴大農村學校優質教師來源,改善農村教師資源配置,穩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依法保障各方面合理待遇,明顯增強職業吸引力,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壹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愛崗敬業、紮根農村的教師隊伍,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有力的師資保障。

三、基本原則

(壹)師德第壹,以德待人。要努力提高鄉村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引導鄉村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鄉村教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理論和情感認同。註重發揮鄉村教師的教書育人、以身作則的作用,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保鄉村教育的正確導向。(2)規模適當,結構合理。合理規劃鄉村教師規模,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制定實施優惠政策,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加強農村優質教師資源配置,切實解決鄉村教師短缺問題,優化鄉村教師隊伍結構。

(3)提高質量和待遇。立足省情,聚焦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中最關鍵的領域和最緊迫的任務,打出組合拳,多措並舉,有的放矢,精準發力,標本兼治,提升專業素質,提高地位和待遇,不斷改善鄉村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4)改革機制,激發活力。堅持問題導向,勇於創新,破除制約我省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拓寬鄉村教師來源渠道,鼓勵有誌青年投身鄉村教育,暢通高校畢業生和城市教師到鄉村學校任教渠道,逐步形成“越到基層、越艱苦、地位和待遇越高”的激勵機制和充滿活力的鄉村教師使用機制,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第四,具體措施

(壹)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崗計劃”(以下簡稱“特崗計劃”)為抓手,多措並舉拓展農村教師補充渠道。

1.繼續大力實施“特崗計劃”。省教育廳會同有關部門,逐步擴大“特崗計劃”實施規模,提高村小學和教學點特崗教師招聘比例,加大音樂、體育、美容等學科教師招聘力度。按照有關規定,做好特崗教師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補償政策。特崗教師服務滿兩年後,其申請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由政府償還。服務四年後,無國家助學貸款的特崗教師學費由政府壹次性退還。納入“特崗計劃”的畢業生,取消試用期,提前聘任定級。教師整體超編的地區,可以配備人員,安置特崗教師。市、縣(市、區)要切實保障特崗教師的待遇和工作生活條件,鼓勵和吸引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編辦、各市政府,以第壹家為牽頭部門,下同)

2.加強鄉村教師本土化培訓。各縣(市、區)政府要根據當地農村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在省政府有關部門的統籌指導下,加強農村教師本土化培訓,采取多種方式由省內師範院校培養“壹專多能”的農村教師。鼓勵有誌青年投身農村教育事業,努力改善農村教師資源配置,穩步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各市政府、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編辦)

3.促進優秀教師從城鎮向農村學校流動。各市、縣(市、區)要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管理制度改革,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推進校長教師深度交流輪崗,重點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幹教師向農村學校流動,重點推進縣域學校教師向縣域內農村學校交流輪崗,重點推進中心學校教師向鄉鎮範圍內村小學和教學點交流輪崗。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核定的崗位總數內,根據城鎮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的實際需要,適時調整農村學校崗位設置方案,預留部分中高級崗位用於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教師聘任交流輪崗。交流輪換期限由市、縣(市、區)政府確定。在特級教師、縣級以上名師、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評選中,應當將在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的工作經歷作為重要評選標準之壹。(各市政府、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編辦)

4.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任教。省教育廳要定期組織“送教師下鄉”活動,市、縣(市、區)優質學校對口幫扶本地區壹所或多所農村學校。省市級教學名師工作室成員中應有農村教師代表。通過優質學校的幫助和名師的言傳身教,提升鄉村教師的教學能力。鼓勵城鎮退休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講學。(各市政府、省教育廳、省財政廳)

(二)以保障和提高鄉村教師合理待遇為核心,增強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促進優秀鄉村教師長期從教。

1.依法保障和提高鄉村教師合理待遇。各市、縣(市、區)要依法依規落實鄉村教師工資福利待遇,依法為教師繳納住房公積金和各項社會保險費,確保鄉村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並逐步提高。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根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補助政策,確定鄉村教師特別是貧困海島、老少邊窮鄉村教師補助標準,並組織發放。省財政將各地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納入教育綜合獎補政策。加快實施邊遠艱苦地區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住房按規定納入當地住房保障範圍,統籌解決。在現行制度框架內做好鄉村教師重大疾病救助工作。(各市政府、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

2.統壹人員編制標準。市、縣(市、區)要認真執行國家和省有關文件規定,實行城鄉教職工編制統壹標準。村小學和教學點的設置,按照生師比和班主任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各級編制部門在編制、審批和管理上要向農村學校特別是邊遠艱苦地區的農村學校傾斜。縣級教育部門應當在中小學總數內,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增減平衡的原則,統籌使用本地區教職工編制,並報同級編制部門備案。通過調整編制、加強人員配備,進壹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學點和村小學傾斜,重點解決教師隊伍全覆蓋問題,確保國家規定的課程全面開設。嚴禁學校“補師資不足”,長期使用臨時工。嚴禁以任何形式擠占、挪用或截留農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省編辦、省教育廳、各市政府)

