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信息咨詢實務報告10000字。

信息咨詢實務報告10000字。

調查報告

壹.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國家創新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壹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標尺,而國家競爭力的強弱取決於人才的培養。高科技、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對21世紀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更嚴、更全面的要求。現在的中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人文素質、開拓精神、創新意識、開闊開闊的視野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作為壹門基礎學科,語文課應該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使語文教學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為培養具有發展潛力的新壹代人才和創新型人才提供優質教育服務。

我對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現狀進行調查,主要是為了深入了解農村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總體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為討論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做實踐準備。這既是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的要求,也是學生自我發展和培養學生創新學習思維、開發學生潛能的現實要求。在壹定程度上也有利於在教學中註重采用靈活多變的課堂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打破墨守成規、死板的學習方式,為提高學生的有效知識價值,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能力提供正確的引導和有效的幫助。

二、調查研究的指導思想

1.面向全體師生,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化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主動自發地進入學習語言的自覺狀態。

2.語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思維能力的最高境界是創新思維。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最終取決於培養強大的創新思維能力。因為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必須註重能力的培養,采取多種教學方法,積極改進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3.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與壹個人的知識和智力有關,而且與壹個人的人格素質密切相關。勇氣、勤奮、謙虛和韌性都有利於創新的發展。

4.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更新的周期正在縮短。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學會學會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未來社會需要的是能自主學習,有創新精神的人才。

三。調查研究的內容、方法和步驟

(1)基本內容

1.農村高中生語文課堂創新思維的現狀及評價。

2.語文教學的現狀及對策。

3.語文知識與社會生活和語文實踐的溝通。

4.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以及課堂教學與課外拓展的關系。

(二)調查研究的方法

1.實際調查:采用觀察法、預測法、問卷調查法、個別談話法、詢問法和數據比較法,調查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思維和教師的教學狀況,收集相關數據。

2.理論研究:根據素質教育的教學原則,探索中國學生創新思維的規律,通過課堂教學提供言語指導,運用學習參考、歸納、分析、綜合等方法開展調查研究。

3.實踐研究:在教學實踐中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構建新的科學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分類比較法、經驗總結法、因果分析法、探索發現法、系統論等方法開展實踐調查研究。

(3)調查研究步驟

調查分為三個階段,即從2003年9月到2004年7月。

第壹階段:2003年9月至2003年2月為調查階段。

組織參加調查研究的教師系統學習課堂教學改革的相關理論,掌握其基本要求,提高理論水平,查詢相關資料,了解信息,設想整個調查方案,設計學生調查問卷。

第二階段:2004年6月至2004年5月,為調查和實驗的探索階段。

在新豐中學高壹學生中進行問卷調查,找出中學生課文課中阻礙思維發展的問題。然後,根據上面提到的問題,設計了教師部門檔案,對部分語文教師進行了書面調查和個別訪談,得到了較為可靠的調查結果。

三個階段:2004年6月至2004年7月是調查研究的總結階段。

研究分析,得出結論,提出調查研究總結,完成調查研究報告。

(四)數據統計和信息。

本次調查,* * *回收有效問卷240份,現對隨機抽取的110份樣本(低年級10份,中年級20份,高年級60份)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如下:

學生抽查表格分析:

1,獨立性:

(1)低年級:應得300分,應得65分,得分率21.67%。

(2)中等成績:應得600分,實際得分196.8分,得分率32.8%。

(3)高年級:成績應為2040,實際成績為881.28,得分率為43.20%。

2、自覺主動:

(1)低年級:340,284,得分率83.53%。

(2)中等成績:應得分660分,實際得分433.6分,得分率65.69%。

(3)高年級:成績應為1860,實際成績為1120.2,得分率為60.23%。

3.積極創新:

(1)低年級:應得分360分,實際得分40.18分,得分率11.16%。

(2)中等成績:應得分740分,實際得分136.53分,得分率18.45%。

(2)高年級:成績應為2100,實際成績為490438+04,得分率為23.34%。

二級指標得分匯總:

輔助索引

完全達到

基本達到

思念

養成獨立預習和復習的習慣,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

10.5

23

66.5

能夠提出問題,質疑和提出困難的問題,自我評估和自我調節學習過程。

16.7

28.3

55

在學習和展示個性方面有特長。

12.4

20.6

67

初步實現獨立自主學習。

16

23.3

60.7

他們經常在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表明自己的觀點,並願意獲得獨立表達的機會。

2.2

14.6

83.2

老師不在時自律,自覺維護小組和全班的學習秩序。

8.2

23.7

練習和報告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轉眼間三周的實習期就過去了。這期間有得有失,有苦有甜,有酸有辣。總之“各種味道湧上心頭。”

