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談談國際油價及其對上遊人民的影響。

談談國際油價及其對上遊人民的影響。

轉眼間,離開油氣勘探行業已經三年多了。在此期間,國際原油價格出現波動。最近受疫情影響,低至每桶65,438+00多美元,甚至在剛剛過去的4月期貨市場夢幻般地跌至負值。要看很久。被稱為工業血液的石油甚至比水還便宜!原油會重回輝煌時代嗎(超過100美元/桶,峰值接近150美元/桶)?石油勘探開發前景好嗎?相信很多人,尤其是石油人,心裏都有這些問題。國際油價的大幅波動,總會牽動著每個人緊張的神經。我的學習和職業經歷也深受此影響,所以有必要挖掘和拉壹下影響國際油價和石油人的來龍去脈。

壹、國際油價簡史

我們以布倫特原油為例,回顧壹下國際原油價格的歷史(布倫特原油產於北大西洋布倫特地區,硫含量低,重量輕,質量好)。20世紀70年代以前,世界石油主要由西方石油公司七姐妹控制,原油價格長期維持在2美元/桶以下。70年代初第壹次石油危機漲到12美元/桶,70年代末第二次石油危機迅速漲到40美元/桶。

80年代中期,沙特低價賣油,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產量增加,市場需求低迷,油價整體下跌,到1998年底達到10美元/桶。

1998金融危機後,隨著以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金磚四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快速發展,原油需求大增。2008年,原油價格從十幾美元壹桶上漲到將近150美元壹桶。俗話說“爬得高跌得慘”,緊接著金融危機,油價從巔峰迅速拉入深淵,不到5個月就跌到了近40美元,如同過山車壹般。

隨後,通過石油輸出國組織數次減產保價,各國政府積極救市,經濟逐漸企穩,需求回升,油價回升。眾所周知,在此期間,程美國頁巖油(原油由生油的泥巖和頁巖壓裂而成)半路殺出。美國頁巖油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終於肥而強。2011年,美國頁巖油產量首次突破5000萬噸,2012年達到1億噸,2014年達到2億噸,2018年突破3億噸(占當年美國原油消費量的1/3)。隨著原油供應的大量增加,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拒絕減產(旨在通過低油價扼殺沒有成本優勢的美國頁巖油),布倫特原油從115美元左右跌至2015年末的12.30美元左右。2018因石油輸出國組織和俄國減產,油價壹度漲至80美元/桶上方。

誰也沒想到,2020年突然肆虐的新冠肺炎,會對原油需求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生產停止,交通受阻,數十億人被隔離在家,天上的飛機稀疏,地上的道路暢通...,原油價格也跌至冰點...,現在正在緩慢而艱難地上升。

二、油價的影響因素和未來幾何?

從國際原油價格的歷史來看,本質上還是受供求關系控制的。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主要產油國的增產或減產措施、主要消費國的經濟發展以及相關技術的進步(勘探開發的技術進步、燃料效率的提高、新能源的開發等)。).其他突發事件如戰爭、石油工人罷工、異常天氣以及最近的肺炎疫情也會引起油價的劇烈波動。

未來國際油價會怎樣?

愚見,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生產和經濟活動在短時間內萎縮,民眾出行活動大幅減少,導致原油需求快速下降;另壹方面,原油產量無法快速減少(原油產量可以用自來水開關),市場原油供過於求的局面持續加劇。隨後,隨著各國生產的恢復,特別是中國抗疫的逐步勝利,生產經濟活動正在快速恢復,延遲的生產將通過加大馬力恢復,原油需求將逐步回升。相信疫情過去後,油價會迅速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甚至沖上某個高位。

中長期來看,油價應該回到50-60,60-70美元/桶的合理區間,這符合多方利益。即使石油輸出國組織通過價格戰迫使沒有成本優勢的美國頁巖油退出(目前壹些公司已經破產),也是暫時的,因為沒有人能忍受長期的成本價或者虧本賣原油。即使是沙特、科威特、卡塔爾等石油生產成本極低的中東國家(生產壹桶原油成本幾美元到十幾美元),也難以為繼。畢竟上述國家的財政和經濟都高度依賴原油出口,絕對不可能讓那些壹直花錢如流水的人因為油價低收入減少而吃土。我們肯定會適當減產,讓油價回到壹個比較高的位置,保持良好的財政狀況。壹旦油價回到更高的水平,頁巖油很快就會恢復繁榮,變得越來越頑強(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生產成本會逐漸降低),就像打不死的蕭薔壹樣。