3.職稱(職務)評聘向農村學校傾斜。研究完善農村教師職稱(職務)評聘條件和程序,在崗位結構比例上向農村學校傾斜。鄉村教師在評聘專業技術職務中不得做出外語成績(外語教師除外)和發表論文,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註重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教學成果、教學方法和教育教學實踐經驗。在農村壹線教學崗位任教30年以上,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10年,能完成教學任務,目前仍在教學崗位工作,並取得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教師,可直接聘任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不受崗位數量限制。晉升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城鎮中小學教師,應當具有1年以上農村學校或者薄弱學校工作經歷。(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各市政府)

4.加大對鄉村教師的表彰和宣傳力度。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國家鼓勵在農村學校任教30年以上的教師,省政府鼓勵20年以上,縣(市、區)政府向在農村學校任教10年以上的教師頒發榮譽證書。各級政府在評選表彰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時,應向農村學校和教師傾斜。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建立專項基金,對長期在農村學校任教的優秀教師給予物質獎勵。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宣傳鄉村教師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的崇高精神,大力營造關心支持鄉村教師和鄉村教育的濃厚氛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各市政府)

(3)重點實施我省“鄉村教師素質提升計劃”,加強管理,全面提升鄉村教師能力和素質。

1.全面提高鄉村教師的能力和素質。要統籌規劃,研究制定《遼寧省農村教師素質提升計劃(2015-2020)》,市、縣(市、區)政府要切實履行實施主體責任。到2020年,通過“鄉村教師出,名師上,網絡空間連”等研修方式,構建省、市、縣(市、區)、學區、學校五級聯動的鄉村教師培訓體系,對全省鄉村教師校長進行360學時培訓。要把農村教師培訓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保證經費投入,保證農村教師培訓的時間和質量。加強市、縣(市、區)教師培訓學院標準化建設,建立不少於100所鄉村教師“影子”培訓基地學校,組建1000名鄉村教師導師團隊,重點選拔培養10000名鄉村骨幹教師,構建鄉村教師校長專業發展支持服務體系。要把師德教育作為農村教師培訓的首要內容,推進師德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大腦,貫穿整個培訓過程。全面提升鄉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2017年底前完成每名鄉村教師不少於50學時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專項培訓,促進信息技術在教師課堂教學和日常工作中的有效應用。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解決農村優質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建立支持學校和教師使用相關設備的激勵機制,並提供必要的保障經費。加強農村學校音樂、體育、美容等學科教師和民族地區雙語教師培訓。鼓勵鄉村教師在職進修,不斷提高學術水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各市政府)

2.改革和完善教師管理制度。按照國家關於做好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註冊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加快推進我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認證改革。省教育廳要積極推動我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認可加入國家改革試點範圍,按照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要求,建立制度完備、標準統壹、認可規範、管理科學的教師職業準入制度,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實施中小學教師定期註冊制度,加強鄉村教師入職後的工作考核和教學資格定期核驗,促進鄉村教師整體素質和水平的提高。(省教育廳、各市政府)

3.全面提高鄉村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建立健全農村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農村教師黨建工作,基層黨組織應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重視農村教師教育,適度加大黨員發展力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開展多種形式的師德教育,將教師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鄉村教師職前培養、入學、職後培訓和管理的全過程。建立健全師德評價制度,將師德表現作為農村教師年度考核、職務評聘、崗位聘任和實施獎懲的重要依據,實行“壹票否決制”。嚴格執行教育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各地學校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加強制度建設,不斷提高鄉村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市政府、省級教育部門)

動詞 (verb的縮寫)組織和實施

(1)明確責任主體。各級政府負責實施農村教師支持計劃。要加強組織領導,把實施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實行壹把手負責制,細化任務分工,分解責任,推動各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實把規劃落到實處。省市部門要將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情況納入當地政府工作考核指標體系,加強考核和監督。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統籌管理、規劃和指導。發展改革、財政、編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主動履行職責,切實承擔責任。要努力改革體制,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支持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對於在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中有所創新、積極推進、取得突出成績的基層教育部門,有關部門要加強總結,及時推廣經驗和做法,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表彰。

(2)強化經費保障。各級政府要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投入,大力支持農村教師隊伍建設。要把資金和投入用在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最薄弱、最急需的領域,用好每壹筆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促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要制定嚴格的資金監管制度,規範資金使用,加強資金管理,強化監督檢查,堅決杜絕截留、克扣、虛報、冒領等違法行為。

(三)開展監督檢查。各級政府教育督導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每年對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情況進行專項督導,及時通報督導情況並及時公布。省政府有關部門適時組織對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情況的專項監督檢查。對落實不到位、效果不明顯的,要追究相關負責人的領導責任。

各市政府要制定實施細則,以準支持為重點,因地制宜提出符合本地區農村教育實際的支持政策和有效措施,進壹步明確和具體化本方案要求,並於2015年底前將本市實施細則報省教育廳備案,同時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