壹,教學實踐對象的概況

我是白馬湖中心小學的實習生,我的實習生是壹群天真的壹年級學生,年齡壹般在7-8歲。因為每個人的智商不壹樣,所以出現了壹些問題,尤其是壹些家長對孩子不夠重視。在他們心目中,認為把孩子交給老師就夠了,這也給老師的教學工作造成了困難。我在課堂教學中發現了這樣壹個問題。只是很多同學能理解題目的意思,但是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好,經常壹句話就說完了。我以為這種現象只會發生在壹年級的學生身上,但是聽了其他老師的幾節課,發現這種現象很普遍,可能是傳統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造成的。壹切都以老師為中心,老師的提問和學生的回答無時無刻不被控制,再加上學生的知識面極其狹窄。

二,教學實踐的內容

因此,我在教學中註重充分挖掘學生的語言潛能,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語言實踐,使學生真正想說、樂於說、會說,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愉快、輕松、積極、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於說話,激發他們說話的興趣,把課文中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僅限於直觀形象的概括水平。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先讀後思,然後說,比如教《春》這篇文章,先選情景,再備課,然後帶學生進入“情景”,根據教學要求,引導他們觀察,啟發他們的感受,讓他們打好“說”的草稿,然後聯系課文啟發聯想,引導他們在觀察和思考的基礎上,用恰當的句子表達所見所想。要提高說的能力,必須重視閱讀的訓練。應該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播放壹些帶音樂的小故事。要求學生把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過程、結果聽清楚,掌握主要內容,聽完後用自己的話說出來。這種聽說訓練對於培養學生的註意力、記憶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非常有效。大三學生學看圖說話,往往三言兩語,不具體,語言幹巴巴的。原因如下:首先,他們認為圖形是靜態的。死畫面,沒有合理豐富的想象力;第二,語言能力差。針對這兩種情況,我應該在用圖說話的教學中,啟發學生“活”圖,引導他們把文字具體化、形象化。比如“大白兔滾南瓜”這壹課,我先讓學生理解三幅圖的感受,然後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南瓜,啟發學生想象大白兔焦慮緊張的心理。動作,然後引導學生解釋小白兔找路的具體思維過程,然後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小白兔找到路後的喜悅心情!這樣引導學生看圖看物,創設情景讓學生觀察,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意象,既調動了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系統思維。通過像這樣有針對性的持續訓練,我們班學生的日語表達能力比以前有了明顯的提高。妳可以通過看圖想象壹個小故事,用語言表達出來。可能句子不是很通順,但是整體意思可以表達的很充分。

三,教學實踐的成果

聽了鎮上骨幹教師於吉的壹堂公開課,我覺得她在課堂上註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表演,大膽猜測,大膽實踐,大膽創造,扮演不同的角色,體驗不同的心理和情緒,讓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創造力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激發和發掘,讓所有學生在整個課堂活動中參與到真正的“活動”中。隨遇而安,讓課堂生動活潑。比如她在教第二段恐龍的時候,老師在黑板上貼了壹張白堊紀的叢林地圖,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張貼並介紹其中壹種恐龍,學習興趣倍增。通過口頭介紹,學生們了解了雷龍、梁龍和劍龍。三角龍名字的由來通過恰當的講解方法,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各種恐龍,幫助學生理解了“形式”和“奇怪”這兩個詞。學完之後;她巧妙地設計了壹個遷移練習:既然恐龍有各種各樣的形狀,請同學們介紹壹下妳認識的或喜歡的其他恐龍,讓我們進壹步了解恐龍形狀的奇特和怪異(課前安排同學們收集恐龍的圖片和資料)

四,教學實踐經驗

這幾周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語文課要教會學生閱讀,學生也會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感知課文,在閱讀中正確流利地閱讀課文,在閱讀中理解課文大意。在此基礎上,讓他們重新閱讀語感,讓課文中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讓學生“讀對——讀透……讀寬”,讓新課標的精神在每壹節課中都得到體現。所以當我教小露的時候,我放了小青蛙,小蟋蟀和蟬

小蝴蝶早早問小露珠的三句話,營造了口語訓練的情境。首先,引導學生讀課文,讀得熱情積極,讀得帶著贊美的語氣。然後,接觸現實生活,進入文本中的角色,向小露學習,扮演小動物,形成交往關系。“小動物”微笑著看著“小露珠”,向“小露珠”打招呼,稱贊它。全程以閱讀為基礎,感受在閱讀中實現;利用課文中的語言,讓學生通過反復閱讀進行積累,讓學生增強語言交際能力,培養交際意識,巧妙營造語感空間讓學生暢遊,老師用潛移默化的指令引導學生學習模仿,讓學生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總之,三周的實習讓我受益匪淺,為我日後成為壹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相信我壹路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