另壹方面,盡管環保政策趨緊,各國大力發展各種新能源,但會擠壓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費的空間。當前和今後相當長壹段時間,雖然煤炭和石油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會逐漸降低,但絕對消費量仍會緩慢增加。畢竟中國、印度等人口大國的經濟還在快速發展,對能源消費的需求還是很大的。2018年,中國和印度的石油消費增長占全球增長的三分之二。其他東南亞和非洲國家的GDP增長近年來也相當搶眼(如果沒有水分的話)。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能源的需求會增加,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人均石油消費量仍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

原油價格低並不全是好事。低油價不僅會對油氣勘探開發行業造成沈重的沖擊,也會給發展勢頭良好的清潔能源行業帶來嚴重的打擊,抑制其發展。而清潔能源是我們未來降低甚至擺脫原油高度對外依賴的重要手段之壹。目前,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達70%,確保能源供應安全勢在必行。

影響國際油價的因素將變得越來越復雜。

第三,對上遊石油人的影響

好了,我們來看看國際油價的變化對上遊(勘探開發)石油人的影響。

曾經,帶著那份愛,我報了這個行業的“黃埔軍校”。在我的印象中,那些高聳的井架,巨大的平臺,網壹樣的管道,機器的轟鳴聲,再加上“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和“我寧願活不到20年,也要拼盡全力拿下壹個大油田”這樣的話,很刺激。的確,妳會覺得這壹行都是大事情,壹瞬間覺得很“光榮”。

十幾年前,全球油價上漲,勘探開發如火如荼,石油骨幹專業(地質、物探、石油工程、儲運等)畢業生。)非常受歡迎。不存在找工作的煩惱,而是去哪個。大家找工作就是湊壹份簡歷,去百貨公司找壹套看起來像人的廉價西裝,等待三大石油招聘軍團的到來。骨幹專業畢業生的供需比往往是1,甚至是1到10。在供求關系上,主幹專業的學生可以和非石油專業的男女朋友簽約。優秀的甚至聽說可以帶三個(不限男女朋友);還聽說有些打遊戲幾門課不及格的同學,在招聘會結束的時候沖進健身房,把自己的學生證扔給招聘方簽合同。當時石油骨幹專業的學生走在路上都以春風為榮,用隨風而行來形容壹點也不為過。有多少普通工程專業的學生夢想轉到石油專業...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近年來,隨著原油價格的慘淡和人員的飽和,三大石油公司不再組團招聘。和其他很多公司壹樣,他們采用網上招商、評估、擇優面試的方式,需求也大大減少了。學生必須努力工作,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這樣才能受到青睞,獲得職位。壹些石油骨幹專業的學生,要麽轉到普通專業和各種研究,要麽尋找互聯網和金融行業的實習機會,提前為自己的轉行做準備。那些光鮮亮麗的外國石油公司紛紛撤出中國。相反,互聯網巨頭已經成為學生的理想雇主,蜂擁而至。

職場上遊石油人也不好過。油氣公司紛紛重組資產,削減開支,優化人員,部分人員被迫離開上遊行業。國企雖然不裁員,但是項目數量明顯減少,很多人都閑置了。斯倫貝謝、哈裏伯頓等外資油服公司大幅縮減項目,收入和利潤大幅下滑,不斷裁員。

與傳統行業相比,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都迅速崛起,叠代速度越來越快。這些新興技術也逐漸融入傳統行業,促使傳統行業不斷提高效率,迎來進壹步發展的機遇。油氣勘探開發也不例外。勘探開發壹體化技術、可視化技術(VR)、精確壓裂、智能海底工廠改變了傳統的勘探開發認識和手段,“數字油田”、“智慧油田”建設方興未艾。認識的轉變至關重要。這個行業有時候過於註重經驗,依靠慣性選擇,經歷過低油價的“洗禮”,壹定會更加熱情地接受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就像學生求職從過去的“等、靠、要”變成了現在的“沖、做、拼”,這是壹種積極的變化。

……

這是壹個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時代。也可以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不僅僅是油氣勘探開發,無論哪個行業,只有迎接它,適應它,提前做好準備,才有可能鳳凰涅槃。畢竟時間的快車短暫停留,沒有人願意在它隆隆遠去後留在站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