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部分:大學生創業典型事跡
張,27歲,2011年5月創辦工程造價咨詢公司。工程造價咨詢公司位於泰豐數碼科技城D區。
2009年畢業後,張被濟南全華包裝制品有限公司錄用,起初以為大學畢業後可以經營壹家公司,享受辦公室職員待遇。工作後才知道,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父母的支持,各方面都很欠缺,好無助。於是在全華公司打雜半年,2011年初決定辭職。
後來和大學同學從濟南回到青州。2011三月開始找工作,2011五月決定自己創業。感謝父母的支持和幫助,我開始了工程造價的工作,直到今天。
作為壹個理科生,我很直接,不會用抒情的語言介紹我的艱辛歷程。我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總之,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沒有我買不起的房,我會得到上天的回報。
第二章:個人創業事跡材料
付國強,梅田湖益康三華氧水公司總經理。從1997,到廣東泛洋珠寶有限公司上班,2003年創辦亞輝珠寶加工廠,2008年創辦美天湖益康三華氧水公司。它走過了創業的艱辛歷程,取得了豐厚的回報。2008年,他創辦的梅田湖益康三華氧水公司實現總產值654.38+0多萬元,利稅654.38+0多萬元,安排了5名下崗職工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為我鎮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壹定貢獻。
壹、不甘貧窮,立誌創業。付國強是個不折不扣的農民兒子。1976出生在梅田湖金雞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1995高中畢業後,跟著父親在家務農。常年辛苦,只能維持溫飽。90年代末,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迅速,日新月異。年輕時的付國強也有過出去散心的想法。1997年5月,付國強和幾個在外打工的朋友來到廣東省佛山市打工。當時的佛山是全民創業、全民經商的時代。家家戶戶跑業務,跑市場,就像看焦點平面。壹邊打工,他壹邊想:佛山的企業遍地都是,像雨後春筍,有的人白手起家,後來逐漸發展起來。為什麽我不能像他們壹樣做生意?壹年後,他萌發了自己辦廠的想法,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市場調研,最終將創業項目鎖定在自己熟悉的珠寶加工領域。公司壹炮而紅,年利潤超過65438+萬元。2008年7月,在梅田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付國強轉讓了因金融危機而勉強維持的珠寶加工廠,在家鄉創辦了純凈水生產企業,邁出了創業改變貧困的第壹步。
第二,力求創新,艱苦奮鬥。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創業之初,我也走過壹段艱難的路。企業成立的時候,只有我壹個人。我做過采購員、銷售員、生產工人和搬運工。公司所在地距離每天湖市政府1.5km。當時我的產品主要是鄉政府各個部門的。每次為了及時送水,我都要淩晨三四點起床,用板車把桶裝水拖到鎮政府,然後隨便買點東西當早餐。有時候連飯都沒時間吃,就餓了。雖然我吃了這麽多苦,但是由於我經驗不足,產品品種單壹,運輸不便,成本高,公司幾個月都沒賺到錢,到年底公司幾乎停產。放棄工廠,還是重整旗鼓從頭再來?在猶豫、仿徨、沮喪的階段,梅田湖政府和信用社伸出了溫暖的援助之手。2009年2月,在鎮政府的支持下,信用社給他貸款5萬元恢復生產,並改進了生產設備,把自己生產的純凈水提高了壹個檔次。為了拓寬市場,打開銷路,付國強聯系了華容縣十幾個送水點,到處寫廣告,提高知名度。最後產品在縣城開了。
銷售,現在?益康三花氧水?日均銷量為1000桶。從此,企業發展進入了壹個新世界。2009年7月,他投資65438+萬元買下了原街邊食品廠後面的空地,企業規模再次擴大。
第三,搏擊商海,誠信創業。企業要發展壯大,質量是根本。沒有可靠的質量作為保證,產品很難有市場。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我親自操作,掌握技術要領後再傳給聘請的師傅。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付國強專門購置了壹套質檢設備,嚴把質量關。公司生產的純凈水合格率為100%。而且為了保證安全,每生產壹批水,他都親自安裝壹瓶儲存用具,隨時準備質檢。嚴格的質量保證贏得了市場的信任,三化富氧水贏得了和縣裏其他縣壹樣的美譽。南山礦泉水?知名企業同臺競爭的機會逐漸打開了市場。
