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有人知道昆明胡馬山的歷史由來嗎?和抗戰有關系嗎?

有人知道昆明胡馬山的歷史由來嗎?和抗戰有關系嗎?

盤龍區是昆明市轄區之壹,因盤龍河自北向南貫穿全境而得名。

盤龍區歷史悠久,古文化燦爛。早在3萬年前,盤龍就有遠古人類活動。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裏就已經成為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戰國時期已進入教育水平較高的青銅時代,並迅速過渡到鐵器時代。唐永泰元年(765年),羅楓派長子馮嘉怡在昆明修建並擴建東城,以“開拓東方”。拓東位於盤龍河和金枝河之間,是盤龍區的大部分。拓東市的建設開啟了昆明城市發展的先河。

此後,滇池地區乃至雲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逐漸向此地轉移,為昆明成為全省中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元朝設立雲南省,在昆明設立中青路府,將省政由大理遷至昆明,正式成為全省的經濟、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此時在盤龍壹帶,“雙塔威武,壹橋跨日虹;千蟻聚雲錦,千蜂在城;對四川和這塊土地上所有的東西,對昆明所有的人”,都是壹派繁榮壯麗的景象。明清時期,昆明市是雲南的都城,省內重要的行政機構大多設在盤龍區。191165438 10月30日,昆明人民為響應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在雲南的統治,舉行了“重九起義”。1913年,雲南省廢棄,改稱昆明縣。1922昆明市辦公室成立。1928年,市府改為市政府,昆明市建制正式建立。

雲南和平解放後,昆明調整行政區劃,由民國時期的8區改為6區。1953再次調整,市區劃分為壹、二、三、四區。1956年,第壹、三區合並,經雲南省人民委員會10、19號批復,盤龍區正式成立。1966“文革”初期,曾改稱“東風區”,1968恢復盤龍區名稱。盤龍區成立時,* * *轄福澤、五井、五裏、東華四個鄉鎮,10個街道辦事處,最近,孝南、長春、三義鋪、太和、盤龍路、拓東、南強、諸暨、環城。隨後的幾十年裏,盤龍區的街道辦事處和鄉鎮被分設、合並、新建。到2004年8月,有長春、東站、東華、董家灣、環城、金碧、南強、泰和、拓東、曉南、諸暨11街道辦事處,58。

胡馬山是金馬寺街道辦事處,原屬官渡區,但部分區域也是金馬寺村和郭家坳村的墳墓,區劃調整後整體歸金馬寺街道辦事處管轄。盤龍區在胡馬山森林公園種植DBH 4-8厘米的銀杏樹800余株,全面開展城區綠化。盤龍區綠化率達到45%,綠化覆蓋率達到50%。園林綠化領先全市,成為標桿。

官渡區因滇池古渡口官渡而得名。宋朝大理國時,高家在螺螄洞定居,建了官渡和霍卓基古城。元十二年,政府改良州,領昆明、官渡兩縣,後棄州,置中青路,官渡縣入昆明郡為路治,並在螺螄洞設渡口通往高楓,故名“官渡”。

1956 10 6月19日,經雲南省人民委員會批準,昆明市人民委員會將原第五、六區合並為官渡區。1958 65438+2月,龍泉區並入官渡區。1959年3月區人民委員會由官渡鎮遷至關關。1961小邵區由嵩明縣劃歸官渡區。

金馬寺原為金馬寺,始建於唐代南詔時期,是昆明最早的寺廟建築之壹。寺內碑刻記載了古滇時期金馬、碧雞等神話傳說,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作為昆明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官渡區將對金馬寺進行修復重建。

呼瑪山公園位於東三環與寺窪路交叉口,世博園區與白沙河水庫之間。是昆明的綠化工程之壹,在空曠的停車場免費停車。“呼瑪山公園”五個大字刻在沙礫上迎面撲來。爬上樓梯,左手邊巖石上的樹枝間隱約可見“東郡”四個大字。胡馬山森林公園是壹個開放的免費公園。走進密林,有小溪流水,有柵欄看瀑布;有梯田花等景點,當然也是鳥瞰昆明坐標的好地方。

呼瑪山地區正在成為昆明規劃中的生態居住區。沿著林蔭小道壹路前行。空氣清新濕潤,被雨水沖刷過的樹葉郁郁蔥蔥,濕漉漉的。壹簇簇梅紅三葉金熱烈而執著地綻放。山風微藍,輕輕吹。有鳥兒歌唱,抖落酥脆。長著花翅膀的小蝶在樹梢間穿梭,在花叢中遊泳。她正在拾起遺忘在花蕊裏的夢和遺忘在樹梢上的過去。而路邊早熟的向日葵正對著天空微笑。有蜜蜂采蜜,孤立無援,風平浪靜。花蕊上的露珠也在閃爍,晶瑩的光留給凝視的眼睛。而花開花落的聲音當然是留給蜜蜂的。周圍沒有人,只有夏風穿過森林頂部時的呼吸聲。停下來聽,隱隱約約似乎有清脆的回聲...在這六月寂靜的呼瑪山上。夏陽終於穿過厚厚的雲層,把光影灑滿了濕漉漉的山丘。坐在花架下的休閑凳上,玫瑰花依然靜靜地開著,所有的幸福都從在藍天上飛翔開始。