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惠州仲愷中學的宿舍環境怎麽樣?

惠州仲愷中學的宿舍環境怎麽樣?

惠州市高新區陳江街是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偉大的愛國戰士廖先生的故鄉。也是惠城區三個中心鎮中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最快的鎮。在陳江歷屆領導班子的不斷努力下,陳江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近年來,陳江先後被授予廣東省計劃生育先進單位、廣東省黨務先進單位、全國文明村鎮等多項榮譽稱號。仲愷中學坐落在這個美麗城鎮的主幹道仲愷大道旁。仲愷中學是壹所以廖先生命名的名人紀念完全中學。其前身是陳江農業中學和陳江中學。成立於1964。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偉大的愛國者廖先生,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陳江中學於1984更名為中學。1987搬到了現在的地址,廖先生的女兒也高興地寫上了學校的名字。學校占地面積94188平方米,建築面積24841平方米,綠化面積55770平方米。現有68個教學班,學生4635人,教職工200人,專任教師175人,高級教師2人,壹級中學教師107人,二級中學2人。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各級主管部門的全力指導下,特別是在陳江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仲愷中學在辦學條件、德育教育、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不斷提高。2007年,學校被評為惠州市壹流學校。近三年來,學校被評為惠州市安全文明校園、惠州市中考先進單位、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檔案綜合管理單位、惠城區校園文化示範學校。先後被惠州市體育局、惠州市黨史研究室、惠州學院分別認定為惠州市籃球傳統項目學校、惠州市實驗基地、惠州學院實習基地。2006年,學校食堂還被評為惠州市食品衛生A級單位。

在校園裏,功能齊全的教學樓、科學實驗綜合樓和學生宿舍分散在各自相應的位置。學校的標誌性建築,雄偉的“日新”綜合樓,頗有英雄氣概,在其他群山的天空下都顯得相形見絀。;方正簡約的兩層圖書館、古色古香的三層“袁氏”初中畢業樓、清爽的五層“恩旭”初中樓、出眾的七層“徐穎”高中樓恰到好處地形成了“步步為營”的建築文化;劉的教學樓、楊照的辦公樓,用愛國之情和赤誠之心凝聚著香港同胞,古樸典雅;德欽園是集愛國主義教育、環保教育、教學、休閑、健身於壹體的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公園,內涵豐富,獨具特色。獨具特色的藝術建築、可容納2000余人的學生公寓樓、規劃中的體育館、師生食堂等場所,和諧地散落在閬中綠色的海洋中,為仲愷學子遠行高飛儲備了不竭的動力。

學校建成了四通八達的校園網,配備了18個電教平臺和3個機房250臺高科技電腦,形成了信息暢通、反饋及時的教學和管理體系;開通了校園廣播系統,建了塑料籃球場;它配備了三個化學實驗室,三個物理實驗室,三個計算機室和壹個生物室。還設有技能室、科技室、地理室、歷史室、美術室、音樂器材室、舞蹈室、心理咨詢室、乒乓球室等功能室,開辟了師生休閑區。初三每個班配備壹臺29寸彩電,全校每個教室配備壹臺揚聲器和壹臺語言復讀機。400米標準跑道的運動場、足球場成為學生快樂健康的舞臺。圖書館藏書75000冊,平均20個學生。擁有寬敞的電子閱覽室,是師生學習和交流信息的重要場所。合理的校園布局,先進的設施設備,嶄新的校園面貌,透露著濃濃的現代化氣息,展示著無窮的魅力。

在惠州市環保局的支持下,我校充分利用學校55770平方米的綠化面積和後山主題公園,積極營造綠色。綠色已成為校園的主色調和主題,綠色學校建設成效顯著。2006年,我校順利通過廣東省綠色學校評估。截至目前,我校校園綠化覆蓋率達到90%,“德欽園”環境教育景區成為綠色文化長廊和德育基地。校園裏的植物種類繁多,綠草如茵,綠樹成蔭,花果飄香。經過“凈化”、“美化”、“優化”的校園,成了修身養性的“書院”、養育的“花園”、溫暖的“家”——成長的搖籃。