第四,富而思源,勤而創業。時光飛逝,日月如梭。經過兩年的摸索和磨煉,企業有了壹定的基礎和知名度。付國強和他的純凈水公司在梅天湖逐漸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他的水也獲得了很多榮譽。有人對他說:妳現在是大老板了,該享受壹下了。他總是對這樣的話壹笑置之。他心裏清楚,公司能有今天,不僅是因為個人的艱辛,更是因為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家鄉人民的支持。賺了壹點錢,首先想到的不是享受,而是富而思源,用有限的錢擴大再生產,支援家鄉建設。於是,付國強開始了自己的計劃。第壹,他給美天湖養老院免費送水。按照每個老人壹個月兩桶的標準,他壹分錢沒收,還公開承諾,企業辦的當天,老人們就喝免費水。後來家鄉交通建設資金困難。為了保證通村公路建設的順利完成,村幹部四處集資。付國強聽說後,主動找到村支書,捐出了自己辛苦賺來的65438萬元。發展無止境,追求無止境。傅國強常說,在不懈的追求和創業中度過壹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今後壹定要把企業做大做強,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使公司再上壹個新臺階,帶動更多的有誌之士為建設和諧小康的新型幹部奉獻青春和熱血。
第三章:谷物加工:我的成功之路
我叫趙金成,是李嘉存李倩集團的村民,石材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現在已經到了不惑之年。?海納百川,是寬容大度嗎?這條小溪通過滴水匯入海洋。面對今天四通公司的成功和名氣,我不禁感慨萬千。往事如煙,我卻能回頭?
十幾年前,我剛結婚,卻遭遇了壹些飛來飛去的車禍,差點成了廢人。我不僅遭受了針石之苦,還讓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負債累累。李家村人多地少,僅靠種地難以維持生活。在幾個兄弟姐妹中,
在姐姐的幫助下,我做起了賣雞蛋的小生意。經歷了幾個冷熱日,幾場風波,兩三年過去了,手裏有了壹點積蓄。這時,我收集到了壹條重要信息。很多農村人在沈陽、撫順等地做生意,但只能用火車運貨,不僅數量有限,而且時間緊迫,非常不方便。於是我就想,如果有車配送貨物,不僅滿足需求,還會有可觀的收益。我不顧老婆的勸阻,買了壹輛解放牌汽車,開始給市裏送貨,就這樣和雜糧結下了不解之緣。在給別人搬運貨物的同時,我自己也帶了壹些貨物,在市場上加工零售;隨著時間的推移,業務的品種逐漸增多,對小米的需求超過了其他類型。幾個加工點加工的產品幾乎都是我的貨。1998年,小米成為銷售的主導產品。我賣到吉林、黑龍江和周邊幾個城市後,生意大了,生意也紅火了。年底,我換了兩輛大貨車,承包了壹家糧食加工廠,新的職業旅程開始了。
然而,沒有人做事總是壹帆風順的,我也不例外。2003年春天,我從佳木斯提取了300噸紅小豆。貨壹到家,價格壹降再降,不到兩個月,我虧了十幾萬。慘痛的代價讓我總結出壹個教訓,知識的匱乏和信息的閉塞是這次失敗的重要原因。於是,我開始學英語,買了電腦上網?
面對市場經濟的機遇和挑戰,我於2003年初正式加入工商部門?石材有限公司?在鎮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我們擴大了生產規模,建設了2000平方米的車間,增加了玉米片膨化設備,招聘了高級技師,利用當地豐富的玉米轉化飼料進行深加工。2004年初,我公司與加拿大獨資的大連天地人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上帝保佑?品牌豬系列產品已成功投放市場。該產品預計可轉化玉米5000噸,飼料4500噸,產值1000萬元,利稅3萬余元。對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起到了壹定的促進作用。公司主要經營的小米、玉米山楂、玉米片通過聯網銷往深圳、廣州、武漢等南方各大城市。他們的產品因為貨真價實,口味獨特,供不應求。隨著產品的熱銷,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同時為下崗職工和50多名富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
不經歷風雨,看不到彩虹;在未來,我將壹如既往地推進我所熱愛的事業,為李佳鎮的經濟發展服務。
第四章:機械制造鑄造成功之路
我叫劉,是雙崗子村村民,天工機械制造公司經理。41歲時,她靠機械加工致富。
初中畢業後,我沒有像其他農民孩子壹樣為人民服務或做生意,而是選擇了靠技術發家致富。憑著從小對機械的熱愛,加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我自己體會到了焊接技術。第壹,我偷偷去了電焊修理部?偷光?然後購買必要的器材和配件,自己練習。雖然我...
