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5,南京德柯瑪被南京市棲霞區法院正式宣布為失信被執行人,董事長李瑞偉失聯。
近日,德柯瑪(南京)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破產申請審查,徹底成為拖欠工資、債務、稅款的“三欠公司”。從此,這個占地654.38+0.7萬平方米,曾經號稱總投資30億美元的德柯瑪晶圓廠項目,悲慘收場。
2015,deco code“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CIS)產業園”項目落戶南京。到2016年6月舉行奠基儀式時,宣布的投資已達30億美元,相當於當年3月在寧簽約的臺積電項目。當地媒體對Decocode項目的報道贊不絕口:
“建成後將填補國內CIS產業空白”、“彌補南京電子信息產業核心缺失”、“填補國內相關產業空白”.............................................................................................................................
在整個項目的規劃中,將分兩期建設兩個8英寸晶圓廠和壹個12英寸晶圓廠,月產能超過12萬片,產品涉及電源管理芯片、MEMS芯片、RF芯片和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等。此外,還將建立封裝測試工廠、科技設計中心、芯片設計企業和配套生活區。
2017年6月,Decoma表示8寸晶圓廠壹期將於20117年6月封頂,2018年6月實現量產。整個項目似乎非常順利。
據知情人士透露,Decoma創始人李銳的資金投入並不多,自始至終投入654.38+0萬元。Decoma早期的營運資金完全依靠政府投資,缺乏融資能力。當花錢速度超過政府投入,問題就爆發了。
另外,Deco code本身沒有核心技術,技術高度依賴海外。先是從意法半導體買了COMS傳感器的相關技術授權,然後從安森半導體買了相關專利和技術授權,然後在日本成立了芯片設計公司,在日本找到了原東芝CMOS圖像傳感器的設計研發團隊。此外,我需要向合作夥伴TowerJazz支付高額的技術許可費。
壹方面融資緊張,另壹方面購買技術授權費用昂貴,對Decoma的資金壓力很大。2017年8月,Decoma向TowerJazz壹次性支付了18萬美元作為技術許可費,耗盡了Decoma的現金流。2017年9月,Decoma開始發工資,建廠房的工程費用也遲遲沒有著落。
2065438+2008年底,政府又收了壹筆錢,Decoma還了員工兩個月的工資,但還欠很多。這次補充後,Decoma再也沒有給該員工發過工資。
2065438+2009年2月,Decoma又向TowerJazz支付了900萬美元的技術授權費,政府資金再次告罄。3個月後,Decoma發布了相當於破產公告的“全員離職”通知。
除了南京德科碼項目,淮安德科碼和寧波誠興半導體也是爛尾:
2016年3月,淮安德科碼半導體起步。董事長李瑞偉出資4000萬元(協議投資)。淮安項目總占地350畝,總投資6543.8+0.5億元。是壹家集成半導體制造的IDM企業,號稱要建8寸和654.38+02寸工廠。
2017 1,李銳正式退出淮安Deco碼,後起訴淮安,禁止淮安使用Deco碼品牌。後來有消息稱淮安政府不得不妥協賠錢,並於當年8月更名為懷德半導體。
2019年初,南京德科碼資金鏈斷裂後,李瑞偉召集部分人員到寧波註冊“誠興半導體”,從寧波拿走700萬投資後,不予理會。現在項目也黃了。
據南京德柯瑪的工作人員介紹,“很多人已經被拖欠了壹整年,最少幾個月,保守估計拖欠工資總額超過2000萬”。
此外,還介紹了Deco Code最初從外地招聘了很多技術人員,很多都是已婚有孩子的。現在德科碼倒閉了,南京只剩下壹個臺積電,大家都進不去,只能去外省找工作。現在帶孩子來南京的10工作人員,大部分都離開了南京,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把孩子留在南京,在家照顧,去外省打工。
2065438+2009年6月以來,員工、供應商、工程師陸續起訴德柯瑪,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對德柯瑪發出了近20份執行文書。
“芯”能否在未來大放異彩還是未知數,“碼”不成功已成定局。
壹看南京德柯瑪投資30億美元,淮安德柯瑪投資15億美元。乍壹看,兩者都是大項目,都彌漫著國內相關空白的巨大光環。但實際上他們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完全靠引進,資金完全靠政府投入,缺乏融資能力。沒有那個實力,就想壹步到位,步子太大,脫離實際,步子邁得太大的後果只有失敗。
此外,李銳利用國內芯片行業發展迫切的機會,向政府投資。李瑞偉的投機行為給三地政府造成多大損失暫時不得而知,但這樣慘痛的教訓值得深思。
國產芯片確實需要大力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擦亮眼睛,識別資本炒作。同時要從實際出發,堅持自主創新,完成技術積累,再談填補空白。國產芯片不僅要有決心,更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