作為惠州市安全文明校園,學校擁有先進的校園監控系統和集人防、物防、技防於壹體的安全防範體系。建立了校園安全監控和保護系統,建立了專職安全和學校護理團隊。通過建設平安校園,營造了安全穩定、文明健康的校園教育環境,保障了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促進了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增強了師生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學校師生牢記仲愷先生的精神,培養“做名師,育壹代英才”和“師生為本,和諧互利”的辦學理念,努力從剛性管理走向以人為本的柔性管理,將科學管理與文化管理相結合,始終以和諧發展引領學校各項工作。高度重視學校與環境的關系,充分調動學校、家庭、社區參與辦學的積極性,形成以校園文化建設為主導、以仲愷精神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的德育體系,營造和諧的精神環境、校園心理和文化氛圍,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校科研成績突出,逐年提高。2006-2007學年,2人承擔了市區公開課和新課程探究課的教研,這些課程受到專家和教師的好評。語文等學科被評為惠城區教育局先進學科,41人參加市、區級以上教學競賽。如曾慶副校長的心理咨詢課程,代表惠州高中組赴廣東省參加評估,獲得三等獎;20位老師獲得了優質課件評選壹、二、三等獎。

校本課程是學校特色的重要標誌,我校在校本課程設置上努力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在校本教材的開發上,我們做到了四個結合:壹是校本課程與社區文化相結合,如我校正在開發的校本課程《魅力陳江》、《仲愷精神代代相傳》,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學習生活的社區和校園的文化,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生活環境。二是校本課程要與學生需求相結合,如現當代散文的校本課程鑒賞、名詩閱讀、出版的《安全教育手冊》、心理健康教育閱讀、生命教育閱讀等。從學生做起,讓學生學會欣賞美,品味美,調整心態,關註生活,健康成長。第三,校本課程與教師專業的結合,使校本課程成為展示教師專業的平臺。今年,我們特別為學校第壹名師劉誌文編撰了他的美術作品集特輯,是學生學習繪畫和美術鑒賞的重要教材。第四,校本課程與學校特色的結合,我校教研室組織歷史老師和語文老師編寫的校本課程《生命最重要——廖簡介》是我校獨特的人文特色的體現。

學校不斷完善開課條件和校本課程體系,建立了技能、美術、歷史、音樂、社團活動室、文學社等多個特色室,活動項目50多項,包括攝影、剪紙、生物標本、演講、素描、木工、烹飪、切割、電影欣賞、武術散打、太極、健美操等。校本課程的不斷開發,促進了我校課程的進壹步豐富和創新,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特長的突出,進壹步提高了辦學水平。

三年的新課程改革,師生的教與學的觀念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各科競賽成績優異。近三年來,學科競賽獲得國家級獎153項,省級獎22項,市級獎76項。教育教學質量年年上新臺階。尤其是2006年高考,我們學校再創新高,其中楊慧娟語文總分超過800。2007年高考錄取本科生12人,超過市教育局下達的5人名額,是2006年的兩倍,而且是惠城區教育局第壹次上報。2006年中考重點比2005年提高70%,2007年比2006年提高15%,獲得惠城區中考進步獎。

在體育藝術方面,學校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7年,學校在惠城區中學生運動會上獲得高中組總成績第壹名,初中組總成績第二名。多年來,先後向省市體校和大專院校輸送了20多名隊員;籃球方面,2004年學校被命名為惠州市籃球傳統項目學校。2006年6月,高中男女籃球隊首次參加“泰豪杯”惠城籃球聯賽,獲得三項優異成績。2006年6月,學校獲得惠州市省市籃球傳統項目第五名。在藝術方面,曾慶先生的短劇和小品多次在市級和省級文藝比賽中獲獎。他自編自導自演的短劇、小品也曾多次參加陳江、惠城區、惠州市大型文藝演出並多次獲獎。被惠州市文化局確定為惠州市首批五位戲劇創作骨幹作家之壹。劉誌文老師書畫作品參加鎮、區、市級比賽,* * * 15作品獲獎;9幅作品* * *參加省展入選並獲獎;* * *兩幅作品入選全國展覽並獲獎。學生參加市、省、全國書法、美術、攝影比賽,6人獲壹等獎,12人獲二等獎,9人獲三等獎。2007年有13名初中生,參加美術專業高考,12名上線,其中6人上線。在招聘中,考上了重點大學,陳小貴和黃上了本科,7人上了大專。