我不聰明,但我相信:勤能生巧,熟能生巧,成功自然來。試了壹次又壹次,手都燒了,眼都花了,衣服也穿了?穿?還打了幾個小洞。我終於完成了我的第壹部作品?壹扇美麗而堅固的鐵門在我手中誕生了。
從此我自己創業,在自己家裏成立了修理部,給人做門,做車棚。創業的過程很艱難,有時候工作很少,所以自己學技術,有時候工作很多,很著急。經常忙來忙去,眼睛都紅了。剛開始效益不是很好。有人建議我打電話?辭職?。我堅持我所看到的。我覺得任何事情都要經歷壹個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成功需要壹兩天。用我們鄉下人的話說,壹口吃不成胖子?。所以我買了相關的書籍,努力學習技術,掌握技能,努力把最好的產品展示給人們。
經過幾年的努力,雖然沒有產生很大的效益,但還是堅持在鎮上發展,壹來人流量大,物流多,二來信息敏感。於是我開始了我的第壹次搬遷。之後我改變了經營理念,從以前的大門、車棚,到加工糧食的設備,開始生產各種加工糧食的機械。因為產品質量好,加上城裏人喜歡吃深加工的糧食產品,比如山楂,這種糧食加工機械特別好賣,產品供不應求。人手短缺,我開始招10個人,每個人計件每月投入,從每月1000元到每月6700元不等。產品基本隨產隨銷,本地及周邊鄉鎮遠至遼吉黑轉運至全國各地。目前只有海南和新疆兩省沒有我生產的糧食加工機械。後來租買了鎮機械廠,取名?李佳谷物清選設備廠?,並登上遼西蒙東信息網地圖,號稱?天工機械制造?。然而,畢竟我是壹個農民。雖然我多年沒有直接從事農業生產,但是我的食品清洗設備的本質是充分挖掘食品的附加值,充分體現食品的價值。我不會富裕,但我會生產更多好的食品加工產品,更好地為中國農業、中國農村和中國農民服務。
第五章:糧食經銷大戶樓雲菲(李佳鎮樓家村樓雲菲)
我叫樓,是樓家村的村民。我今年三十三歲,92年的高考有些不壹樣,讓我懷念大學。但我堅信:榜上無名,四肢下有路?。?三百六十行,每壹行都是冠軍?。我並沒有因為落榜而灰心,而是靜下心來,想知道自己未來的路在哪裏。
經過壹段時間的反思,我覺得與其呆在家裏,不如出去做點小生意,這樣賺錢更快,也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當時我們村很多人都去城裏賣雜糧,我就跟著做了點小生意。寒來暑往,秋收藏。轉眼間,我在這座城市度過了兩個春秋。我在積累的實踐中逐漸認識到,城市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健康觀念日益增強。很多人喜歡吃農村的小米、山楂等五谷雜糧。我想,如果我回家開加工廠,利用家鄉的優勢。
農資,加工過的小米,山楂賣了,行情會好。第二年春節剛過,我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親。父親認為這是壹個更好的發展方向,非常支持我。於是我自己創業了。錢不夠,就多方集資,買設備,翻廠,開始加工小山楂。由於當時資金有限,只買了幾臺必要的設備,沒有員工。大部分工作是由我和我的家人完成的。我們自己磨,自己篩,自己選原料,拿到市場上賣。因為我註重信譽,保證質量,所以市場很順暢,產品供不應求。我逐漸開始雇傭員工,騰出時間進行業務聯系,生意越做越大。現在固定資產30多萬,每年加工玉米200多萬斤。我的產品銷往我省十多個城市,並出口到吉林、哈爾濱等地。在不久的將來,我將擴大生產規模,並以綠色方式註冊產品。
現在雖然小有成就,但歸根結底,我的成功離不開黨的富民政策,是時代給了我發財的機會。所以我壹直沒有停止對加入中國* * *制作黨的追求和向往。令我欣喜的是,今年5月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 * *制作黨,這是我多年來努力的最好證明。我相信,在黨的富裕發展政策指引下,國家會更加繁榮,人民會安居樂業。社會會更進步,我的糧米加工廠做大做強,上壹層樓肯定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