“牢記責任精神,構建品牌校園”,“為老百姓的孩子圓夢”,打造愛國主義教育、特長教育、助學教育等特色品牌,壹直是仲愷中學特色教育的追求。早在1997,學校就豎立了廖銅像,由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區議會主席劉先生捐贈,著名雕塑家曹重恩雕刻。2002年,遼仲愷何香凝紀念館建成。整個紀念室格調凝重,格調高雅,充分體現了偉大的愛國者、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廖先生的光輝壹生。每年,學校都會舉行或參加壹系列紀念廖的活動。學校甚至將校園內的壹座荒山改造成了集教育、教學、休閑、健身、欣賞為壹體的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公園,命名為德欽園(包含了春天化雨以人性化人的理念)。公園以廖光輝的壹生為主線,以雕塑、壁畫、人物、植被等形式,全景式地展示了廖愛國愛民、革命壹生,具有環境教育、生物公園、地理公園等功能。在山的周圍,建造了以琉璃瓦風格和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仲愷文化墻。仲愷銅像、紀念室和德欽園構成了仲愷中學獨特的文化景觀。

這些感性的教育平臺無聲地向我們講述了仲愷先生的愛國情懷,激發了我校師生的愛國熱情,激勵著中學師生繼續高舉仲愷精神偉大旗幟,增強愛國主義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熱愛人民,熱愛家鄉,努力工作,為國家學習,服務社會, 積極投身仲愷故裏建設,以建設富強、文明、法治、和諧、健康的徽州為己任,為中華的偉大崛起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仲愷中學開展責任教育活動

壹年來,仲愷中學德育工作繼續以常規教育管理為重點,同時突出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增強學生責任意識,體現以德治校的教育理念。

學校充分認識到,責任感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公民意識,是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壹個國家國民素質的重要標誌。因此,學校積極策劃並組織實施此次活動。在仲愷中學的責任教育活動中,我們呼籲全體學生註重自身修養,增強責任感,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為營造文明健康的校園環境負起責任。

“做壹個負責任的人”是現代社會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則之壹,對學生的日常言行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學校希望所有學生通過在校的學習、生活和鍛煉,成為對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集體、對國家社會、對人類生存環境負責的人。

仲愷中學以打造“負責任的新壹代陳江人”為己任。責任教育實施以來,學校學生嚴重違紀現象少,學生文明程度提高,受到了上級領導和兄弟學校的好評。壹年來,學校有25名學生被評為惠城區和惠州市優秀學生幹部和三好學生。

2005年仲愷中學獲得的壹些榮譽。

●在全國語文教師基本功大賽中,仲愷中學教師獲得全國壹、二、三等獎,8名教師分別獲得惠城區優質課程評選二、三等獎。

2005年,仲愷中學獲得區級以上優秀論文26篇以上,其中黃建文老師獲得區級壹等獎,9位老師制作的課件獲得區級優秀課件獎。

●仲愷中學2005年獲國家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省壹等獎1項,省二等獎2項,省三等獎5項,惠州二等獎6項,三等獎3項,惠城區壹等獎1項,二等獎6項,為學校競賽史上最好成績。

2000年,劉景炎在全國中小學生優秀美術書法攝影大賽中獲特等獎,羅、、李慧雲、分別獲金獎、銀獎、銅獎。

住宿環境不是很好。據說最後壹個學生住在圖書館後面的宿舍,30+人共用壹個宿舍。

而今年,妳會看到新宿舍是否建好了。如果完成了。

妳壹個宿舍應該是10人左右。

具體可以去惠州樂樂論壇仲愷學校自己查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